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保研夏令营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外交学院考研分数线、外交学院报录比、外交学院考研群、外交学院学姐微信、外交学院考研真题、外交学院专业目录、外交学院排名、外交学院保研、外交学院公众号、外交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外交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保研夏令营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外交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外交学院

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保研夏令营信息,是保研的一个重要渠道,必须获取相应的保研信息,比如保研夏令营的时间、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等等信息,这些内容是申请保研夏令营的必要准备。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6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保研夏令营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保研夏令营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保研夏令营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保研夏令营
世界经济 [020105]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外交学院
招生年份:2018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国际经济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2]经济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理论经济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18 国际金融
19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
20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与经济外交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3 数学三
④ 807 经济学综合 
备  注:  
姓名  赫迎红
研究领域  英美研究;翻译和词典编纂
学历  硕士
个人简介  198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外语系,1991年毕业于外交学院,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攻读方向为美国研究。  此后留校任教,并于1995年10月至1997年2月期间在英国华威大学参加英国研究学习。  目前从事口译、英国概况和精读课的教学工作。
研究成果 论文:  1.《双语词典编纂的借鉴与创新—以<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和<新世纪汉英大词典>为例》,《辞书研究》2007年第5期;  2.《大型汉英词典的编纂与汉英翻译》,《外语与翻译》2007年第1期;  3.《浅谈大型汉英词典的词条和义项设立》,《辞书研究》2006年第2期;  4.《汉英词典编纂的历史实践和标注汉语词类问题》,《外交评论》2006增刊;  5.《谈谈汉英对译中的文化因素》(第二作者),《中国翻译》2004年第2期。 词典:  1.《新时代汉英词典》,执行编委;  2.《新时代汉英小词典》,副主编;  3.《新时代袖珍汉英词典》,合编。
外交学院研究生院邮编:100871 2018年外交学院研究生考研报名录取比
2018年外交学院考研报名录取比没有公布:2018年外交学院研究生考研报名录取比 ,所以各类考研网站上都不会有2018年 外交学院 硕士研究生考研报名录取比相关的内容。
想了解2018年外交学院研究生考研报名录取比 ,可参考考研派考研分数线分类下的:2018年外交学院考研的考研分数线。
 

外交学院是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被誉为“中国外交官的摇篮”。建院6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众多出色的外交外事人才。2017年被教育部列为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热忱欢迎全国各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我院2021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为使我院2021年接收推免生工作有序、规范进行,经学院研究,特制定本章程。
一、申请人基本条件:
1、申请人应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申请人须被推荐高校列入推免生名单; 
3、申请人必须是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且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外语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4、申请人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体检标准;
5、申请人在本科阶段公开发表过学术论文,或取得科研成果,或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奖,可优先考虑;
6、申请人在本科学习期间未受过任何处罚或处分。
凡符合上述条件的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申请我院推荐免试生。此外,申请人还须符合我院各招生院系所相关推免条件,相关条件参见各招生院系所说明。
二、接收推免生的专业及人数:
有关我院接收推免生的专业、人数等信息参见附后的《外交学院2021年接收推荐免试生专业一览表》。
三、需提交的申请材料:
凡有意申请我院2021年推荐免试生的学生,需提供以下申请材料:
1、学生证复印件(原件考试时查验); 
2、《外交学院2021年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外交学院2021年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doc
3、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红章)的本科成绩单原件; 
4、相关外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各类获奖证明、体现学术能力的研究成果等复印件;
5、两封专家推荐信;2021推免推荐信.doc
6、个人硕士期间学习设想;个人硕士阶段学习设想.doc
7、本人认为有必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所有申请材料,均采用A4纸打印或复印(成绩单可按所在学校格式)。所提供材料务必按顺序排放好后(建议在左上角用回形针或夹子将材料夹好),务必于9月17日前通过顺丰快递寄送至报考院系所(具体通信方式详见院系所说明)。申请材料一经收到,恕不退还。
      四、申请与选拔考核程序安排:
1、我院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选拔,并在研究生部网站上公布参加复试的学生名单,请考生及时关注相关通知。
2、选拔考核要求及时间安排:
选拔采用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重点考察学生学科基础知识,面试重点考核学生科研创新潜力和综合素质。笔试、面试满分成绩均为100分。最终按综合成绩进行排名,复试总成绩=专业笔试成绩×50% +专业面试成绩×50%。复试总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具体排名录取规则详见招生院系所说明。
复试时间,复试形式另行通知,请考生关注我院研究生部网站。
3、所有参加选拔考试的考生必须在教育部“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开放当天(预计为9月28日左右)下午14:00前对我院相关专业提出申请。
4、凡通过考试,被我院接收的考生,由学校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发布待录取通知,考生收到待录取通知后,须在12小时内通过“推免服务系统”确认录取,否则视为放弃。
5、录取信息公示与公开。凡被我院拟录取的推免生名单将在我院研究生部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
五、资助与奖励政策:
目前,凡我院录取的推免生,入学后第一学年可获得学业奖学金及助学金资助;此外,还有机会申请国家奖学金、出国留学项目及各种科研资助项目等。有关我院2021年新生资助与奖励政策细则将另行公布。
      六、其他说明:
1、申请人必须保证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经发现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内容不真实或不准确,我院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2、考试期间不再安排体格检查,拟录取的考生请自行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检,并将体检报告于10月25日前以顺丰快递形式邮寄回外交学院研招办。
3、根据相关规定,须对已接收推荐免试生进行政审。请考生将《外交学院拟录取硕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表》外交学院拟录取硕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表.doc交所在学校政治工作部门填写政治审查意见并盖章后于10月25日前以顺丰快递形式邮寄回外交学院研招办。
4、我院确定接收的推免生,在入学报到时未获得毕业证书者,学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5、体检不合格、政审不合格或有其它违反国家相关规定者,将取消录取资格。
6、凡我院确认接收的拟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
7、咨询、申诉及举报渠道
外交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24号外交学院研招办。 
电话、传真:010-68323297,邮箱:yzhb@cfau.edu.cn
外交学院纪检办公室:010-68323375(仅受理举报事宜)。
外交学院研究生部网站:/
外交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年份 地区 学校 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推免人数
2013 北京 外交学院 国际法系 030109 国际法学 133 42 31.58% 6
 
 

年份 地区 学校 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推免人数
2017 北京 外交学院 国际关系研究所 125200 (专业硕士)公共管理 / 20 / 0
2017 北京 外交学院 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 125200 (专业硕士)公共管理 / 20 / 0
 
 

 
 
外交学院国际法系是1995年经外交部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外交学院教学机构,其前身是1955年建立的外交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外交学院是我国最早开设国际法课程的高等院校之一,自1977年起招收国际法硕士研究生,并从1996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目前,国际法系承担着培养法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具有法学学士学位、国际法专业法学硕士学位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与外交学系联合授予外交法博士学位、与国际关系研究所联合授予国际政治与国际法博士学位。2012年,外交学院国际法系被中央政法委和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涉外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
 
作为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涉外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外交学院国际法系的目的和宗旨在于为国家培养外交特色鲜明、外语优势突出、法律功底扎实的高层次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基于这一宗旨及目标,国际法系培养学生的重点在于:国际法专业知识的系统讲授、国际法专业英语的深入强化、国际法领域实践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与国内其他法学兄弟院校相比,外交学院国际法系具有独特的国际法教学、科研及实践方面的资源优势。外交学院直属外交部这一体制资源优势,为国际法系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从事外交、外事实践,以及获得第一手国际法律信息资料的渠道和便利,也为学生毕业后到外交部及其他涉外法律部门工作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中国国际法学会秘书处设在外交学院国际法系,这为国际法系师生提供了国内一流的国际法研究、交流、学习的平台。
 
 
 
 
 
欢迎申请我院2012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凡具备条件者均可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一经我院接收,不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
一、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获得本科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其中获“学术型”推荐免试资格者可以申请我院任一专业,获“专业型”推荐免试资格者只能申请“英语口译”专业 。
4.申请人在校1-6学期学习成绩优异。
5.外语水平较高。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简章规定的体检标准。
二、提交材料
1.填写完整的《外交学院2012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点击下载)1份。
2.申请人获得本科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证明1份。
3.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的本科成绩单1份。
4.相关外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和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
5.本人认为有必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推荐免试资格证明如因学校工作进度原因目前不能提供,申请时可暂缺,但如通过初审,本人参加复试时必须携带,否则取消复试资格。
三、申请程序和录取
1.申请推荐免试攻读外交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者,请于2011年9月30日前将材料直接寄(送)到外交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学院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后确定复试名单,并尽快通知初审通过者,复试在10月中旬进行,具体内容和要求另行通知,请注意浏览网站并保持电话畅通。
3.我院根据申请材料和复试成绩择优确定接收名单并发给接收函,考生凭此函回推荐学校获取“推荐免试校验码”进行全国统一网上报名。京内推荐学校的推荐免试生网上报名时,报考点应选择“外交学院”;京外推荐单位的免试生,应按推荐学校所在地省级招办的要求选择报考点。未按时办理报名手续者取消录取资格,责任由本人承担。
4.已被我院接收的推荐免试生应在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后10日内(最迟于11月25日前),将《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寄回我院。
四、其他
1.《外交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公布的专业均可接受申请。
2.外语水平突出以及本科阶段有文章公开发表、或有科研成果、或在全国重大竞赛中获奖者,优先考虑。
3.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录取类别包含计划内非定向(公费)和自筹经费,根据成绩待定。
4.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我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1)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与事实不符,存在舞弊现象。
(2)申请人在本科第四学年学习期间有不及格科目。
(3)本科期间,受到纪律处分或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未通过。
(4)在毕业时未获得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证书。
(5)不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或因身体缺陷、疾病而不能继续学习。
材料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24号外交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编100037)    收件人:研招办
咨询电话:(010)68323297
公共管理 [125200]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外交学院
招生年份:2018年
招生类别:
所属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2]管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2]公共管理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35 涉外事务管理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2 俄语或 203 日语或 204 英语二或 244 法语 ③-
④--
备  注:
外交学院2021考研准考证打印入口及时间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考研派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外交学院2021考研准考证打印入口及时间内容如下:
从研招网获悉,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0年12月26日至28日举行。为做好疫情常态化下的防疫组考工作,帮助考生尽早了解报考点考试和防疫相关信息和要求,提前做好考试准备,“研招网”将原定于12月19日开通的考生《准考证》下载打印服务提前至12月10日。下载打印方式不变(考生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
网址:https://yz.chsi.com.cn
国际法研究所 
 
 
 
 
外交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成立于1955年,于197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在过去的六十年中,先后涌现了一批具有深厚国际法功底和卓越法学成就的大师,其中包括陈体强教授、李浩培教授、史久镛教授、马骏教授、许光建教授、姚壮教授、刘文宗教授、刘慧姗教授等。
 
目前国际法研究所拥有24名成员,许军珂教授任研究所所长,张华副教授任副所长。研究所成员承担了国家、省、部委及学院等各级各类研究课题,推动国际法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的同时,在各自研究领域为我国外交外事实践建献策。
 
 
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须携带相关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现场照相、确认报名信息。未参加现场确认的考生,网上报名无效。现场确认期间一律不接受现场补交报考费。
一、现场确认对象:网上报名选择外交学院报考点(报考点代码:1140),且符合我报考点报考条件并在外交学院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
二、现场确认时间: 2018年11月9日(周五)至10日(周六)每天上午8:30到11:30,下午2:00到4:30
三、现场确认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24号外交学院主楼141室。
四、须携带证件或材料: 
(1)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其他证件无效)。 
(2)学历证书原件(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原件,要求每学期均注册)。 
(3)具有北京市户口的往届生,必须携带户口簿或能证明户口在京的其他证明材料;在京工作但不具有北京市户口的往届生,应由考生人事档案存放单位开具(一般为工作单位人事部门或北京地区人才交流中心)工作证明。
(4)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必须携带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原件及复印件1份,否则不予现场确认。下载网址:http://www.chsi.com.cn。
(5)姓名或者身份证号曾变更的考生(本、专科就读期间或毕业后变更的),必须携带姓名变更证明或注有曾用名的户口簿、身份证号码变更证明原件或复印件备查。 
(6)在2019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必须携带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份。 
(7)获国(境)外相应学历(学位)证书的考生,必须携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原件及复印件1份。 
(8)在校研究生报考我校的考生,必须携带就读学校培养部门(校级)出具的同意其报考我校的证明原件(须加盖公章)。
  未按要求提供学生证、相关证明或学历证书的考生不予确认,报名无效。
五、现场确认流程:  
(1)考点审查考生报考资格及相关证明材料;  
(2)考点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3)考生签字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六、报考过程中如有疑问,欢迎来电咨询。电话:(010)68323297
 
 
外交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基础部概况
 
 
 
 
  基础教学部于2001年由马列主义教研室、思想品德教研室、汉语教研室、对外汉语教研室、体育教研室、心理咨询中心合并组成。承担全院本科公共必修课程7门,素质选修课28门,还承担了硕士研究生公共必修课8门,博士研究生公共必修课1门;设有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硕士点。
 
  基础教学部现有在编专任教师29人,返聘教师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21人。秘书3人。
 
       基础教学部现任主任王立教授,副主任钟媛媛讲师。
 
  基础教学部成立13年来,在外交学院党委的领导下,不断整合自己的力量,在我院的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外交学院
  • 招生年份:2018年
  • 招生类别:专业学位
  • 所属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2]管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2]公共管理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34 国际公共事务管理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2 俄语或 203 日语或 204 英语二或 244 法语 ③- 
④--
备  注:

法语语言文学 [050203]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外交学院
招生年份:2018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外语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5]文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外国语言文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23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
24 法语文学
25 翻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政治
②248 二外英语
③714 法语语言基础
④805 法汉互译
备  注:
法语专业设法语教研室,共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2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7人,博士在读1人。法语教研室承担外语系本科法语教学,全院二外法语教学以及法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法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 外交学院2014年推免生复试具体安排
一、笔试(考生提前20分钟入场,考前提交申请材料)

考试时间
考试序号
考试地点
9月28日
上午8:30-10:30
(非法语专业)
1-44
46-70
422教室
71-133
145-157
423教室
10月8日
上午8:30-10:30
(法语专业)
134-144
253教室

二、面试

专业
考试序号
考试时间
考试地点
国际法学
1-19
9月28日12:30
国际法系会议室(185室)
国际关系
20-27
9月28日 14:20
426教室
427教室
政治学理论
28-31
9月28日14:00
355教室
356教室
358教室
国际政治
32-37
外交学
38-44
世界经济
46-70
9月28日13:30
       424教室(候考)
425教室
英语语言文学
71-80
9月28日13:00-16:00
252教室
253教室
254教室
255教室
外国语言学及
应用语言学(英)
81-103
英语口译(专业学位)
104-133
法语语言文学
134-135
10月8日13:00
252教室
253教室
254教室
外国语言学及
应用语言学(法)
136-144
外国语言学及
应用语言学(日)
145-151
9月28日14:00
357教室
433教室
日语语言文学
152-157

注:
复试地点在外交学院展览馆路校区
各项考试均须携带身份证和学生证。
复试过程中如有问题,请与研招办联系(主楼122房间/电话68323297)。
祝各位考生复试顺利!
国际法专业对考生的英语方面有什么具体要求吗?
对英语没有具体要求
一、在教育部基本分数线的基础上,按照二级学科参加复试人数为拟录取人数不低于120%的比例,确定我院复试基本分数线如下:
专业 外语、政治 业务课1、2 总分
国际法学 45 90 320
国际关系 55 90 340
政治学理论 42 63 329
国际政治 42 63 329
外交学 42 63 342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42 63 315
世界经济 44 66 330
英语语言文学 55 83 345
法语语言文学 55 83 348
日语语言文学 55 83 345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55 83 345
英语口译(专业学位) 55 83 345
公共管理(专业学位) 42 84 165
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45 85 318
  二、校内调剂:

  根据招生院系所意见,经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1、原报考外交学专业,单科符合国家基本线,总分338-339且外语语种与政治学理论专业招生目录一致的考生调剂到政治学理论专业参加复试。原报考国际关系专业,但未达到国际关系专业复试分数线要求,单科符合国家基本线,总分331以上且外语语种与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以下简称科社)招生目录一致的考生调剂到科社专业参加复试。

  请上述参加校内专业调剂的考生于3月23日下午14点前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平台http://yz.chsi.com.cn填写相关调剂信息。

  另,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有缺额,将按成绩和排名从参加英语口译专业复试的考生中调剂。

  三、校外调剂:

  1、基本条件

  凡申请我校各专业调剂的考生须符合以下条件:

  (1)须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5)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的考生可相互调剂(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和旅游管理须符合工作年限要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能调入以上7个专业。

  (6)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的不得调剂入该计划录取。

  2、调剂名额及其他要求

  (1)世界经济专业接收校外调剂,名额为13人,仅接收报考世界经济、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术型)、金融学(学术型)专业的考生,统考科目需与我院世界经济专业招生目录一致(即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和数学三)。要求初试总分不低于330分,政治、外语不低于44分,专业课不低于66分。

  请有意向申请上述专业调剂的考生务必于3月26日上午9点前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平台http://yz.chsi.com.cn填写相关调剂信息。

  (2)公共管理专业(国际公共事务管理方向)接收校外调剂,可接受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的考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和旅游管理须符合工作年限要求),调剂名额为7人。

  请有意向申请上述专业调剂的考生务必于3月26日上午9点前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平台http://yz.chsi.com.cn填写相关调剂信息。

  (3)法律(法学)专业接收校外调剂,名额为18人。申请法律(法学)专业学位调剂的考生还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a、原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者;b、原报考国际法、民商法、经济法、诉讼法、刑法、宪法、法理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学位,且本科专业为法学者。要求初试总分不低于330分,政治、外语不低于45分,专业课不低于85分。

  请有意向申请法律(法学)专业调剂的考生务必于2018年3月23日13:00-16:00间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平台http://yz.chsi.com.cn填写相关调剂信息。

  (4)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接收校外调剂,名额为3人。仅接收报考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生。要求初试总分不低于350分,政治、外语不低于55分,专业课不低于90分。

  请有意向申请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调剂的考生务必于2018年3月23日14:00前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平台http://yz.chsi.com.cn填写相关调剂信息。

  (5)我院国际法学、国际关系、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外交学、世界经济、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接收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考生调剂。受招生规模限制,仅接收少数民族考生。

  四、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复试分数线:要求初试总分不低于245分,政治、外语不低于30分,专业课不低于45分。

  五、复试时间:

  2018年4月1日-3日

  请各位参加复试和有意申请调剂的考生提前安排好行程。

  六、凡第一志愿报考我院,且初试成绩符合复试基本线的考生已进入复试名单。复试办法和其他事宜另行公布,请考生注意网上通知。

  七、我院已经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用参加此次复试。

  八、咨询及申诉

  研究生部咨询电话:010-68323297,电子邮箱:yzhb@cfau.edu.cn

  国法系:010-68323308、外交学系:010-68323947、国关所:010-68323911、

  国经学院:010-68323928、英语系:010-68323907、外语系:010-68323915、

  基础部:010-68323882。

  外交学院纪检办电话:010-68323375(只接待申诉);电子邮箱:jijian@cfau.edu.cn;地址:北京市展览馆路24号外交学院349办公室

  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监督接待电话:010-82837456(只接待申诉)。

  外交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8年3月20日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外交学     专业代码:030208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政治学

专业点分布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外交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辽宁大学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南京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青海民族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302 政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0 所,本次参评2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6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246 复旦大学 A+
3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055 南开大学 A-
6 10183 吉林大学 A-
7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A-
8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B+
9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B+
10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11 10271 上海外国语大学 B+
12 10284 南京大学 B+
13 10384 厦门大学 B+
14 10422 山东大学 B+
15 10673 云南大学 B+
16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B
17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8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B
19 10285 苏州大学 B
20 10486 武汉大学 B
21 10558 中山大学 B
22 10559 暨南大学 B
23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24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B-
25 10108 山西大学 B-
26 10247 同济大学 B-
27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28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9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30 10610 四川大学 B-
31 10638 西华师范大学 B-
32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3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C+
34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35 10385 华侨大学 C+
36 10530 湘潭大学 C+
37 10590 深圳大学 C+
38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C+
39 10140 辽宁大学 C
40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41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42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43 10459 郑州大学 C
44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45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
4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47 10447 聊城大学 C-
48 10608 广西民族大学 C-
49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50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C-
51 10719 延安大学 C-
52 10755 新疆大学 C-
53 11065 青岛大学 C-

外交学专业考研科目:
考试科目
方向(1)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14法语 ③711政治学 ④806外交学(含中国外交史)
方向 (2)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11政治学 ④806外交学(含中国外交史)
方向 (3)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711政治学 ④806外交学(含中国外交史)

外交学考研参考书:
《政治学导论》 杨光斌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国际政治学概论》 宋新宁、陈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外交学史》(17世纪中叶――1945年) 王绳祖主编 法律出版社,1986年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李景治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当代中国外交概论》 李宝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

外交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外交学专业考研方向1:国际关系
专业介绍 
国际关系学主要是指研究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各种国际体系运行和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或学问。国际关系学的主体是政治学和历史学,主体包括世界经济和社会制度发展史,夹杂地理学等人文学科的要点。
培养目标 
国际关系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敏锐性。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基础课、专业课和广泛的国际综合知识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编写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强。毕业生可在中央国家机关、涉外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教学机构从事国际问题研究和国际事务工作。
就业前景 
就业前景的话,由于所学的东西覆盖面很广,所以学国际关系学出身的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综合的知识而不像是一些语言专业只有单一的语言技能,相应的也就可以适应许多行业的工作,比如外事接待,行政管理等等。我的学姐学长中以进各类政府机构的居多,所以不可避免的也要谈到这个专业考公务员的相对优势性。
 
外交学专业考研方向2:外交学
研究方向 
(1)当代中国外交;(2)外交学;(3)中国对外关系。
培养目标 
外交学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主要培养掌握比较全面的国际知识、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交际与沟通能力的人才;培养适合从事外交、外事、外贸、外宣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实际工作或有关国际问题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 
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外交和其他外事部门,党政机关,各地方外办,科研机构,大学,新闻媒体等从事实际工作、国际问题研究和教学工作。
 
外交学专业考研方向3:国际政治
专业介绍 
国际政治专业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进而主要从政治的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关系的一切因素的学科。国际政治学是围绕权力、利益和安全来认识和研究国际社会演变和发展规律,主要是解释国际政治行为体间相互的政治的作用及其演变的一般规律。
培养目标 
国际政治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国际政治、国际法、政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等部门从事外交、外事、对外宣传、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国际政治学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1、外交外事系统;2、各种教学、研究机构;3、各种新闻出版单位负责国际版的编辑、记者、评论员。
推荐院校 
国际政治专业全国高校中实力较强招生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暨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