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化学保研细则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河南大学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化学保研细则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河南大学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化学保研细则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河南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想要成功保研,了解河南大学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化学保研细则是必不可少的,保研细则包括很多内容,比如保研的条件,保研所提供的材料,保研的形式等等,河南大学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化学保研细则是每位想保研的学生必须了解的,比如夏令营的保研细则,到后面正式推免的保研细则,虽说每年的河南大学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化学保研细则不止一个内容,7-8月的夏令营,9月份的预推免以及10月份的正式推免都有自己的保研细则,想要通过院校的保研项目,必须了解每一次的河南大学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化学保研细则,这些内容是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了解的。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9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河南大学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化学保研细则可能会刷掉一些想要保研的同学,但是也不要灰心,自己仍有选择的余地。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了解

河南大学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化学保研细则是每位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要做的事,为了方便各位同学,河南大学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化学保研信息网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想要稳上岸,就不要放过每一次河南大学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化学保研细则,一定要熟读河南大学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化学保研细则,河南大学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化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公布河南大学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化学保研细则,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河南大学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化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河南大学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化学保研细则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王镜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3 版)

历史文化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第二批次复试成绩公示

作者:   人气:3794  发表时间:2019年04月08日 17:28
历史文化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第二批次复试成绩公示  
 
   
准考证号 姓名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习方式 初试成绩 复试成绩 总成绩  
 
104759060200243 秦阳航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343 89.4 78.37  
105599210004610 朱诗园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360 83.6 77.96  
104759060200190 朱志强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346 88.2 77.79  
105599210002425 陈思睿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339 88.2 77.41  
104759060300015 徐蒙蒙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334 82.8 74.68  
104759060200181 朱翠红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341 79.2 73.24  
104759060200149 焦华倩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339 75.2 71.63  

 

学院简介


化学化工学院是河南大学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院系之一,始建于1923年,重建于1959年,时称化学系,1985年设立工科,1989年改称化学化工系,1995年更名为化学化工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137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者36人,副高级职称者6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省优秀专家1人,省特聘教授1人,河南大学“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第四层次特聘教授1人,黄河学者3人,校特聘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9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6人。学院下设化学、化工、高分子科学、应用化学4个系,有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4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省级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纳米材料与器件学科群为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化学为省级重点资助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为省级重点学科。《走近化学》为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国家级大学生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及河南省在线开放课程、《波谱分析》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分析化学》和《化学化工软件》为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拥有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学科教学(化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校本科生854人,博、硕士研究生229人。
以学院为依托,建设有纳米杂化材料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多酸化学重点实验室、节能减阻添加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阻燃与功能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高校污染控制与废弃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废弃物资源能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工业冷却水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厅级以上科研机构。所主办的学术期刊《化学研究》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院现有实验室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拥有X-射线单晶衍射仪、超导核磁共振仪、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系统等大型仪器,单价10万以上仪器设备总价值4200万元。
学院学术氛围浓厚、治学传统严谨、工作作风踏实,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考研录取率达到50%左右。2014-2018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5项,省部级项目88项,发表学术论文1460篇,其中SCI、EI收录775篇,出版专著、教材7部,专利授权40余项,科研成果获奖165项。同时,学院高度注重产学研结合,致力于以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学院注重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多所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多位国际知名学者来院讲学,每年选派教师到国外访学,主办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会议。
通过不断继承与发扬光大,化学化工学院逐步形成了团结协作、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工作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孜孜求索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勤于思考的科研精神;勤劳朴实、宽以待人、淡泊名利的生活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弘扬优良传统,努力开拓创新,向着高水平研究型学院的建设目标不断迈进!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9年硕士复试安排

作者:历史文化学院   人气:8847  发表时间:2019年03月25日 09:35
根据《河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与录取工作方案》,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复试管理
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和录取工作。
“考生资格核查小组”具体负责学院考生的复试资格问题。不符合要求者,不能参加复试。
“学科专业复试小组”负责确定考生面试和考核的具体内容、评分标准、程序。
、复试分数线与复试名单
1.各专业复试分数线、拟招生情况
专业
代码
专业 政治 外语 专业1 专业2 总分 拟招
生人数
推免
人数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44 44 90 90 325 37 1
060100 考古学 44 44 180   325 12  
060200 中国史 44 44 132   339 43 1
060300 世界史 44 44 132   325 11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 44 44 180   325 8  
2.复试比例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今年的复试比例为1:1.2。
3.复试名单
根据学院复试分数线确定参加复试名单。具体名单附后。
、考生报到资格复查与体检
1.通知
(1)网络通知:学院官网公布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纸质复试通知书不再寄发。
(2)电话通知:学院研科办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电话通知。
(3)没有接到招生单位复试通知电话的第一志愿考生,只要达到我校的复试分数线,可直接按时到校报到。该类考生报到后,学院将及时与学校研招办核对相关信息。
2.报到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9年3月30日上午8:30开始
地点:历史文化学院三楼会议室
3.采集照片并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
时间:2019年3月30日上午8:30
4.资格审查
复试考生报到时需要携带的材料:
(1)应届本科生须携带:准考证、身份证、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套,复印件上须写明考生编号、报考专业)、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证明(证明中必须注明毕业时间和可能取得学士学位的时间)。
(2)非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携带:准考证、身份证、毕业证及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套,复印件上须写明考生编号、报考专业);未通过网上学历(或学籍)校验的考生需向我校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
所有复印件及有关证明交给学院资格审查小组,以备学校复试期间抽查复检。
5.体检
  考生报到时,请携带一寸近期面冠照片4张,领取体检表。完成报到后,体检表贴照片、加盖历史文化学院骑缝公章后,自行到校医院体检,体检费:60元/人。  
、复试的时间、内容形式更新
1. 外语考试
外语口语测试4月1日随各专业面试同步进行。

2. 各专业笔试、加试、面试安排
(1)各专业笔试
3月31日上午8:30-11:30 综合教学楼509
(2)同等学力加试
科目一:3月31日下午2:30-5:30
科目二:3月31日晚上6:00-9:00
地点:历史文化学院一楼107
(3):各专业面试
专业: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
时间:4月1日上午8:30
专业:学科教学(历史):
时间:4月1日下午2:00
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
时间:4月1日下午2:30
地点:历史文化学院(具体教室报到时另行通知)

3. 复试成绩
(1)学术学位研究生最终成绩计算公式:
最终成绩=(初试总成绩÷5)×50%+[(业务笔试成绩+专业面试成绩)÷2×90%+外语成绩]×50%
(2)专业学位研究生最终成绩计算公式:
最终成绩=初试总成绩÷5×50%+[复试成绩×90%+外语成绩] ×50%
复试的所有科目中只要有一项不合格,不予录取。

成绩公示及拟录取
根据招生计划,学院及时公示参加复试考生的复试成绩。对复试合格的考生提出拟录取建议并上报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

六、思想政治品德考核
   在确定录取后,考生到学院领取思想政治考核表。思想政治考核表由考生所在单位组织(或人事)部门填写并加盖公章,在规定的时间随考生档案一并交回学院。

其他
复试考生不准代替报到,到校复试时的差旅食宿费用自理,其他未尽事宜按照《河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与录取工作方案》执行。如有疑问,咨询电话:0371-22622191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三楼研究生办公室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
 2019年3月24日

附: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专业
代码
专业名称 学习
方式
考生编号 姓名 政治 外语 专一 专二 总分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12 汪伟敏 79 70 141 142 432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63 韩东杰 71 78 133 139 421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90 张雨晴 79 67 138 135 419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147 白慧慧 83 63 130 136 412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105 任悦 76 69 129 136 410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121 周磊 74 66 127 139 406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28 史亚男 73 68 131 129 401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118 郭优优 71 78 126 124 399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141 王柳茜 74 85 115 125 399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20 李良 68 63 130 137 398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16 王笑 74 67 117 134 392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96 邵佳琦 71 80 116 125 392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58 郑莉丹 75 56 135 122 388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133 赵晓婷 69 60 117 139 385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44 王晓颖 77 73 111 121 382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70 杨辉华 75 47 132 128 382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76 李向荣 72 69 126 112 379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73 赵大鹏 70 60 113 135 378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36 侯莹 70 58 124 126 378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07 王宝琦 71 64 114 126 375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126 刘瑶培 74 58 109 133 374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71 周润 68 60 121 124 373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99 齐闯 76 60 100 135 371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150 段凤娟 60 58 132 120 370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85 熊蕊 69 57 123 118 367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74 张祎帆 74 49 117 124 364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89 卞钰 70 58 120 116 364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115 王满君 77 67 115 103 362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69 姜慧 66 64 106 126 362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04 刘永芳 70 60 106 115 351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149 李梦 65 67 100 117 349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24 赵智慧 75 47 97 126 345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26 李晨阁 67 48 113 117 345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27 段超明 64 48 115 116 343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82 卢萌鸽 67 50 108 117 342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97 张仕冬 64 49 106 123 342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98 杨艺卓 72 58 101 110 341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081 王笑勤 64 47 97 131 339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045109134 李慧敏 64 56 101 110 331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 104759104752915 刘如凤         推免
060100 考古学 全日制 104759060100035 丁福林 75 63 270 0 408
060100 考古学 全日制 104759060100036 孔品 79 63 254 0 396
060100 考古学 全日制 104759060100046 周小梅 70 56 240 0 366
060100 考古学 全日制 104759060100005 李立远 73 59 232 0 364
060100 考古学 全日制 104759060100004 华佳莹 70 59 234 0 363
060100 考古学 全日制 104759060100020 郑晓娟 74 46 230 0 350
060100 考古学 全日制 104759060100045 朱云风 67 50 230 0 347
060100 考古学 全日制 104759060100003 贡乾坤 75 55 216 0 346
060100 考古学 全日制 104759060100038 王志远 75 46 225 0 346
060100 考古学 全日制 104759060100043 邓皓凡 70 48 220 0 338
060100 考古学 全日制 104759060100013 李寒冰 75 54 207 0 336
060100 考古学 全日制 104759060100001 刘春洋 63 54 212 0 329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010 李子壮 74 65 261 0 400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54 孔晓洁 76 65 254 0 395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072 刘超冉 76 55 256 0 387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98 权亚茹 75 62 250 0 387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56 岳童瑶 72 57 257 0 386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87 赵笛 68 67 251 0 386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26 虎莹 68 65 251 0 384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44 侯志鑫 70 64 249 0 383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23 孟晗 72 59 252 0 383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25 韩苹 72 68 242 0 382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237 胡坤 72 66 244 0 382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032 胡博文 76 50 254 0 380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004 庞治法 72 65 241 0 378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20 张璐 68 57 252 0 377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013 武珊 77 66 234 0 377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80 王之宇 70 55 250 0 375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025 魏斌 71 55 246 0 372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215 张嘉欣 77 55 240 0 372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218 赵东星 66 60 246 0 372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24 江书婷 68 62 242 0 372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221 赵宇飞 76 57 234 0 367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97 张婧婧 68 63 235 0 366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29 薛宾宾 72 59 235 0 366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202 吕春萌 74 51 240 0 365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037 周翔宇 81 53 230 0 364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240 李东升 77 50 233 0 360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248 陈奇 74 48 238 0 360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206 潘梦斯 62 63 234 0 359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031 白育林 71 49 239 0 359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063 蔡阳光 74 61 223 0 358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027 杜瞻瞻 75 48 234 0 357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093 王韬源 75 52 230 0 357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071 邢佳琪 62 54 241 0 357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72 甄西阳 71 57 228 0 356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086 魏明 68 58 228 0 354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71 吴倩云 77 48 229 0 354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83 黄亚涛 70 63 221 0 354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227 安博 73 58 223 0 354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245 胡引兰 66 56 230 0 352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74 郭春燕 72 47 232 0 351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021 江陈安 62 64 225 0 351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58 吴壮壮 63 53 233 0 349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59 徐璐 66 50 233 0 349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203 吕常见 72 48 228 0 348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220 李灵玉 69 56 223 0 348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053 魏轩 70 44 233 0 347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90 朱志强 69 48 229 0 346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225 金远远 70 56 219 0 345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012 赵洁 67 45 232 0 344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243 秦阳航 77 48 218 0 343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81 朱翠红 64 51 226 0 341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060200149 焦华倩 68 56 215 0 339
060200 中国史 全日制 104759104752049 王煜浩         推免
060300 世界史 全日制 104759060300027 周林林 71 73 255 0 399
060300 世界史 全日制 104759060300013 郭艺 76 68 234 0 378
060300 世界史 全日制 104759060300018 邵泽龙 66 60 248 0 374
060300 世界史 全日制 104759060300011 马粉粉 66 56 243 0 365
060300 世界史 全日制 104759060300010 李军军 72 48 222 0 342
060300 世界史 全日制 104759060300026 陈浩明 56 59 226 0 341
060300 世界史 全日制 104759060300015 徐蒙蒙 71 51 212 0 334
060300 世界史 全日制 105119109408163 潘小丽 55 65 251 0 371
060300 世界史 全日制 101839211218240 闫涛 54 73 247 0 374
060300 世界史 全日制 100559333319434 林兴磊 69 68 265 0 402
060300 世界史 全日制 105119109408116 郭玉飞 47 65 248 0 360
060300 世界史 全日制 107189620916533 陈莎莎 53 65 237 0 355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 全日制 104759065100017 王思佳 73 71 263 0 407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 全日制 104759065100016 叶梦晓 69 70 255 0 394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 全日制 104759065100014 牛青青 63 57 220 0 340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 全日制 104599410910046 李延士 46 62 266 0 374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 全日制 107189430213910 庞雪萍 66 66 223 0 355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 全日制 105599210010234 林泽生 49 77 231 0 357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 全日制 102849211018707 李一鸣 67 68 216 0 351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 全日制 103589210008126 史文平 51 59 244 0 354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 全日制 103359000921831 王倩 66 67 230 0 363
 

材料化学

该专业于2019年开始招生。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掌握材料合成及性能检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材料化学领域的理论前沿、最新动态和应用前景,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材料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生产、应用开发、产品研发和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本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是材料科学与现代化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该专业学生应掌握四大基础化学及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基本实验技能;应掌握材料制备方法、材料加工工艺及材料性能分析测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备应用本专业知识的能力独立从事材料化学专业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的能力;具备研究与开发新材料、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8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9人,“双师型”教师16人。现建有基础化学实验室、高分子化学实验室、高分子物理实验室、涂料实验室、仿真实训室、高分子材料加工实训室、高分子材料性能检测实训室等实验实训室,同时建有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配备有XRD、气-质联用、ICP、高效液相色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分子荧光光度计、比表面分析仪等大型仪器,设备总值达1000余万元,同时还与濮阳惠成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训实习协议,形成了“一体化、分阶段、多层次”的特色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
829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2 版或第 3 版)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河南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02)仿生界面化学
(03)超分子自组装
(04)有序分子组装体系
(05)有机功能材料
(06)半导体量子点纳米材料合成
(07)低维纳米材料控制合成
(08)纳米生物检测
招生人数: 1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无机化学
④(829)有机化学
备  注: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河南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纳米材料制备化学(02)合成化学
(03)有机功能材料
(04)摩擦化学
(05)材料与能源化学
(06)催化化学
(07)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8)电化学
招生人数: 2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无机化学
④(829)有机化学
备  注:

中原千人基础研究领军人才

省特聘教授

杰出人才特区第四层次人才

黄河学者

校特聘教授

教授

────历史文化学院────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创建于1923年,是河南大学设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师资 力量雄厚,长期以来形成了中西交融、古今贯通,既重视知识创新、更强调历史通识的学术传统,在国内外 享有盛誉。著名学者如范文澜、嵇文甫、蒙文通、郭绍虞、马非百、朱芳圃、孙海波等曾先后在此执教,从 这里走出去的优秀学子尹达、石璋如、白寿彝、韩儒林等成为享誉中外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浓厚的学术 氛围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史学人才及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      历史文化学院现有教职工9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4人(含中国社科院、国家博物馆合作导师20人 ),硕士生导师91人(含校外合作导师32人,其中职业导师11人),教授、副教授5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 80余人,河南省特聘教授4人,河南大学特聘教授6人,黄河学者4人,教育部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1人,全国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各1人,曾宪梓教育基金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4人,河南省省 管优秀专家7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9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河南省优秀教师4人,河南省优 秀青年社科专家5人,河南省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4人,河南省高校教学技能大奖赛获奖者5人,河南 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担任全国性专业学会会长、副会长者5人。近五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项目30多项,省部级项目60余项,各级横向项目70余项,出版专著60多部,在《历史研究》、《中 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刊物及其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0多篇。      目前学院拥有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同时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 站以及3个河南省重点资助一级学科,中国史和考古学科是河南省特色优势学科群“黄河文明学科群”重要 支撑学科。考古学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资质。目前,我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等国内外单位联合 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学院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300余名,本科生600余名。 经过多年建设,学院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区域与 国别研究中心“以色列研究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实验室“经典文献与文物数字化实验室”、河南省 协同创新中心“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 代史研究中心”和“以色列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重点学科开放研究中心——宋史研究所、世界 史研究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封市与我院共建的宋文化研究院以及一批河南 大学重点研究机构。      学院办公室位于明伦校区古色古香的博雅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院资料室在明伦校区9号 楼,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藏有中外文图书30余万册,民国以来报刊杂志700多种;藏有《四库全书》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全宋文》、《民国丛书》、《丛书集成》等大型套书;拥有中国基本古籍库、 中国方志库、《申报》数据库、中国近代报刊库、中国类书库、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晚清民国期刊全文 数据库等大型数据库,图书资料之丰富、种类之齐全,为师生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学院文物馆占地面积 3000平方米,馆藏文物4000余件,主要服务于历史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等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活动 ,并免费对外开放。 院系代码:011 地  址: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历史文 邮政编码:475001 联系部门:历史文化学院 电  话:0371-22622191 联 系 人:王老师
专业代码、名 称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拟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加 试科目
备注
011 历史文化 学院
79(学术学位 49人,专业学 位30人)
(045109)学科 教学(历史)
00(全日制)不 区分研究方向 不区分导师 20
①101 思想政 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33 教育综 合  ④907 中 国近现代史
复试科目 : 招生学院自定 加试科目: ①写作 ②史学概论
(060100)考古 学
01(全日制)断 代考古 不区分导师
11
①101 思想政 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28 考古学 及博物馆学基 础
复试科目 : 文物考古常识 加试科目: ①写作 ②中国古代史
02(全日制)专 门考古 不区分导师 03(全日制)文 物遗产保护与 博物馆学 不区分导师
(060200)中国 史
01(全日制)史 学理论及中国 史学史
不区分导师
27
①101 思想政 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13 历史学 基础
复试科目 : 方向 01 至 05 :中国古 代史 方向 06 :中 国近现代史 加试科目: ①写作 ②史学概论
02(全日制)中 国历史地理学 不区分导师 03(全日制)中 国历史文献学 不区分导师 04(全日制)中 国专门史 不区分导师 05(全日制)中 国古代史 不区分导师 06(全日制)中 国近现代史 不区分导师
(060300)世界 史
01(全日制)世 界近现代史 不区分导师
11
①101 思想政 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13 历史学 基础
复试科目 : 世界史 加试科目: ①世界当代史 ②中国近现代 史
02(全日制)世 界地区与国别 史
不区分导师
03(全日制)史 学理论与外国 史学史
不区分导师
(065100)文物 与博物馆
00(全日制)不 区分研究方向 不区分导师 10
①101 思想政 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48 文博综 合
复试科目 : 招生学院自定 加试科目: 不加试
630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北师大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4 版)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河南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纳米材料制备化学(02)合成化学
招生人数: 2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无机化学
④(829)有机化学
备  注:
学科教学(化学) [045106]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河南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教育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9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910)无机化学
备  注: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柴逸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8 版)


  姓名:陈丹云
  系别:化工
  职称:教授
  院内行政职务:
  电话:0378-3881589
  传真:0378-3881589
  邮箱:1207@henu.edu.cn

  个人简介
  1983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化学系留校任教,从事化工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至今。主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主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2项。在《应用化学》、《石油化工》、《稀土》、《化学试剂》、《食品工业科技》、《化工进展》和《化学世界》等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在《化工高等教育》等发表教学论文4篇。作为第1完成人制作的“《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教学课件”获2008年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获2010年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被省教育厅和省教育工会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

  研究方向及讲授课程
  研究方向:
  催化剂研制及精细化学品的催化合成。
  讲授课程:
  主讲本科生专业基础平台课《化工原理》,研究生课程《催化原理》,非专业任选课《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和《食品污染与健康》,指导本科生《化工原理实验》和《化工基础实验》。

  研究成果
  论文:
  1.陈丹云,杨晓珂,周慧,何建英.单缺位Dawson结构杂多钨酸盐绿色催化H2O2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石油化工,2010,39(6):656-660
  2.陈丹云,邹雪艳,何建英.SO42-/SnO2-硅藻土型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对正丁酸与异戊醇的催化酯化.应用化学,2010,27(7):797-800
  3.陈丹云,周慧,杨晓珂,何建英.回收灯用钨丝在H2O2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中的催化作用.应用化学,2010,27(11):1282-1285
  4.陈丹云,王树立,何建英.硅藻土复合型固体酸的研制及其催化合成异丁酸丁酯.石油化工,2010.39(2):157-161
  5.陈丹云,李明静,高 丽,李西营,邹雪艳.指导高校工科工业现场实习“六讲法”的探索与实践.化工高等教育,2012,(1)::3-35
  6.陈丹云,曹永军,史利勇,何建英.钛钨双金属原位改性MCM-41的制备及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12,28(1):24-29
  7.陈丹云,周慧,何建英.高岭土复合型固体酸催化合成异丁酸丁酯.非金属矿,2010,33(1):28-30
  8.陈丹云,周慧,何建英.固体超强酸SO42-/SnO2-CeO2-高岭土催化合成乳酸丁酯.化学试剂,2010,32(8):735-738
  9.陈丹云,王海涛,周 慧,何建英.硫酸高铈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丙酸异戊酯.稀土,2010,31(2):45-47
  10.陈丹云,张士真,何建英.硫酸高铈催化合成丙酸异丁酯.稀土,2010,31(4):85-87
  11.陈丹云,曹永军,何建英.硫酸氢钾在环境友好合成己二酸工艺中的应用.化学世界,2010,(8):476-478
  12.陈丹云,汤积德,何建英.固载硫酸盐Ga2(SO4)3/SnO2-高岭土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乳酸丁酯.化学世界,2010,(12):737-740
  13.陈丹云,周慧.硫酸高铈催化合成正丁酸异戊酯的研究.稀土,2007,28(2):47-18
  14.陈丹云,周慧,何建英.硅胶固载硫酸铈催化合成己酸戊酯.天然气化工,2007,32(5):76-78
  15.陈丹云,蔡永红,金邻豫.硅胶固载硫酸铈催化合成己酸己酯.稀土,2008,29(1):53-55
  16.陈丹云,蔡永红,周慧.硫酸高铈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乳酸丁酯.天然气化工,2008,33(4):76-78
  17.陈丹云,张 霞,何建英.硫酸镓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乳酸丁酯.食品工业科技,2008,29(12):191-192
  课题:
  主持项目
  1.非均相酯化催化剂的研制,河南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092102210171)
  2.多组分反应绿色合成工艺研究,河南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112102210008)
  3.长碳链尼泊金酯的合成工艺研究,河南省教育厅基础研究(2008A150002)
  4.环境友好酯化催化剂的研制,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510475015)
  鉴定项目:
  1.非均相酯化催化剂的研制非均相酯化催化剂的研制(豫科鉴委字2010第518号)
  2.高效酯化催化剂硫酸镓改性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及应用(豫科鉴委字2010第517号)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有机化学 [070303]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河南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重点实验室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生物有机化学(02)有机合成
招生人数: 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无机化学
④(829)有机化学
备  注:
832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王镜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3 版)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河南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7]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化学工程(02)化学工艺(03)应用化学
招生人数: 1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1)化工原理
备  注:
 考研派快讯,据河南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8河南大学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方向全日制考研复试分数线详情如下:

学校名称:河南大学

学院名称: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年份:2018

专业代码:080501

专业名称:材料物理与化学

总分:260.00

政治:34.0

外语:34.0

专业课一:51.0

专业课二:70.0

说明:
1、本数据不含专项计划复试分数线(少干及退役大学生士兵)
2、各院系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和计划数制定不低基本分数线的复试基本要求。考生须达到院系确定的学科、专业复试基本要求才能进入复试。


友情提示:
1、查看更多院校专业报录比, 。
2、本信息由考研派根据院校发布的历年报录比整理,如您发现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考研派小编将及时修正,感谢大家的支持。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河南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无机化学(02)分析化学
(03)有机化学
(04)物理化学
(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招生人数: 60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无机化学
④(829)有机化学
备  注: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化学     专业代码:0703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化学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理学院化学一级学科下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于2006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成为北京市化学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科学评估中,我校化学一级学科位居前列。2018年3月份,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本学科经长期发展已形成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队伍,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3人。现有教授44人、副教授4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3人,45岁以下教师已成为学术带头人的主体。
本学科依托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系、无机化学系、有机化学系、分析化学系、化学生物系及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建设。在注重基础和理论研究的同时,将研究工作向下游延伸,形成了“基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实际需求凝炼科学问题-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及产业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色发展模式。经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超分子插层组装化学、纳米结构与限域催化化学、资源与环境分析化学及安全分析、清洁能源材料与电化学、功能有机化学、纳微尺度的计算化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纳米化学与功能器件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近三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17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10294万元,与企业合作项目横向科研经费到款4421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48余篇,其中SCI收录972篇,EI收录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75件,授权专利224件。
  在为研究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的同时,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法国、英国等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研究骨干定期互访、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及联合培养双学位博士研究生等。

专业点分布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省科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温州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华侨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贵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喀什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3 化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9 所,本次参评6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4 10055 南开大学 A
5 10183 吉林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10284 南京大学 A-
10 10335 浙江大学 A-
11 10386 福州大学 A-
12 10486 武汉大学 A-
13 10532 湖南大学 A-
14 10558 中山大学 A-
15 10610 四川大学 A-
1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17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8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9 10247 同济大学 B+
2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22 10285 苏州大学 B+
23 10422 山东大学 B+
24 10459 郑州大学 B+
2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6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7 10635 西南大学 B+
28 10697 西北大学 B+
2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0 10730 兰州大学 B+
31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32 10108 山西大学 B
3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4 10145 东北大学 B
35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36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7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38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39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40 10533 中南大学 B
4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42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44 10673 云南大学 B
45 11117 扬州大学 B
46 10075 河北大学 B-
47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B-
4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49 10212 黑龙江大学 B-
50 10255 东华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357 安徽大学 B-
53 10403 南昌大学 B-
54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530 湘潭大学 B-
57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5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59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60 10755 新疆大学 B-
6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6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65 10140 辽宁大学 C+
6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68 10280 上海大学 C+
69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70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71 10351 温州大学 C+
7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7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76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77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78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79 10184 延边大学 C
8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8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82 10299 江苏大学 C
83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85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6 10427 济南大学 C
87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C
88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9 10512 湖北大学 C
90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91 10560 汕头大学 C
92 10611 重庆大学 C
9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94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95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97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8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99 10385 华侨大学 C-
100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101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102 10657 贵州大学 C-
103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C-
104 11258 大连大学 C-
105 11646 宁波大学 C-

应用化学专业考研科目:
院、系所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2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21-64253230)(商老师) 081704应用化学   01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5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2物理化学或803有机化学 ▲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国家重点学科;△省(区、市)或部委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01)限考803有机化学 
02有机、无机功能材料化学及其应用
03光催化和应用光化学
 

应用化学考研参考书: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备注
024 化学化工学院(电话:83686232)  145      
081704应用化学         
01 化学混合物的精细分离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7 化工原理 复试科目:2401 化学实验理论;2402 化学实验技术操作;2405 英语听力 《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及《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无机、有机化学实验书。 全院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共计105名。不接受单独考试。录取方法:严格执行差额复试;按照1:1.2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后,按复试成绩加初试的两门专业课成绩在应用化学专业考生范围内重新排序,最后确定录取名单(复试不及格者不参加录取排序)。 应用化学专业录取人数由学院当年制定的硕士生招生政策确定。
02 化学废气废水的资源化
03 绿色反应与分离过程一体化
04 膜分离与绿色吸收过程
05 绿色催化反应过程

应用化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由于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就业前景美好。 化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化学参考书目
01-04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05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余学海、陆云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第二版)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1方向:
《普通物理》(第一、二、三册)程守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研究方向
以复旦大学为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学习方式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22 化学系   57   本系拟招收学术学位推免生40人。实际招生数视生源情况调整。
070301 无机化学(学术学位)   1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7人。
01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丰产元素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配位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金属有机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5生物无机化学与蛋白质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6有机光电功能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学术学位)   6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5人。
01色谱方法和高效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化学生物分析和蛋白质组分析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72细胞生物学
03现代电分析化学及传感技术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天然药物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学术学位)   13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9人。
01物理有机化学
02有机合成化学
03超分子材料化学
04药物合成化学
05有机大分子化学
06天然产物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学术学位)   2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6人。
01表面化学与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复相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电极过程和高能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量子化学与分子模拟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5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激光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6结构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光化学和反应动力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9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0工业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1新型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Z1 ★化学生物学(学术学位)   4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3人。
01功能生物分子的化学基础
02生物分子的分离和鉴定
03药物和医用材料的分子设计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5216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2   本专业拟招收全日制2人,学制2年。本专业不招收推免生。
01精细有机化学
02分析仪器技术与仪器分析
03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59基础化学

化学就业前景
化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等因素的拉动下,石化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随着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及日用品的需求增加,化学专业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将增长120%以上,居民消费习惯也将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对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速将超过传统产业。

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将带动相关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等行业的发展,以上行业都是化学专业毕业生可进入的行业。

化学专业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化学系的毕业生主要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如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从事教师职业、报考政府机关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有一些毕业生立志当科学家、搞研究,他们就选择在国内外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