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6:1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江苏师范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江苏师范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江苏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江苏师范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江苏师范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考研派网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郭莉 谢常青 贾广惠 徐明 马武 邹惠玲 潘沈元 刘玉龙 潘苏东 樊传果 刘行芳 杨成 蔡国春 王太昌 赵向军 孔惠洁 苗新萍 李子运 汪颖 陈琳 韩彩芹 李印威 王群 周亚亭 蔡廷栋 姜芳艽 李竞武 李松岭 李延龄 闫长春 彭长德 顾明亮 唐定远 沈德元 赵鹭明 吕华平 杨志勇 刘莹 尹钊 崔怀猛 程培鹏 韩传江 曹芳平 李桂玲 李建军 牛洪林 王世和 宋桦 陈麒 房冬梅 季丽萍 孟昭琴 张伟 张沛林 郭成吉 周武 李锦生 仇方道 田久英 卢菊生 秦正龙 梁燕波 张为超 牛德仲 路再生 蒋继宏 朱必才 彭学 冯照军 孙存华 屈艾 李宗芸 赵长胜 林卉 周兴东 冯遵德 张连蓬 王斌 高洪啸 毕继民 侯学书 李英梅 杨振廷 高金龙 高中华 杨友成 宋子扬 丁峰 崔浩 胡伟 矫苏平 陈杰 卜玲 王志明 惠剑 唐军 马亚 卜莉 吴跃华 梁银 凌萍 任世锦 祝义 董永权 郝国生 苗正科 蒋红旗 凌杰 郭永环 封士彩 邢邦圣 王广丰 韩继光 刘磐修 陶玉国 蒋保 陈先松 刘玲 宋严萍 孙天胜 张秋生 杨绪敏 姜新 王健 司增绰 刘增科 施同兵 侯铁建 朱舜 黄景章 李厚廷 石淑华 陈学法 杨晓丽 马榕君


马榕君 副教授,美术学硕士生导师、美术(专业学位)导师;专业方向:油画、版画
马榕君,男,曾用名马文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65年12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徐州铜山大庙镇马庄村。1986年高中毕业,并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90年毕业,分到徐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至今。期间,199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同等学历研究生班,并于2001年结业。

主要学术成果

(一) 发表论文
1998年 教学论文《势在必行的造型教学改革》收录论文集《面向21世纪的高师教育改革》 独着6500字
1999年 论文《版画延伸的二重变奏》发表于《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独着4500字
2000年 论文《通过佛教看艺术》入选四川文史研究馆主办的《文史杂志》,独着6000字
2000年 论文《现代艺术的生存危机》由《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4版发表,独着6000字
2001年 论文《走在抽象与具象的中间地带》发表于《徐州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第一作者7000字
2007年 论文《江苏水印版画兴衰析因》由《美术观察》出版
2007年 论文《禅宗修证与现当代观念行为艺术之比较》由《艺术百家》出版
2007年 论文《心性论—艺术创作境界形式探索纲要》由《艺术百家》出版
2007年 论文《从<觉林菩萨偈>看佛教艺术观》由《佛教文化》发表
2008年 论文《释道精神与黑白表现》由《艺术百家》出版
2011年 论文《中国民间木版门画文化走向研究》由《艺术百家》12期发表

(二) 专着、画集:
2004年 专着《马榕君造型话语》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7年 专着《通往表现造型》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7年 画集《马榕君版画作品》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7年 画集《马榕君油画作品》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三) 作品发表:
1996年 素描作品《模特》、《女人体》发表于《美术大观》第5期
1996年 丝网版画《无题》发表于《中国版画》。
2002年 作品《童年的世界之一?我的乐园》《童年的世界之四?七月看巧云》《童年的世界之七?奶奶的呼唤》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发表
2004年 色彩作品《春日的山岗》《躁动的正午》《手推车》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发表

(四)作品参展
1991年 作品《正午》参加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艺术交流展
1991年 作品《正午》参加第四届全国三版作品展
1994年 作品《吃喜面》参加第二届全国教师优秀作品展
1994年 油画《午餐》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油画沙龙展
1995年 作品《播种》、《月光》、《收获季节》、《捉迷藏》、《玉米地》入选中国当代艺术家光盘
1996年 参与组织并参加徐州市版画精品展
1997年 作品《收获的季节》入选江苏省版画新作展
1998年 作品《玉米地》参加第十四届全国版画作品展并发表,同年被神州版画博物馆收藏
1999年 作品《六月的麦田》入选庆祝建国50周年《江苏美术作品展览》
2000年 作品《世间》、《六月的麦田》入选《2000江苏省版画作品展》
2001年 作品《人系列之二 生活》参加日本神奈川国际版画三年展
2001年 作品《童年的世界之二?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2001年 组织并参加“别处”艺术家作品联展

科研课题:
弘一大师思想艺术评述 2009-2011 校重点项目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杨晓丽 ,女,汉族,1968年9月出生,江苏省徐州市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学士,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博士,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专业。副教授,金融学、政治经济学硕士点导师。研究方向:货币银行

一、论文代表作
2.《基于金融功能观的民间借贷研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6期。
3.《西方制度变迁理论与我国投资银行的制度变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1期。
4.《经济增长与区域资金流动的关联性》,《理论探讨》2009年第2期。
5.《我国区域资金流动的非协调分析》,《西南金融》2008年第5期。
6.《中国区域资金流动问题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0期。
7.《我国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资金流动路径探析》,《西南金融》2007年第8期。
8.《经济增长与区域资金流动的关联性》,《理论探讨》2009年第2期。
9.《西方制度变迁理论与我国投资银行的制度变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1期。
10.《我国区域资金流动的非协调分析》,《西南金融》2008年第5期。
11.《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零售业务的战略选择》,《经济纵横》2006年第10期。
12.《运用国债期货 规避利率风险》,《西南金融》2006年第9期。
13.《对农户小额信贷的调查与思考》,《农村经济》2006年第5期。
14.《RAROC模型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海南金融》2006年第4期。
15.《金融脆弱性研究及我国金融脆弱性的生成原因》,《海南金融》2005年第7期。
16.《我国银行业并购的现实选择》,《江苏商论》2005年第5期。

二、著作
1.《中国区域资金流动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该著作获2012年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三、主要的课题
1.省高校哲社课题:《江苏省区域资金流动问题研究》,2007年。
2. 徐州师范大学博士基金支持课题:《中国区域资金流动机制与效应研究》,2009年。
3. 徐州师范大学校级重点课题:《国有商业银行治理风险研究》,2011年。
4. 横向课题:《七里沟市场群投融资问题研究》,2010年。
5. 徐州师范大学校级重点课题:《我国证券市场流动性影响因素研究》,2004年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陈学法 (1957—),男,复旦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现为江苏师 范大学经济学教授,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硕士点导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农村经济等领域研究。先后在《马 克思主义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管理》、《改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US—China Education Review》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含合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规划项目、省社科重点项目、省高校社科重大项目、一般项 目多项,获省高校与市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多项。

一、论文代表作
1、“土地批租理论与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02;
2、“不能把公众控股的股份制等同于私有制—兼与项启源教授商榷”,《经济学动态》2004.10;
3、“论公众控股的股份制对企业制度变迁的影响”,《经济学动态》,2006.1;
4、“论公共产权与管理”,《经济管理》2005.3;
5、“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比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2;
6、“二元结构变迁中的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变革 ”,《宏观经济研究》,2009.12;
7、《走出劳动价值论认识误区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
8、《拓展劳动价值论研究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革》2002.6;
9、《论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兼容性》,《世界经济文汇》1990.6;
10、《产品所有权:国有企业改革突破口》,《江海学刊》,1992.5;
11、《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思想新探》,《江苏社会科学》2004.6;
12、“正确认识“两个趋向”理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论坛》,2006.1。
13、《企业制度变迁与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6(核心期刊)
14、“论企业与农户间利益联结机制的变迁”,《理论探讨》,2010.1;
15、.“Policy of Expanding Employment and Mis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US-China Education Review,Jun.2005.

二、主要著作
1、《产品所有权与国企改革》,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2、《现代企业理论与实践》(第一作者),西南财大出版社,2005年。

三、主要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长三角统筹户籍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研究(11BJL034)(2011-07-2014-06);
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江苏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策和路径研究(2012-2014);
3、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推进苏北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问题研究(09EYA005)(2009.10-2011.12);
4、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教育劳务的产品所有权与高校企业化管理研究》(2002---2006 ,FIB0011284);
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制度系统创新研究(06SJB790012)(2006.9—2008.12)

四、获奖情况
(一)科研获奖:1、2000年获得徐州市政府颁发的社科成果二等奖。2、2002年获江苏省教育厅颁发的社科成果三等奖(著作)。3、2003年获得徐州市政府颁发的社科成果三等奖。4、2006年获江苏省高校第五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二)教学获奖:1、2001年获校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1项;2、2002、2004年分别获校优秀课程二等奖1项;3、2006年获校教学优秀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石淑华 ,女,祖籍辽宁辽阳人,1969年11月生,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后。现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责任编审,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现 为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硕士点导师,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政府规制与垄断问题等研究。先后被评为被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培养对象、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校先进工作者、校“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曾先后在《经济学动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当代经济研究》、《东南学 术》、《福建论坛》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0篇;出版专著1部,合著2部;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等奖1次,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1次, 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1次、3等奖1次;主持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2项,徐州师范大学重点项目1项。

一、论文代表作
1.《论产权问题的几个认识误区》,《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1期。
2.《美国环境规制体制的创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1期。
3.《转型国家政府俘获问题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5期。
4.石淑华:《我国网络型公用事业改革的公平性分析—低收入家庭可承受能力的视角》,《东南学术》,2011年第1期。
5.《试论我国财政分权改革的“非协调性”与地方性行政垄断的形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期。
6.《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垄断性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现状分析》,《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7.《政府俘获理论的比较分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2期。
8.《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不同时期行政垄断之比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2期。
9.《中国公营经济民营化改革过程中产权问题的反思》,《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0.《试析“诚信”与“信用”的联系与区别——再论信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东南学术》2004年第01期。
11.《信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兼论经济信用、法律信用和道德信用的关系》,《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 第5期 。
12.《析“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学海》2002年 第5期 。

二、著作
1.专著:《行政垄断的经济学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4月。
2.《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经济社会调研报告》,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

三、主持的课题
1.省级课题:《关于建设“信用福建”若干基本问题研究》,2004年。
2.厅局级重点课题:《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现阶段的创新发展路径之研究》,2005年。
3.校级重点课题:《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10年。
4.厅局级重点课题:《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多社会弱势群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11年。

四、科研获奖情况
1.《关于建设“信用福建”若干基本问题研究”》,福建省人民政府1等奖。
2.《行政垄断的经济学分析》,江苏省教育厅3等奖 。
3.《邓小平论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徐州市人民政府2等奖。
4.《基于产业集群的徐州装备制造业发展思路与对策》,徐州市社科联2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李厚廷 ,男,硕士,教授,江苏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三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经济与制度经济学研究,硕士生导师。任教授以来出版著作三部,发表论文34篇,其中:22篇发表于核心期刊,16篇被CSSCI检索收录。

一、论文代表作
1.《机会主义的制度诠释》,《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
2.《经济学和管理学融合的一个视角》,《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
3.《企业替代市场的制度意蕴》,《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
4.《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释读误区》,《河北学刊》2004年。
5.《和谐社会的制度架构 》,《 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
6.《论解放思想的时空内涵 》,《求实》2005年。
7.《制度竞争的制度变革动力效应》,《兰州学刊》2005年。
8.《科学发展视域下的改革思维》,《求实》2006年。
9.《所有制变革的内在逻辑:外部性理论的解释》,《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
10.《自由企业制度的体制意蕴 》,《中国流通经济》2006年。
11.《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特色分析 》,《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
12.《挣脱效率公平关系的两难窘境》,《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
13.《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与策略选择》,《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
14.《国民经济视野中的农业规模经营 》,《中国流通经济》2007年。
15.《农地制度变革:方案评析与路径选择 》,《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
16.《发展现代农业:理论回顾与思路拓展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
17.《制度设计撷要—源于企业替代市场理论的启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
18.《市场经济复杂性的应对机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
19.《制度多样性及其动态关联 》,《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
20.《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策略要点:社会视角的考量》,《现代经济探讨》2010。
2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策略要点:经济视角的考量》,《现代经济探讨》2011。
2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策略要点:政治视角的考量》,《现代经济探讨》2012。

二、著作
1.《积聚与整合:转型期国民经济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
2.《问题与出路:后发地区农村生产力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3.《制度变革观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三、主要课题
1.江苏省教育厅基金项目《苏北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方案研究》(已结题),2006年。
2.江苏省社科联研究项目《苏北发展现代农业中的农地制度研究》(已结题),2007年。
3. 徐州师范大学培育课题《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已结题),2007年。
4.江苏省社科规划课题《苏北全面小康进程中的生产力基础构建》(已结题),2007年。
5.徐州师范大学2008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大学生参与教学质量控制的实施方案研究》(重点课题)(研究中),2008年。
6.江苏省应用研究课题《沙集模式与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研究》(研究中),2011年。

四、获奖情况
1.《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对策研究》获徐州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结合问题探索》获徐州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所有制结构变化的内在逻辑:外部性理论的解释》获徐州市政府二等奖。
4.合作著作《积聚与整合:转型期国民经济问题研究》获徐州市政府二等奖。
5.《中国市场经济问题研究》获江苏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6.《企业替代市场的制度意蕴》获江苏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7.获“徐州市优秀专家”和“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称号。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黄景章 ,出生于1966年2月,江苏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为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点导师,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硕士点的骨干,方向带头人。主持过省部级课题目2项,厅、市、校级课题9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2项。独著专著3部,合著专著5部,合编教材5部;独立撰写论文30余篇;获得厅、市级奖项3项。 担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徐州市经济学会理事、徐州市西方经济学会理事、徐州市企业联合会理事、徐州市企业家协会理事等。作为徐州市政府的高级经济顾 问,经常参加徐州市组织的企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决策。经常接受徐州市电台、电视台的采访,服务于地方经济;经常参加徐州市大型企业集团的经营与发展战略 决策等活动。

一、 论文代表作
1.《技术进步、制度变迁与台湾IC产业发展》,《财贸经济》2006年第8期。
2.《开拓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筹措渠道的对策和建议》,《农村经济》2006年第8期。
3.《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与现代农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6期。
4.《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经济纵横》2006年第3期。
5.《江苏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管理世界》2006年第1期。
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现状、作用、对策》,《农村经济》2005年第11期。
7.《生态农业 风光无限》,《经济论坛》2003年第10期。
8.《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 促进农业快速发展》,《经济师》2003年第6期。
9.《调整产业结构 振兴苏北农业》,《江苏农村经济》2002年第12期。
10.《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2002年第12期。
1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财贸研究》2002年第6期。

二、 著作
1.《苏北农村经济问题研究》,华文出版社,2009年12月。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研究》,华文出版社,2009年12月。
3.《中国农村市场化制度变迁》,新华出版社,2005年12月。

三、 主要的课题
1.省社科联课题:《苏北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途径研究》,2011年。
2.徐州软科学课题:《省县直管体制下的市县关系研究》,2009年。
3.省社科课题:《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典型经验研究》,2008年。
4.省社科课题:《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的路径选择》,2007年。
5.省高校人文社科课:《东陇海产业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研究》,2005年。

四、 科研获奖情况
1.《省县直管体制下的市县关系研究》,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社科联 优秀论文一等奖。
2.《关于产业发展视角下的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的思考》,徐州市政府 优秀论文三等奖。
3.《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徐州市社科联三等奖。
4.《减轻学生负担 培养创新能力》,全国教师教研教改优秀论文一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朱舜 ,1954年12月生, 四川人 教授,江苏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点导师(省重点建设学科区域经济学行政区域经济研究方向带头人)。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促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主持《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背景下的江苏经济创新发展研究》、《江苏地区发展分 类指导研究--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研究》等省、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经济学动态》、《管理世界》、《经济学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行政区域经济:种类、特征和演化》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在人民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12部(独著6部)。 《行政区域经济结构与增 长》、《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研究》等研究成果9次获得省、市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一、 论文代表作
1.《行政区域经济:特征、种类与演化》,《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5期。
2.《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制度创新》,《现在经济探讨》2004年第6期。
3.《中观经济理论与政治经济学体系创新》,《中州学刊》2004年第11期。
4.《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11期。
5.《构建现代经济学体系的中观经济理论》,《经济学家》2005年第1期。
6.《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构建及其开发意义》,《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7.《长三角经济沿长江流域经济带辐射研究》,《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年第8期。
8.《双陆桥经济带发展与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演化》,《经济问题》2008年第12期。
9.《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空间结构与开发的新考察》,《改革》2007年第2期。
10.《产业政策创新视觉下的农民减少与收入增长机制研究》,《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11.《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演化及特征》,《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2.《“一极两带”极化与辐射效应: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演化机制研究》,《市场
周刊》2009年第5期。

二、 著作
1.《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经济创新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苏北经验与典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苏北发展》,新华出版社,2007年11月。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5.《促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三、 主要课题
1.国家社科课题:《促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2007年。
2.省哲社课题:《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调查研究》,2008年。
3.省哲社重点课题:《苏北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2011年。
4.省哲社课题:《江苏地区发展分类指导研究--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研究》2005年。
5.省哲社课题:《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经济创新发展》,2006年。

四、 获奖情况
1.《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经济创新发展》,江苏省高校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研究》,江苏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3.《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经济创新发展》,江苏省高校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侯铁建 ,1969年生,黑龙江依安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国际贸易方向硕士生导师。2007年,辽宁大学世界 经济专业毕业,师承俄罗斯问题专家程伟教授,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今,任职于徐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 主要从事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和转轨国家经济政治问题的研究工作。
出版专著一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一项,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徐州师范大学重点培育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

一、 论文代表作
1.《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两难与机遇》,《财经科学》2011年第12期。
2.《俄罗斯发展战略演变的理论逻辑》,《俄罗斯研究》2011年第12期。
3.《俄罗斯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倾向———以汽车工业保护为例》,《东北亚论坛》2011年第09期。
4.《金融危机再解读:逻辑演绎与经验归纳》,《财经科学》2010年第12期。
5.《潜力保护、要素培育和制度构建:俄罗斯反危机政策评析》,《东北亚论坛》2010年第3期。
6.《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制度解析——发展中国家的视角》,《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1期。

二、 著作
《俄罗斯经济追赶与制度变迁》,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年1月。

三、 主要的课题
1.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俄罗斯经济现代化与中俄经贸发展趋势研究》,2011年。
2.省社科联课题:《当代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经验研究》,2011年。
3.省高校哲社课题:《俄罗斯创新型发展战略及对中俄经贸关系的影响问题研究》,2009年。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施同兵 ,出生于1963年3月, 副教授 , 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点导师 。1997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金融专业,获硕士学位。长期以来主要从事金融、产业和区域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担任现代经济学、国际经济 学、投资学等学科的研究生教学,独立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和教育厅哲社基金课题各1项,并成功结题,参加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超过3项,在世界经济文汇、浙江金融、生态经济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积极参加徐州市、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咨询工作,担任徐州市科技进步奖评委,聘为徐州市人大常委会财 政经济工作委员会顾问,参与了徐州市、县多项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研究方向:产业经济、金融学

一、 论文代表作
1.《基于金融生态视觉的当前金融危机形成原因研究》,《生态经济》2009年第12期。
2.《论政策性金融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3.《论产业联动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以江苏为例》,《生态经济》2007年第10期。

二、著作
1.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善和落实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政策研究》2009年。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刘增科 (1970.10—),男,汉族,中共党员,江苏铜山人。1995年7月毕业于扬州大学贸易 经济专业,获经济学学士位;2005年6月于苏州大学世界经济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为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点导师。参加 工作以来,主要承担《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术研究方向主要是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区域经济发展。

一、论文代表作
1.《中国企业投资东盟SWOT分析》,《亚太经济》2007年第5期。
2.《中国跨国公司差异化培育模式选择》,《学术交流》2006年第6期。
3. 《美、日、韩三国跨国公司培育的比较与借鉴》,《经济纵横》2006年第5期。
4.《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6期。
5.《产业集群: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农村经济》2006年第7期。
6.《乡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跨越:从国内走向国际》,《农村经济》2005年第10期。
7.《徐州市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及其策略选择》,《江苏商论》2005年第8期。
8.《美国跨国公司培育透视及启示》,《中国市场》2005年第9期。

二、主要的课题
1.省社科联课题:《产业集聚与苏北区域经济发展研究》2008年。
2.省教育厅课题:《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苏北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研究》2009年。
3.徐师大课题:《徐州市对外投资战略研究》2003年。
4.徐师大课题:《徐州市跨国公司培育模式研究》2006年。

三、获奖情况
1.校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
2.校本科优秀指导教师,2004年。
3.校党员先锋岗,2009年、2011年。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江苏师范大学

添加江苏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江苏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江苏师范大学报录比、江苏师范大学考研群、江苏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江苏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江苏师范大学专业目录、江苏师范大学排名、江苏师范大学保研、江苏师范大学公众号、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江苏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江苏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