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传播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和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湖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湖南师范大学报录比、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群、湖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湖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湖南师范大学排名、湖南师范大学保研、湖南师范大学公众号、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湖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湖南师范大学传播学教材,也叫湖南师范大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指定书目等等,是考验专业课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料。考研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考试项目,参考书目由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考试内容基本上围绕着参考书目展开,而绝大多数专业课都是由院校自行出题,因而就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定性。另外将参考书目与真题结合使用可以分析出出题人的风格和倾向,反复研究之后考生完全可以自行划出重点内容和必考内容。许多考生不重视院系公布的参考书目而把全部精力放在笔记和其他参考资料上,不按照湖南师范大学传播学考研指定的书目进行复习,那么即使复习的再好,实力再强,也很有可能会在专业课上栽跟头。【手机访问

Add 湖南师范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湖南师范大学

在购买参考书时应当注意公布的参考书的年份和版本,如果版本过旧找不到原书,使用新版本也是可以的,但是应当注意将旧版本与新版本不同的内容进行补充。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需要了解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详细信息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的联系学姐,考研派的学姐回为你做最专业的解答

湖南师范大学传播学研究生分数线

湖南师范大学传播学考研大纲的时候需要对该专业以及该学校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传播学的考研大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考研大纲是由各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并公布的,包括考试的内容、参考书目、研究方向等等内容,直接决定了考生在复习期间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通过对湖南师范大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进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该专业的考研试题设置方向,考生应当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中公布的考试科目,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有针对性得进行复习,防止出现事倍功半的无用劳动。考生也可以对开设该专业的不同院校考试大纲进行横向比较,对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许多考生在备考期间不重视考试大纲的内容,往往会将许多重要的信息遗漏或是导致复习的方向出现偏差,这都是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以及错误。考研派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定要重视考研大纲的内容哦。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2020年的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2020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湖南师范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新闻传播学 [05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南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5]文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新闻传播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新闻学
02 (全日制)传播学
03 (全日制)编辑出版学
04 (全日制)广告学
05 (全日制)新媒体传播
06 (全日制)影视传播
招生人数: 15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17 新闻传播理论
④831 新闻传播实务
备  注: 复试科目:
媒介通论与议论文写作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①广播电视新闻学(01、06)、新闻学基础知识(02、05)、出版经营管理(03)、广告学基础知识与技能(04)
②时事论文
参考书目
南国农、 李运林主编,教育传播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学院简介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01年3月,是湖南省首家成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为湖南省委宣传部与湖南师范大学共建学院。学院现设新闻、编辑出版、广播电视、广告、网络与新媒体五个系,有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7个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科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居全国同类学科18名左右,并增列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填补了湖南省空白。2018年新闻传播学科列为国内一流培育学科。2019年新闻传播学科被批准增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出版、广播电视领域艺术硕士三个专业学位点。学院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多人。学院是“湖南省新闻人才培训中心”“湖南省出版人才培训基地”“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湖南省现代传媒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学院现有在岗在编教职工78人,其中教授及其他正高级职称21人(二级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级职称21人,博士47人;拥有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座教授6人;在省内外宣传部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影视界聘请了30多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拥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首批入选者1人、中央文宣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首批入选者1人、新闻出版系统领军人才工程首批入选者1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家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2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2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学者1人,湖南省文艺人才“三百工程”暨湖南省文艺人才库首批文艺家2人,湖南省新闻出版行业业务领军人才2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8人。
 学院注重学科建设,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拥有“中国传播与现代化研究中心”“湖南省传媒发展研究基地”“湖南省社会舆情监测与网络舆情研究中心”三个省级研究基地,“文化与传播研究所”“出版科学研究所”“传媒伦理与法制研究所”“内参研究中心”和“县级融媒体建设研究中心”五个校级研究所(中心),其中,“内参研究中心”和“县级融媒体研究中心”系全国独家首创,“县级融媒体建设研究中心”与长沙晚报共建了全国首家“县级融媒体建设研究中心实践基地”。近五年来,共承担各类项目10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4项,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13余项;出版专著60余部,发表论文600余篇,被权威刊物收录60多篇次;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学院拥有面积900多平方米的现代传媒技术实验室,下设播音实验室、CATI工作室、演播室、跨媒体实验室、新媒体苹果机房、摄影艺术工作坊、网络传播工作坊、媒介创意工作坊、书刊策划与营销工作坊、视觉传播与广告设计工作坊、“致远”传媒大学生融媒体中心、虚拟演播厅等,设备价值1400多万元;校、院拥有新闻传播类图书21余万册、学术期刊370多种。
 学院注重与业界的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业界的行业优势和优质资源建立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基地。目前学院已与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建立了“新湖南”媒介工作室,与湖南和光传媒集团建立了“新媒体品牌传播产学研合作基地”,与湖南教育报刊集团建立了“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与华声在线旗下华声呈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建“广告艺术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并通过了省级认定。
 学院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推行通识教育,构建了“三元立体”的第二课堂平台,形成了“名家精英书山论坛”(侧重宏观政策解读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记者编辑业界课堂”(侧重新闻传播业务能力的培养)和“校友回家传媒沙龙”(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的链条式第二课堂教学体系,邀请国内外知名新闻传播学者和专家来校访问或讲学。重视实践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学生多次在全国高级别的新闻作品大赛、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艺术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金刺猬全国大学生戏剧大赛、全国大学生网文大赛、“夏青杯”朗诵大赛等专业竞赛中获奖。
 学院高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旗帜,以培养让党和人民信赖的高素质新闻传媒人才为宗旨,以实施基于新闻传播学科特性的通识教育统领人才培养,在全国率先开设“习近平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解读”课程。2018年4月26日,《光明日报》综合新闻版头条刊发长篇通讯《通识教育17载 不拘一格育人才》,报道学院建院以来通识教育育人做法。
 学院十分重视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自2005年开始每年都派师生前往国外学习、进修、从事科学研究。
 部校共建以来,以精品课程建设和新闻学实验班的开办为标志,大力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以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新湘评论杂志社成为实践教学基地为标志,大力推进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以大力开展学院和省直主要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工作为标志,着力建设骨干队伍;以“湖南省社会舆情监测与网络舆情研究中心”成立为标志,大力建设新型智库,在精品课程建设、骨干人才培养、教学环境改善、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学院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高地、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智库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向未来,学院继续秉承“培养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通晓天下的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人才”的理念,以培养具有牢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扎实的文化底蕴、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人才为己任,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全国前列,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研究方向特色鲜明的新闻与传播学院。(相关数据统计截止至2019年11月)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教育传播学
 
一、考试内容及要点
第1章 绪论
包括:传播的含义、类型、功能,教育传播的概念、构成要素、演进,教育传播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与建立。
第2章 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
包括:教育传播过程的概念、阶段、设计,教育传播模式。
第3章 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
包括:教育传播信息的来源、特性、开发与利用,教育传播符号的分类、应用与符号互动原理,教育活动中的多符号传播系统。
第4章 教育传播通道和媒体
包括:教育传播通道的概念,教育传播通道中的干扰,教育传播媒体的功能、特性、选择与利用。
第5章 教育传播中的教师和学生
包括:教育传播中教师的角色、传播行为、素质要求,教育传播中学生的角色、传播行为、素质要求,教师与学生的传播心理、互动传播机制。
第6章 教育传播环境
包括:教育传播环境的概念、功能、优化、评价。
第7章 教育传播效果
包括:传播效果观点简述,教育传播效果的含义、特征与表征、测量和评价、优化。
第8章 教育传播学研究方法
包括:教育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类型和一般程序,教育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类型,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研究法的运用。
二、参考书目
南国农、 李运林主编,教育传播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新闻传播学介绍:
  新闻传播学硕士点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招收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的专业课修读学员,从2002年起招收全日制研究生。该硕士点现设新闻理论与业务、新媒体传播、传播与文化、编辑出版学、广告学五个方向。主要开设新闻理论专题、传播学专题、新闻传播业务专题、中外新闻出版史专题、新闻写作研究、广播电视新闻研究、二十世纪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新闻与法制、近年来西方图书出版业发展趋势等课程。欢迎哲学、中文、法律、经济、新闻、计算机等专业文理工科考生报考。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简介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身为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新闻学专业,创办于1992年,新闻系创办于1996年。学院现设有新闻、编辑出版、广播电视、广告四系,拥有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6个专业。2000年拥有湖南省首家新闻学硕士点,2003年拥有传播学硕士点,2005年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拥有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997年,湖南省委宣传部确定湖南师范大学新闻系为“湖南省新闻人才培训中心”。2003年,学院与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湖南出版集团共建“湖南省出版人才培训基地”。2002年9月,成立了“文化与传播研究所”;2006年6月,成立了“出版科学研究所”。
  原湖南省委副书记文选德担任学院名誉院长。学院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专职教授13人,副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 3人,有博士学位者和在读博士21人,有校内兼职教授5人,另有双聘教授3人。学院拥有省“百人工程”学者1人、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入选湖南“新世纪121人才工程”3人、省青年骨干教师4 人、湖南省新闻出版行业学术领军人才2人。学院还在省内宣传部门、新闻出版界聘请了20多位经验丰富、学识精湛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学院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规模将控制在850人左右。
  近5年,本院教师已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40余部,本院教师在国内期刊上发表有影响的论文400余篇,承担了省级以上科研课题5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形成了以传播学学科为龙头,以现代传播史论、传播话语、传播与文化、传播与社会发展、传播法制与伦理、书刊传播、广告传播为研究方向的学术研究团队,其学术带头人有田中阳、蔡骐、肖燕雄、徐新平、龚维忠、周国清、王文利、李伦、邓名瑛、王战等。
  学院拥有价值达500多万元实验设备的现代传媒技术实验室,下设11个实验分室,面积640多平方米;拥有面积达300多平方米、投入400多万元的演播厅;实验室设备价值总计近1000万元。校、院拥有新闻传播类图书20余万册,订了370多种学术期刊;学校图书馆拥有晚清以来丰富的珍贵的报刊资料。
新闻传播学 [05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南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5]文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新闻传播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新闻学
02传播学
03编辑出版学
04广告学
05新媒体传播
06影视传播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7新闻传播理论
④831新闻传播实务
备  注: 复试笔试科目:
媒介通论与议论文写作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①广播电视新闻学(01、06),
新闻学基础知识(02、05),
出版经营管理(03),
广告学基础知识与技能(04)
②时事论文
考试内容及要点
第1章 绪论
包括:传播的含义、类型、功能,教育传播的概念、构成要素、演进,教育传播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与建立。
第2章 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
包括:教育传播过程的概念、阶段、设计,教育传播模式。
第3章 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
包括:教育传播信息的来源、特性、开发与利用,教育传播符号的分类、应用与符号互动原理,教育活动中的多符号传播系统。
第4章 教育传播通道和媒体
包括:教育传播通道的概念,教育传播通道中的干扰,教育传播媒体的功能、特性、选择与利用。
第5章 教育传播中的教师和学生
包括:教育传播中教师的角色、传播行为、素质要求,教育传播中学生的角色、传播行为、素质要求,教师与学生的传播心理、互动传播机制。
第6章 教育传播环境
包括:教育传播环境的概念、功能、优化、评价。
第7章 教育传播效果
包括:传播效果观点简述,教育传播效果的含义、特征与表征、测量和评价、优化。
第8章 教育传播学研究方法
包括:教育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类型和一般程序,教育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类型,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研究法的运用。 地址:湖南长沙市麓山南路二里半 | 邮政编码:410081 | 电话:0731-88872389 | 传真:0731-88872389
电子邮件:xw@hunnu.edu.cn   网址:http://xwxy.hunnu.edu.cn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传播学     专业代码:050302     门类/类别:文学     学科/类别:新闻传播学

专业介绍

西南政法大学为例
传播学——传播学于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获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我校新闻传播学科并列全国第十,位列西部第三,重庆市第一。教学内容包括传播理论和传播业务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全方位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广泛就业于省部级以上各类媒体,政府机关,企业单位,保持着高就业率。

专业点分布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大学 山西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黑龙江大学 上海政法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河海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深圳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新疆财经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503 新闻传播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7 所,本次参评1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2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A+
3 10246 复旦大学 A
4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5 10003 清华大学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7 10486 武汉大学 A-
8 10559 暨南大学 A-
9 10001 北京大学 B+
10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11 10280 上海大学 B+
12 10284 南京大学 B+
13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14 10335 浙江大学 B+
15 10384 厦门大学 B+
16 10610 四川大学 B+
17 10075 河北大学 B
18 10357 安徽大学 B
19 10459 郑州大学 B
20 10532 湖南大学 B
2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2 10558 中山大学 B
23 10590 深圳大学 B
24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25 10271 上海外国语大学 B-
26 10285 苏州大学 B-
27 10403 南昌大学 B-
28 10422 山东大学 B-
29 10475 河南大学 B-
30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31 10730 兰州大学 B-
32 90021 南京政治学院 B-
33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34 10140 辽宁大学 C+
35 10611 重庆大学 C+
36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C+
37 10697 西北大学 C+
38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39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40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C+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42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C
43 10183 吉林大学 C
44 10247 同济大学 C
45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46 10560 汕头大学 C
47 10593 广西大学 C
48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4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50 10055 南开大学 C-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52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53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54 10635 西南大学 C-
55 10673 云南大学 C-
56 10755 新疆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503 新闻传播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7 所,本次参评1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想要获取更多新传考研干货(各大院校择校分析,历年真题,专业书PDF和延伸阅读论文包),都可以关注“新传考研荔枝姐”,或者添加学姐微信:kaoyan6683,领取你想要的资源!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考研经验 A+
2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A+
3 10246 复旦大学 推荐阅读:(参考书目)(专业分析 A
4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推荐阅读:(新闻传播史参考书目 A
5 10003 清华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传播学研究生专业分析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考试科目)(传播学参考书目 A-
7 10486 武汉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考研经验)(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A-
8 10559 暨南大学 推荐阅读:(口语系传播介绍)(传播学专业分析 A-
9 10001 北京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考研经验 B+
10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考研经验)(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B+
11 10280 上海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传播学招生简章 B+
12 10284 南京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择校分析)(传播学专业分析 B+
13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考研心得 B+
14 10335 浙江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考研经验)(传播学专业目录 B+
15 10384 厦门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择校分析)(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B+
16 10610 四川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考研i经验 B+
17 10075 河北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考研经验 B
18 10357 安徽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目录 B
19 10459 郑州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择校分析)(传播学专业分析 B
20 10532 湖南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招生简章)(传播学专业目录 B
2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择校分析)(传播学考试大纲 B
22 10558 中山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择校分析)(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B
23 10590 深圳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择校分析)(传播学考研经验 B
24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参考书目 B
25 10271 上海外国语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传播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B-
26 10285 苏州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考研经验 B-
27 10403 南昌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考研经验 B-
28 10422 山东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分析 B-
29 10475 河南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传播学培养方案 B-
30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介绍)(传播学考研经验 B-
31 10730 兰州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录取分数线 B-
32 90021 南京政治学院 B-
33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C+
34 10140 辽宁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专业目录 C+
35 10611 重庆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择校分析 C+
36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研究生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介绍 C+
37 10697 西北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新传参考书目 C+
38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新传择校分析 C+
39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录取分数线 C+
40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录取分数线)(传播学参考书目 C+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目录)(传播学参考书目 C
42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参考书目 C
43 10183 吉林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目录)(传播学高分攻略 C
44 10247 同济大学 推荐阅读:(新传专业目录)(新传参考书目 C
45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考试大纲)(传播学参考书目 C
46 10560 汕头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目录 C
47 10593 广西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目录 C
48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目录 C
4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目录 C-
50 10055 南开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目录 C-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排名 C-
52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专业目录 C-
53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录取分数线 C-
54 10635 西南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参考书目)(传播学考研经验 C-
55 10673 云南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复试经验 C-
56 10755 新疆大学 推荐阅读:(传播学专业分析)(传播学专业目录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传播学专业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复旦大学 A+ 6 北京大学 A 11 天津师范大学 A
2 武汉大学 A+ 7 厦门大学 A 12 上海大学 A
3 中国人民大学 A+ 8 华中科技大学 A 13 四川大学 A
4 中国传媒大学 A 9 浙江大学 A 14 南开大学 A
5 清华大学 A 10 南京师范大学 A      
 
B+等(22个):南京大学、郑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深圳大学、辽宁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中南大学、河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西北大学、河海大学、安徽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B等(21个):南昌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西大学、湘潭大学、湖北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C等(15个):名单略

2015-2016年传播学专业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中国传媒大学 5★ 94
2 中国人民大学 5★ 94
3 复旦大学 5★ 94
4 北京大学 5★ 94
5 武汉大学 5★ 94
6 浙江大学 4★ 94
7 上海大学 4★ 94
8 华中科技大学 4★ 94
9 清华大学 4★ 94
10 四川大学 4★ 94
11 华东师范大学 4★ 94
12 山东大学 4★ 94
13 厦门大学 4★ 94
14 上海交通大学 4★ 94
15 河北大学 4★ 94
16 湖南大学 4★ 94
17 南京师范大学 4★ 94
18 暨南大学 4★ 94
19 南京大学 4★ 94
20 北京师范大学 3★ 94
 
传播学考研容易的学校】【传播学考研好考吗
传播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传播学考研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5)传播学综合知识
(848)大众传播
 
传播学考研参考书:
050302 传播学
1、研究方向:
01传播理论研究
02编辑出版研究
03广告研究
04影视传播研究
05网络传播研究
06符号学与传播学
 
2、初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 636 新闻传播史论
④ 916 新闻传播业务
 
3、初试书目:
636新闻传播史论:
(1)《理论新闻学新视野》,张小元,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大众传播学通论》,李苓等,四川大学出版社
(3)《外国新闻传播史纲》,郭亚夫,四川大学出版社
(4)《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16新闻传播业务:
(2)《新闻采写教程》(上、下),操慧,四川大学出版社
(2)《现代新闻编辑学》,蒋晓丽,高等教育出版社
(3)《新闻传播技术基础》,吴建,四川大学出版社
(4)《广播电视学导论》(第三版),欧阳宏生,四川大学出版社
(5)《媒体产业运营方略》,李宜篷,四川大学出版社
(6)《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复试科目:
新闻传播专题
5、复试书目:
(1)《新闻采访论》,邱沛篁,四川大学出版社 针对新闻学考生
(2)《新闻评论学》,张玉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针对新闻学考生
(3)《应用广告学》,吴建,四川大学出版社 针对传播学考生
(4)《网络新闻编辑学》,蒋晓丽,高等教育出版社 针对新闻学考生
(5)《传播学理论》增补版,李彬著,新华出版社 针对传播学考生
(6)《有效的公共关系》(第8版),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针对传播学考生
 
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新媒体策划
我们这里所说的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主要是指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及广告公司。相比传统媒体,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在信息时代是最具潜力的朝阳行业之一,这也是刚毕业的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最热衷进入的行业。作为朝阳产业,新媒体行业更需要市场高手来策划有效消费,因此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尤其紧缺。由于没有传统路径制约,网络媒体更倾向于"企业化运作"。目前,网络媒体产业的发展遵循"创意产业"的规律,广告经营人才也很适合投身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不像报纸期刊业"求精求专"的用人需求,其对个人的经营意识与创新精神方面要求更高。因此,我们在读研期间,可多读媒介经营管理、传媒市场营销方面的书籍,关注产业新闻,了解国内外传媒市场的运作规律。学习一些网站制作技巧以及相关的技术软件也非常必要。此外,在学习与实践期间,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市场嗅觉很重要。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用人标准明显不同,其需求的专业方向也相对广泛。
另外,像广告公司、新闻发言人、媒介研究公司、时尚杂志编辑等也是新媒体行业中较受毕业学生欢迎的行业。但这类公司可能对同学们在个人特长方面有更深的要求。以媒介研究公司公司为例,它需要我们在读研期间,有跟随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受众分析等领域的导师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并能掌握各种定性、定量的媒介研究方法。总的来说,这几类公司,必须要求学生有前期实习的经历。
行业编辑
相比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素养的编辑、记者,有些人群虽然从事的是新闻事业编辑职业,也许并不需要很专业的新闻调查研究能,如网络编辑、影视节目制作公司高级编导、线下刊物编辑、企业刊物编辑、记者等,但他们同样需要具备简单新闻传播知识,上述行业也为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拒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而传统新闻从业人员只有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已经从规模和数量上超过传统媒体。虽然人数众多,但随着互联网的更深入发展,网络编辑也成为市场上抢手的人才,尤其是跨专业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做一名网络编辑,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其次要熟知新闻的相关知识,对网络上出现的新闻、信息、趋势要有足够的敏感度;还要能熟练使用DreamWaver、Flash等网页制作软件和一些编辑发布软件等。
其次是影视制作编辑和企业内刊编辑。随着电影、娱乐业等行业的迅猛发展,这些公司对影视节目的编、播、采人才都有广泛的需求。如果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写作能力,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和电视表现手法,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这类新闻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非常广泛。
综上三类,正在致力于备考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考生,应该不会再担心未来的就业前景,希望大家在2014备考路上,专心致志学习,切莫受外界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