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传播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和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考研分数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报录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考研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姐微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考研真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专业目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排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保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公众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传播学教材,也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指定书目等等,是考验专业课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料。考研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考试项目,参考书目由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考试内容基本上围绕着参考书目展开,而绝大多数专业课都是由院校自行出题,因而就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定性。另外将参考书目与真题结合使用可以分析出出题人的风格和倾向,反复研究之后考生完全可以自行划出重点内容和必考内容。许多考生不重视院系公布的参考书目而把全部精力放在笔记和其他参考资料上,不按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传播学考研指定的书目进行复习,那么即使复习的再好,实力再强,也很有可能会在专业课上栽跟头。【手机访问

Ad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传播学考研大纲的时候需要对该专业以及该学校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传播学的考研大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考研大纲是由各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并公布的,包括考试的内容、参考书目、研究方向等等内容,直接决定了考生在复习期间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通过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进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该专业的考研试题设置方向,考生应当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中公布的考试科目,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有针对性得进行复习,防止出现事倍功半的无用劳动。考生也可以对开设该专业的不同院校考试大纲进行横向比较,对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许多考生在备考期间不重视考试大纲的内容,往往会将许多重要的信息遗漏或是导致复习的方向出现偏差,这都是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以及错误。考研派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定要重视考研大纲的内容哦。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9)新闻与传播学院 专业: (050302)传播学
门类类别 (05)文学 学科类别: (0503)新闻传播学 研究方向:(01)各研究方向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指导老师 :杨魁 罗坤瑾 全燕 刘超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40)新闻传播史论 (838)新闻传播业务
院校备注 学术学位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9)新闻与传播学院 专业: (050302)传播学
门类类别 (05)文学 学科类别: (0503)新闻传播学 研究方向:(01)各研究方向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指导老师 :杨魁 罗坤瑾 全燕 刘超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2)俄语 (640)新闻传播史论 (838)新闻传播业务
院校备注 学术学位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9)新闻与传播学院 专业: (050302)传播学
门类类别 (05)文学 学科类别: (0503)新闻传播学 研究方向:(01)各研究方向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指导老师 :杨魁 罗坤瑾 全燕 刘超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3)日语 (640)新闻传播史论 (838)新闻传播业务
院校备注 学术学位
考试范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在购买参考书时应当注意公布的参考书的年份和版本,如果版本过旧找不到原书,使用新版本也是可以的,但是应当注意将旧版本与新版本不同的内容进行补充。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需要了解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详细信息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的联系学姐,考研派的学姐回为你做最专业的解答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传播学研究生分数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国际新闻传播的重要基地。为促进大学生相互交流,提高青年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研究兴趣,使更多优秀大学生走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校决定举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1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创办于1997年,2005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7年获批由广东省委宣传部与大学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并设立广东省国际传播青年人才培养基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话语体系研究中心”“多语种国际舆情调查中心”等研究机构,拥有广州市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国际城市创新传播研究中心”,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研究”“新媒体国际传播与社会治理”,并与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共建“广外—羊晚全媒体与国际传播研究院”,设有大数据与国际舆情分析发布中心、政府传播与危机管理咨询实训中心、全媒体创新实验中心、广外—羊晚新闻传播图书资料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在2020年8月发布的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广外新闻学院在全国名列第13位。新闻学专业获评2020年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新闻学,传播学,跨文化传播与国际传播三个二级学科。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下设国际新闻实务、政府传播与国际舆情、城市传播与文化创意、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创新班(专门招收本科专业为非通用语种的研究生)四个方向。
学院国际化特色鲜明,与美国密苏里大学、西弗吉尼亚大学,英国利兹大学、西敏斯特大学、中央兰开夏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西悉尼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世新大学等境外知名新闻传播院校合作实施双学位硕士培养项目或交换、访学项目,每年都有学者互访和学生交换。至今共派出20多名专职教师和200多名学生到这些境外大学访学交流。
学院与人民网、新华网、南方报业、广东广播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与香港卫视、大公报、澳门商报等多家境外媒体建立了联系。拥有广外—羊晚、广外—新华网广东公司、广外—中联办深圳联络部等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为了进一步扩大我院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促进青年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以及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提高我院研究生生源质量,学校研究生院与我院共同筹划举办2021年全媒体与国际传播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

一、活动简介

夏令营活动丰富,包括学术讲座、综合测试(网络面试)、圆桌讨论等。
活动时间:2021年6月23-24日
活动地点:线上会议(腾讯会议)
活动内容:新闻传播学系列讲座+学者论坛+自我展示+圆桌讨论
参营人数:25人左右

二、活动安排

日期 时间 地点 活动内容 参与人员
6.23 上午 腾讯
会议
开营仪式、
新闻与传播前沿学术讲座
新闻学院相关领导
新闻学院专家教授
6.23 下午 腾讯
会议
新闻与传播前沿学术讲座 新闻学院以及传媒行业专家
6.24 上午 腾讯
会议
营员自我展示
(含专业面试和英语面试)
面试导师
6.24 下午 腾讯
会议
学术研讨(含综合测试)
闭营仪式
面试导师、行业专家
新闻学院相关领导

三、申请条件及方法

(一)申请条件
学生申请参加夏令营活动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全国重点大学、省属重点高校以及具有推免资格高校的在校本科三年级学生(2022届毕业生);
2.本科成绩达到所在学校推免资格要求;
3.对所报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科研潜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4.外语水平良好,通过CET四级考试(非外语类专业);
5.身心健康。
(二)申请材料
学生申请参加夏令营活动需提交以下材料: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申请表”(附件1);
2.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以及专业成绩排名证明(均须加盖推荐学校教务处的公章);
3.本人学生证、身份证;
4.英语水平证明材料(如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专业英语四、八级成绩、TOEFL成绩、IELTS成绩、GRE/GMAT成绩等);
5.其他能证明自身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突出成绩的材料(相关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成果等);
6.全部申请材料须真实有效。
(三)申请方式
网上申报。申请人通过电子邮件将申请表的word电子版和拍照或扫描版(word电子版和拍照或扫描版均需提交,分别命名为:所在学校全称-本人姓名-申请表),并将相关证明材料发至gwxwcb@163.com(电子邮件标题为:所在学校全称-本人姓名-夏令营申请)。网上申报截止日期2021年6月14日。
夏令营为我院2022级招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主要方式。

四、“优秀营员”考核方法

优秀营员选拔依据由二项构成:
(一)背景评估
主要根据营员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评估,包括:营员的教育背景、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外语水平等情况。占30%。
(二)综合面试
综合面试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考察、心理素质测试及专业面试等。专业面试主要测试营员的专业外语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专业面试占60%,外语面试占10%。
(三)选拔考核综合成绩计算
综合确定,并作为复试综合成绩留存。
(四)选拔考核综合成绩运用
根据选拔考核综合成绩排名情况,确定优秀营员名单,
“优秀营员”可享受优惠政策:凡取得所在学校“推免资格”的优秀营员,在全国推免系统报考我校相关专业志愿后,可直接接收为我校2022年推免生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范老师
电话:020-39326091
邮箱:gwxwcb@163.com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学楼B座203A(新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附件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申请表(1).docx


申请条件

学生申请参加夏令营活动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全国重点大学、省属重点高校以及具有推免资格高校的在校本科三年级学生(2022届毕业生);

2.本科成绩达到所在学校推免资格要求;

3.对所报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科研潜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4.外语水平良好,通过CET四级考试(非外语类专业);

5.身心健康。

传播学 [05030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5]文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新闻传播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应用传播理论
02 国际品牌与城市形象传播
03 新媒体传播与文化创意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 640 新闻传播史论
④ 838 新闻传播业务
① 770 新闻传播学综合(笔试)
② 930 面试
③ 739 中外新闻传播史(同等学力加试)
④ 740 新闻传播作品评析(同等学力加试)
备  注:
101|思想政治理论:
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201|英语一:
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202|俄语:
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203|日语:
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640|新闻传播史论:
1.马工程教材《新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3.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38|新闻传播业务:
1. 马工程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 陈先红:《公共关系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 程曼丽:《国际传播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申请材料

学生申请参加夏令营活动需提交以下材料: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申请表”(附件1);

2.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以及专业成绩排名证明(均须加盖推荐学校教务处的公章);

3.本人学生证、身份证;

4.英语水平证明材料(如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专业英语四、八级成绩、TOEFL成绩、IELTS成绩、GRE/GMAT成绩等);

5.其他能证明自身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突出成绩的材料(相关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成果等);

6.全部申请材料须真实有效。
附件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申请表(1).docx

“优秀营员”可享受优惠政策:

取得所在学校“推免资格”的优秀营员,在全国推免系统报考我校相关专业志愿后,可直接接收为我校2022年推免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街道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政编码:51000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始建于2005年,前身为1997年创办的国际新闻专业。学院以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新闻传播学科为目标,秉持专业+外语+全媒体技能的学科发展理念,着力构建“全媒体国际传播学科体系”,打造“国际传播,华南重镇”。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学科体系较为完整,人才培养层次较为齐全,教学科研团队结构合理、实力较强,科学研究成果丰硕,社会服务能力较强,学生就业率高、声誉好的良好局面。学院现有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播音与主持艺术四个本科专业,设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7年9月,广东省委宣传部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建新闻学院,并设立广东省国际传播青年人才培养基地。学院拥有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国际城市创新传播研究中心”,校级重点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话语体系研究中心”、“政府传播与国际舆情研究中心”,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研究”。学院下设“国际新闻”、“公共传播与国际舆情”、“跨文化传播与国际传播”、 “城市传播与国际品牌”四个科研创新团队,以及“多语种国际调查中心”、“政府传播与危机管理咨询实训中心”、“全媒体创新实验中心”及“全媒体创新创业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学院与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共建“广外——羊晚全媒体与国际传播研究院”,与人民网、新华网、中联办深圳培训调研中心、南方网、腾讯网、网易,以及中译语通科技(北京)公司等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学院致力于打造华南地区领先、国内一流、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全媒体与国际传播”教学科研重镇,构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决策咨询服务于一体的政-媒-产-学-研高端智库型平台。
学院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10人、专职外教4人、博士及博士后31人、在读博士6人。其中具有境外访学经历者占75%,境外学历者占30%,从事全英教学者占30%。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重大委托项目数十项,出版专著40余部,译著20余部,编写各类教材10余部,发表高水平论文数百篇。
学院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十余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研究生、本科生合作培养和学术交流关系。2012年被省教育厅确立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013年被省教育厅确立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省级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新闻学、网络新媒体专业先后被确立为省级特色专业。
一、学科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创办于1997年,2005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2013年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文化传播与媒介”二级学科硕士点,2014年增列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本学科以“国际传播教学科研华南重镇”为建设目标,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多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体系。被广东省教育厅确立为广东省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广东省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验点、校企合作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
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39名,其中教授 8人,副教授10人,境内外博士12人,英美外教3人。另还聘有媒体和业界专家40余人为“双师型”导师。多数教师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媒体、4A广告公司、跨国企业的学习经历、从业经历或实践经验,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形成了以国际传播与对外传播、政府传播与危机管理、品牌传播与市场营销、文化传播与影视艺术等方向的教学科研团队。主持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近20项,承担省级教改项目2项,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与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广州市外事办、佛山市政府新闻办等政府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承担各类政府重大委托项目20多项,项目经费总计近400万元,形成了良好的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
本学科国际化特色鲜明,与美国密苏里大学、西弗吉尼亚大学、英国西敏斯特大学、中央兰开夏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义守大学等境外知名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每年都有学者互访和学生交换。至今共派出20多名专职教师和200多名学生到这些境外大学访问学习、交流交换学习,还与香港凤凰卫视、香港卫视、大公报、澳门商报、英国BBC等多家境外媒体建立了联系。 
本学科与国内20多家媒体、广告公司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可供学生参与专业实践与实习。并开创“校媒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21世纪经济报道》报社合作创办的“21世纪财经新闻班”、“21世纪综合新闻班”,先后三届培养了50余名优秀专业新闻人才,获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创新项目奖”。
二、招生专业与培养方向
文化传播与媒介硕士点下设媒介与国际传播、文化传播史论、传播与社会发展、文化传播与应用传播四个方向;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下设国际新闻传播实务、政府传播与危机管理、文化创意产业三个方向。
本学科将充分发挥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通过与新闻媒体、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外合作高校与媒体机构的深度合作,采取以提升理论水平与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创新模式,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专业知识扎实,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适应全媒体时代新闻媒介发展和文化传播需要,能在新闻媒体、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文化艺术团体、各类学校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新闻传播、文化传播与信息管理、公关广告传播、传媒教育等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三、报考条件及程序 
报考条件、报名时间、报考程序等事项按国家统一要求和时间安排进行。 
四、初试、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考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共四门:政治理论、外语、专业课1、专业课2。初试达到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参加复试,复试由新闻与传播学院组织。
五、学制与招生计划
文化传播与媒介硕士点学制为全日制三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学制为全日制两年。招生计划以教育部下达的实际指标为准。
六、联系方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网 址:http://xwxy.gdufs.edu.cn/
联系人:吴老师、张老师
联系电话:020-39328095
传 真:020-39328585
地 址:广州市小谷围岛大学城外环东路178号
邮 编:510006
电子邮箱:gwxwcb@163.com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传播学     专业代码:050302     门类/类别:文学     学科/类别:新闻传播学

专业介绍

西南政法大学为例
传播学——传播学于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获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我校新闻传播学科并列全国第十,位列西部第三,重庆市第一。教学内容包括传播理论和传播业务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全方位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广泛就业于省部级以上各类媒体,政府机关,企业单位,保持着高就业率。

专业点分布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大学 山西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黑龙江大学 上海政法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河海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深圳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新疆财经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503 新闻传播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7 所,本次参评1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2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A+
3 10246 复旦大学 A
4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5 10003 清华大学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7 10486 武汉大学 A-
8 10559 暨南大学 A-
9 10001 北京大学 B+
10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11 10280 上海大学 B+
12 10284 南京大学 B+
13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14 10335 浙江大学 B+
15 10384 厦门大学 B+
16 10610 四川大学 B+
17 10075 河北大学 B
18 10357 安徽大学 B
19 10459 郑州大学 B
20 10532 湖南大学 B
2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2 10558 中山大学 B
23 10590 深圳大学 B
24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25 10271 上海外国语大学 B-
26 10285 苏州大学 B-
27 10403 南昌大学 B-
28 10422 山东大学 B-
29 10475 河南大学 B-
30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31 10730 兰州大学 B-
32 90021 南京政治学院 B-
33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34 10140 辽宁大学 C+
35 10611 重庆大学 C+
36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C+
37 10697 西北大学 C+
38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39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40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C+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42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C
43 10183 吉林大学 C
44 10247 同济大学 C
45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46 10560 汕头大学 C
47 10593 广西大学 C
48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4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50 10055 南开大学 C-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52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53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54 10635 西南大学 C-
55 10673 云南大学 C-
56 10755 新疆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503 新闻传播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7 所,本次参评1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想要获取更多新传考研干货(各大院校择校分析,历年真题,专业书PDF和延伸阅读论文包),都可以关注“新传考研荔枝姐”,或者添加学姐微信:kaoyan6683,领取你想要的资源!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考研经验 A+
2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A+
3 10246 复旦大学 推荐阅读:(参考书目)(专业分析 A
4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推荐阅读:(新闻传播史参考书目 A
5 10003 清华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传播学研究生专业分析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考试科目)(传播学参考书目 A-
7 10486 武汉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考研经验)(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A-
8 10559 暨南大学 推荐阅读:(口语系传播介绍)(传播学专业分析 A-
9 10001 北京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考研经验 B+
10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考研经验)(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B+
11 10280 上海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传播学招生简章 B+
12 10284 南京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择校分析)(传播学专业分析 B+
13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考研心得 B+
14 10335 浙江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考研经验)(传播学专业目录 B+
15 10384 厦门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择校分析)(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B+
16 10610 四川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考研i经验 B+
17 10075 河北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考研经验 B
18 10357 安徽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目录 B
19 10459 郑州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择校分析)(传播学专业分析 B
20 10532 湖南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招生简章)(传播学专业目录 B
2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择校分析)(传播学考试大纲 B
22 10558 中山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择校分析)(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B
23 10590 深圳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择校分析)(传播学考研经验 B
24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参考书目 B
25 10271 上海外国语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传播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B-
26 10285 苏州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考研经验 B-
27 10403 南昌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考研经验 B-
28 10422 山东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分析 B-
29 10475 河南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传播学培养方案 B-
30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介绍)(传播学考研经验 B-
31 10730 兰州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录取分数线 B-
32 90021 南京政治学院 B-
33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C+
34 10140 辽宁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专业目录 C+
35 10611 重庆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择校分析 C+
36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介绍 C+
37 10697 西北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新传参考书目 C+
38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新传择校分析 C+
39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录取分数线 C+
40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录取分数线)(传播学参考书目 C+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目录)(传播学参考书目 C
42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参考书目 C
43 10183 吉林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目录)(传播学高分攻略 C
44 10247 同济大学 推荐阅读:(新传专业目录)(新传参考书目 C
45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考试大纲)(传播学参考书目 C
46 10560 汕头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目录 C
47 10593 广西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目录 C
48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目录 C
4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目录 C-
50 10055 南开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目录 C-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排名 C-
52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目录 C-
53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录取分数线 C-
54 10635 西南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考研经验 C-
55 10673 云南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复试经验 C-
56 10755 新疆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专业目录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传播学专业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复旦大学 A+ 6 北京大学 A 11 天津师范大学 A
2 武汉大学 A+ 7 厦门大学 A 12 上海大学 A
3 中国人民大学 A+ 8 华中科技大学 A 13 四川大学 A
4 中国传媒大学 A 9 浙江大学 A 14 南开大学 A
5 清华大学 A 10 南京师范大学 A      
 
B+等(22个):南京大学、郑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深圳大学、辽宁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中南大学、河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西北大学、河海大学、安徽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B等(21个):南昌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西大学、湘潭大学、湖北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C等(15个):名单略

2015-2016年传播学专业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中国传媒大学 5★ 94
2 中国人民大学 5★ 94
3 复旦大学 5★ 94
4 北京大学 5★ 94
5 武汉大学 5★ 94
6 浙江大学 4★ 94
7 上海大学 4★ 94
8 华中科技大学 4★ 94
9 清华大学 4★ 94
10 四川大学 4★ 94
11 华东师范大学 4★ 94
12 山东大学 4★ 94
13 厦门大学 4★ 94
14 上海交通大学 4★ 94
15 河北大学 4★ 94
16 湖南大学 4★ 94
17 南京师范大学 4★ 94
18 暨南大学 4★ 94
19 南京大学 4★ 94
20 北京师范大学 3★ 94
 
传播学考研容易的学校】【传播学考研好考吗
传播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传播学考研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5)传播学综合知识
(848)大众传播
 
传播学考研参考书:
050302 传播学
1、研究方向:
01传播理论研究
02编辑出版研究
03广告研究
04影视传播研究
05网络传播研究
06符号学与传播学
 
2、初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 636 新闻传播史论
④ 916 新闻传播业务
 
3、初试书目:
636新闻传播史论:
(1)《理论新闻学新视野》,张小元,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大众传播学通论》,李苓等,四川大学出版社
(3)《外国新闻传播史纲》,郭亚夫,四川大学出版社
(4)《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16新闻传播业务:
(2)《新闻采写教程》(上、下),操慧,四川大学出版社
(2)《现代新闻编辑学》,蒋晓丽,高等教育出版社
(3)《新闻传播技术基础》,吴建,四川大学出版社
(4)《广播电视学导论》(第三版),欧阳宏生,四川大学出版社
(5)《媒体产业运营方略》,李宜篷,四川大学出版社
(6)《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复试科目:
新闻传播专题
5、复试书目:
(1)《新闻采访论》,邱沛篁,四川大学出版社 针对新闻学考生
(2)《新闻评论学》,张玉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针对新闻学考生
(3)《应用广告学》,吴建,四川大学出版社 针对传播学考生
(4)《网络新闻编辑学》,蒋晓丽,高等教育出版社 针对新闻学考生
(5)《传播学理论》增补版,李彬著,新华出版社 针对传播学考生
(6)《有效的公共关系》(第8版),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针对传播学考生
 
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新媒体策划
我们这里所说的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主要是指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及广告公司。相比传统媒体,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在信息时代是最具潜力的朝阳行业之一,这也是刚毕业的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最热衷进入的行业。作为朝阳产业,新媒体行业更需要市场高手来策划有效消费,因此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尤其紧缺。由于没有传统路径制约,网络媒体更倾向于"企业化运作"。目前,网络媒体产业的发展遵循"创意产业"的规律,广告经营人才也很适合投身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不像报纸期刊业"求精求专"的用人需求,其对个人的经营意识与创新精神方面要求更高。因此,我们在读研期间,可多读媒介经营管理、传媒市场营销方面的书籍,关注产业新闻,了解国内外传媒市场的运作规律。学习一些网站制作技巧以及相关的技术软件也非常必要。此外,在学习与实践期间,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市场嗅觉很重要。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用人标准明显不同,其需求的专业方向也相对广泛。
另外,像广告公司、新闻发言人、媒介研究公司、时尚杂志编辑等也是新媒体行业中较受毕业学生欢迎的行业。但这类公司可能对同学们在个人特长方面有更深的要求。以媒介研究公司公司为例,它需要我们在读研期间,有跟随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受众分析等领域的导师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并能掌握各种定性、定量的媒介研究方法。总的来说,这几类公司,必须要求学生有前期实习的经历。
行业编辑
相比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素养的编辑、记者,有些人群虽然从事的是新闻事业编辑职业,也许并不需要很专业的新闻调查研究能,如网络编辑、影视节目制作公司高级编导、线下刊物编辑、企业刊物编辑、记者等,但他们同样需要具备简单新闻传播知识,上述行业也为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拒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而传统新闻从业人员只有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已经从规模和数量上超过传统媒体。虽然人数众多,但随着互联网的更深入发展,网络编辑也成为市场上抢手的人才,尤其是跨专业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做一名网络编辑,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其次要熟知新闻的相关知识,对网络上出现的新闻、信息、趋势要有足够的敏感度;还要能熟练使用DreamWaver、Flash等网页制作软件和一些编辑发布软件等。
其次是影视制作编辑和企业内刊编辑。随着电影、娱乐业等行业的迅猛发展,这些公司对影视节目的编、播、采人才都有广泛的需求。如果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写作能力,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和电视表现手法,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这类新闻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非常广泛。
综上三类,正在致力于备考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考生,应该不会再担心未来的就业前景,希望大家在2014备考路上,专心致志学习,切莫受外界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