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4:5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扬州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扬州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扬州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扬州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扬州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扬州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扬州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扬州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考研派网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扬州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郭院林 陈健 宋爱平 靳惠明 曾励 王昌龙 朱兴龙 张瑞宏 龚俊杰 秦永法 周建超 曹峻 罗飞云 钱玉林 王逸 孟咸美 陈承堂 苏喆 周立胜 曲昇霞 葛同山 邱爱民 李云波 蔡养军 郑景元 李秀华 胡吕银 焦富民 曾凡燕 马荣春 万国海 陈玉山 蔡宝刚 王毅 徐祖澜 张清 树友林 袁凤林 高功步 熊登榜 崔金云 刘伟忠 姜苏 王元华 李志斌 张春华 胡学勤 金峰 张亚维 谭永全 费新 成新华 韩宏华 周春平 吴进红 蒋建刚 邓世荣 王丽萍 谭燕 徐金海 黄春燕 张敬华 薛庆根 马晓旭 夏莉艳 邢大伟 钱斌 潘成云 刘德妍 孙亚范 吴婧 冀县卿 李伯圣 吕燕 汤学俊 张斌 李庆钧 崔彬 缪艳娟 高云龙 牛刚 王新驰 余海鹏 陈晓明 凌国顺 陈耀 蒋乃华 秦兴方 谢科进 钱忠好 生利霞 徐小勇 周春华 成玉富 凌裕平 韦军 缪旻珉 李良俊 江解增 薛林宝 陈鹏 陈学好 刘芳 杨国庆 刘井兰 张清霞 孔维文 冯从经 王建军 黄东林 刘曙照 徐建祥 童蕴慧 徐敬友 祝树德 杜予州 杨益众 吴进才 张建新 张敏莉 杨鼎宜 沈家军 杨鼎久 刘雁 袁建力 刘平 莫岳平 葛强 陈虹 夏扬 刘光远 杨华 陈松山 王楫 方文礼 张海榕 汤富华 丰玉芳 孙生茂 王莎烈 周领顺 秦旭 王金铨 张锡娟 何军辉 韩玖荣 陈小兵 曾祥华 王健 胡经国 封国林 何大韧 单殿元 陈学广 张其昀 张亚军 于广元 班吉庆 徐林祥 肖淑芬 汪俊 武新宏 陈韵强 倪其育 范文霈 冯锐 邓杰 薛晓阳 潘洪建 史华楠 陈家麟 刘久成 申卫革 徐家庆 芮鸿岩 王晓燕 刘华 戴玉琴 张爱武 殷月兰 陈刚 陈云 朱素娟 周福才 杨生妹 葛才林 王幼平 金银根 顾蕴洁 罗时石 杨春 杨晨 宋晓丽 范磊 赵有华 贾哲华 葛玲玲 李娟 孙诚 刘俊亮 董宝霞 孔黎明 石国军 解菊 曾勇平 景崤壁 韩莹 韩杰 徐琴 姚干兵 赵红坤 陈铭 张淮浩 张恩仁 张晓红 张永才 张远 张存 宋根萍 杨继生 杨占军 纪立军 孙晶 刘永红 刘燕 吕琳 王洋 阚锦晴 程志林 菅盘铭 张扣林 吴星 刘文龙 王雅琼 蔡传仁 季素月 刘金林 魏俊潮 徐罗山 朱家生 董琪翔 陈建华 黄强联 缪龙 袁东锦 田金龙 邱瑞瑯 谢静月 方明 李仪 高宝龙 彭杰 谭长青 徐元玉 陈爱国 施洪飞 胡玉龙 刘霞 李宁川 潘同斌 金其贯 张钧 王林 傅建 朱风书 潘绍伟 颜军 俞磊 冯立国 蔡汉 金飚 陶俊 杨旭 王道荣 章佳新 唐金海 田明国 王静成 顾加祥 杨建东 荆鑫 侯瑞兴 史宏灿 束余声 杨岷 顾晓 顾沈阳 张恒柱 黄金华 郭军 孔祥 尹香花 张玲玲 张晓梅 张桁忠 张新江 沙维伟 王中亮 关兵 徐立春 沈维干 汪步海 张键 纪荣平 刘臣辉 乔庆云 王子波 周晓见 从海兵 王小治 胡健 朴哲 单玉华 何成达 沈新平 刘世平 严长杰 刘巧泉 汤述翥 邓德祥 张祖建 朱新开 杨连新 孙怀昌 刘秀梵 刘宗平 刘学忠 成大荣 成勇 邢华 朱国强 朱家桥 许小琴 许金俊 陈素娟 李金贵 李建基 吴艳涛 张汤杰 张金龙 张雨梅 张泉 金文杰 孟霞 胡顺林 袁玉国 徐建生 陶建平 顾建红 殷俊 秦爱建 高崧 高巍 钱琨 彭大新 焦新安 熊喜龙 薛整风 鞠辉明 孙镇平 石火英 王晓泉 王捍东 王彦红 王志强 王亨 王成明 卞建春 卜仕金 于海 徐鑫 杨振泉 肖丽霞 杨明 鲁茂林 黄阿根 胡博然 顾林 方维明 钱建亚 顾瑞霞 金昌海 汪志君 蒋云升 陈忠明 朱云龙 周晓燕 彭景 毛羽扬 崔桂友 路新国 王国华 马健鹰 张旗 陈肖静 孙安修 许正新 李吉萍 孙云 许爱华 葛晓群 周晓霞 奚菊群 胡荣 刘墨祥 朱虹 申丽 钱静 刘延庆 卜平 苏佩清 陈华圣 王劲松 李湘鸣 包广宇 韩崇旭 王礼同 王家祥 杜芳 孙红光 王金光 王守安 吴晶涛 李澄 王秀丽 袁皓琛 冯永山 郑瑞强 朱永泽 郑英 季明春 龚卫娟 程宏 傅奕 严华 杨维平 李国才 焦红梅 李国利 武辉 陈琦 戴华 张振刚 王大新 顾翔 何胜虎 袁晓晨 李允模 朱海杭 王甦 向晓星 丁岩冰 顾健 姜扬文 闫彩凤 张学亮 张育 张培建 刘歆农 陈平 朱远方 谈景旺


  谈景旺,男,硕士导师,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博士,国家卫生部普通外科内镜诊疗基地主任,省外科学会委员。
  长期从事肝胆胰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可很好施行肝、胆、胰、脾、等疾病的任何复杂的开放及微创手术,胰头肿瘤、肝门胆管癌等手术切除率达90%以上,顽固性腹水治疗全国一流,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半肝切除、巨脾切除等全国一流,曾一人负责肝脏移植取肝、修肝、植肝及术后管理20余例,其中一例为肝移植联合胰腺十二指肠切除,为国内第二例相似比例。2006年获第八届福建省青年科技奖,2006年获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先进工作者, 2007年获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9年国家卫生部普通外科内镜杰出青年奖及多项先进技术引进奖。共发表科研论文近100篇,其中,2篇SCI已校样,4篇一审通过,多篇待发表。
  现带领学生开展了关于极限肝切除、肝肿瘤、肝移植免疫学等相关的前沿课题研究,有望获得一定成果。
  谈景旺等,腹腔镜胆道探查87例临床经验总结.肝胆外科杂志,2008年第10期.
  谈景旺.改良Bacon吻合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总结.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9.
  谈景旺,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42例临床经验总结.中华肝胆外科治疗,2009.
  谈景旺,肝尾状叶嗜铬细胞瘤手术切除一例,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9年.
  谈景旺,杜建等.肝移植围手术期中医药应用前景的思考.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 17(10)
  谈景旺,杜建等.肝移植围手术期中医药应用的初步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7(11)
  谈景旺,陈文,吴燕斌等.肝外胆管癌外科及综合综合治疗.中华肝胆外科治疗,2007 13(2)
  蒋国庆,谈景旺,张克志,谢萍.全腹腔镜脾切除术42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8年第11期.
  谈景旺,肝移植受体手术的难点及对策.国际外科杂志,2007,第2期.
  谈景旺,腹腔镜左半肝切除,肝胆外科杂志,2008年,第3期.
  谈景旺,陈文,吴燕斌等.肝移植术后EB病毒感染4例.中国现代普通外科杂志.2006,9(2)
  谈景旺,杜建.胆道肿瘤治疗进展.福建医学杂志,2006,21(5).
  谈景旺,陈文,吴燕斌等.肝移植术后胆汁淤积的诊治.外科理论与实践.2006,11(4).
  谈景旺,陈文,吴燕斌等.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几个问题.中国临床医药杂志,2006(5).
  谈景旺等.肝移植外科手术难点及对策.国际外科学杂志,2009.
  16. 谈景旺,徐夙媛,江艺,张绍庚,张志坚,陈立武,肝移植术后胆泥、胆结石的诊治,外科理论与实践.2003,8(6):488-489.
  17.谈景旺,张绍庚等.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国临床医学.2003,10(1).115-119.
  18.谈景旺,江艺.肝移植治疗肝胆恶性肿瘤,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2,5(4).199-204.
  19.谈景旺,张绍庚,江艺.肝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及危险因素分析.外科理论与实践.2003,8(4):358-360.
  20.谈景旺,张绍庚等.阻塞性黄疸中肝细胞凋亡及机制的研究外.科理论与实践.2003,8(2):129-132.
  21.谈景旺,江艺.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3,30(1):17-20.
  22.谈景旺,杨甲梅等.细胞毒T淋巴细胞在异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2,11(9):545-547.
  23.Tan JW(谈景旺),Zhang SG, Jiang Y,et al.Apoptosis in acute rejection of hamster-to-rat liver transplantation. Hepatobiliary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2002,1(3):340-345.
  24.Tan JW(谈景旺), Zhang SG, Jiang Y, et al. Early preventation and treatment of biliary tract complications afte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Hepatobiliary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2003,2(1):48-54.
  25.谈景旺,姚和祥.异种肝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脾脏的作用.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0,21(2):83-85
  26.谈景旺,姚和祥,钱光相,吴孟超.异种肝脏的原位移植及体外临床应用.中华肝脏病杂志,1999,(3).
  27.谈景旺,程俊波,姚和祥,杨甲梅,钱光相,吴孟超.细胞免疫在异种肝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作用的研究.中华肝胆外科杂志,1999.(3).
  28.谈景旺,江艺等.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2,23(2):98-100.
  29.谈景旺,姚和祥,杨甲梅,钱光相.吴孟超.异种肝移植中体液免疫反应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中华消化杂志,1999年04期.
  30.谈景旺,王烈,杨甲梅,钱光相,吴孟超.T淋巴细胞在异种鼠肝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中华医学杂志1999年07期.
  31.谈景旺,杨甲梅.协调性异种肝移植免疫病理学的实验研究,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2):166-168.
  32.谈景旺,钱光相.仓鼠到大鼠原位肝移植技术的改进,解放军医学杂志.2000,25(2):155-156.
  33.谈景旺,张绍庚,钱光相,吴孟超.仓鼠到大鼠原位肝移植38例.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年10期.
  34.谈景旺,张绍庚,钱光相,吴孟超.仓鼠到大鼠异种肝移植模型的改良.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9年04期.
  35.谈景旺,陈文梓.影像学在肝移植中的应用.肝胆外科杂志,1999年04期.
  36.谈景旺.T淋巴细胞在异种鼠肝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10期.
  37.谈景旺,张柏和,钱光相.细胞凋亡与肝细胞损伤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1998年01期.
  38.谈景旺,姚和祥,张柏和,钱光相,吴孟超.阻塞性黄疸肝脏中细胞凋亡的初步观察.肝胆胰外科杂志1998年04期.
  39.谈景旺,张绍庚.细胞凋亡与器官移植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7年02期.
  40.谈景旺,张绍庚,杨甲梅,钱光相,吴孟超.协调性异种肝移植免疫病理学的实验研究.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1.谈景旺,张绍庚,王烈,江艺,姚和祥.阻塞性黄疸中肝细胞凋亡及机制的研究.外科理论与实践2003年02期.
  42.谈景旺,杨甲梅等.异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细胞凋亡的研究.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2,11(1) :33-36.
  43.谈景旺,姚和祥,张柏和,钱光相,吴孟超.阻塞性黄疸肝脏中细胞凋亡的初步观察.肝胆胰外科杂志,1998:(4).
  44.张绍庚,谈景旺,程俊波,江艺,林华.巨大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切除.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4,13(3):167-169.
  45.张绍庚,谈景旺,程俊波,吕立志,江艺,姚和祥.伴活动性肝炎的肝细胞癌围手术期处理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3,9(8):475-477.

  联系方式:
  身份证:350102196804260058
  Tel:13815812608
  E-mail:tanjingwang02@yahoo.com.cn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朱远方,男,1955年出生,本科,学士学位,1982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学士学位,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获市科技成果奖2项。
  现从事于胃肠外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胃肠道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小肠移植基础与细胞凋亡的研究。

  主要社会兼职:
  扬州市普外科专业委员、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2009年1月 开展改良式胆总管十二指肠内引流术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2010年1月 开展胆囊管不全阻塞症新诊断方法的研究,相关课题正在申请中。师从香港大学外科国际著名专家范上达院士,对普外科疾病及其疑难杂症的诊治有较高的造诣,从事普外科工作37年,特别擅长胃肠、小儿肝胆胰疾病的诊治。1988年以来常规开展各类胃癌及贲门癌根治、结肠癌及直肠癌根治等手术、全胃切除术、直肠肛管癌保肛手术、小肠排列手术、直肠脱垂手术、脾脏手术、小儿成人各类疝手术、小儿肝胆胰及胆总管囊肿等手术,同时开展内镜及微创外科手术,1995年以来开展了胰头十二指肠切除、各类肝切除、肝门胆管癌切除等多项高难度手术,同时还开展了门静脉高压手术及各类复杂的胆道手术。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参加肝脏移植15例,对重症胰腺炎有较深研究。近几年来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2篇,获得市科技成果奖2项。

  主要工作和学习经历:
  1986.5-至今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1993.7-1994.7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普外科高级医师进修班进修
  1999.3-1999.7香港大学肝胆胰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陈平,男,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为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外科主任,普通外科主任,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考培基地主任,江苏省重点临床专科—普通外科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胃肠专业委员会副组长、江苏省外科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普通外科质量控制中心成员,扬州市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委,扬州市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编委。曾获“扬州市劳动模范”,“扬州市十佳医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长期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临床科研能力。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5项,获厅市级科技进步奖15项,在SCI、国家级、省级核心杂志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专著4部。主要研究方向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

  一、学习与工作经历
  1974年10月~1977年10月,黑龙江国营857农场2连,文书
  1977年10月~1978年3月,黑龙江国营857农场职工医院,卫生员
  1978年3月~1982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学生
  1982年7月~至今,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外科,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胃肠外科主任、普外科主任、外科主任

  二、近年科研获奖
  1.陈平,陈志琳,徐立春,孙振华,施诚仁。氟胞嘧啶/胞嘧啶脱氨酶自杀基因结合热休克蛋白多肽复合物治疗小鼠胃癌。---2005扬州市优秀论文三等奖
  2.王正兵,贾筱琴,钱建军,刘歆农,陈 平。TRAIL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抑制肝癌生长的实验研究。---2006扬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3.徐立春,卜平,陈平,孙振华,刘晓丹。内皮抑素基因克隆表达与消化道肿瘤实验临床治疗的研究。---2006扬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4.陈平,陈志琳,徐立春,孙振华,施诚仁。自杀基因疗法结合热休克蛋白瘤苗抗肿瘤研究。---2007扬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5.徐立春,卜平,陈平,张育,孙振华。SC生物修饰构建的新型疫苗治疗胃癌的实验临床创新研究。---2008扬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发表论文
  1.Chen P, Zong L, Zhao W, et al.Efficacy evaluation of imatinib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a meta-analysis.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0; 16(33):4227-32.SCI
  2.Zong L, Chen P.Billroth I vs.Billroth II vs.Rouz-en-y following distal gastrectomy: a meta-analysis based on 15 studies.Hepatogastroenterology 2011; 58(109):1413-24.SCI
  3.Zong L, Chen P, Chen YB, et al.Pouch Roux-en-Y vs.No Pouch Roux-en-Y Following Total Gastrectomy: a meta-analysis based on 12 studies.J Biomedical Research,2011,25(2): 90-99.
  4.Zong L, Chen P, Kitano S, et al.Clinical Experience and Analysis of 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Combined with Improved Bacon for the Treatment of Lower Rectal Cancer.Hepatogastroenterology 2011; 58(110-111).SCI
  5.Zong L, Chen P, Shi GH, et al.Gastric Cavernous hemangioma: a rare case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ncology letters, 2011; 2(6): 1073-1075.SCI
  6.Li Q, Wang D, Li J, Chen P.Clinicopathological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HER-2/neu and VEGF expression in colon carcinomas.BMC Cancer 2011; 11:277.SCI

  四、承担课题
  1.2005 血管生成抑制剂Canstatin联合豆蔻提取物治疗荷瘤裸鼠实验研究
  江苏省卫生厅科研课题 项目编号:H200554 2005-2008,已完成。
  2.2007 DCR3,HER-2NEU,KAI1在人大肠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市社会发展科技三项费用 项目编号:YZ2007051 2007-2010,已完成。
  3.2009 微卫星不稳定性与胃肠道间质瘤相关基因移码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苏北人民医院院级课题 项目编号:yzucms0915 2009-2011,结题中。
  4.2010胰岛素生长因子基因突变与胃肠道间质瘤的相关性研究及可能作用机制
  苏北人民医院院级课题 项目编号:yzucms201029 2010-2012,进行中。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刘歆农,男 ,1961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
  专业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学历:医学本科,学士学位
  行政职务: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党员书记;
  扬州市卫生局副局长
  从事专业:腹部外科

  研究方向:
  胰腺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

  学会兼职:
  江苏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医院管理学会理事、
  江苏省药事管理委员会副理事长、
  扬州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经历:
  1979.7~1984.8 南京医学院医疗系本科学习
  1984.8~1992.7 苏北人民医院外科 住院医师
  1993.7~1996.4 苏北人民医院 支部副书记
  1996.4~2002.10 苏北人民医院 副院长
  2002.10~2006.1 扬州市卫生局 副局长
  2006.1~目前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院长、党委书记

  科研工作:
  注重基础研究和临床相结合,作为主要负责人获市、局科技进步奖3项,主持科研课题2项尤其在胰腺肿瘤和乳腺疾病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4篇。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张培建,男,1958年1月出生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医学博士, 扬州大学医学院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外科学基础和普通外科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30余年。现任扬州大学重点学科《外科学》学科带头人;扬州大学外科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兼任扬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外科副主任、普通外科副主任、普通外科研究室主任;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医院普通外科病区主任;《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约编辑;《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现代医学》、《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华现代外科杂志》及《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等杂志编委;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库成员;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扬州市科技局、卫生局专家库成员;扬州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扬州市普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及主要参与完成省、厅级科研课题20余项,获中国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2项。迄今已出版了《临床畸形与变异解剖学》等医学著作8部,其中独著、主编4部,其中个人撰写30余万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专业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在中华系列杂志发表论文15篇, SCI/Medline收录2篇。先后获省、厅级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优秀学术论文奖、教学成果奖及优秀科技图书奖等30余项。是青藏高原首例同种异体原位肝脏移植手术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在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肝脏、胆囊、胰腺良、恶性疾病的手术及综合治疗方面有着较深造诣;擅长肝脏、胰腺及脾脏等腹部创伤的救治;以直视微创和小切口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胆囊息肉的手术治疗为特色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肝胆胰外科疾病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及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微创外科技术在肝胆胰外科疾病的应用。
  联系电话: 0514—82981199-60906 13773577808
  电子邮箱: yzu.edu.pjz@163.com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张育(1960.10-),男,医学硕士,1984.7毕业于南京医学院(现南京医科大学),现任扬州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工作单位:扬州大学生医学院、江苏省省苏北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1989年在上海瑞金医院临床进修,1992年受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协和医院CMB研究班学习,2003年德国ULM大学访问学者。1998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获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现从内科学风湿免疫学专业,研究方向为炎性关节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主要社会兼职:
  江苏省高等学校医药教育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江苏省中西结合学会理事,扬州市医学会常务理事,扬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科医师分会全国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风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江苏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学分会委员,扬州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扬州医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执行编委,《实用临床医药学杂志》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实用医学杂志》、《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特约审稿专家,扬州大学科技查新站查新咨询专家。

  近年来所完成和正在进行的课题:
  1)沙利度胺抗RA血管新生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江苏省科技厅(BS2005037)2005-2007(主持)
  2)中药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作用机制的研究
  江苏省中医药局(H05110)2006-2007(主持)
  3)缺氧诱导因子-1与白血病多药耐的关系
  扬州大学自然科学基金(PK0513123)2005-2007(主持)
  4)炎症网络、血管新生对风湿病易栓症作用及中西药干预研究
  扬州市科技局(YZ2005050)2005-2007(参加,第二)
  5)AS患者淋巴细胞凋亡、T细胞活化与疾病活动关系研究
  扬州市科技局(YZ2006057)2006-2008(参加,第三)
  6) Genistein抗类风湿关节炎的分子机制研究
  江苏省教育厅课题(07KJD320245)2007.7-2009-12(主持)
  7)Leptin调节Th17类细胞因子表达在AS发病中的应用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课题(YZUCMS0934)2009-2011(参加,第二)
  8)金雀异黄素调节RA信号通路的研究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课题(YZUCMS201015)2010-2012(主持)
  9)磁性纳米粒子示踪MSC靶向修复RA关节损伤的机制研究
  江苏省卫生厅课题(H2010048)2010-2012年(参加,第三)
  10)IER2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2278)2012-2015(参加,第二)

  近年来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1、.腺病毒介导的内皮抑素对关节炎大鼠炎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10(12):717-721(通讯作者)
  2、ATO对K562细胞VEGF/R及MMP-2、9的影响的研究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7;28(2):107-110
  3、三种NSAIDS对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7;13(3):133-136(通讯作者)
  4、联合方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7):2660-2663
  5、重组腺病毒介导的内皮抑素抗关节炎大鼠血管新生机制的研究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23(10):1353-1357
  6、沙利度胺联合MTX治疗RA的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2007;2(11):641-642
  7、三氧化二砷对耐药白血病细胞VEGF和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6):647(通讯作者)
  8、ATO对阿霉素耐药的白血病细胞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影响
  肿瘤防治研究 2007;(9):682(通讯作者)
  9、Gen对氯化钴诱导的白血病K562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抑制作用的研究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8;16(1):38-43(通讯作者)
  10、某些中药对K562/A02细胞Mdr1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影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8,16(4):785-789(通讯作者)
  11、TIMP1抗关节炎大鼠滑膜炎症及血管新生的研究。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8;12(1):65-67
  12、THD和MTX抗CIA大鼠滑膜血管新生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9):23-27
  13、士的宁对K562细胞经典和非经典多药耐药机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8;24(5):29-31(通讯作者)
  14、THD联合MTX对关节炎大鼠炎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9;14(2):167-170(通讯作者)
  15、益气通痹合剂抗CIA大鼠关节滑膜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
  中国实用方剂学杂志,2009;15(5):63-66(通讯作者)
  16、Gen对II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FLS分泌IL-1β和TNFα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7):636-641(通讯作者)
  17、重组腺病毒介导的TIM1基因对RA大鼠滑膜血管新生的影响
  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2009;13(41):8097-8103
  18、金雀异黄素对CI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分泌的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影响
  中华风湿学杂志,2010;14(1):25-29(通讯作者)
  19、复方当归注射液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中国药房 2010;21(3):205-208(通讯作者)
  20、THD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炎症及血管新生相关因子影响的研究
  医药导报 2010;29(2):69-73(通讯作者)
 


  张学亮,男,1957年2月生。1983年7月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1991年在第三军医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历任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医师、助教、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1997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1997年9月至1999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9月至2002年8月任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01年1月至2002年8月任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硕士生导师。2001年12月至2002年8月任第三军医大学第六届学位评定委员会临床医学内科学分委员会委员。2002年9月至2006年6月任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年1月更名为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2003年9月始任扬州大学、苏州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9月至2005年12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Westmead医院糖尿病和内分泌研究中心做访问研究。2006年7月始任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科研上主要从事中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研究。已发表论文26篇,综述5篇;参编著作2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学习和工作经历:
  1978.9-1983.7 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学员, 获学士学位
  1983.8-1984.12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科住院医师、助教
  1985.1-1988.7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医师、助教
  1988.8-1989.1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科总住院
  1989.2-2000.8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讲师
  1991年获医学硕士学位(在职申请学位)
  1994.9-1997.7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博士研究生
  学科:内科学(内分泌代谢病学专业)
  博士学位论文:糖尿病早期主动脉组织学、酶、应力等变化及其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1997.9-1999.10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 博士后
  研究课题:大黄酸在2型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作用 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
  2000.9-2002.8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2001.1-2002.8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硕士生导师
  2001.12-2002.8 第三军医大学第六届学位评定委员会临床医学内科学分委员会委员
  2002.9-2006.7 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年1月更名为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2003.9- 扬州大学、苏州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5 .9-2005.12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Westmead医院糖尿病和内分泌研究中心访问研究人员
  2006.7--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获奖情况:
  何作云教授主持的“心血管疾病血细胞生物物理特性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获1996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人排名第8 。

  已发表的论文:
  张学亮,廖立生,王心明. 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意义. 中华肾脏病杂志 1993;9(6):348-349
  张学亮,何作云,王心明,等. NIDDM合并高血压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意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1994;4(4):5-7
  张学亮,张啸峰,何作云,等. NIDDM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红细胞聚集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1997;7(3):12-14
  张学亮,何军,舒昌达. 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主动脉收缩反应的变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7;19(2):105-108
  张学亮,何军,舒昌达. 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舒张功能的变化.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1996;21(校庆特刊):31-35
  张学亮,舒昌达. Ca2+在高浓度胰岛素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8;20(1): 19-20
  张学亮,舒昌达. 高糖、高胰岛素环境对大鼠主动脉零应力状态的影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8;14(5):468,487
  张学亮,王心明. b-内啡肽、亮啡肽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初探. 全国临床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南宁: 1991:64
  张学亮,舒昌达,何军. 高糖加高胰岛素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影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9;15(3):237-239
  张学亮,舒昌达. 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主动脉零应力状态的变化.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0; 16(1):83-86
  张学亮,舒昌达. 4周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超微结构及内皮通透性的变化. 中国糖尿病杂志 1999; 7(6): 375-377
  Zhang Xueliang,Guo Xiaohua,Gong Rujun,Liu Zhihong,Zhou Hong,Zhang Tingting,Li Leishi. Effects of rhein on FN accumulation and TGFβ1 mRNA overexpression in glomerulae of experimental type 2 diabetic rats.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fe Science and Clinical Medicine 2000. April 19-21, 2000 Beijing China. 340
  Zhang Xueliang, Liu Zhihong, Wang Jianping, Chen Huiping, Li Leishi. Effects of rhein on uric protein level and renal histomorphylogical changes in experimental type 2 diabetic rats.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fe Science and Clinical Medicine 2000. April 19-21, 2000 Beijing China. 340
  张学亮,冯晓丽. 授之鱼又授之于渔.内分泌代谢病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医学教育研究 2001;14(13):12-14
  张学亮,何军,舒昌达. 糖尿病大鼠主动脉零应力状态与几种金属元素含量的关系.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24(1):81-83
  张学亮,何军,舒昌达. 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几种金属元素含量与收缩反应的相关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2,18(7):861
  张学亮,徐梓辉,周世文,等.“参地糖脉宁”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红细胞聚集性及尿白蛋白量的影响.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3;13(13):253-255
  张学亮, 舒昌达. 4周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脱氢酶活性变化. 中国临床医学月刊 2003;2(30):207-210
  张学亮,冯晓丽,陈卫,等. 吸烟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变化 中国临床医学月刊 2003;2(2):793-795
  张学亮,陈蕾,蒋联,等.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功能减退综合征伴精神症状一例. 中华医学论坛 2003;122
  张学亮,陈蕾,蒋联. 高血糖昏迷伴低钠血症、高钾血症1例. 中国临床医学月刊 2003;2(8):783-784
  张学亮. 二甲双胍致低血糖昏迷1例报告. 中国基础与临床医学杂志 2005; 4(2):30
  张学亮 蒋联. 糖尿病合并败血症3例报告. 中国基础与临床医学杂志 2005; 4(2):32
  张学亮 蒋联. 左氧氟沙星致尿潴留2例报告. 中国基础与临床医学杂志 2005; 4(4):
  张学亮,冯晓丽,郑宏庭,等. 曲美他嗪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影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5;27(24):2478-2479
  张学亮* 郭啸华 刘志红, 等. 大黄酸对低剂量链脲菌素肥胖糖尿病大鼠尿蛋白量、肾小球形态学和TGFβ1 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5; 13(6): 563-564
  发表综述:
  张学亮,郑丰. 抗TNF疗法研究进展.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8;7(2):152-156
  张学亮,郑丰. 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与肾小球疾病.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8; 7(3): 258-263
  张学亮, 沈克勤. 嗜酸细胞增多研究进展.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9; 8(1): 48-52
  张学亮. 生物活性多肽与肾衰.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9; 8(5): 461-464
  陈朝红,张学亮. 糖尿病肾病遗传学研究进展.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8; 7(2): 157-160
  参与著作编写:
  张学亮,廖立生,王心明.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见:孙秉庸,赵修竹,李楚杰(主编). 病理生理学进展 第五分册.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 364-373
  张学亮.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 见:钱桂生 主编. 临床血气分析.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290-302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闫彩凤,博士,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科副主任。
  1993年7月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获医学学士学位;
  1999年7月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内分泌学专业,获内分泌专业硕士学位(全日制国家统招);
  2007年7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获内分泌专业博士学位。
  主持的科研课题“T细胞接种及IL-4对NOD鼠1型糖尿病的影响”,于2002年11月被山西省科技厅鉴定为国际先进并获山西省高等学校技术进步二等奖;
  参与2项由山西医科大学张志利教授主持的由山西省归国基金资助的1型糖尿病免疫学研究的系列课题;
  主研一项由向红丁教授主持的科研课题:北京市东城区糖尿病社区化管理模式建立及研究;
  参与一项“真胰岛素和胰岛素原BA-ELISA在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等的应用研究”获2002年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现正作为第二完成人与扬州大学朱爱萍教授共同研究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治疗1型糖尿病的免疫靶向长效纳米微胶囊的制备与结构特性(编号:51073133 起止时间为2011年1月-2013年12月);
  扬州市“八大产业”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专项基金项目:界面组装两亲性聚糖纳米微胶囊实现口服胰岛素的控制释放 (项目编号 YZ2010083 起止时间为2011年10月-2014年12月)。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姜扬文,女,1956年11月出生, 1983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疗专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在扬州苏北人民医院血液科从事血液病学临床和实验研究。1990-1991年全国血液病学高级师资班(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学习。1997年在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学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现研究方向为“恶性血液肿瘤的免疫致病机理和治疗”。
  现担任江苏省免疫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近年来完成的研究课题:
  1、脂质体介导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基因疫苗的构建及作用研究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抗原BCR-ABL的表位筛选及相关功能分析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人工APC诱导外周血CTL细胞活化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制备诱导表达BCR-ABL的转基因小鼠研究CML发病机理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近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
  1、BCR-ABL融合基因真核载体诱导小鼠特异性免疫应答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6,27(2):111-115
  2、BCR-ABL基因疫苗对小鼠SP2/0bcr-abl移植瘤的影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6,14(4):800-804
  3、表达BCR-ABL基因片段的可移植小鼠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6,16(8):449-453
  4、稳定表达BCR-ABL融合基因片段的鼠SP2/0细胞系的建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5;13(4)601
  5、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小鼠实验模型的研究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5;25(2):122
  6、BCR-ABL融合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在原核细胞中的融合表达 临床血液学杂志2004,17(1):29-31

  近年来获得的科研奖项:
  1、2006年获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编号DK2006706 金额30万元(第三研究者)
  2、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编号30771955 金额8万元(第二研究者)
  3、201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编号81001308金额23万元(第二研究者)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顾健,女,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血液科)学科带头人,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副院长,扬州市血液学研究所所长。
  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是江苏省首批“333工程”学术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担任《中华血液学杂志》、《止血与血栓》和《实用临床医药》等杂志编委。是江苏省职业病中毒鉴定和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新药审评专家。形成了血栓与止血、干细胞移植、免疫血液学等3个方向。
  长期坚持在临床医疗一线,医疗技术精湛,恪尽职守,在血液病学和风湿病学领域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积累了丰富“血栓与止血”研究的临床经验,率先开展了干细胞移植临床和基础研究,成功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糖尿病下肢溃疡、缺血性心脏病、免疫性血栓形成等。
  主持和参与10余项国家自然基金和省市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次出席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和新技术引进奖20余项。
  1999年起担任徐州医学院和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达到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所指导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科研和临床竞争能力。

  主要社会任职:
  中华免疫学会会第九届血液免疫学分会 委员
  江苏省血液学分会第五届、第六届 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第七届、第八届血液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血液实验诊断学组 委员;
  江苏省血液免疫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院健康教育分会 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血液学分会血液实验诊断学组 组长;
  江苏省血液学分血栓与止血学组 副组长、
  江苏省医学会第八届常务理事、第九届理事;
  江苏省医院学会医院科技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
  江苏省医院管理学会医院估量委员会 委员;
  江苏省医院管理学会医院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
  江苏省输血学分会第五届常务理事及临床组 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 成员;
  江苏省职业病专家库 中毒鉴定专家;
  扬州市血液学分会 主任委员;
  扬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理事会 会长;
  扬州市输血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扬州市风湿病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扬州市女知识分子联谊会 会长。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扬州大学

添加扬州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扬州大学考研分数线、扬州大学报录比、扬州大学考研群、扬州大学学姐微信、扬州大学考研真题、扬州大学专业目录、扬州大学排名、扬州大学保研、扬州大学公众号、扬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扬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扬州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