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7:0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大同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大同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大同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大同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大同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大同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大同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大同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考研派网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大同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赵仁 姚丽英 魏彪 凌建英 郝临山 杨成全 朱少英 李春贤 郝春涛 卢珍 武美霞 贾治芳 刘志雄 王科伟 ​庞明俊 ​​刘荔贞 ​​​赵强 冯锋 王海雁 郭永 马琦 田茂忠 沈腊珍 解海 刘雅娟 宋金萍 蒋尚 白云峰 尚建鹏 霍金仙 秦君 屈文山 刘建红 王玉珍 张进 吕存琴 赵建国 李经纬 张海荣 王俊丽 董丽娟 高志翔 刘红艳 李作鹏 袁欣鹏 杨东辉 武晔秋 吴利刚 宋美佳 ​吕超 ​鲁杰 梁宝英 何晓升 郭刚 凌禹 张磊 宁掌玄 赵丽娟 张占东 乔元栋 张艳军 姚有利 张瑞平 乔栋 张楠 徐青云 王欣欣 杨春花 武熙 高峰 高峰 陈继福 郭兴明 罗化峰 姚丽英 路金辉 张慎 马志强 刘世明 王俊清 王跟国 孙小梅 乔秀峰 徐建国 彭栓红 王鹏龙 石凤珍 凌建英 薛文礼 刘殿祥 宫文华 张忠堂 郭剑卿 郝春涛 蒋文华 孙宏吉 李佳 陈纪昌 刘晶 崔霞 裴瑞玲 裴兴荣

裴兴荣,教授,博士
 
一、教师简介
裴兴荣,1973年4月生,男,汉族,山西兴县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辽金元文学与文化研究。电子邮箱:13513673420@163.com。
 
二、学习工作经历
(一)主要学习经历
1988年9月至1991年7月在山西省离石师范学校读中师;1991年9月至1995年7月在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读本科,获文学学士学位;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在山西大学文学院师从李正民教授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2011年9月至2015年7月在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师从胡传志教授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文学博士学位。
(二)主要工作经历
1995年9月大学毕业分配到雁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工作;1996年9月任学报编辑部助理编辑,2001年9月评为编辑,2006年9月转评为讲师,2007年9月评为副教授,2018年1月评为教授。2008 年8月任大同大学学报编辑部文科编辑室主任,2017年12月任大同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挂职)。
(三)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元好问学会秘书长、中国辽金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元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华文学史料学会会员、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大同大学学报社科版编委。
 
三、科研成果
(一)学术论文
1.裴兴荣.七十年来中国大陆金代文学研究论著述评(二)[J].名作欣赏,2019,10:31-36.
2.裴兴荣.七十年来中国大陆金代文学研究论著述评(一)[J].名作欣赏,2019,09:27-33.
3.裴兴荣,王玉贞.金代《故征事郎长葛县簿郭公墓志铭》考释[J].史志学刊,2019,02:69-74.
4.路元敦,裴兴荣.兴亡千古事,胜负一枰棋——耶律楚材有关“金亡”的两首诗作释证[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6:31-34.
5.裴兴荣.论金代进士的婚恋观——科举制度下金代文人的社会心态(三)[J].北方文物,2017,04:96-100.
6.裴兴荣,王玉贞.阴德果报的功名观——科举制度下金代文人的社会心态(二)[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48-50+63.
7.裴兴荣,王玉贞.占卜梦兆与“科名前定”观念——科举制度下金代文人的社会心态(一)[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39-44.
8.裴兴荣.金代科举诗词的史料价值[J].史志学刊,2017,03:30-39.
9.裴兴荣.金代贺人登第诗的情感内涵[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626-633.
10.裴兴荣,冯喜梅.论金代的贡院唱和诗[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45-49.
11.裴兴荣.金代状元与文学[J].民族文学研究,2015,03:153-161.
12.裴兴荣.金代进士补考[J].山西档案,2015,03:28-33.
13.裴兴荣.金代科举考试题目出处及内涵考释[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154-162.
14.张晶,裴兴荣.融通整合 推陈出新——读胡传志《宋金文学的交融与演进》[J].民族文学研究,2013,06:173-176.
15.裴兴荣.金末科举改革与奇古文风的演进[J].民族文学研究,2013,04:125-133.
16.裴兴荣.从《中州集》作家小传看元好问的诗学思想[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52-55.
17.裴兴荣.《中州集》小传所载诗句篇什述略——兼论其文献价值[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58-65.
18.裴兴荣.论《中州集》作家小传的文学史意义[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52-58.
19.裴兴荣.《中州集》作家小传的书目文献价值——小传中所记录的诗文著作可补金朝一代之《艺文志》[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41-43.
20.裴兴荣.论《中州集》作家小传的诗话性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85-88.
21.裴兴荣.《中州集》作家小传的文学价值[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03:15-17.
22.裴兴荣.是“借诗以存史”,还是“借传以存史”?——《中州集》新论[J].中国文学研究(第八辑),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4月.
23.裴兴荣,张晶.“借传以存史”——《中州集》史学价值新论[J].北方论丛,2007,01:110-114.
24.许并生,裴兴荣.金元词的分界[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36-38.
25.裴兴荣.《中州集》编纂体例的开创性和示范性[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01:67-68.
26.李正民,裴兴荣.20世纪辽金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J].晋阳学刊,2004,03:104-106.
27.胡传志,裴兴荣.2011年度辽金文学研究综述. 景爱主编.辽金西夏研究2011.北京:同心出版社,2013年1月.
28.胡传志,裴兴荣.2012年度辽金文学研究综述.景爱主编.辽金西夏研究2012.北京:同心出版社,2014年1月.
29.胡传志,裴兴荣.2013年度辽金文学研究综述.景爱主编.辽金西夏研究年鉴201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30.胡传志,裴兴荣.2014年度辽金文学研究综述.景爱主编.辽金西夏研究2014-2015.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12月.
31.胡传志,裴兴荣.2015年度辽金文学研究综述.景爱主编.辽金西夏研究2014-2015.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12月.
 
(二)科研项目
1.主持
[1]金代科举与文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3BZW072),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公室,2013年6月,资助经费18万元.裴兴荣(5-1).已结项
[2]金代科举与文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51064),教育部社科司,2010年11月,资助经费7万元.裴兴荣(7-1).已结项
[3]金代山西文学家族研究.山西省高校哲学社科项目(20082020),山西省教育厅,2009年10月,资助经费2万元.裴兴荣(5-1).已结项
[4]金代西京作家群研究.山西省社科联 “十一五”规划2009至2010年度重点课题(SSKLZDKT2009121),山西省社科联,2009年.裴兴荣(6-1).已结项
[5]金代科举与文学.2019年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培育项目(2019SK010),山西省教育厅,2019年10月,资助经费5万元.裴兴荣(1-1).
[6]金代题画诗研究.山西大同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015-B-17),山西大同大学,2016年3月.资助经费7万元.裴兴荣(5-1).
[7]《中州集》研究.山西大同大学青年科研项目(2006Q01),山西大同大学,2006年5月.资助经费0.6万元.裴兴荣(5-1).已结项
 
2. 参与
[1]宋金之际重大政治事件的文学书写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ZW033),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公室,2012年5月,资助经费15万元.裴兴荣(4-3).
[2]金代家族与金代文学关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XZW007),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公室,2009年6月,资助经费10万元.裴兴荣(8-2).已结项
[3]蒙元对金、宋战争与13世纪汉语文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751031),教育部社科司,2015年8月,资助经费8万元.裴兴荣(4-2).
[4]元好问《中州集》点校笺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4YJA751034),教育部社科司,2014年6月,资助经费10万元.裴兴荣(4-2).已结项
[5]应县木塔辽代秘藏综合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ZH017),教育部社科司,2013年5月,资助经费10万元.裴兴荣(3-3).
[6]金代诗歌接受史.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751109),教育部社科司,2010年11月,资助经费9万元.裴兴荣(4-3).已结项
[7]应县木塔辽代秘藏研究. 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1322),山西省教育厅,2011年10月,资助经费5万元.裴兴荣(5-3).已结项
 
(三)代表著作、编著、译著等
1.《金代科举与文学》.裴兴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2月.
2.《中国文学史·辽宋夏金元卷》(方铭为总主编,本人为分卷副主编).长春出版社,2013年12月.
3.《新概念大学语文》(姜剑云主编,本人为编写者).中华书局,2014年4月.
4.《话本小说选》.李正民主编,焦中栋,裴兴荣注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
5.《辽金两代的山西文学》.王晓枫,裴兴荣.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04年9月.
 
(四)学术会议
1.胡传志,裴兴荣.辽金贵族文学研究综述.改革开放以来辽金史研究与区域文化研讨会.吉林白城.2019年8月.
2.裴兴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的金代文学研究论著述评.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内蒙古锡林浩特.2019年7月.
3.路元敦,裴兴荣.蒙金辽东战役的珍贵文学记录——梁持胜《哀辽东》诗考释.2019年全国元代文学研讨会.陕西汉中.2019年4月.
4.裴兴荣. 金代《故征事郎长葛县簿郭公墓志铭》考释.第八届元好问暨辽金元文学学术研讨会.江苏镇江.2018年10月.
5.裴兴荣.占卜梦兆与“科名前定”观念——科举制度下金代文人的社会心态(一).第七次元好问暨金元文学研讨会.河南内乡.2016年10月.
6.裴兴荣.《辽金科举研究》所录金代进士重出误收考.2016年全国元代文学及阴山文化研讨会.内蒙古包头.2016年7月.
7.裴兴荣.金代进士家族的地理分布及其形成原因.2015年首届“乌大张”三地高校区域交流合作论坛.内蒙古乌兰察布.2015年12月.
8.裴兴荣.金代进士的地理分布及其形成原因.地域文化与辽金元文学研讨会暨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辽宁大连.2015年10月.
9. 裴兴荣. 占卜梦兆与“科名前定”观念——科举制度下金代文人的社会心态(一).北朝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云冈文化论坛.山西大同.2015年9月.
10.裴兴荣.金代状元与文学.元代文学与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元代文学学会(筹)成立大会.内蒙古通辽.2014年8月.
11.裴兴荣.金代科举考试命题导向及其对文学的影响.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暨第十届多民族文学论坛.山西太原.2013年10月.
12.裴兴荣.从《中州集》作家小传看元好问的诗学思想.2011年国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暨研究生暑期学校研讨会.山西太原.2011年8月.
13.裴兴荣.简论辽金时期的山西刻书业.辽金元文学研讨会暨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第六届年会.甘肃兰州.2011年7月.
14.裴兴荣.《中州集》编纂体例的开创性和示范性.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山西太原.2010年9月.
15.裴兴荣.金代诗学思想述略——从《中州集》作家小传看金代诗学思想.元祠重修落成典礼暨第六次元好问研讨会.山西忻州.2010年9月.
16.裴兴荣.论《中州集》作家小传的文学史意义.中国文学西北论坛.甘肃兰州.2010年7月.
17.裴兴荣.着色屏风  回文锦字——《中州集》作家小传所载诗句篇什述略.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北京.2009年9月.
18.裴兴荣.从《中州集》作家小传看元好问的诗学思想.纪念元好问逝世750周年学术研讨会.山西忻州.2007年8月.
19.裴兴荣.《中州集》史学价值新论.中国辽金文学国际学术论坛.山西大同.2006年6月.
20.裴兴荣.论《中州集》作家小传的诗话性质.第四届中国辽金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安徽芜湖.2005年10月.
 
四、获奖情况
1. 山西省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奖)一等奖1项(2019年);
2. 山西省第十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2018年);
3. 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百部(篇)工程三等奖1项(2008年);
4. 大同大学科技先进个人二等奖1次(2010年);
5. 大同大学科技先进个人三等奖2次(2015年和2018年);
7. 山西大同大学优秀党员(2006年、2010年、2018年)。


姓名:裴瑞玲   副教授   博士  
一、教师简介
裴瑞玲(1972.5—),女,汉,群众,山西浑源人,研究方向:汉语词汇语法。电子邮箱:prling@126.com。
二、学习工作经历(包括学术兼职)
1990.9—1992.7   雁北师专学习
1998.9—2000.9   山西师范大学学习
2001.9-2004.7    山西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读硕士
2016.9-2019.7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读博士
1992.7-2001.7    山西浑源中学任教
2004年7月至今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任教
二、科研成果
(一)学术论文
1.《搜神记》完成体副词的体意义,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浅谈古代汉语数字的连用,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3.古代汉语中物量表示法的发展演变,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4.“属实”有副词新用法小议,语文知识,2011年第4期。
5.灵丘方言歇后语,语文学刊,2012年第9期。
6.“浮上而杀下”确诂,语文研究,2013年第2期。(CSSCI来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7.灵丘方言中的第二敬称代词及其文化信息(第一作者),山西档案,2013年第2期。(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8.“略”义补释(第一作者),山西师大学报,2014年第1期。(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9.文字学在词义训释中的作用,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10.汉语单数人称代词音变式的功能演变及性质(第一作者),语言研究,2015年第3期。(CSSCI来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11.浑源方言谚语语法语义特点探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12.论同义词的性质和古汉语专书同义词的判定原则,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二)科研项目
主持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山西省高校汉语言课教学改革研究”。
主持2019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晋北方言中的近代汉语词及其文化内涵研究”,在研。
主持2005年度山西大同大学青年科研项目“古代汉语数量表示法研究”。
主持2013年度山西大同大学一般科研项目“大同地区俗语调查研究”。
参与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藏语系语言格范畴的类型研究”,第二负责人。
参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山西汉语方言调查·五寨”,第二负责人。
参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民族语言调查·云南芒市三台山波拉语”,第二负责人。
(三)代表著作、编著、译著等
《汉语词义问题研究》(合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
(四)学术会议
1. 2015年7月参加第五届汉语语汇学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山西浑源方言谚语考察》。
2. 2016年11月参加天津市学术年会,参会论文《山西浑源方言谚语结构语义特征探析》。
3. 2018年7月参加第四届文献语言学国际学术论坛暨首届文献语言学青年论坛,参会论文《“士”本义考》。
4. 2019年9月参加第六届晋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晋北方言中的近代汉语词》。
三、获奖情况
1.被评为山西大同大学2007—2009年度优秀教师。
2.获山西省社科联2015年度“百部(


一、教师简介
崔霞,1980年1月,女,汉族,党员,山西山阴人。研究方向:汉语方言学、语言比较。电子邮箱:cxbj2007@sina.com。
二、学习工作经历(包括学术兼职)
1999年9月-2003年7月   雁北师范学院        攻读学士
2003年9月-2006年7月   山西大学            攻读硕士
2006年9月-2009年7月   中央民族大学        攻读博士
2009年10月至今山西大同大学任教。
二、科研成果
(一)学术论文
[1]崔霞.山西省朔州市六区县方言语音初步比较——兼与普通话比较.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3):73-76.
[2]崔霞.山阴方言蟹止两摄的读音及演变.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03):77-79.
[3]崔霞.山西北区方言蟹摄一二等韵读音的类别.民族论坛,2015,9(373):60-63.
[4]崔霞.山西山阴方言地名文化信息解读.东方教育,2016,3月上(103):293-295.
[5]崔霞.晋北方言地名的音变.庆祝戴庆厦教授八十寿辰文集,2016.
[6]崔霞.晋北方言地名中的古音.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32):72-74.
科研项目
[1]“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山西汉语方言调查•怀仁.(YB1613A0001),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项任务,2016年5月,6万元. 已结,主持人.
[2]“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山西汉语方言调查•岢岚.(YB1815A003),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项任务,2018年5月,5万元.已结,主持人.
[3]大同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大同地名的读音与标准化研究”(2019172),大同市科学技术局,2019年7月,4万元.在研,主持人.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方言声韵调相互影响的共时历时研究”(14BYY042),2014年6月,20万元.在研(3-3).
[5]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山西汉语方言调查•五寨.项目(YB1713A002),国家语委,2017年5月,6万元. 已结(4-3).
[6]类型学视野下晋方言义位研究.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7260),山西省教育厅,2017年5月,2万元,在研(3-3)。
(三)代表著作、编著、译著等
[1]朔州(朔城区卷)方言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3月.
[2]朔州方言比较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年8月.
(四)学术会议
山西大同方言趋向动词儿化的语法特征,第六届东北亚语言、文学与翻译国际学术论坛,大同,2017年6月.
怀仁方言的反复问句,第六届晋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大同,2019年9月.
三、获奖情况
山西大同大学2016-2018年度科学技术先进个人三等奖


姓名:刘晶  副教授  学历:硕士研究生
 
一、教师简介
刘晶(1982.01)、女、汉族、群众、河北武安人、研究方向:影视与文化传播、视听媒介传播;邮箱:dtdxlj@126.com
 
二、学习工作经历(包括学术兼职)
2003年毕业于河北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雁北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2008年毕业于新疆大学,获硕士学位,毕业后返校工作至今;2016年10月-2017年2月《大同日报》社挂职锻炼;2017年9月-2018年6月中国传媒大学访问学者;山西省演讲协会评审专家,大同大学朗诵协会副会长,大同大学社科会员。
 
二、科研成果
(一)学术论文
1. 刘晶. 从传播学视角看新媒体环境下电影的营销策略[J]. 当代电影, 2013(5):172-175.南大核心,CSSCI收录.
2. 刘晶. 从传播心理角度探析晋商影视剧中的文化认同[J]. 当代电影, 2015(5):178-181. 南大核心,CSSCI收录.
3. 刘晶, 石凤珍.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小沈阳”现象[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2(4):334-337.
4. 刘晶, 石凤珍. 从传播学视角分析中小成本电影的成功原因[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2-95.
5. 刘晶, 王伟, 马俊,等.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创新能力、创新气氛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 24(9):1314-1318.
6. 刘晶, 王伟, 雷雳. 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J].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2016(21):23-26.
7. 刘晶, 王伟. “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体育新闻编辑创新策略[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0(2):102-104.
8. 刘晶, 王伟. 网络时尚达人对女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以呛口小辣椒为例[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9(4):106-108.
9. 刘晶, 王伟. 从传播学角度看电视相亲节目的价值观导向[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6(4):107-109.
10.刘晶,张朋.新媒体视域下新闻客户端用户黏性驱动因素分析[J]. 编辑学刊,北大核心,2018,4:26-31
 
(二)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2018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移动互联网时代三晋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建构研究[2018B130];
2.2015年主持了山西大同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移动媒介对地方文化传播的影响机制研究[2015Q21],结题;
3.2016年主持了山西大同大学教学改革创新项目:融媒时代下项目教学法在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4.2016年主持了山西大同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地域文化影响力的措施研究,结题。
参与项目:
1.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小沈阳的后现代文化研究”[10BA012];
2.参与了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西口文化研究”[2012]3号。
(三)代表著作、编著、译著等
《探索社会人心——中国人社会心理和传播心理研究》王伟,刘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中国出版集团,2013年5月第1版。
 
(四)学术会议
2017.12. 23.在中国人民大学参加第一节届中国主持传播论坛;
2018.10.20-10.21.在浙江传媒学院参加第二届中国主持传播论坛。
三、获奖情况
2012年山西大同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文科组二等奖;
2013年山西大同大学“微课”教学比赛文科组一等奖;
2013年全国“微课”教学比赛山西赛区文科组二等奖;
2014年度山西省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文科组二等奖;
2014年山西大同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文科组三等奖;
2015年作为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央广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主持人大赛山西赛区获二等奖;
2016年被评为山西大同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2015-2017年度山西大同大学优秀教师;
山西大同大学2016-2018年度科研先进个人优秀奖。


姓名:陈纪昌  副教授  学历博士研究生  
一、教师简介
陈纪昌(1977.11)、男、汉族、群众。籍贯:山东泰安人;研究方向:传统文化及现代化;邮箱:chenjichang2004@163.com
二、学习工作经历(包括学术兼职)
2003年0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雁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工作;2013年12月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博士学习期间到日本爱知大学访问一年;毕业后返校工作至今。
三、科研成果
(一)学术论文
1. 陈纪昌、王处辉,文化理念、国家利益与政策制定——论中国古代政府养老保障政策的效能,人民论坛,2015/05.  
2. 陈纪昌,社会变迁与社会福利建设:吉登斯社会福利思想探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3/05 .
3. 陈纪昌,社会学的历史化还是历史学的社会化——论历史社会学的学科定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4. 陈纪昌,阶层与信仰:不同话语下的山西狐神信仰,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5. 陈纪昌,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点思考,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03 .
6. 陈纪昌,从“中国”看华夏先民的部落中心主义,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7. 聂甘霖、陈纪昌,先秦时期的自然灾害与政府应对,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8. 聂甘霖、陈纪昌,论专制政体形成的多样性,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9. 李富华、陈纪昌,明清以来雁北地区主要庙会综述,晋阳学刊,2007/03.
10. 李富华、陈纪昌、王鹏龙,从阳高青云寺看山西民间狐神信仰的历史与现状,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二)科研项目
   1. 主持完成2007年山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大同碑刻调查报告,经费1.1万元;
2. 主持2014年山西省人社厅的留学归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山西五保户生存现状调查研究,经费3.9万元;
3. 主持2016年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个体化视野下的周秦社会秩序及其重建,经费1.3万元;
4、主持2019年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汉唐时期社会保障理念及制度研究,经费10万元;
5. 参与2008年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大同寺庙调查研究,经费3.3万元,第二负责人,为实际完成人;
6. 参与201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清代大同地区寺庙及寺庙文化调查研究,经费10万元;第二负责人,为实际完成人。
(三)代表著作、编著、译著等
1、陈纪昌著,《雁北地区乡村寺庙调查研究》,三晋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
(四)学术会议
自2013年以来参加历年的中国社会思想史年会并发言。
四、获奖情况
1、论文《阶层与信仰:不同话语下的山西狐神信仰》(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获得“山西省第九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晋社科奖证字第0903070).
2、《雁北地区乡村寺庙调查研究》获得“山西省第十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晋社科奖证字第1003069).
李佳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一、教师简介
李佳,1979年9月生,女,汉族,民革党员,山西怀仁人。研究方向:文艺学、文艺批评、民俗文艺学。电子邮箱:jiaren7909@126.com
二、学习工作经历(包括学术兼职)
    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在山西师范大学戏剧戏曲学专业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7月至今在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任教,2018年1月任副教授;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在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访学一年。
二、科研成果
(一)学术论文
1.乡村傩仪与鳌石赛戏文化考论,《四川戏剧》,p97-101,2018(03).
2.新媒体文学语境下的阅读形态探微,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7年第9期全文转载,p94-98,2017.09(9).
3.新媒体文学语境下的阅读形态探微,《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51-55,2017.06(3).
4.国产动漫电影发展现状及其本土化研究,《电影文学》,p101-103,2017.07(14).
5.大同数来宝的艺术特色和传承发展研究,《四川戏剧》,p105-108,2017.04(4).
6.从石窟伎乐造型演变看云冈飞天文化,《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148-151,2017.07(4).
7.论文艺学学科创新与地方文化传承,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86-88,2016.12(6).
8.赛戏艺人及传承人生存现状调查研究,《洛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学报),p133-135,2014.07(7).
9.赛戏假面仪式考,《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48-50,2014.02(1).
(二)科研项目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研究,2018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8B133), 项目经费:1万元,主持人。
2. 清宫武戏研究,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8FYS008),项目经费:20万元,第三参与人。
3.大同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2017年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7041021-5),项目经费:2万元,第二参与人。
4. 傩文化与晋北赛戏仪式研究,2011年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20112208),项目经费:1万元,主持人。
5.“小沈阳现象”的后现代文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十一五”国家一般项目(项目号:10BA012),项目经费12万元,第四参与人。
(三)代表著作、编著、译著等
1.《文艺人类学视角下的民间文化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独著,22.4万字
2.现代文学写作,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商务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副主编。
3.实用应用文写作,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商务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副主编。
   (四)学术会议
1.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艺思想”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8年5月25日—27日
  地点: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
2.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毛泽东文艺思想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建构”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7.9.23—2017.9.24
  地点:山东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3. 大同明清堡寨遗迹的生态调查与图像学研究的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5.10.13—2015.10.16
  地点:山西大同 山西大同大学
4.丝绸之路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2.10.29—2012.11.01
发表会议论文:《晋北赛戏仪式研究》
地点:陕西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三、获奖情况
1.山西大同大学2016-2018年度科研先进个人三等奖
2.2017年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辅导二等奖
3.2019年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辅导一等奖


姓名孙宏吉   副教授  学历博士研究生 

一、教师简介

孙宏吉(1977年5月)、性别男、民族汉、政治面貌中共党员、籍贯山西省应县、研究方向汉语方言与文化、电子邮箱13994357981@163.com。

二、学习工作经历(包括学术兼职)

学习经历:

1994年9 月至1998年7月在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本科。

2002年9 月至2005年7月在山西大学文学院攻读硕士。

2012年9月至2019年7月在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攻读博士。

工作经历:

1998.7-现在山西大同大学(原雁北师范学院)任教

2012.11月晋升副教授。

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任山西大同大学文史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教学秘书。

2013年5月至2017年2月,任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2017年2月至今,任山西大同大学组织部副部长。

学术兼职:山西省方言学会理事。

二、科研成果

(一)学术论文

1.孙宏吉; 路金辉.《山河故人》对白特征及表意探析,电影文学,2019.06(6)

2.孙宏吉; 杨俊杰.从语言学角度探讨录音内容辨听的若干注意事项,中国司法鉴定,2019.03(2)

3.孙宏吉.新主流电影话语叙事特征——以近些年革命军事题材影片为例,当代电影,2017.12(12)

4.孙宏吉; 路金辉.30年来中古入声字在大同方言的变化,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8(4)

5.孙宏吉; 路金辉.纪实叙事隐喻反思——贾樟柯电影中的媒介声音解读,当代电影,2017.06(6)

6.孙宏吉; 路金辉.将微博引入大学课程教学的调查与思考——以山西大同大学为例,视听,2017.04(4)

7.孙宏吉; 路金辉.贾樟柯电影中方言的意义与价值分析,当代电影,2016.06(6)

8.孙宏吉; 路金辉.言语交际视野下的“微博”语言,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6)

9.孙宏吉.人物形象塑造中性化的误区,文艺报,2011.07.29

10.孙宏吉; 路金辉.手机短信语言特色的人际传播学解读,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9.03(1)

11.孙宏吉.古今字略论——兼谈古汉语文字教学,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6)

12.孙宏吉; 路金辉.中国大陆网络语言研究述评,青年记者,2008.11(33)

13.孙宏吉.妇女的解放——评赵树理笔下的三对妇女形象,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02(1)

14.孙宏吉.对教学语言中一些现象的思考,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12(6)

15.孙青林; 孙宏吉.阳高方言的人称代词,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2)

16.张洁; 孙宏吉.吉县方言的副词,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3)

17.曹慧璇; 孙宏吉.浅析微博意见领袖的激辩与社会责任,吕梁学院学报,2015.02(1)

18.路金辉; 孙宏吉.《中国名片·沈阳》的符号与叙事分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1)

19.路金辉; 孙宏吉.电视方言节目与方言的活态传承——方言保护视域下电视方言节目意义与价值探析,今传媒,2017.08(8)

20.路金辉; 孙宏吉.现代化视野下农村广播频率节目设置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广播,2007.11(11)

(二)科研项目

1.山西汉语方言调查-左云,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项任务(YB1613A002),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6年3月,6万元,2017年4月结题,主持人。

2.山西汉语方言调查-新荣,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项任务(YB1815A004),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年5月,5万元,2019年3月结题,主持人。

3.基于模块化教学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GH-17052),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7年10月,主持人。

4.媒介地理学视域下山西传媒与三晋文化的互动研究,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259),山西省教育厅,2015年9月,2万元,2017年8月结题,第一参与人。

(三)代表著作、编著、译著等

1.古汉语语法概要,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08,北京

2.天镇方言研究,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10,太原

(四)学术会议

1.第四届晋方言国际学术会议,山西大学主办,会议论文:30年来中古入声字在大同方言的变化,2015.08.

2.第六届晋方言国际学术会议,山西大同大学主办,大会报告:内蒙古境内晋语大包片的成因,2019.09.

3. 第七届东北亚语言、文学与翻译国际学术论坛,北华大学主办,会议论文:金代应州诗人曹之谦诗用韵研究,2018.06

 蒋文华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一、教师简介

蒋文华(1967年6月)、女、汉族、党员、籍贯天津、主要研究方向音韵学和方言学。13934768893@126.com

二、学习工作经历(包括学术兼职)

主要学习经历,1979年——1985年在大同市二中读书,1985年——1989年在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读本科;1996年——1999年在山西大学中文系读硕士研究生,2008年首都师大做高级访问学者,完成博士课程学习。

主要工作经历,1989年大学毕业即分配到雁北师专(后改名山西大同大学)任教,先后讲授专业必修课主要有“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前后开设的专业限选课有“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全校公共课有“普通话”,全校公共选修课等系列课程。为山西省普通话测试员。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学院古代汉语教研室主任,山西省方言学会副会长,全国方言学会、音韵学会会员,山西省语言学会会员。

二、科研成果

(一)学术论文

1.三十年来山西忻州方言语音的变化,汉语学报,2019年第2期

2.呼和浩特韵母百年来的变化,方言,2014年第2期

3.方言研究在文化生态保护中的重要意义 ———以山西民歌、山曲、说唱等为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4.中央方言代词研究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8-10-18

5.汉语中古音研究中的一般方法问题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6.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中的方言记音符号分析,汉字文化,2015年第4期

7.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护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晋中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8.中古音早期到晚期音变是时空性,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二)科研项目

1.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语言方言文化调查·山西大同》,国家教育部项目[YB1824A005],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山西汉语方言调查·忻州》,国家教育部项目[YB1733A001],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3.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山西汉语方言调查·灵丘》,国家教育部项目[YB1613A003],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4.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山西汉语方言调查·大同》,国家教育部项目[YB1503A004],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5. 山西省软科学课题《大同方言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措施研究》[2013041070-05]2万

6.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晋规办字[2007]2号《山西与内蒙古交界地区晋语方言百年演变》完成呼和浩特方言研究。

7.大同地方戏数据库平台建设,大同市科技局项目,[2017106] 大同市科技局

8.大同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大同市文化局项目,大同市文化局项目,2018.9

9.大同大学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古代汉语实践课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究》,2016年

(三)代表著作、编著、译著等

1.《灵丘方言研究》,北岳文艺出版社,2019年

2.《应县方言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3.《汉语音韵研究史纲要》,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

(四)学术会议

1.山西大同方言声母的变化,中国音韵学七十年高端论坛,上海,2019年11月

2.山西大同方言韵母的变化,第六届晋方言国际研讨会,大同,2019年9月

3.大同方言宕江摄的历史演变和语音条件,第20届全国方言学年会,临汾,2019年10月

三、获奖情况

2018年山西大同大学科研先进个人二等奖

2019年山西大同大学优秀教师



郝春涛  教授  硕士

一、教师简介

郝春涛,1965年10月生,男,汉族,九三学社社员、中共党员。山西山阴人。主要研究方向:地方文化传播与地方作家批评

电子邮箱:dtdxhct@126.com

二、学习工作经历(包括学术兼职)
1983.09~1987.07       山西大学中文系                 读本科
1987.07—1993.08       雁北师专中文系                 教师
1993.08—2006.03       雁北师院中文系                 教师
2006.06—2017.06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新闻系       系主任
2017.06至今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             副院长
                       部校共建新闻学院               副院长
其中
2003.06~2006.06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读硕士
中国小说协会会员。入选首批“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山西省“131工程”领军人才。山西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教学名师,山西省科技信息专家,河北省科技信息专家。大同大学教学名师。大同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二、科研成果

(一)学术论文

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9篇:

1.《“共生”与“转换”:云冈石窟媒介的信息补偿途径》《文艺研究》2013年第5期(国家级1A期刊  CSSCI全文收录期刊)

2.《云冈石窟佛文化的影视传播内蕴分析》 《艺术评论》2010年第11期(国家级期刊)

3.《云冈石窟佛经故事的艺术传播方式》《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4.《电子媒介时代云冈石窟文化传播途径》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社科版》2011年10月

5.《“被遗忘者”的边缘化生存——读王祥夫小说》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第6期;(国家级期刊  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该文已被CSSCI全文收录)

6.《权力、伪道德与底层群体的精神苦难——对王祥夫小说的一种解读》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第4期 国家级期刊  该文已被CSSCI全文收录)。

7.《“载道”视阈下的封闭心态——新时期马烽、孙谦电影剧本的叙事学解读》 《当代电影》2010年第4期;(国家级期刊 该文已被CSSCI全文收录)

8.《草根视阈下的悲悯情怀——山西作家王祥夫小说特色》 《艺术评论》2008年第5期;(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  )

9.《“三重门”构建爱恨桥——〈一匹马两个人〉结构浅析》 《名作欣赏》2007年第3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二)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云冈石窟审美研究》课题组成员(第三名).项目编号:11BZW012

主持省级项目有:

1.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云冈石窟佛经故事艺术传播方式研究  (2008年)

2.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省传媒对低碳经济宣传的传播效果研究

主持校级项目有:大同大学科学研究项目《云冈石窟佛经故事艺术传播方式研究》(2008年)

主持教改立项

1. 交叉学科重叠内容“联合式教学”模式探讨  

2009年山西省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新闻实践课“互溶”模式探讨

2011年,大同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三)代表著作、编著、译著等

1.《新时期小说写作艺术嬗变》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3年

2.《新时期小说人性发掘历程》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1年

(四)学术会议

1.2008年5月,参加在深圳大学举办的第十届全国传播学年会

2.2017年8月,参加在郑州大学举办的全国新闻史学术年会

3.2019年4月,参加在深圳大学举办的全国新闻学毕业设计年会

三、获奖情况
主持的课题《新闻实践课“互溶”模式探析》获2018年山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参与的课题(第三名)《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  提高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获2019年度山西大同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郭剑卿  教授  硕士研究生
一、教师简介
郭剑卿(1964-),女,汉族,中共党员,山西大同人。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女性文学。
二、学习工作经历(包括学术兼职)
1985至今,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任教。其中,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2008年至今,担任《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科版)执行主编。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新文学学会会员、赵树理研究会会员、女性文学学术委员会会员,山西女作家协会理事。
二、科研成果
(一)学术论文:
[1]郭剑卿(3-1).蒋韵:人生寂寥处的坚守与诗意.文艺论坛,2018(3):115-121.
[2]郭剑卿(1-1).上海访谈蒋韵.新青年,2018—11—28(02-03).
[3]郭剑卿(1-1).中国现代小说服饰书写研究述略.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6,
30(6):56-59.
[4]郭剑卿(1-1).都市日常生活视野中的战争书写——以张爱玲作品为例.
创作与评论,2015,(8):60-65.
[5]郭剑卿(1-1).马华微型小说“微”探.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4,28(6):
18-21.
[6]郭剑卿(1-1).“对照”:张爱玲“穿”与“写”的互映.山西大同大学学
报,2013,27(1):67-71;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转载),2013,(7):170-174.
[7]郭剑卿(1-1).文学的另一种“现代启蒙”:毕淑敏写作意义略论.海南大
学学报,2011,24(6):88-91.
[8]郭剑卿(1-1).“越轨的笔致”:萧红笔下的鲁迅书写.名作欣赏,2012,(12):49-51.
[9]郭剑卿(1-1).萧红笔下日常生活书写的现代意义——兼与张爱玲比较.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1,25(6):54-56+74.
[10]郭剑卿(1-1).葛水平的乡村想象与草根文化认同.小说评论,2010(3):
116-119;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转载),2010,(11):56-59.
[11]郭剑卿(1-1).以“死亡”与“故乡”为表征的蒋韵小说.玉溪师范学院学
报,2010,(7):21-25.
[12]郭剑卿(1-1).图史“白话”史,合力型文学史——读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国文学研究,2010,(5):127-128+95.
[13]郭剑卿(1-1).开启中国女性文学史的“当代”之窗——评任一鸣《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简史》.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86-88.
[14]郭剑卿(1-1).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戏剧人生——汪曾祺《陈小手》赏析.
名作欣赏,2010,(8):31-32.
[15] 郭剑卿(1-1).爱情书写中的文化认同与性别视野——关于蒋韵《心爱的树》.
名作欣赏,2008,(8):33-35.
[16]郭剑卿(1-1).城市·精神故乡·女性命运——蒋韵《我的内陆》阅读
札记.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5):84-86.
[17]郭剑卿(1-1).穿越生死的智慧之灯——蒋韵《冥灯》赏析.名作欣赏,2001,(5):83-90.
[18]郭剑卿(1-1).蒋韵近作中的女性意识及其文化意义.当代作家评论,2000,(6):87-93.
(二)科研项目:
[1]中国现代小说服饰描写中的性别想象与现代认同.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1JYA751017),教育部,2011年6月,9万元.郭剑卿(3-1).
[2]推动山西文学发挥培根铸魂作用实践研究.2019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9B321),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9年8月. 郭剑卿(3-1).
[3]现代山西女性文学:乡土想象与文化记忆.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 (晋规办字[2009]8 号),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9年6月. 郭剑卿(3-1).
(三)代表著作:
[1]《芳林漫步——新时期小说观花》,中国文史出版社.
[2]《服饰塑造:中国现代小说的“时髦”话语》,文化艺术出版社.
(四)学术会议:
[1]张爱玲诞辰九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香港浸会大学2010);萧红百年诞
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哈尔滨2011);马华国际文学研讨会(马来西亚2013).
[2]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会年会(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中国小说学会年会;山西女作家协会年会(2019).
三、获奖情况
[1]蒋韵近作中的女性意识及其文化意义.获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新文学学会,2004 年7月.郭剑卿(1-1).
[2]葛水平的乡村想象与草根文化认同.第七次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西省人民政府,2012年8月.郭剑卿(1-1)
大同大学

添加大同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大同大学考研分数线、大同大学报录比、大同大学考研群、大同大学学姐微信、大同大学考研真题、大同大学专业目录、大同大学排名、大同大学保研、大同大学公众号、大同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大同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大同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