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导师:张美良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导师:张美良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导师:张美良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导师:张美良 正文

姓 名: 张美良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2.11

职 称: 教授     最后学历/

学位: 大学本科/学士

职 务:     最后毕业院校: 江西农业大学

导师类别: 硕导     首任导师时间 :1997.6     导师属性 :专职

工作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E-mail :Zzmmll62@163.com

主要研究方向: 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作物生态学.农业推广

参加何学术团体.任何职务:中国棉花学会理事.江西省农学会棉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个人简历

1.1984年7月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大学本科文凭,农学学士学位。

2.1984年8月至1987年10月在江西农业大学农学系任教员。

3.1987年11月至1992年1月在江西农业大学农学系任助教。

4.1992年2月至1995年3月在江西农业大学农学系任讲师.经济作物教研室副主任。

5.1995年4月至2000年10月在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任作物栽培学教研室主任.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教研室主任兼农学实验室主任。

6.2000年11月至今,在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骨干教师,先后任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教研室主任.农学主任。

科研情况 先后主持或参加完成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江西省农业科教人员突出贡献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出版著作和教材8部,其中《农田养分循环利用研究》一书为主编,《新农药手册》.《农业基础知识》两书为第一作者。在《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土壤学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近年来

一.发表的论文:

1.张美良(通讯作者).施氮量和密度对机插杂交晚稻产量构成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耕作与栽培,2010,(1):1-3,24

2.张美良(通信作者).长期定位施肥对水稻土磷素形态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5):1065-1071

3.张美良(通信作者). 沼肥配施化肥对稻田生态系统的效应,中国农学通报,2009,25(04):236-240

4.张美良等.不同肥料结构氮在棉田生态系统中的利用和去向研究,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6-10

5.张美良等.不同肥料结构对棉田氮素去向影响的研究,江西棉花,2009,31(1):15-19

6.张美良等.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在棉花生产上的研究进展,江西棉花,2008(6):5-8

7.张美良(通信作者).长期定位施肥对水稻土磷素形态的影响,《农业持续发展中的植物养分管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9:487-492,农业持续发展中的植物养分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8.张美良等.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在农作物生产上的研究进展,江西农业学报,2008(12):6-9

9.张美良(4).红壤地区草-牛-沼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利用的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2)

10.张美良(3).长期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中国土壤与肥料.2007,1: 47-50

11. 张美良等.不同肥料结构氮在棉田生态系统中的吸收利用和去向研究,中国棉花学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汇编,中国棉花杂志,2006,8:268-272

12.张美良(5).金优463在赣中北作双季早稻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生产对策,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2):161~163

二.出版的著作和教材:

1. 刘经荣,张美良主编.农田养分循环利用研究,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

2. 作物栽培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张美良参编第二章(编写2万字)

3. 作物栽培学总论,科学出版社,2011.6.张美良参编第十七章(1万字)

三.承担的科研项目:

1.江西双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科技部“十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4。6-2006.12,参加人,1100万元

2.长江中游南部(江西)双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科技部“十以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9-2010,2,参加人,1100万元

3.转基因杂交抗虫棉高产群体株型指标及调控技术研究,省农业厅项目,2006主持人,2006,0.8万元

4.江西省双季稻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培训,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2005-2007,参加人,60万元

5.万年县水稻单产提升行动,万年县农业局, 2007,主持人,0.5万元

6.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种植业的影响,省农业厅, 2008,主持人,5万元

7.江西省木薯高产技术集成与示范,东乡县科技局,2008-2011,主持人, 10万元

8.东乡农业规划,东乡县科技局,2008,参加人,40万元

9.廖坊灌区(东乡段)工业原料生产基地建设规划,东乡县科技局,2008,主持人 ,2.4万元

1.中国双季稻主产区空间布局变迁研究— 以江西为例,省教育厅项目,2010-2012年,主持人,2万元

2.叶面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研究,SQM(北京)贸易有限公司,2010,主持人,1.3万元

3.万年县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万年县农业局,2010,主持人,2万元

4.万年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万年县农业局,2010,主持人,4万元

5.棉花简化育苗技术研究,省农业厅, 2011-2012,主持人,2万元

6.江西省棉花基质穴盘育苗移栽技术,省农业厅, 2012-2014,主持人,8万元

7.江西省棉花基质穴盘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省农业厅, 2012-2014,主持人,2万元

8.万年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万年县农业局,2012,主持人,4万元

9.长江中游南部(江西)双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06-2010,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主要参加人,1100万元

10.双季超级稻早蘖壮秆强源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2012.2.29鉴定,第七完成人。本项目来源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长江中游南部(江西)双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06BAD02A04,2006~2010)子课题(水稻双季超高产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农业部超级稻专项(2006~2011).财政部农业科技推广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双季超级稻“早.壮.强”栽培技术体系推广(2011~2012).江西省科技攻关项目“超级稻的超高产形成规律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 20051B020010,2006~2008)。

11.江西双季稻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2BAD04B11),2011-2015,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主要参加人,1000万元

四.承担的教研项目:

1.教育部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农学专业,教育部,2008-2011,参加人,80万元

2.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省教育厅项目,主持人,2010-2012年,3000元

五.获奖

1.江西省农业科教人员突出贡献奖二等奖,2002,江西省农业科教人员突出贡献奖评审委员会

2.江西省高校省级教学名师奖,2004,江西省教育厅

3.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4,江西省人民政府

4.2004-2006年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教育厅

5.2007-2209年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江西省教育厅

6.国家粮食丰产工程江西分项先进个人,2006年,江西省科技厅

7.国家粮食丰产工程江西分项先进个人,2010年,江西省科技厅

8.全省粮食生产先进个人,2010,江西省农业厅

9.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9,江西省人民政府

10.江西农业大学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奖,2010,江西农业大学

11.江西农业大学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奖,2011,江西农业大学

六.参加国家.省.市级等课题评审经历

1995年以来,先后多次参加过国家教育部.江西省科技厅.南昌市科技局等单位的科技项目评估,担任过江西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委.江西省农业系列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等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江西农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江西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江西农业大学报录比、江西农业大学考研群、江西农业大学学姐微信、江西农业大学考研真题、江西农业大学专业目录、江西农业大学排名、江西农业大学保研、江西农业大学公众号、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江西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江西农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江西农业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jiangxinongyedaxue/yanjiushengdaoshi_554349.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