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保研夏令营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报录比、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考研群、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专业目录、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排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保研、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公众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保研夏令营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保研夏令营信息,是保研的一个重要渠道,必须获取相应的保研信息,比如保研夏令营的时间、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等等信息,这些内容是申请保研夏令营的必要准备。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6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保研夏令营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保研夏令营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保研夏令营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保研夏令营

  1.个人简介

  王斌,男,汉族,本科毕业,中共党员,1954年5月出生。现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社科部主任,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德育工作骨干教师”,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

  2.联系方式

  办公:0791-83831257

  移动电话:13607043586

  Email:wj.jj@tom.com

  3.科研项目简介

  主持完成省级项目7项,在研横向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

  4.科研成果及获奖简介

  省级以上获奖11次

  5.人才培养及指导研究生情况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从2007年始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目前毕业1人。

  6.研究方向和拟招收的学科专业(方向)

  研究方向:德育实践与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创新

  拟招收的学科专业(方向):德育实践与教学

  7.详细目录(含项目、论文、论著、专著、教材、获奖及人才培养等)

  ①项目

  1)主持江西省社科“十一五”规划项目(05ks20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2010年11月结项,鉴定为优秀。

  2)主持江西省社科“十一五”规划项目(05h60)《旅游合同研究》,2010年10月结项,鉴定为优秀。

  3)主持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赣教高字[2003]106号)《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及试卷改革创新研究》,2005年结项。

  4)主持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赣教高字[2002]98号)《职教师范大学生创新素质模式研究》,2004年结项。

  5)主持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赣教计字[2001]361号)《“两课”实践教学研究》,2003年结项。

  6)主持江西省教科所“十五”规划项目(yb227)《信息时代德育工作的创新研究》,2003年结项。

  7)主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赣教社政字[2009]4号,mks0908)《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校企合作与社会化运作模式研究》,在研。

  8)共同主持中央电大(深圳电大)教育部改革和开放教育合作项目《“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资源合作项目》(第一期)与(第二期)》,负责主持的阶段性成果《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福利与保障》和《社会政策与法规》已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和2009年分别出版,在研。

  9)主持江西省教育厅重点课程建设《法律基础》,2004年10月获江西省省级优质课程。

  ②论文

  1)《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学意义》载《东岳论丛》206年6期

  2)《试论我国“弹惩一体”的监察制度》载《求索》2005年3期

  3)《略论我国廉政自律的历史发展及其能力修养》载《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5期

  4)《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高校“两课”实践教学的目标》载《江汉论坛》2004年9期

  5)《以学生为本统筹高校“两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载《江西科技师院学报》2004年4期

  6)《浅议廉政责任的督察制度》载《江西科技师院学报》2004年2期

  7)《关于旅游合同的几点立法思考》载《企业家天地•理论前沿》2005年1期

  8)《关于女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几点思考》载《企业家天地•理论前沿》2005年8期

  9)《关于网络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影响的调查与思考》载《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9月

  10)《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载《南昌高专学报》2007年5期

  11)《以人为本,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1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朵奇葩》载《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新跨越》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

  1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综述》载《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新跨越》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

  1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功能分析》载《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新跨越》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

  15)《“点面结合、课题立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好形式》载《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探索》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12月

  ③专著、论著和教材

  1)专著《旅游合同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2)主编论著《拓荒者之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专辑》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3)主编论著《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新跨越》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4)主编论著《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探索》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5)主编省统编教材《法律基础》(第8版)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优秀教材”)

  6)主编教材《社会工作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被教育部列为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

  7)主编教材《个案工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被教育部列为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

  8)主编省高职统编教材《法律基础》(第1版)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9)主编省统编教材《法律基础》(第7版)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10)副主编省统编教材《法律基础》(第5、6版)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8月和2001年8月分别出版

  ④获奖情况

  1)2008年获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称号;

  2)2007年获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称号;

  3)2004年获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称号;

  4)2004年获江西省高校“德育工作骨干教师”称号;

  5)2001年获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6)副主编省统编教材《法律基础》(第5、6版)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8月和2001年8月分别出版,2001年5月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两课”优秀教材;

  7)主编省统编教材《法律基础》(第7版)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2004年10月获江西省高校首届优秀教材一等奖;

  8)主编省统编教材《法律基础》(第8版)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被教育部列为全国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优秀教材;

  9)主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创新建设研究与探索》,2010年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10)第二主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09年获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案例评选二等奖;

  11)征文《体验式教学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的应用》,2008年3月获教育部社科司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优秀论文奖;

  12)论文《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学意义》,2008年2月获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见赣教社政字[2008]14号,等同省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

  13)主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2007年3月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12月获江西省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14)主持重点课程《法律基础》2004年10月获江西省省级优质课程(视同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15)课件《思想道德修养CAI全程课件》,2001年11月获江西省高校首届“两课”课件评选一等奖;

  16)指导中文02级杨燕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村用地需慎重而为——对江西省安义县石鼻镇农民土地利用及保障状况的调查报告》,2007年获江西省教育厅大学生走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三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大纲
 
学院代码:002
学院名称:教育学部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040107 成人教育学
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11教育学基础综合
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参见我校教育学院所提供的大纲
复试科目名称:终身学习理论与实践
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终身教育-学习蕴藏财富》(西南师大出版社,2014)
加试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附3: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大纲
学院代码:16
学院名称:教育学部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040106-高等教育学
复试科目名称:高等教育学
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一:参考书目
张楚廷著:《高等教育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社会等活动的目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来认识、分析和解决高等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考试内容:
一、高等教育学概述: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大学的产生与发展简史;
二、大学与文化、经济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高等教育与经济;大学在西方与在中国的产生时期的比较
三、高等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高等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通识教育与通才教育;普通教育与终身教育;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
四、大学的职能与功能
大学的职能;大学的功能;大学的理念与目的
五、大学的治理
大学治理的特性;不同的大学治理方式; 高等教育法与治理;大学治理与学术自由;大学治理的基础
六、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
大学科学研究的作用与意义;大学科学研究的特性与优势;大学科学研究的治理与管理;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高水平大学
七、研究生教育
大学的分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研究生教育的实施; 指导教师与研究生教育组织机构;中国的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关系
八、大学的教学
大学教学的地位;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大学学生学习的过程; 大学教师教学的过程;大学教学原则
九、 大学的课程
大学课程问题的特殊性;大学课程的结构问题;大学课程与专业;大学课程与教师;大学隐性课程;几种课程流派
十、大学的德育、美育与体育
十一、大学机构的运行
大学管理概说;大学管理心理学选择;目标管理及其意义;大学院系的设置;
大学的行政机构
第十二章 大学行政管理
大学师资管理;学生管理;职员队伍管理;教学管理; 科研及其他管理事项
第十三章 大学校长
校长与理念;校长的作用;校长的条件;校长的遴选
第十四章 大学改革
法治问题;体制问题;人事问题;后勤改革;本末关系问题;大学与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一.简介

  刘宁芳,男,1961年出生,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3年毕业于江西大学生物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分配至现单位任教,一直从事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

  二.科研项目

  主持省级课题多项,现有《综合性院校艺术、体育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和《跨学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的研究》二个项目在研。

  三.指导方向、业绩及获奖情况

  专业指导方向:职业教育管理

  主要业绩:主编《走进大学》教材一部,且本门课程获江西省高校优质课程。

  获奖情况:2005年2月,主持的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与管理研究》,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壹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1.个人简介

  舒斯会,男, 1963年1月出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江西省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南昌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南昌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南昌市委员会副主委,中国数学学会会员,江西省数学学会理事,2010年江西省高考数学命题组成员。

  2011获第七届“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2006年荣获“江西省十佳青年教师”和“江西省师德先进个人”,1998年起连续四次被评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2007年,2008年分别获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8年指导的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2007年获江西省级赛区一等奖,2006年指导的学生论文获首届“省大学生优秀论文”奖。

  2.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13732996566

  Email:sihuishu@163.com

  3.科研项目简介

  主持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改等省级课题5项,主持完成南昌市“十一五”重点规划项目1项。

  4.科研成果及获奖简介

  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出版21世纪规划教材1本,并获江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刊物发表论文2篇.

  5.人才培养及指导研究生情况

  指导硕士研究生1名。

  6.研究方向和拟招收的学科专业(方向)

  研究方向 基础数学 学科教学论

  拟招收的学科专业 数学学科教学论

  7.详细目录(含项目.论文.论著.专著.教材.获奖及人才培养等)

  论文:

  1.Shu si-hui et al,(舒斯会等)A Criterion for the Linear Stability of the Equilibrium Points in the Perturbed Restricted Three-body Probl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obe’s Poblem。 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4.9. 432-440. (SCIE)

  2.Shu si-hui et al,(舒斯会等)Conditions for the Linear Stability of the Equilibrium Points and effects on the LinearStability of Triangular Libration Points in the Perturbed Restricted Three -body Problem with Drag。 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5.1 .71-80

  3.Shu si-hui et al,(舒斯会等) Suff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Stability of Equilibrium Points in the the Perturbed Circular Restricted Three-body Problem and Its Application。 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5.6. 293-302

  4.Shu si-hui et al,(舒斯会等) Effect of Perturbation of Coriolis and Centrifugal Forces On the Location Points in the Robe Problem.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5.10. 421-429.

  5.数学分析选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2.

  6.有摄限制性三体问题---稳定性方法及应用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1

  项目:

  1.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No 0511025) 有摄限制性三体问题稳定性方法及应用. 2005.7获得(已结题)

  2.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 受摄限制性三体问题稳定性 . 2005.5获得(已结题)

  3.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 平方类扩张映像不动点及应用. 2008.7

  4.江西省教改课题 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研究 2005.7(已结题)

  5.江西省教改课题 江西省教育数学类专业基于数学专业课程的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与指导 2008.5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职业技术教育学 [040108]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部(教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02)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
招生人数: 16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备  注:

  1.个人简介

  杨霞林,男,汉族,1955年2月出生,江西南昌人,1983年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江西省语言学会理事,南昌市优秀政协委员,现任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2.联系方式

  办公:0791-83831263

  移动电话:13077943735

  Email:yxl 1955@hotmail.com

  3.科研项目简介

  主持完成省级项目1项,在研省级项目2项

  4.科研成果及获奖简介

  省级获奖2次

  5.人才培养及指导研究生情况

  6.研究方向和拟招收的学科专业(方向)

  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语言学、逻辑学

  拟招收的学科专业(方向):

  课程教学论:语文教学论

  7.详细目录(含项目、论文、论著、专著、教材、获奖及人才培养等)

  近年来科研立项、结项情况

  1.省教改课题《大学语文课程阶段性强化语言教学的实验研究》,2006年6月结题,(主持)

  2.省教改课题《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及强化语言教学的实验研究》,2006年12月,在研,(主持)

  3.省社科规划项目《交际语言与思维形式的多元关系研究》,2010年12月,在研,(主持)

  近年来论文

  1.《语言信息的逻辑蕴涵.》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二期

  2.《三彩马生成背景的多元属性》,求索2008年第六期

  3.《大学语文课程阶段性强化语言教学的实验研究》,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第5期

  4.《中学语文复句教学的决定性因素》,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第12期

  5.《复句内部分句间关系的本质属性与逻辑意义》,南昌高专学报2006年第2期

  近年来论著(专著、教材):

  专著《逻辑思维和语句形态》,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年出版,(独著)

  近年来获奖情况

  1. 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

  2.江西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教育科学论文二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1.个人简介

  舒醒,女,1967年6月出生,教授,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江西省高校德育骨干教师。中国抗战史学会理事.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江西省高校公共关系学会理事。曾荣获校“优秀共产党员”.“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

  2.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83847553

  Email:shux96@163.com

  3.科研项目简介

  近年来,围绕教育和人才培养这一主题,将教育理论.教育思想与教育实际紧密结合,贯穿着教育实践的研究。先后主持省级科研课题六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省级课题四项。

  4.科研成果及获奖简介

  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论文多次入选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出版编著一部.参与编撰教材一本。

  5.人才培养及指导研究生情况

  主要承担本科生《中国文化史》.《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民俗文化》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从2008年开始,承担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工作。

  6.研究方向和拟招收的学科专业(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拟招收的学科方向为教育史

  7.详细目录(含项目.论文.论著.专著.教材.获奖及人才培养等)

  A.科研项目

  主持课题:

  (1)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关系研究》;

  (2)江西省高校教育研究课题《大学生知识选择倾向性与公共选修类课程的教学探索》;

  (3)江西省高校教育研究课题《高师院校课程文化建构的研究与实践》;

  (4)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江西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5)江西省高校教育研究课题《新课标背景下高师院校学生师范技能培训模式研究》;

  (6)江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我省实用性人才培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研究》;

  参与课题:

  (1)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民族精神表现形式和载体的弘扬.培育.运用与德育工作创新的研究》;

  (2)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关于八一.井冈山和苏区精神与塑造江西人和教育新形象关系的研究》;

  (3)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十五”项目《国家瑰宝,民族魂魄—江西五大革命摇篮建设.区域精神弘扬和文化品牌塑造》;

  (4)江西高校思政教育重大招标项目《区域特色资源开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B.论文

  1.论文《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4期;

  2.论文《略论七七事变前后的江西抗战文化》,《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3期;

  3.论文《万家岭战役:中国抗战史上的空前胜利》,《党史文苑》2010年21期;

  4.论文《新形势下高师院校课程文化的构建》,《老区建设》2010年18期;

  5.论文《论南昌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兼论八一精神的时代价值》,《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6.论文《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争取东北”方针的确立》,《求索》2006年11期;

  7.论文《黄道领导下的三个特别党员》,《党史文苑》2004年11期;

  8.论文《论江西抗战文化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团结出版社2010年

  9.论文《建设红色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关于弘扬八一.井冈山和苏区精神的思考》,《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期;

  10.论文《论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系与实践方向》,《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期;

  C.论著

  1.《公共关系礼仪教程》,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2.《亚洲世界遗产》,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考研网快讯,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与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初试参考书目:
  611教育学综合
  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复试加试科目参考书:
  040105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第二版黄人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周念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加试参考书目: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黄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二版),张燕、邢利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点击【】查看更多参考书目。
【相关阅读】

  友情提示:
  考研信息数量巨大,整理过程中难免出错,欢迎广大研友指正。此外很多历史数据已无处查找,所以为保证考研信息的完整性,考研网真诚欢迎广大研友帮忙补充信息,可回复评论或发送内容至。
  本文系考研网精心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简介

  路海萍,女,1967年10月出生,共产党员,教育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教育厅教育学心理学学科中心组成员。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和职业修养,在本学科有明确深入的研究方向,治学严谨,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充满爱心,把教书与育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近期完成的科研项目、在研课题、项目课题经费等

  近期完成的科研项目

  1.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生自我意识及其教育对策研究》

  主持 3000元

  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规划课题《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 主持 2000元

  3.江西省社科“十一五”规划课题 《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 主持 2000元

  4.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课题(JXJG-07-13-2)《关于提高文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以2004级教育学本科专业学生为例》 排名第二 6000元

  5.学校科研课题 《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承诺研究》 主持 2000元

  6.学校重点课程建设 《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 主持 10000元

  近期在研课题

  1.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08ZD045) 《关于构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 主持 9000元

  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十二五”课题 《批判与建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研究》 主持

  三.主要业绩、专业指导方向和获奖情况等

  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承担了《职业教育原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外国教育经典解读》、《比较教育学》等多门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著作两部。专业指导方向为职业教育和教育心理。

  2010年江西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7年中国职教学会全国优秀职教论文三等奖

  2006年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教育学院与职业教育研究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职业教育研究院创办于1985年,前身是职业教育研究所,是江西省唯一一所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专门机构,是江西省职业教育师资委员会单位,2003年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重点研究基地,2012年获批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同年,教育学获批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考研派快讯,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7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学院名称 专业
代码
专业名称 学制 研究方向代码 研究方向名称 拟招生
人数
初试
科目代码及名称
复试笔试
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学院联系人及电话
继续教育学院 040107 成人教育学 3 01 (全日制)成人教育与管理 5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1教育学基础综合
终身学习理论与实践 1.教育心理学
2.教育学
欧阳老师
15070028268
02 (全日制)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

 

  点击【】查看更多专业目录。

电话:0791-83847561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角洲学府大道589号(红角洲校区)

  1.个人简介

  武任恒,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1952年12月出生,男,汉族,南昌市人。1989年7月河南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

  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2010—2013);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006—2009);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成员;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硕士生导师(兼)。

  江西省心理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社会工作协会常务理事、南昌市心理学学会理事长。

  2004年10月获 江西省教育厅颁发的“全省高校德育工作骨干教师”称号;2005年12月获江西省教育厅颁发的“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2007年5月获“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称号。曾获得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校风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791- 83847556

  移动电话:13617006052

  电子信箱:rh0950@sina.com

  3.科研项目简介

  主持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8项,其中重点课题5项、一般课题3项;

  4.科研成果及获奖简介

  近年来在[英]《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SSCI)、《心理学探新》(CSSCI)等学术刊物和国际心理学大会、中国心理学大会等会议上发表、交流论文26篇;出版著作2部。获江西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南昌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5.人才培养及指导研究生情况

  指导我校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统招生2007级(首届)硕士生2名,2008硕士生2名,学生均毕业并获硕士学位,其中3人分别在浙江、安徽和江西高校工作,1人在研究单位工作。指导在读2009级硕士生1名,2010级硕士生3名。另指导在职研究生2人。

  6.研究方向和拟招收的学科专业(方向)

  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心理学、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人格心理学。

  拟招收的学科专业(方向):

  1.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心理学方向;

  2. 高等教育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心理咨询方向。

  7.详细目录(含项目、论文、论著、专著、教材、获奖及人才培养等)

  科研获奖:

  2006年6月获“江西省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2010年10月获“江西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四届)(排名第一)。

  出版:

  ①《职业教育与职业心理研究方法》(排名第一),四川出版集团2009年8月版;

  ②《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排名第一),新华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发表论文:

  ①《The Research of the Psychological Value of an Ancient Chinese Book“a New Edition about Mass Talks”》(第1作者),[英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国际心理学杂志),2004年第6期,收入国际“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

  ②《多元智能理论对创新教育的启示》(独撰),《江西社会科学》(CSSCI),2005年第1期;

  ③《〈世说新语〉:一部记录古代中国人人格特质的著作》(独撰),发表于《心理学探新》(CSSCI),2006年第3期;

  ④《职业技术教育从“制器”到“育人”的回归》(独撰),《教育学术月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第9期;

  ⑤《试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心理学理论依据》(独撰),发表于《求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3年第2期;

  ⑥《表象训练的理论、应用及启示》(第一作者),《教育学术月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第11期;

  ⑦《西方操作技能理论研究的新进展》(第一作者),载于《教育学术月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8期。

  省级刊物:

  ①《中国人风险决策的心理研究》(独撰),《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②《风险投资中的羊群效应的心理学分析》(第一作者),《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③《西方风险决策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独撰),《南昌高专学报》2009年01期;

  ④《试论心理学在职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第二作者),载于《企业家天地》,2010年01期。

  主持省级课题:

  ①《中学生违纪心理与行为研究》,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第一主持人;

  ②《多元智能与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独立主持;

  ③《操作技能的心理训练研究》,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独立主持;

  ④《中国人投资行为的风险追逐与风险规避的心理研究》,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独立主持;

  ⑤《系统观的“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设计研究》,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课题,独立主持;

  ⑥《职业技能训练的心理学研究》,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独立主持;

  ⑦《职业操作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0年招标项目,独立主持;

  ⑧《中职生学习习得性无助的实证研究》,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独立主持。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1.个人简介

  廖洪中, 男, 1954年4月出生, 江西吉水人,中共党员,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院长, 英语教授,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省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外语学会副会长,1996-2001年曾兼江西电视台英语新闻顾问。

  2.联系方式

  83847582

  hzliao@hotmail.com

  3.科研项目简介

  1.《英国十九世纪女作家》, 校级, 经费:1000元, 已结题;

  2.《江西地方文化对外英译》, 省级重点, 经费:10000元, 已结题.

  3.《英国文学史及选读》,校级,经费:4000元,已结题。

  4.《中国文化对外英译》,校级,经费:3000元,已结题。

  5.《美国华裔文学和犹裔文学比较》,省级,经费:4000元,已结题。

  6.《英语词汇“点—线—面—体”教学一体化的策略研究》省级 1000元,已结题

  7.《日语听力的立体教学策略》省级,在研。

  8.《地市级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之探索》省级,在研。

  9. 《马拉穆德小说的“小人物”研究》省级重点,在研。

  10.《职业型翻译人才模式培养的研究》省教改课题,在研。

  4.科研成果及获奖简介

  1. 《美国华裔文学与美国犹裔文学的比较》获华东地区外国文学学会年会一等奖,《外语教学论坛》发表,2008年10月

  2. 《文化传统影响下的双向殖民化》获江西省英语学会年会一等奖,《江西社会科学》发表,2007年12月

  3. 《时尚语翻译的文化内涵》获江西省外语学会一等奖,《南昌大学学报》发表,2008年12月

  4. 《论江西地方文化对外英译的策略》获江西省英语学会优秀论文交流一等奖,《南昌大学学报》发表,2006年3月

  5. 《论“西方的眼睛下”的双重叙述手法》获华东地区外国文学学会年会二等奖,《外语教学论坛》发表,2009年11月

  6. 《略论美国犹太文学的艺术特征》获江西省外语学会优秀论文交流一等奖,《南昌大学学报》发表,2009年

  7. 《回归翻译本体论》获江西省外语学会优秀论文交流一等奖,《南昌大学学报》发表,2010年6月

  5.人才培养及指导研究生情况

  2002年以来,一直为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导师,带有研究生15人:施锦芳(02级,已毕业);涂志琴(03级,已毕业);赵芳,彭涛,陈红霞,曹思思(04级,已毕业);魏霞,周梅香,崔莉芳, 胡仔华,(05级,已毕业); 涂凯, 邓赟, 王宠爱, 张东妮(06级);吴红(07级,已毕业)。

  6.研究方向和拟招收的学科专业(方向)

  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

  拟招收的学科专业教育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7.详细目录(含项目.论文.论著.专著.教材.获奖及人才培养等)

  一.研究项目:

  1.《英国十九世纪女作家》, 校级, 经费:1000元, 已结题;

  2.《江西地方文化对外英译》, 省级重点, 经费:10000元, 已结题.

  3.《英国文学史及选读》,校级,经费:4000元,已结题。

  4.《中国文化对外英译》,校级,经费:3000元,已结题。

  5.《美国华裔文学和犹裔文学比较》,省级,经费:4000元,已结题。

  6.《英语词汇“点—线—面—体”教学一体化的策略研究》省级 1000元,已结题

  7.《日语听力的立体教学策略》省级,在研。

  8.《地市级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之探索》省级,在研。

  9. 《马拉穆德小说的“小人物”研究》省级重点,在研。

  10.《职业型翻译人才模式培养的研究》省教改课题,在研。

  二.论文.论著.专著.教材

  1. 译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意大利和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关系》,《世界史译刊》1987年,合作。

  2. 论文《浅谈“杜十娘”和“茶花女”》 ,《江西翻译》,1989年 ,独立。

  3. 论文 《浅析爱米莉.勃朗特的文学创作》,《江西大学学报》, 90年,独立。

  4. 译著《江西红土地盛开文明花》 (大型画册)《香港现代出版社》, 90年,合作。

  5. 论文 Listening for Freshmen ,93年桂林外语教学和海明威文学国际研讨会 , 93年7月,独立。

  6. 论文《说.唱与听力入门》,《高教改革》, 93年,独立。

  7. 专著《说说唱唱学英语》(14万字)(配套教学录音带一套共三合),江西高校出版社, 93年4月,独立。

  8. 论文 《呼啸山庄的粗犷美》,《南昌大学学报》,95年,独立。

  9. 论文《维多尼亚时期女作家的人文主义思想》,江西工科高教改革,95年5月,独立。

  10. 译文A Brief Introduction to Liukeng Village,江西人民出版社,97年5月,独立。

  11.论文A Case of Error Correction in L2 Writing,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Annual Conference,99年3月,合作。

  12. 论文《有趣的英美政治术语》,省英语学会年会,99年5月,独立。

  13. 论文《中诗英译之我见》,《江西师大学报》,99年,合作。

  14. 译著 《中国景德镇》(5万字), 香港华泰出版社,99年2月,独立。

  15. 译著《江西风采》(4万字),五洲传播出版社,99年3月,独立。

  16. 译文《笑话与幽默》,《知识窗》,99年,合作。

  17. 论文集《中国现代教育优秀论文集》,(88万字),南海出版公司,99年,副主编。

  18. 论文《英语密集强化与能力培养》,《高教改革》,2000年3月,合作。

  19.江西电视台英语新闻顾问,96年元月1日---2001年8月,共撰写.编译和修改英语新闻稿件近200万字,该节目在江西卫视播出,覆盖世界大部分地区。

  20. 文章《父亲的责任》,《江西电视报》, 2000年,独立。

  21. 论文China’s TEFL Must Be Further Improved,The 27th Annual Third World Conference,2001年,独立。

  22. 论文《浅谈英语教学的课外活动》,《南昌大学学报》, 2001年,合作。

  23. 论文Democratic Vistas: A New Version of the Puritan Jeremiad,《南昌大学学报》,2001年,独立。

  24. 论文Chaucer's Ideal Women,《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1年,合作。

  25. 翻译《南昌投资指南》,珠海市全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年,独立。

  26. 翻译《河北省投资指南》,香港现代出版社,2002年,独立。

  27. 论文TTEFL in China Must Be Further Improved,《中国英语教学》,2001年,独立。

  28. 论文《江西旅游景点推介英译初探》,《南昌大学学报》,2002年, 独立。

  29. 专著《江西旅游景点英语口译》(36万字),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独立。

  30. 翻译《南昌四湖介绍》,2002年,独立。

  31. 翻译《南昌新形象》(宣传画册),2003年, 独立。

  32. 翻译 《南昌大学》简介(画册),2003年, 独立。

  33. 译作Top 14 Humor Cases of Getting Married (关于结婚的14大幽默),The Story of Easter(复活节的故事), 文章,《英语辅导》第327期,2003年,独立。

  34. 论文Thomas Hardy &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托马斯.哈代和他的《苔丝》),《英语辅导》第335期, 2003年,独立。

  35. 论文Jane Austen & Her Pride and Prejudice (简.奥斯丁和她的《傲慢与偏见》),《英语辅导》第339期,2003年,独立。

  36. 论文Emily Bronte & Her Wuthering Heights (爱米莉.布朗特和她的《呼啸山庄》),《英语辅导》第343期,2003年,独立。

  37. 论文《英国19世纪女小说家的恋爱婚姻观》,《南昌昌大学学报》,第34卷 ,2003年,独立。

  38. 光盘《中国南昌》(英文简介), 江西音像出版社,2004年,独立。

  39. 画册Guide to the Advantages of Hexia Town (河下简介),江西画报社,2004年,独立。

  40. 译文《皮特和詹妮佛的苦恼》,江西画报社,2004年,独立。

  41. 论文《塞林格与美国 “反文化”青少年形象》,《南昌大学学报》,第36卷 , 2005年,合作。

  42. 翻译《江西省南昌市旅游招商引资项目书》,江西省新亚广告公司, 2005年,和我的研究生合作。

  43. 论文《江西地方文化对外英译策略》,《南昌大学学报》,第37卷 ,2006年No.3,合作。

  44. 论文《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渊源初探》,《南昌大学学报》, 第37卷 , 2006年No.6,合作。

  45. 论文《浅谈南昌市公共标识语的翻译》,《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2006年,合作。

  46. 翻译 The Rising Qingyunpu《崛起青云谱》,2006年,独立。

  47. 电视宣传片Qingyunpu, the Bright Pearl in South Nanchang 《昌南明珠青云谱》,2006年,独立。

  48. 翻译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tatues in the Jinggang Mountain’s Statue Park 《井冈山雕塑园人物简介》,2006年,独立。

  49. 论文《文化传统影响下翻译的双向殖民化》,《江西社会科学》,2007,第3期,合作。

  50. 论文《论商务广告翻译中的顺应性》,《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第6期,合作。

  51. 论文《试析福克纳小说中的复调因素》,《江西社会科学》, 2007,第11期 ,合作。

  52. 画册翻译The True Face of Qingyunpu ,2007年,独立。

  53. 画册翻译G uide to Investment in Fengcheng,2007年,独立。

  54. 画册翻译Guide to Investment in Zhangshu City,2007年,独立。

  55. 画册翻译Interview of Nanchang 《南昌采访线》,2007年,和我的研究生合作。

  56. 论文《试析犹太文学中的 “普通人”群体》,《山东文学》,2008,总第592期,合作。

  57. 论文《儒学对翻译的影响》,《职业时空》,2008 ,总第72期,合作。

  58. 论文《时尚语翻译的文化内涵》,《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第3期,合作。

  59. 画册翻译Industrial Zone of Fengcheng City 《丰城市工业区》,2008年,独立。

  60. 翻译Jiangxi Folk Embroidery 《江西民间刺绣》,2008年,独立。

  61. 画册翻译A Brief Introduction to Nanchang 《南昌简介》,2008年,独立。

  62. 论文《美国华裔文学与美国犹裔文学的比较》,华东外语教学论坛,2008,第3辑,合作。

  63. 画册翻译Lingshan《灵山》,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独立。

  64. 画册翻译Guide to the Investment in Fuzhou City 《抚州招商引资指南》,2008,独立

  65. 论文《略论美国犹太文学的艺术特性》,《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第3期,合作。

  66. 论文《在西方的眼睛下》的双重叙述手法,华东外语教学论坛,2009,第3辑,合作。

  67. 论文《回归翻译本体论》,《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第6期,合作。

  三.获奖

  1. 曾获高克成奖教金一次

  2. 1998以来一直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

  3. 2006年被评省学科带头人

  4.《美国华裔文学与美国犹裔文学的比较》获华东地区外国文学学会年会一等奖,《外语教学论坛》发表,2008年10月

  5. 《文化传统影响下的双向殖民化》获江西省英语学会年会一等奖,《江西社会科学》发表,2007年12月

  6. 《时尚语翻译的文化内涵》获江西省外语学会一等奖,《南昌大学学报》发表,2008年12月

  7. 《论江西地方文化对外英译的策略》获江西省英语学会优秀论文交流一等奖,《南昌大学学报》发表,2006年3月

  8. 《论“西方的眼睛下”的双重叙述手法》获华东地区外国文学学会年会二等奖,《外语教学论坛》发表,2009年11月

  9. 《略论美国犹太文学的艺术特征》获江西省外语学会优秀论文交流一等奖,《南昌大学学报》发表,2009年

  10. 《回归翻译本体论》获江西省外语学会优秀论文交流一等奖,《南昌大学学报》发表,2010年6月

  四.人才培养

  2002年以来,一直为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导师,带有研究生15人:施锦芳(02级,已毕业);涂志琴(03级,已毕业);赵芳,彭涛,陈红霞,曹思思(04级,已毕业);魏霞,周梅香,崔莉芳, 胡仔华,(05级,已毕业); 涂凯, 邓赟, 王宠爱, 张东妮(06级);吴红(07级,已毕业)。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1. 个人简介

  樊国生,男,汉族,1954年6月生,江西南昌人。本科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结业于江西师大.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自幼酷爱音乐,幸得湛亚新.沈玉良.闵慧芬.刘明源诸位民乐大师指教。擅长演奏二胡及多种乐器,曾担任省级剧团专业演奏员,参加文化部全国文艺调演获奖。现任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音协会员,江西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江西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南昌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2. 联系方式

  办公:0791-83803653

  移动电话:13970002137

  E-mail:fangs54@163.com

  3.科研项目简介

  主持完成省级项目两项,校级项目两项

  主持在研省级项目一项,校级项目一项,国家级项目子课题一项

  4. 科研成果及获奖简介

  省级获奖九次

  5. 人才培养情况

  先后担任《作曲技术理论》.《器乐》.《音乐教学法》课程教学.教学效果良好,多次获一类课称号。

  6. 研究方向和拟招收的学科专业(方向)

  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器乐教学法.音乐创作

  拟招收的学科专业方向

  音乐教育学

  7. 详细目录

  1. 论文

  1)《二十一世纪高职音乐教育体系与模式初探》——《职教论坛》2003.24

  2)《高师音专合唱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教育科学》2004.24

  3)《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江西教育科研》2005.9

  4)《新时期音乐文化建设若干理论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5.9

  5)《农事音乐初考》——《农业考古》2005.5

  6)《适应社会变革培养合格人才》——《心声歌刊》2005.4

  7)《乡音.乡情.乡韵》——《心声歌刊》2007.6

  8)《社会.音乐.政治》——《企业家天地》2008.1

  9)《音乐感知.认知.表现能力的成因及其教育效能探析》——《大舞台》2010.7

  2.获奖

  1)2005年指导创编节目参加第五届江西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 《器乐三重奏》获三等奖

  2)2005年指导创编节目参加第五届江西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 小品《因素》获二等奖

  3)2005年指导创编节目参加第五届江西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 二胡与乐队《红土地随想》二等奖

  4)2005年指导创作节目参加第五届江西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 小品《学生会招聘》三等奖

  5)2006年创作指挥合唱《鼓振豪情》获江西省合唱比赛二等奖

  6)2006年创作指挥合唱《胜利之歌》获大学生合唱比赛二等奖

  7)2006年创作演奏《红土地随想》获江西省第三届音乐节创作.演奏二等奖

  8)2005年论文《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获江西省艺术教育科学论文比赛一等奖

  9)2006年主持省级课题《二十一世纪高职音乐教育体系与模式研究》获江西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1.个人简介

  施晶晖,女,汉族,1965年1月出生,山东人,本科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农工民主党党员,现任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江西省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教育史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西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首批入选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库成员。

  2.联系方式

  办公:0791-83821631

  移动电话:18970025769

  Email:sjhnc@163.com

  3.科研项目简介

  主持完成省级以上项目5项,在研省级项目2项

  4.科研成果及获奖简介

  省级获奖1次

  5.人才培养及指导研究生情况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从2007年始开始指导研究生,目前毕业2人,在读统招研究生4人,在职研究生3人。

  6.研究方向和拟招收的学科专业(方向)

  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

  拟招收的学科专业(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原理方向

  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教育管理方向,职业教育教学论方向

  7.详细目录(含项目.论文.论著.专著.教材.获奖及人才培养等)

  近年来科研立项.结项情况

  1.江西省社科“十一五”规划项目07JY214《江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已结题。

  2.江西省教育规划项目06YB094《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结题。

  3.教育部.财政部重点项目(2007年)LBZD063《中职教师素养提高计划》美术设计专业《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法》项目,已结题。

  4.教育部.财政部重点项目(2007年)LBZD062《中职教师素养提高计划》工艺美术专业《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法》项目,已结题。

  5.江西省级教学改革立项课题JXJG061313《案例反思研究性教学促进教师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已结题。

  6.江西省教育规划项目09YB347《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育价值追求研究和实践反思》,在研。

  7.江西省级教学改革立项课题 JXJG101312《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教师资培养中的应用研究》,在研。

  近年来论文

  1.《江西工业化进程中的高职教育发展研究》《职教论坛》2010年1月

  2.《案例教学在师范生职业认同养成中的应用》《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4月

  3.《高职院校新生角色改变障碍干预探讨与实践》《科学大众》2006年12月

  4.《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4月

  5.《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原因分析》《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第6月

  近年来论著(专著.教材):

  1.《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主编)

  2. 《职业教育与职业心理学研究方法》 巴蜀出版社 (第二)

  近年来获奖情况

  1. 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0

  2.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2011-2013)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比较教育学 [0401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国际教育理论与思潮
02 比较高等教育
03 比较教师教育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③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
综合
备  注: 教育研究方法

  考研网快讯,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与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初试参考书目:
  611教育学综合
  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复试加试科目参考书:
  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
  《职业教育学》,刘春生、徐长发,教育科学出版社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点击【】查看更多参考书目。
【相关阅读】

  友情提示:
  考研信息数量巨大,整理过程中难免出错,欢迎广大研友指正。此外很多历史数据已无处查找,所以为保证考研信息的完整性,考研网真诚欢迎广大研友帮忙补充信息,可回复评论或发送内容至。
  本文系考研网精心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9年12月,为更好将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尤其是关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推进内涵建设、彰显职教办学特色的治理效能和内生动力,更好对接政策设计、用好政策红利、释放政策活力,学校整合资源组建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学部实行“院(教育学院)+平台与团队(职业教育研究院、江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西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及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研究、高等教育学、职业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四个学术团队)+社(杂志社)+基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组织框架模式。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高级职称32人(教授9人,副教授23人)。在教师队伍当中,博士21人(含在读),硕士生导师23人,7人获“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现有学前教育和教育技术学两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560余人。拥有教育学二级学术型硕士点五个:职业技术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和学前教育学;教育专业硕士点三个: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管理,有在读研究生220人。
  学部以“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凸显特色”为导向原则,学习借鉴国内师范大学和全国同类院校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建立人才、项目、平台(基地)一体化的学科组织模式,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资源优势,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进一步瞄准学术前沿和重大战略需求,以扎实的学科建设全面统筹推进教育学科尤其是职教教师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一体化、特色化和内涵化发展,力图将教育学部建设成为在省内职业教育领域起引领性、在国内职教教师培养领域有话语权的高水平的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基地、高层次的咨询服务机构、示范性的学术交流平台。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教育学     专业代码:040100     门类/类别:教育学     学科/类别:教育学

专业介绍

江苏师范大学为例
教育学原理硕士点1999年开始招生。现有导师7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博士2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知识扎实,教育科研能力较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学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本硕士点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现设有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德育与人格塑造、学校教育管理三个研究方向。本专业的培养特色是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重视培养适应中小学教育实践工作的高水平、高学历的研究型教师。12年来,本专业已招收研究生120多名,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100%。除部分攻读博士学位和考取公务员的毕业生外,大部分毕业生在中小学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十一五”以来,本专业导师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先后主持10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在核心期刊上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多次获得省部级学术成果奖。

专业点分布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天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北华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三峡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喀什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401 教育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1 所,本次参评3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2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A+
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A
4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5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A
6 10001 北京大学 A-
7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8 10335 浙江大学 A-
9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A-
10 10635 西南大学 A-
11 10003 清华大学 B+
1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13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14 10384 厦门大学 B+
15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16 10475 河南大学 B+
1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8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1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20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21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22 10056 天津大学 B
23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B
24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B
25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B
26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7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B
28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29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0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B
31 10075 河北大学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4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5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36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B-
37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38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B-
39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B-
40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42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3 10108 山西大学 C+
44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45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6 10247 同济大学 C+
47 10295 江南大学 C+
48 10351 温州大学 C+
49 11078 广州大学 C+
50 11646 宁波大学 C+
51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C
52 10167 渤海大学 C
53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5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55 10418 赣南师范大学 C
56 10512 湖北大学 C
57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58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59 10673 云南大学 C
60 11117 扬州大学 C
61 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62 10205 长春师范大学 C-
63 10299 江苏大学 C-
6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65 10451 鲁东大学 C-
66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67 10590 深圳大学 C-
68 10603 广西师范学院 C-
69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70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教育学专业考研科目:
政治(100分)、英语(100分)和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1、教育学原理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004年重印
2、教育史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1.特殊教育学的就业是最好的,一般都不愁工作,别的方向除非你是学科类教学的那种专业硕士.
2.如果你本科有学科教学的背景,研究生阶段再继续深造,读课教论,毕业后当个老师还是很不错的。现在教育学就业形势不乐观,纯原理方向的就业比较难,还是学一门学科教学,最差的打算也能当一名教师。
3.教育学本身就不是好就业的专业,近年之所以热,是因为,对于想考研的考生来说,可以避开数学+统考的缘故。如果非得在教育学里找出容易就业的专业: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特殊教育学。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也算不错的。我觉得,与其三年后又为工作发愁,不如通过考研博一下,考个容易就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