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19 16:28:1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浙江理工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浙江理工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浙江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浙江理工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浙江理工大学官网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浙江理工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浙江理工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官网: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简介: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是在创立于1897年的蚕学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已经具有120余年的办学历史,是我校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学科特色明显的学院。1994年12月,由学校历史最悠久的丝绸工程系和纺化工程系组合成立了纤维工程分院,1999年12月更名为材料与纺织学院,2016年3月挂靠材料与纺织学院成立丝绸学院,2019年6月更名为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学院一直秉承“求是笃实”之校风,“厚德致远、博学敦行”之校训,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在纺织丝绸科技与时尚、纤维材料科学与应用、绿色染整技术与产品等方面具有鲜明办学特色。
学院拥有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纺织工程、轻化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丝绸设计与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纺织工程、轻化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纺织工程为第一批国家级地方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纺织工程、轻化工程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和浙江省高校“十三五”优势专业,非织造材料与工程获批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学院拥有纺织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点。纺织科学与工程为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级学科,第二批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学科,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A),学科负责人为陈文兴院士。
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780余人、硕士研究生520余人、博士研究生160余人,其中,国际留学生80余人。学院拥有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各1门,省部级精品课程4门;教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0余项。学院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省赛二等奖及以上30余项。本科生深造率30%左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6%以上,深受企事业用人单位好评。学院已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美国北卡州立大学、法国鲁贝国立高等纺织工程学院、捷克利贝雷茨技术大学、日本信州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院校建立了校院合作办学项目。
学院现有教职工130余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35人,博士生导师38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先进纺织加工技术”创新团队和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17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2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人,浙江省教学名师1人,浙江省优秀教师4人。
学院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和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纺联纺织行业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10多个内设研究所等平台。与行业内龙头企业和地方科技部门合作共建10多个浙江省创新服务平台(中心),与上虞、桐乡、象山、兰溪等纺织产业集聚县(市、区)共建地方实体研究院,全面服务于浙江大纺织产业,是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杭州市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单位。
学院近五年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茧丝绸发展专项等纵向科技项目和大量企业委托项目共计500余项,研究经费超1.5亿元。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80余项,其中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
学院多次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先进集体”、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进集体、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纺织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学院连续十余年被评为校先进集体。
拥有一百二十多年积淀的特色学院,面对新的挑战,正满怀信心、开拓创新、齐心合力地向着国内一流的研究教学型学院迈进。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联系方式:
办公室 联系电话
综合办公室 86843255(行政)
86843826(外事)
86843636(科研和学科)
86843158(研究生和本科教学)
86843256(本科教学)
学生工作办公室 86843257、86843637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学科设置:
浙江省一流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起源于浙江理工大学前身——蚕学馆的蚕丝专业,纺织服装教育是学校的办学特色。作为我校的优势特色学科和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支持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四个二级学科,学科体系健全、发展均衡、设施先进。该学科在理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分别设置了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点纺织材料化学与物理、纺织产业经济与管理,带动了校内其他学科的发展。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针对学科研究热点和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重大关键科技难题开展广泛的研究。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包括:新型纺织材料及生态纺织品,纺织材料及制品的研究与开发,智能纺织品的研究与开发,纺织品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传统纺织品的发掘与工艺现代化,服用与装饰用纺织品研究与设计;纺织工程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包括:现代纺织技术、新产品研究与开发,现代纺织丝绸工程与技术,立体结构及织造技术,纺织 CAD 技术研究及纺织计算机应用,现代非织造技术、产业用纺织品性能与开发;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包括:染整新技术及理论,纺织品生态绿色染整技术,功能纺织品染整技术,新型功能纺织化学品开发;服装设计与工程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包括:服装技术与理论,服装舒适性研究,服装企业管理与营销,服装面料结构与性能,人体工程与数字服装。
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纺织科学与工程http://www.zstu.edu.cn/xkjs/ylxk.htm
 

添加浙江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浙江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浙江理工大学报录比、浙江理工大学考研群、浙江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浙江理工大学考研真题、浙江理工大学专业目录、浙江理工大学排名、浙江理工大学保研、浙江理工大学公众号、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浙江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浙江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