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外交学研究生辅导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外交学院考研分数线、外交学院报录比、外交学院考研群、外交学院学姐微信、外交学院考研真题、外交学院专业目录、外交学院排名、外交学院保研、外交学院公众号、外交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外交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外交学院微信
找研究生辅导

外交学院外交学研究生辅导 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效考研方法,外交学院外交学研究生辅导,研究生会根据情况提供部分考研资料等,并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和划出考研的重难点,并有答疑解惑的课程设置,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尤其是学长学姐更了解本专业导师的一些情况,历年出题的规律,会让你的备考事半功倍,花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多的成绩进步。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外交学的研究生。

因为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考研辅导一对一
考研一对一辅导班
考研派考研题库
考研派考研督学
考研派考研1v1答疑
考研派研究生筛选流程
考研派辅导方法
考研派口碑
考研派一对一辅导口碑
考研派课程体系
考研派服务流程
考研派
考研派考研问题
考研派考研资料
考研派研究生学长
考研派考研辅导
考研派考研真题资料等
Add 外交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外交学院

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外交学院外交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外交学院外交学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外交学院外交学录取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外交学的研究生。

外交学院外交学考研考试科目
国际法系本科法学专业培养方案简介
 
(2017年版)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法学(030101)
 
二、学制:四年 
 
三、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四、专业定位及特色
 
作为中央政法委和教育部首批“卓越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国际法系秉承精英教育理念,通过“外语基础、法律专业、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致力于培养法律基础知识扎实、法学思维严谨、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胜任外交外事工作,参与国际法律实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 
 
五、专业要求
 
坚实的法律基础,严谨的法律思维,综合的法律执业能力,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系统综合的国际法律知识,独立从事涉外法律实务工作的必要能力(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娴熟的谈判与辩论技巧、规范的法律文书写作与制作能力)。 
 
六、主要课程
 
国际法系除系统讲授教育部要求的法律专业核心课程外,还开设多门以国际法、涉外法律为主的专业选修课。
 
主要课程包括: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组织法(英文)、国际人权法、国际海洋法(英文)、国际条约法、国际环境法、海商法、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世界贸易组织法(英文)、国际商事仲裁制度(英文)、国际法经典著作选读(英文)、国际私法经典著作选读(英文)、国际经济法经典著作选读(英文)、美国合同法(英文)、诊所式法律教育、模拟国际法庭/仲裁庭(英文)等。此外,学生还可以在校内选修有关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外交学、国际关系课程及人文素质修养课程。 
 
七、教学思路
 
为实现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将传授专业知识和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并重。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品德”。包括自然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以及对法治意义的正确认识。二是“学识”。通过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法律基础知识,选择每门课程的重点部分讲授,并为学生今后长远发展提供专业方向指导;三是“能力”。在教学中通过案例研习课、模拟法庭、法律援助、实习以及其他社会实践,全面提升学生实际运用法律的综合能力。
 
八、学分构成
 
总学分176,其中包括:
 
1. 必修,分为专业必修课程(44学分),英语必修课程(52学分),公共必修课程(28学分),共计124学分。
 
2. 专业选修,专业选修课程不少于30学分。
 
3.任选,分为跨系选修课程(6学分),艺术选修课程(2学分),文化素质选修课程(6学分),共计14学分。
 
4. 实践教学,分为军训(1学分),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实践活动(1学分),毕业实习(2学分),共计4学分。
 
5. 毕业论文4学分。
 
九、考核
 
学生成绩考核严格按照《外交学院本科学生管理规定》、《外交学院本科课程考核细则》和《外交学院实践教学大纲》等有关规定执行。
 
十、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既符合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及外交、外事、外经、外贸管理部门的法律实务工作要求,又能够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也可以作为律师、公证员从事法律服务工作或承担金融、保险、外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等工作。
 
国际政治 [0302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外交学院
招生年份:2018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政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12 当代国际政治

13 比较政治制度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 101 政治 ②201 英语一或 244 法语
③712 政治学综合二 ④808 国际政治概论
备  注:
公共管理 [125200]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外交学院
招生年份:2018年
招生类别:
所属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2]管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2]公共管理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34 国际公共事务管理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2 俄语或 203 日语或 204 英语二或 244 法语 ③-
④--
备  注:
法语语言文学 [050203]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外交学院
招生年份:2018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外语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5]文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外国语言文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23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
24 法语文学
25 翻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政治
②248 二外英语
③714 法语语言基础
④805 法汉互译
备  注:
 以2021外交学院推免研究生招生简章为例
有关我院接收推免生的专业、人数等信息参见附后的《外交学院2021年接收推荐免试生专业一览表》。
外交学 [030208]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外交学院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政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14 当代中国外交
15 中国对外关系
16 公共外交
17 外交学
招生人数: 37
考试科目: 14、15:
1 101 政治
2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或 244 法语
3 712 政治学综合二
4 806 外交学
16、17:
1 101 政治
2 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
或 244 法语
3 712 政治学综合二
4 806 外交学
备  注: 拟接收推免生人数:18
欢迎申请我院2011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凡具备条件者均可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一经我院接收,不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
一、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获得本科所在学校“学术型”推荐免试资格。
4.申请人在校1-6学期学习成绩优异。
5.外语水平较高。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二、提交材料
1.《外交学院2011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点击下载)1份。
2.申请人获得本科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证明1份。
3.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的本科成绩单1份。
4.相关外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和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
5. 本人认为有必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推荐免试资格证明如因学校工作进度原因目前不能提供,申请时可暂缺,但如通过初审,本人参加复试时必须携带,否则取消复试资格。
三、申请程序和录取
1.申请推荐免试攻读外交学院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者,请于2010年9月25将材料直接寄(送)到外交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学院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后确定复试名单,并尽快通知初审通过者,复试在10上旬进行,具体内容和要求另行通知,请注意浏览网站。
3.我院根据申请材料和复试成绩择优确定接收名单并发给接收函,考生凭此回推荐学校获取“推荐免试校验码”进行全国统一网上报名。京内推荐学校的推荐免试生网上报名时,报考点应选择“外交学院”;京外推荐单位的免试生,应按推荐学校所在地省级招办的要求选择报考点。未按时办理报名手续者取消录取资格,责任由本人承担。
4.已被我院接收的推荐免试生应在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后10(最迟于11月25前),将《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寄回我院。
四、其他
1.我院只接收“学术型”推荐免试硕士学位研究生,《外交学院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公布的专业均可接收。
2.外语水平突出以及本科阶段有文章公开发表、或有科研成果、或在全国重大竞赛中获奖者,优先考虑。
3.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录取类别包含计划内非定向(公费)和自筹经费,根据成绩待定。
4.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我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1)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与事实不符,存在舞弊现象。
(2)申请人在本科第四学年学习期间有不及格科目。
(3)本科期间,受到纪律处分或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未通过。
(4)在毕业时未获得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证书。
(5)不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或因身体缺陷、疾病而不能继续学习。
材料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24号外交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编100037)
咨询电话:(010)68323297
外交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已于2月15日上网公布,请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wb.chsi.com.cn/apply/cjcx/)查询。根据教育部和北京教育考试院有关规定,考生如对评卷结果有异议,可向我办提出书面复查申请。具体事项如下:
一、自命题科目我办均进行了反复校对,统考科目的客观题答题卡由计算机读卡阅卷,主观题为扫描后网上阅卷,因此考试成绩出现常规性错误的可能性不大。如考生确感成绩差距很大,且理由充分,可申请复核。复查主要看是否存在题目漏判、成绩累计和成绩登记等方面的错误。待考生提出申请后,由我办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复查。
二、申请考生请于2017年2月21日(上午8:30-11:30,下午2:00-4:30)持准考证、身份证原件及《成绩复查申请表》到外交学院展览馆路校区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楼122房间)登记进行查询,外地考生可委托他人代办,代办人应持考生准考证、身份证复印件、委托书及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办理。
三、我办将对所有申请科目进行复查,复查如发现有误,将进行更正并电话通知考生,复查无误者不再逐一通知。
四、我院将在国家线公布之后划定各专业复试线并公布复试名单,之前不提供专业排名、复试线、调剂之类查询。
下载:外交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复查申请表.doc
外交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7年2月15日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基础教学部招收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研究生。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研究”和“政党政治与政党外交”两个研究方向。政治和外语科目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考试科目有两门课程,均为我院命题。

  专业考试两门,分别为《政治学综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值150分,考试时间三小时。主要参考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放、李景治、蒲国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考试要求:专业课重点考查考生掌握的基本知识,以及是否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归纳能力,是否具有一定的研究潜力,特别是有没有进一步挖掘、培养的潜力。

  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应着重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应当尽量扩大知识面,适当地阅读有关的期刊杂志,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
姓名  赫迎红
研究领域  英美研究;翻译和词典编纂
学历  硕士
个人简介  198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外语系,1991年毕业于外交学院,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攻读方向为美国研究。  此后留校任教,并于1995年10月至1997年2月期间在英国华威大学参加英国研究学习。  目前从事口译、英国概况和精读课的教学工作。
研究成果 论文:  1.《双语词典编纂的借鉴与创新—以<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和<新世纪汉英大词典>为例》,《辞书研究》2007年第5期;  2.《大型汉英词典的编纂与汉英翻译》,《外语与翻译》2007年第1期;  3.《浅谈大型汉英词典的词条和义项设立》,《辞书研究》2006年第2期;  4.《汉英词典编纂的历史实践和标注汉语词类问题》,《外交评论》2006增刊;  5.《谈谈汉英对译中的文化因素》(第二作者),《中国翻译》2004年第2期。 词典:  1.《新时代汉英词典》,执行编委;  2.《新时代汉英小词典》,副主编;  3.《新时代袖珍汉英词典》,合编。
老师您好!我想考贵校英语专业研究生,在复试时是不是需要考视译
【回复】英语专业的复试招生简章所附各系报考说明有详细介绍,请浏览外交学院研究生部网站
2018年外交学院研究生考研报名录取比
2018年外交学院考研报名录取比没有公布:2018年外交学院研究生考研报名录取比 ,所以各类考研网站上都不会有2018年 外交学院 硕士研究生考研报名录取比相关的内容。
想了解2018年外交学院研究生考研报名录取比 ,可参考考研派考研分数线分类下的:2018年外交学院考研的考研分数线。
 

一、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须符合以下要求: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具体标准参照教育部、卫计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3.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须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等学力人员报考还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所学专业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②在国家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两篇以上(含两篇)与所报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③具有大学英语六级证书或大学英语六级成绩达到550分以上。

以同等学力报考者通过初试后,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加试科目在通知复试时公布。

4.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五)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应符合以上要求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

1.   推荐免试:我院部分专业可接收推荐免试生,具体申请办法在《外交学院2020年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中公布。

2.  统考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部分。

初试在考生所选择报考点进行,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复试在外交学院统一进行。

3.  初试成绩公布后,我院将根据教育部有关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按专业确定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名单。复试采取差额办法。

4.  复试后,我院根据国家招生计划,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5.  简章所列各专业招生人数仅为计划,在录取时可根据实际报考情况和考生考试成绩做相应调整。

6.  应届本科毕业生如未能按期毕业,取消入学资格。

外交学院外语系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说明: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专业:

  本专业自2008年起开始招生,设日本语言文学、日本文化、日本政治与外交三个研究方向。入学考试科目和内容在于测试考生本科阶段的日语水准,不以外交学院日语专业本科教学内容为范围。学生入学后,前三个学期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阶段,第三学期同时开始撰写论文,第四学期完成论文撰写和答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在专业选修课范围内有所选择,在第一学期开学初确定方向,并在开学两周内选定导师。按教学方案要求,三个方向的学生可以有所侧重(即专业方向),但通过两年学习应基本具备下列素质:

  (一)具有扎实的日本语言文学以及翻译功底,在听说读写译五方面都具有相当熟练的应用能力,可以胜任外交、外事工作、文学领域的工作以及以日语为工具的其它领域的研究工作或高校日语教学工作;

  (二)对日本和我国的社会文化有比较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能够担任对日本社会和文化的独立研究或中日两国社会文化的比较研究工作;

  (三)对日本政治和中日关系有较全面、较客观的认识,同时对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具有一定研究基础。

   入学专业考试设《基础日语》和《日本概况》两个科目。

  《基础日语》:分值150分,考试时间三小时。测试考生对日语的掌握程度,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中日文互译和书面表达等能力。测试内容与本科高年级教学内容一致,主要考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日本概况》:分值150分,考试时间三小时。测试考生对日本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历史、文化、文学、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试题形式多样,以本科高年级教学要求为基础。

  两门考试均以日语教学本科高年级教学要求为基本内容,建议考生参考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编写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写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日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进行考前准备。

  除大纲以及有关日本历史、文学史、日本概况、日汉互译等方面的教材、书籍外,在日本概况和日本文学方面还可参考以下书目:

  苑崇利,《日本文化概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田鸣,《日本现代文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申请资格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立场坚定,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身体健康;
2、主要面向有意申请我院2021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或研究生统考中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的全日制应届本科2022届毕业生,招收英语、翻译等相关专业学生。拟申请我院2021年推荐免试研究生者,应符合国家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基本条件,推免前需获得教育部批准的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3、学习成绩优秀,英语基本功扎实、实践能力突出,本科第1-5学期所有课程成绩合格,专业必修课成绩均在80分以上,学分绩点排名在本专业本年级前10%;
4、有志从事外交外事翻译及国际问题研究相关工作,跨文化沟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强,具备从事相关专业实践和研究的潜力;
5、优先考察具备以下条件的申请者:
①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优秀,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600分以上者;
②参加各类国际性、全国性学科竞赛(如“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21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口译大赛、海峡两岸口译大赛、模拟联合国等),获得全国总决赛一、二、三等奖以上名次者。
北京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博士,荷兰莱顿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国际关系学院法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监维权执法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北京国际法学会副会长。国务院有突出贡献政府津贴获得者,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
著作及论文收起
著有《国际海洋法法庭研究》,参著《国际法》、《国际法专论》等,主持完成“划界争端的强制解决程序研究”、“外大陆架界限的堪测研究技术规程与标准”、“联合国海域划界规则编译”等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001国际法系
国际法学硕士专业目前设有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个方向。三个方向的初试科目和内容相同,包括政治、外语、法学综合、国际法专业4个科目。除法语外的其他外语语种和政治考试为全国统一命题,法语和两门专业考试科目均为我院命题。
《法学综合》卷的内容包含宪法、民法、刑法和民事诉讼法四门法学基础课,共150分(其中宪法30分,民法60分,刑法30分,民事诉讼法3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国际法专业》卷的内容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门课程,共计150分(其中国际公法60分,国际私法45分,国际经济法45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法学综合和国际法专业两科试卷的题型一般有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以及案例分析题等四种题型。名词解释主要考查考生对相关学科重要法律名词的识记和理解;简答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国际法和基础法学相关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论述题主要测试考生对相关学科知识掌握的系统性、融会贯通程度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内容一般不超出教材,在有关书目上可以直接找到;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有时会涉及相关学科当前热点法律问题的法理分析、论证。
我院国际法学专业入学考试重点均为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请考生在复习时,结合参考书目和法律法规,把重点放在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
本专业所推荐的参考书的内容,覆盖了考试的基本范围。此外,考生还应关注和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重要的国际法律文件。
002国际关系研究所
国际关系专业目前共设置6个研究方向,它们分别是当代国际关系、当代美国外交、俄罗斯外交、亚太国际关系、中东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关系。所有6个方向的专业考试科目和内容完全相同。
除法语外的其他外语语种和政治考试为全国统一命题,法语和两门专业考试科目均为我院命题。国际关系史科目涵盖的时间范围从1917年至今,主要参考书目为肖月、朱立群主编:《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政治学综合一科目涵盖政治学基础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门课程,其中,政治学基础占总分值的40%,国际关系理论占60%。主要参考书目为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王帆、曲博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思想、范式与命题》(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秦亚青:《权力o制度o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两门专业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均分为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三种,难易结合。重点考查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国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具备的研究潜力。复试进行专业课面试和专业外语能力的书面测试,还包括外语口试。
003外交学系
一、外交学专业
外交学院外交学硕士专业目前设有外交学、当代中国外交和中国对外关系三个方向。2015年三个方向共招收25名学生。三个方向的初试科目和内容相同,包括政治、外语、政治学综合2、外交学4个科目。政治和外语科目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考试科目有两门课程,均为我院命题。外交学科目分值150分,考试时间三小时。主要参考书:《外交学概论》,鲁毅等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谢益显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第二版)》,熊志勇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外交决策》,张历历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考试题型分为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三种。专业课重点考查考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情况,以及是否具有对外交和国际问题的综合、分析、归纳能力和研究潜力。国家统一组织的笔试之后,根据成绩确定复试名单,在外交学院组织面试。专业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外交外事和科研部门输送专门人才,并为我院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作好生源储备,因此,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外语能力方面要求较高。
二、国际政治专业
国际政治专业包括当代国际政治、比较政治制度两个研究方向。
上述两个方向考试科目与试卷完全相同,除国家统考的政治、外语课外,专业课考试分别为:政治学综合2、国际政治概论。其中国际政治概论涵盖国际政治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和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在分值分配上,国际政治学占90分,中外政治制度占60分。
基本参考资料(考生根据自己情况及需要选读):《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当代西方政治制度导论》,唐晓、王为、王春英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当代中国政府》,王春英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国际政治概论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三类。名词解释主要考查考生对有关重要概念、事件的把握和理解;简答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有关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论述题主要是测试考生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内容一般不超出教材,在有关书目上可以直接找到,论述题则侧重考查能力,考生应当具有对某些重要理论或现实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我院国际政治专业入学考试重点考查的是学习该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应着重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应当尽量扩大知识面,适当地阅读有关的期刊杂志,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
三、政治学理论专业
政治学理论专业包括政治学基本理论、政治发展研究两个研究方向。
上述两个方向考试科目与试卷完全相同,除国家统考的政治、外语课外,专业课考试分别为:政治学综合2、政治学理论。其中政治学理论涵盖政治学基础、西方政治思想史(近代部分),在分值分配上,政治学基础占90分,西方政治思想史(近代部分)占60分。
基本参考资料(考生根据自己情况及需要选读):《政治学基础》,王浦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特别注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考试内容仅涵盖近代部分)
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三类。名词解释主要考查考生对有关重要概念的把握和理解;简答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有关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论述题主要是测试考生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内容一般不超出教材,在有关书目上可以直接找到,论述题则侧重考查能力,考生应当具有对某些重要理论或现实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我院政治学理论专业入学考试重点考查的是学习该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应着重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应当尽量提高归纳总结和分析能力。
004国际经济学院
本专业包括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国际金融、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与经济外交三个专业方向。三个专业方向考试科目和内容相同。
外语、政治和数学均为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经济学综合考试由我院命题,包含世界经济概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共150分,三部分各占三分之一,即各50分。题型一般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和论述题四种类型。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宏微观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计算题主要测试考生对宏观和微观经济学模型的应用能力;论述题主要测试考生对上述专业领域的某些重要理论或现实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考试内容以基础知识和逻辑分析为主,难易结合。
专业复试包括笔试与面试,笔试内容主要包含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面试内容包括考生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热点问题的了解程度以及个人综合素质。专业笔试以英语为考试语言。此外,考生还要参加学院统一的外语口试。
经济学综合考试的参考书目:《现代世界经济论纲》,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考生还应阅读一些相关的专业杂志,关注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和新特点。
005英语系
英语系共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英语语言文学(美国研究方向)、翻译专业硕士(英语口译方向)三个专业,2016年同时招生。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两个专业的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完全相同,均只测试考生的英语水平,与语言学专业或美国研究专业的专业内容无关,因此不提供任何专业参考书目。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两个专业的考试科目包括《基础英语》和《翻译》,满分均为150分。《基础英语》主要测试考生对基础英语的掌握程度。《翻译》含英译汉和汉译英两部分,英译汉内容主要涉及文学、政经及外交等;汉译英除有关上述内容外,另含古文片段。考生可以参考近年出版的一些中译英教程,认真学习其中讲授的翻译方法,而不是背诵现成的译文。
在有限的时间内,考生应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英语水平上。定期收听英语新闻广播,阅读欣赏各种文体的英语文章,多读Newsweek,Time,China Daily等报刊杂志,甚至English World, English Study等也会很有帮助。要注意语言的细微之处、词语搭配、单复数、习惯用法等。英语水平的提高将直接关系到英译汉理解和汉译英表达的准确性。
关于第二外语考试,可以具体参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考研××(外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二外教学内容,含词汇、句型等方面的要求。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除全国统考分值100分的《政治理论》之外,专业考试分为三门,分别是《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以及《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翻译硕士英语》重点考察考生的英语水平,总分100分,《英语翻译基础》重点考察考生的英汉互译专业技能和潜质,总分150分,《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现代汉语写作水平和百科知识,总分150分。这三门专业考试的具体要求参见《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需要准备面试和笔试: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两个专业的面试包括两部分。听力部分:考生听两遍一段5-6分钟的听力材料,准备回答主考的问题和自由会话。要求考生有很好的记忆能力,听两遍之后能够记住大概内容并回答问题,这是作高级翻译的必要条件。复试中口语表现很重要,语音纯正,语调标准、自然。交替传译部分:考生将进行英汉和汉英交传,材料只听一遍,可以做笔记。要求考试能够准确翻译所听材料。
翻译硕士专业的面试形式为交替传译,分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部分。考生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做笔记。
笔试为英语写作,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100分。需注意主题思想、政治内容、文章结构、逻辑、语言、文体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根据考生的总分(至少通过教育部规定的复试线)择优确定复试名单,经面试和英语写作测试后,综合考虑决定录取名单,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我们将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以及教育部和外交学院的具体规定,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公平录取。
推免生问题:
接受本校和外校的推免生,将本着优中择优的原则。外校推免生需参加笔试(基础英语和笔译)和面试(中英和英中交替传译),并参照推免生提供的经其所在大学教务部门核实的成绩单、证书等,综合考虑确定是否录取。考生除笔试必须合格外,面试需表现出具备高级翻译的潜质和心理素质。关于推免资格及其他与申请有关的问题,请与外交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010-68323297)。
006外语系
一、法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法语)专业
外语系法语硕士研究生分为法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法语)两个专业,两个专业的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完全相同。
为适应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本专业目前实施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文科应用类研究生培养方向,对法语文学学士(以及同等学力者)实施比大学本科高一层次的专业知识的培养和语言技能综合训练,为外交部、其他部委、涉外媒体、涉外企业、高等学校法语专业教学机构或其他研究机构培养和输送高层次、高水平的复合型法语人才。
法语语言文学专业设有法语国家研究和法语国家文学两个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法语)设翻译、外交与国际政治和中西文化交流三个研究方向。两个专业入学考试科目和内容相同,旨在测试考生的法语水准,不以外交学院法语专业本科教学内容为范围。学生入学后,前三个学期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阶段,第三学期同时开始撰写论文,第四学期完成论文撰写和答辩。入学后,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于第一学期确定研究方向,选择导师。按教学方案要求,学生在选课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有所侧重,但通过两年学习都应基本具备下列素质:
(一)具有扎实的法语以及文化基础知识,在听说读写译五方面具有相当熟练的应用能力,可以胜任一般性外事的语言交际工作,以法语为工具的研究工作或高校法语教学工作;
(二)对中国政治、社会以及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并能用规范法语作正确得体的介绍,并具有一定研究基础;
(三)对法国及其他法语国家的社会、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有较全面了解,并具有一定研究基础。
对于在校际合作框架内赴国外合作院校交流学习的学生,其在我院的学制相应延长。具体情况根据学院规定另行安排。
入学专业考试设《法语语言基础》和《法汉互译》两个科目。
《法语语言基础》测试考生对法语的掌握程度,包括词汇、语法、修辞、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等能力。试题形式多样,内容涉及生活、文化、政治、经济各方面,测试要求同本科高年级教学内容一致,以考查实际运用能力为主。
《法汉互译》包括法译汉和汉译法两部分,每一部分均包括若干短句、若干较长句子和语篇摘选,内容涉及文学和政治两方面,测试要求译文内容正确,语句通顺,无语法错误,对译文修辞以及对翻译法不作特殊要求。测试以本科高年级教学要求为基础,考查理解和表达能力。
两门考试均以法语教学本科高年级教学要求为基本内容,建议考生主要以法语指导委员会通过的《高等学校法语专业高年级法语教学大纲》(王文融等人研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为提纲,使用按照大纲要求编写的法语专业本科三四年级教科书为材料进行考前准备。
在此基础上,考生可从下列书目中挑选若干参考书:
《最新法语语法练习与指导(高级)》,张彤,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法国语言与文化》,童佩智等,外研社,2005年版;
《法语(4)》,马晓宏等,外研社,1993年版;
《法语阅读理解》,许钧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法语基础语法与练习》,郭玉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口译学习与实践》,庄晨燕等,外研社,2008年版;
《法汉汉法翻译训练与解析》,李军等,外研社,2007年版;
《法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罗顺江等,外研社,2004年版;
《文学与翻译》,许渊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二、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专业
外语系日语硕士研究生分为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两个专业,两个专业的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完全相同。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设有日本语言文学、日本文化、日本政治和外交三个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设翻译和中日文化交流两个研究方向。入学考试科目和内容在于测试考生本科阶段的日语水准,不以外交学院日语专业本科教学内容为范围。学生入学后,前三个学期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阶段,第三学期同时开始撰写论文,第四学期完成论文撰写和答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在专业选修课范围内有所选择,在第一学期开学初确定方向,并在开学两周内选定导师。按教学方案要求,两个专业的学生可以有所侧重(即专业方向),但通过两年学习应基本具备下列素质:
(一)具有扎实的日本语言文学以及翻译功底,在听说读写译五方面都具有相当熟练的应用能力,可以胜任外交、外事工作、文学领域的工作以及以日语为工具的其他领域的研究工作或高校日语教学工作;
(二)对日本和我国的社会文化有比较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能够担任对日本社会和文化的独立研究或中日两国社会文化的比较研究工作;
(三)对日本政治和中日关系有较全面、较客观的认识,同时对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具有一定研究基础。
入学专业考试设《基础日语》和《日本概况》两个科目。
《基础日语》:分值150分,考试时间三小时。测试考生对日语的掌握程度,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中日文互译和书面表达等能力。测试内容与本科高年级教学内容一致,主要考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日本概况》:分值150分,考试时间三小时。测试考生对日本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历史、文化、文学、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试题形式多样,以本科高年级教学要求为基础。
两门考试均以日语教学本科高年级教学要求为基本内容,建议考生参考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编写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写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日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进行考前准备。
除大纲以及有关日本历史、文学史、日本概况、日汉互译等方面的教材、书籍外,在日本概况和日本文学方面还可参考以下书目:
《日汉翻译要义》,孔繁明,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版;
《小说翻译与文化构建》,王志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新日本语语法》(增订本),朱万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版;
《日本现代文学》,田鸣,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日本文化概观》,苑崇利,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007基础教学部
基础教学部招收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研究生。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方向。政治和外语科目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考试科目有两门课程,均为我院命题。
专业考试两门,分别为《政治学综合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值150分,考试时间三小时。主要参考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月第4版(注:请关注本书2015年最新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放、李景治、蒲国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年修订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第2版(注:请关注本书2015年最新版)。
考试要求:专业课重点考查考生掌握的基本知识,以及是否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归纳能力,是否具有一定的研究潜力,特别是有没有进一步挖掘、培养的潜力。
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应着重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应当尽量扩大知识面,适当地阅读有关的期刊杂志,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
国家统一组织的笔试之后,根据成绩确定复试名单,在外交学院组织面试。 专业培养目标是为党政部门、相关事业单位输送涉外人才。
外交学院2021考研准考证打印入口及时间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考研派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外交学院2021考研准考证打印入口及时间内容如下:
从研招网获悉,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0年12月26日至28日举行。为做好疫情常态化下的防疫组考工作,帮助考生尽早了解报考点考试和防疫相关信息和要求,提前做好考试准备,“研招网”将原定于12月19日开通的考生《准考证》下载打印服务提前至12月10日。下载打印方式不变(考生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
网址:https://yz.chsi.com.cn
欢迎申请我院2012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凡具备条件者均可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一经我院接收,不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
一、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获得本科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其中获“学术型”推荐免试资格者可以申请我院任一专业,获“专业型”推荐免试资格者只能申请“英语口译”专业 。
4.申请人在校1-6学期学习成绩优异。
5.外语水平较高。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简章规定的体检标准。
二、提交材料
1.填写完整的《外交学院2012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点击下载)1份。
2.申请人获得本科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证明1份。
3.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的本科成绩单1份。
4.相关外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和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
5.本人认为有必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推荐免试资格证明如因学校工作进度原因目前不能提供,申请时可暂缺,但如通过初审,本人参加复试时必须携带,否则取消复试资格。
三、申请程序和录取
1.申请推荐免试攻读外交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者,请于2011年9月30日前将材料直接寄(送)到外交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学院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后确定复试名单,并尽快通知初审通过者,复试在10月中旬进行,具体内容和要求另行通知,请注意浏览网站并保持电话畅通。
3.我院根据申请材料和复试成绩择优确定接收名单并发给接收函,考生凭此函回推荐学校获取“推荐免试校验码”进行全国统一网上报名。京内推荐学校的推荐免试生网上报名时,报考点应选择“外交学院”;京外推荐单位的免试生,应按推荐学校所在地省级招办的要求选择报考点。未按时办理报名手续者取消录取资格,责任由本人承担。
4.已被我院接收的推荐免试生应在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后10日内(最迟于11月25日前),将《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寄回我院。
四、其他
1.《外交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公布的专业均可接受申请。
2.外语水平突出以及本科阶段有文章公开发表、或有科研成果、或在全国重大竞赛中获奖者,优先考虑。
3.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录取类别包含计划内非定向(公费)和自筹经费,根据成绩待定。
4.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我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1)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与事实不符,存在舞弊现象。
(2)申请人在本科第四学年学习期间有不及格科目。
(3)本科期间,受到纪律处分或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未通过。
(4)在毕业时未获得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证书。
(5)不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或因身体缺陷、疾病而不能继续学习。
材料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24号外交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编100037)    收件人:研招办
咨询电话:(010)68323297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外交学     专业代码:030208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政治学

专业点分布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外交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辽宁大学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南京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青海民族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302 政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0 所,本次参评2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6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246 复旦大学 A+
3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055 南开大学 A-
6 10183 吉林大学 A-
7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A-
8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B+
9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B+
10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11 10271 上海外国语大学 B+
12 10284 南京大学 B+
13 10384 厦门大学 B+
14 10422 山东大学 B+
15 10673 云南大学 B+
16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B
17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8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B
19 10285 苏州大学 B
20 10486 武汉大学 B
21 10558 中山大学 B
22 10559 暨南大学 B
23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24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B-
25 10108 山西大学 B-
26 10247 同济大学 B-
27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28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9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30 10610 四川大学 B-
31 10638 西华师范大学 B-
32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3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C+
34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35 10385 华侨大学 C+
36 10530 湘潭大学 C+
37 10590 深圳大学 C+
38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C+
39 10140 辽宁大学 C
40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41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42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43 10459 郑州大学 C
44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45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
4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47 10447 聊城大学 C-
48 10608 广西民族大学 C-
49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50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C-
51 10719 延安大学 C-
52 10755 新疆大学 C-
53 11065 青岛大学 C-

外交学专业考研科目:
考试科目
方向(1)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14法语 ③711政治学 ④806外交学(含中国外交史)
方向 (2)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11政治学 ④806外交学(含中国外交史)
方向 (3)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711政治学 ④806外交学(含中国外交史)

外交学考研参考书:
《政治学导论》 杨光斌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国际政治学概论》 宋新宁、陈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外交学史》(17世纪中叶――1945年) 王绳祖主编 法律出版社,1986年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李景治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当代中国外交概论》 李宝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

外交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外交学专业考研方向1:国际关系
专业介绍 
国际关系学主要是指研究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各种国际体系运行和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或学问。国际关系学的主体是政治学和历史学,主体包括世界经济和社会制度发展史,夹杂地理学等人文学科的要点。
培养目标 
国际关系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敏锐性。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基础课、专业课和广泛的国际综合知识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编写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强。毕业生可在中央国家机关、涉外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教学机构从事国际问题研究和国际事务工作。
就业前景 
就业前景的话,由于所学的东西覆盖面很广,所以学国际关系学出身的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综合的知识而不像是一些语言专业只有单一的语言技能,相应的也就可以适应许多行业的工作,比如外事接待,行政管理等等。我的学姐学长中以进各类政府机构的居多,所以不可避免的也要谈到这个专业考公务员的相对优势性。
 
外交学专业考研方向2:外交学
研究方向 
(1)当代中国外交;(2)外交学;(3)中国对外关系。
培养目标 
外交学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主要培养掌握比较全面的国际知识、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交际与沟通能力的人才;培养适合从事外交、外事、外贸、外宣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实际工作或有关国际问题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 
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外交和其他外事部门,党政机关,各地方外办,科研机构,大学,新闻媒体等从事实际工作、国际问题研究和教学工作。
 
外交学专业考研方向3:国际政治
专业介绍 
国际政治专业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进而主要从政治的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关系的一切因素的学科。国际政治学是围绕权力、利益和安全来认识和研究国际社会演变和发展规律,主要是解释国际政治行为体间相互的政治的作用及其演变的一般规律。
培养目标 
国际政治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国际政治、国际法、政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等部门从事外交、外事、对外宣传、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国际政治学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1、外交外事系统;2、各种教学、研究机构;3、各种新闻出版单位负责国际版的编辑、记者、评论员。
推荐院校 
国际政治专业全国高校中实力较强招生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暨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