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药学学科介绍

发布时间:2020-06-0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药学学科介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药学学科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药学学科介绍 正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药学学科始于2006年中药学硕士学科点,历经多年的蓬勃发展,于2016年成立化学与药学院之际,进一步整合中药学硕士学科点部分师资,于2017年成立了药学系。经短暂有效的建设发展,药学学科已形成了天然药物化学、生药资源保护与利用、新型药物设计与合成等稳定的特色方向,于2018年9月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本学科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人。本学科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药材与果树套种增效技术研究与推广,建立了贝母,黄芪,艾叶等中药材示范基地,且基地的社会影响力逐渐扩大,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药学基础研究成果裴然,2019年我校药理学与毒理学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本学科逐渐成为全国农林资源药物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和西北药品研发的重要力量,对于培养西部药学领域高层次人才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
一、 学科定位与目标
本学科紧密围绕国家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树立农林与健康科学融合发展观,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入主流、国际化”的建设思路,充分发挥原有天然药物化学和中药学硕士一级学科的优势条件,瞄准国际药学科技前沿,有重点地推进药学学科建设。通过药学与化学、食品、生物以及农林等学科的交叉渗透,在药物化学和药理与毒理学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在新药和保健食品研发和转化方面取得新进展,药学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 学科优势与特色
天然药物特别是药食同源在保障民生、产业发展、服务三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学科依托西北地区特色药用生物资源,以农林药物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和培育保护为重点,突出天然创新药物发现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研究特色,实现农林与健康科学融合发展。相继建设完善了陕西省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药指纹图谱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中药指纹图谱与天然产物库研究中心、校级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所、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本学科现已形成生药资源保护与培育、天然药物化学、天然活性成分全合成与结构改造、分子药理与新药靶点发现、新型药物递药系统5个密切衔接的具有区域优势、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和新药研发技术体系。其中,天然药物化学、生药资源保护与培育方向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优势突出。
三、 人才培养目标
本学科本着“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宗旨,强化人才培养目标,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药学学科成为西北地区高层次药学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学生政治思想和学风教育,积极倡导求真、务实的学风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格实施培养各环节的考核制、导师组与导师第一责任人制度、学术交流制度、实践教学制度等,使本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创新型药学专业技术人才。
四、 学科方向设置
(1)天然先导活性成分的发掘与开发
该方向依托陕西省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博发己长,发挥学科优势,是西部地区特色鲜明、领导地区天然药物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品牌学科。针对西北地区特色药用生物资源,构建以活性为导向的药物高效发现、活性追踪分离、结构鉴定及机制确定集成系统,探索应用于不同特色生物资源的先导化合物发现新技术和结构研究新方法,发掘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先导化合物。为西北地区新药研发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
(2)西北地区生药资源保护与培育
本方向重点针对中药材规范化栽培种植与质量控制,以西北地区道地中药材生产与资源合理利用为纽带,加大良种选育研究与种植推广与扶贫攻坚,是西北药材种植研究的支柱力量,为西北地区中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3)天然活性成分全合成与结构改造
本方向瞄准国际药物化学前沿,通过药物化学与生物学、计算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开展原创药物设计合成的新策略与新方法、先导化合物成药性结构优化和新药研究,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了多类新型活性化合物不对称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策略,计算机辅助药物理性设计技术等,为新药研发和产业化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4)分子药理与新药靶点发现
以“新药靶点发现与精新药物研发”为发展思路,以农业与健康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以西北特色药用资源活性成分为重点,针对恶性肿瘤、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建立了天然活性成分对神经元迁移、多种糖尿病酶活筛选等关键技术;从细胞与分子靶点深入阐明药物作用的机理,为创新药物的筛选、评价提供新方法、新技术支持。
(5)新型药物递药系统
紧跟药剂学发展趋势,采用离子敏感、温度敏感和生物分子识别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建立了糖分子、多肽主动靶向筛选关键技术,开展微/纳米药物新剂型和靶向递药系统研究。在载体材料改性和智能化修饰方面形成了特色与优势,开发新剂型,为解决天然药物疗效较低和毒副作用较强的问题提供了给药策略。
五、学科的国内外影响
本学科前期在农林药物资源研究与开发方面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较大的社会影响,其中天然药物化学、西北生药资源保护与利用领域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处于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对学校优势学科群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近五年来,本学科获得国家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FD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课题85项,资助金额800万元左右。发表SCI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一、二等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5件,建立了5个中药材示范基地,推广了太白贝母种子繁殖技术、艾种质良种选育技术、甘肃党参种植技术等,为西北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2019年我校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提升了我校药学一级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影响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添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报录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姐微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真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目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排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保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众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xibeinonglin/yanjiushengyuan_33028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