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夏令营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山东艺术学院考研分数线、山东艺术学院报录比、山东艺术学院考研群、山东艺术学院学姐微信、山东艺术学院考研真题、山东艺术学院专业目录、山东艺术学院排名、山东艺术学院保研、山东艺术学院公众号、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艺术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夏令营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山东艺术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夏令营信息,是保研的一个重要渠道,必须获取相应的保研信息,比如保研夏令营的时间、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等等信息,这些内容是申请保研夏令营的必要准备。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6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夏令营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夏令营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夏令营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夏令营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美术·油画艺术)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油画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油画创作、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12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选修课每门为2学分,学生每人至少选3门。
专业实践:学生需参加学院组织的MFA学生年度美展每次2学分;参加省级学术性展览每次4学分;全国性学术性展览每次6学分;个人展览(根据场馆分别为院级4学分,省级6学分,国家级8学分,普通画廊2学分);联展8学分(按参加人数均分)。以参展次数累计达到8学分为合格。
每人提交10件作品参加毕业创作展览,毕业创作成绩以百分制计分,达到80分为合格,合格者获8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毕业创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括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提交与答辩的毕业环节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以展览的形式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的要求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的具体内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所提交的独立原创美术作品。
2、具体要求:
需提供毕业作品10幅(5张创作、5张习作)。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可以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形式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剽窃和一切不端的学术行为。行文中应做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3、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0.5万(不含图例与图表)。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毕业考核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艺术与错觉》,(英)E·H·贡布里希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3、《秩序感》,(英)E·H·贡布里希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4、《论艺术的精神》,(俄)瓦·康定斯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5、《中西色彩比较》,李广元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6、《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张弘昕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7、《浮世绘》,顾申主编,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编译,青岛出版社,2011年版;
8、《色彩艺术》,(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著,杜定宇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9、《中国年画艺术史》,薄松年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10、《圣经》,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10年5月版;
11、《艺术问题》,(美)苏珊.朗格著  滕守尧.朱疆源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审美特性》,(匈)乔治.卢卡契著 徐恒醇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3、《美学与哲学》,(法)杜夫海纳著 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4、《吴冠中》,吴可雨编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15、《郁特里罗》,陈英德、张弥弥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6、《荒漠甘泉》,考门夫人著,孙海运译,中国基督教会出版1998年版;
17、《梵高传》,欧文.斯通著,常涛译,北京出版社,1983年10月版;
18、《印象画派史》,约翰.雷华德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
19、《傅雷艺术随笔》,金梅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版;
20、《雾里看花》,邵大箴著,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5月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油画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 油画艺术 135107 13510712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油画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油画创作、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基础课 msb0201001 油画基础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201035 美术创作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6 中国画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7 西方画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202001 油画艺术专业主课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2001

msx02019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要求
艺术实践是培养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实践的具体规定审核学生的实践成果。
 
 8 1-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专业
毕业
要求
毕业创作展览是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展示。毕业创作作品应是最能够反映本人水平,体现出在内容、风格、形式、技巧方面的探索。
 
8 4-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每人
10件
学位
论文
要求
学位论文的开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论文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要有独特的见解,并能指出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能体现本专业较高的学术水平。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须与艺术实践结合,对自己作品进行创作思考和理论阐述。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词语精炼、条理分明,字数不少于5千字。
 
 
 


  毛岱宗,别署黛宗,字彦达,号喆之、弘轩。1955年生于山东莱州,现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美协副主席,山东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工作与学习履历
  1972年11月于莱州东朱联中教学 1973年10月考入山东艺术学校。
  1976年12月于山东艺术学校留校任教。
  1977年2月至1978年8月借调曲师艺术系代课。
  1978年9月于无锡轻工学院上学。
  1978年12月转入曲阜师大上学。
  1980年至1981年于南京艺术学院借读。
  1982年1于曲阜师大留校任教。
  1989年至1991年于中央美院和中国美协联合举办的油画研修班学习。
  1994年10月于山东艺术学院任教至今。

  创作活动
  1983年作品《雪霁》入选山东青年美展,获二等奖,并发表于《美术》。
  1984年作品《篮》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1986年作品《农舍》入选赴加拿大美术交流展。
  1991年组画《暖色田园》入选第一届中国油画年展,并发表于《中国油画》、《美术研究》、《江苏画刊》等刊物。
  1993年《山雨》等组画,参加中国青年油画邀请展,并发表于《美术》、《中国油画》等。
  1994年作品《秋阳》入选新铸联杯中国画、油画精品展,获优秀奖。
  作品《沂蒙之秋》入选第二届油画展,入编《第二届中国油画展作品》画册,并发表于《中国油画》。
  作品《山村雪霁》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获最高奖,并发表于《美术》、《中国油画》等学术刊物。
  1995年作品《案头》入选全国教师优秀美术作品展并获奖。
  1996年作品《秋季山庄》入选第一届油画学会展。
  1998年作品《山村瑞雪》入选中国山水、油画风景比较展,入编《精品集》。
  1999年作品《盛开的梨花》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2001年作品《湖边》入选中国油画学会小型油画展。
  2002年作品《窗外梨花》入选"纪念'5.23讲话'60周年全国美展"并获银奖。
  2002年作品《金岚》入选第二届油画学会展。
  2004年作品《恭王府》参加"北京风韵"美术作品邀请展。
  2005年作品《天坛》参加"北京风韵"美术作品邀请展展览。
  2005年作品《吉祥的山村》入选第二届中国山水、油画风景比较展并获佳作奖、山东展区一等奖。
  2005年作品《山梁人家》入选中俄油画家联展。
  2006年作品《皇史城》参加"北京风韵"美术作品邀请展。
  2007年作品《官亭水库》参加"北京风韵"美术作品邀请展。
  2008年作品《赵楼秋景》入选中国油画学会写生作品展。
  2009年作品《邵族风情》参加两岸画家画两岸邀请展。
  2009年作品《台湾风情》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获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  

  主要出版:
  2007年编著《油画教学》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7年专著《风景写生》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9年《油画精品·毛岱宗》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9年《油画名家--毛岱宗》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
  作品曾入编《中国美术o油画卷》、《当代油画风景精品选》、《当代油画静物精品选》等大型画册。
 
  作品收藏
  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国际艺苑美术馆、北京画院、中华儿女美术馆以及台湾、香港等美术机构和个人收藏。在国外曾被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马来西亚等许多国家美术馆及个人收藏。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美术·丝网版画艺术)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丝网版画、文化艺术事业与产业方面所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12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选修课每门为2学分,学生每人至少选3门。
  专业实践:学生需参加学院组织的MFA学生年度美展每次2学分;参加省级学术性展览每次4学分;全国性学术性展览每次6学分;个人展览(根据场馆分别为院级4学分,省级6学分,国家级8学分,普通画廊2学分);联展8学分(按参加人数均分)。以参展次数累计达到8学分为合格。每人提交10件作品参加毕业创作展览,毕业创作成绩以百分制计分,达到80分为合格,合格者获8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毕业创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括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提交与答辩的毕业环节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以展览的形式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的要求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的具体内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所提交的独立原创美术作品。
2、具体要求:
需提供毕业作品10幅(5张创作、5张习作)。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可以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形式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剽窃和一切不端的学术行为。行文中应做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3、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0.5万(不含图例与图表)。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毕业考核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西方现代艺术史》,(美)H·H·阿纳森著,邹德侬、巴竹师、刘珽译,沈玉麟校,天津人民美
术出版社,1986年版;
2、《世界版画史》,黑崎彰等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3、《中国现代版画史》,李允经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西方版画史》,张奠宇编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5、《二十世纪版画艺术史》,(美)芮娃·卡索曼(Riva Castleman)著,张正仁译,远流出版事业
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6、《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郑振铎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7、《中国木版画通鉴》,张道一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
8、《中国年画艺术史》,薄松年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9、《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0、《艺术与错觉》,(英)E·H·贡布里希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11、《秩序感》,(英)E·H·贡布里希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12、《论艺术的精神》,(俄)瓦·康定斯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3、《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 张弘昕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14、《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15、《浮世绘》,顾申主编,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编译,青岛出版社,2011年版;
16、《色彩艺术》,(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著,杜定宇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17、《丝网版画的语言探索 丝网版画教程》,张桂林 张炼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8、《丝网版画教程》,李旺编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19、《现代西方版画教程丝网版画技法》,(英)斯蒂夫·豪斯金斯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20、《丝网版画工作室》,张桂林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21、《文国璋色彩教程》,文国璋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22、《计算机辅助制版与水印丝网版画》,廖念一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丝网版画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 丝网版画艺术 135107 13510709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丝网版画创作、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课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基础课 msb0201015 丝网版画专业基础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201035 美术创作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6 中国画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7 西方画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202022 丝网版画艺术专业主课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2001

msx02019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要求
艺术实践是培养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实践的具体规定审核学生的实践成果。
 
  8 1-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专业
毕业
要求
毕业创作展览是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展示。毕业创作作品应是最能够反映本人水平,体现出在内容、风格、形式、技巧方面的探索。  8 4-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每人
10件
学位
论文
要求
学位论文的开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论文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要有独特的见解,并能指出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能体现本专业较高的学术水平。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须与艺术实践结合,对自己作品进行创作思考和理论阐述。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词语精炼、条理分明,字数不少于5千字。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导师介绍,共汇集15 位导师信息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美术·篆刻创作)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篆刻创作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篆刻创作、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12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选修课每门为2学分,学生每人至少选3门。
专业实践:学生需参加学院组织的MFA学生年度美展每次2学分;参加省级学术性展览每次4学分;全国性学术性展览每次6学分;个人展览(根据场馆分别为院级4学分,省级6学分,国家级8学分,普通画廊2学分);联展8学分(按参加人数均分)。以参展次数累计达到8学分为合格。
每人提交10件作品参加毕业创作展览,毕业创作成绩以百分制计分,达到80分为合格,合格者获8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毕业创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括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提交与答辩的毕业环节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以展览的形式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的要求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的具体内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所提交的独立原创美术作品。
2、具体要求:
篆刻需提供作品15幅。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可以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形式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剽窃和一切不端的学术行为。行文中应做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3、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0.5万(不含图例与图表)。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毕业考核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中国印学年鉴》,西泠印社出版社,1993年6月版;
2、《中国印章艺术史》,刘江,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秦封泥彚考》,傅嘉仪,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8月版;
4、《上海博物馆藏印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8月版;
5、《吉林大学藏古玺印选》,文物出版社,1987年9月版;
6、《历代印学论文选》,韩天衡,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年6月版;
7、《古玺通论》,曹锦炎,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3月版;
8、《印学史》,沙孟海,西泠印社出版社, 1987年6月版;
9、《十钟山房印举》,陈介祺,中国书店,1985年3月版;
10、《中国历代篆刻集粹》,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7年5月版;
11、《战国古文字典》,何琳仪,中华书局,1998年9月版;
12、《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82年6月版;
13、《古文观止》,中华书局 ,2010年3月版;
14、《古玺文编》,罗福颐,文物出版社, 1981年1月版;
15、《古玺汇编》,文物出版社, 1981年12月版;
16、《篆刻学》,李刚田、马士达,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版;
17、《中国印章—历史与艺术》,孙慰祖,外文出版社,2010年版;
18、《秦汉南北朝官印徽存》,罗福颐,文物出版社,1987年1月版;
19、《湖南古代玺印》,陈松长,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20、《日本の官印》,(日)木内武男,东京美术;
21、《古文字类编》,高明、涂白奎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版;
22、《金文编》,容庚,中华书局, 1985年7月版;
23、《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24、《书法的形态与阐释》,邱振中,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版;
25、《书写与观照》,邱振中,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版;
26、《陶文图录》,王恩田,齐鲁书社, 2006年6月版;
27、《中国书法全集》,刘正成,荣宝斋出版社;
28、《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7年1月版;
29、《美的历程》,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版;
30、《刘正成书法文集》共三卷,刘正成,荣宝斋出版社,2008.4月版;
31、《书法艺术概论》,刘正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32、《民国书法史》,孙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版;
33、《中国书法史》,沃兴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7月版;
34、《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黄淳,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2月版;
35、《书法与诗词十讲》,叶鹏飞,文物出版社,2009年9月版;
36、《中国古代砖文》,王镛、李淼,知识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37、《历代书法论文选》、《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版;
38、《陶文字典》,齐鲁书社,2007年版;
39、《国画讲义》,陈绶祥,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40、《国画指要》,陈绶祥,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版;
41、《心境与表现—中国绘画文化学散论》,徐建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11月版;
42、《国画与禅》,北鱼,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4月版;
43、《神居何所》,邱振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44、《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群言出版社,2009年5月版;
45、《禅宗与道家》,南怀瑾,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
46、《我说参同契(上中下)》,南怀瑾,东方出版社,2009年5月版;
47、《写意—中国美学之灵魂》,韩玉涛,海天出版社,1998年6月版;
48、《美学散步》,宗白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版;
49、《艺术哲学》,丹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7月版;
50、《纳兰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51、《豪放词》,谷闻,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52、《婉约词》,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53、《文学理论》,(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江苏教育出版社;
54、《人间词话新注》,王国维,齐鲁书社,1986年8月版;
55、《蕙风词话广蕙风词话》,况周颐,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56、《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蔡义江,中华书局,2001年1月版;
57、《杨国荣讲王阳明》,杨国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月版;
58、《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陈来 ,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版;
59、《顾随诗词讲记》,顾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60、《宋明理学》,陈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
61、《五灯会元》,普济,中华书局,1984年1月版;
62、《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2004年7月版;
63、《庄老通辨》,钱穆,三联书店,2002年9月版;
64、《苏东坡传》,林语堂,作家出版社,1998年2月版;
65、《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1983年4月版;
66、《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天津教育、2005年1月版;
67、《人心与人生》,梁漱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
68、《随园诗话》,(清)袁枚,凤凰出版社,2000年5月版;
69、《中国文化六讲》,何兹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
70、《人生境界与生命美学》,陈德礼,长春出版社,1998年9月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篆刻创作)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 篆刻创作 135107 13510716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篆刻创作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篆刻创作、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课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基础课 msb0201030 篆刻批评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201035 美术创作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6 中国画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7 西方画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202043 篆刻创作专业主课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2001

msx02019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要求
艺术实践是培养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实践的具体规定审核学生的实践成果。
 
 8 1-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专业
毕业
要求
毕业创作展览是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展示。毕业创作作品应是最能够反映本人水平,体现出在内容、风格、形式、技巧方面的探索。
 
8 4-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每人
10件
学位
论文
要求
学位论文的开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论文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要有独特的见解,并能指出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能体现本专业较高的学术水平。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须与艺术实践结合,对自己作品进行创作思考和理论阐述。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词语精炼、条理分明,字数不少于5千字。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学·外国美术史论)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研究方向:外国美术史论研究                方向代码:13040018
    一、培养目标
培养外国美术史论方向的高级研究人才、教学人才及与其相关的管理人才,使其熟悉外国美术史论研究领域的国内研究现状,并具备系统、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能在外国美术史论研究领域形成自己的研究特长,取得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能从事高等院校的教学、专业领域的科研或相关行业的管理工作,为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服务。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本方向主要研究外国美术历史和美术理论的发展演变,揭示和总结外国美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美术风格和类型演变的历史逻辑、美术理论和思潮的历史贡献,探索外国美术史论的专题、断代史或总体构成的历史学、图像学与文化学特征,阐释其发展规律、文化内涵以及对当代中国美术发展和建设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读研究生应于每学期完成1-2篇课程论文,有条件的可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在第一、二学年结束时均需提交学年论文参加学年考核,由主课导师给出学年专业考核成绩。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方向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和一定的艺术考察。在读期间需作为第一或第二作者在省级以上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要求3千字以上;举行学术报告会1次,报告时间约为50分钟;进行艺术考察并提交考察报告。学术和实践活动在第二至五学期完成,第六学期开学初,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方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根据其备课、讲课情况给于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领域内,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片与图表)要求不少于3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未通过毕业专业考核,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美术史著作:
    1.《剑桥艺术史》,苏珊·伍德福特等著,罗通秀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
    2.《艺术发展史》,[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3.《艺术的历史》,[法]雅克·蒂利耶著,郭昌京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4.《艺术的历史》,[英]保罗·约翰逊著,黄中宪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世界美术史》,[美]休·昂纳等著,毛君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6.《世界美术史》(十卷),朱伯雄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1987-1991年版;
    7.《世界文明史》, [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著,罗经国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8.《希腊艺术手册》,[英]吉塞拉·里克特著, 李本正、范景中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
版;
    9.《艺术与思想》,[美]威廉·弗莱明著,吴江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10.《罗马艺术》,[美]南希·H·雷梅治等著,郭长刚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西方中世纪艺术史》[英]乔治·扎内奇著,陈平译,浙江美院出版社,1991年版;
    12.《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导论》,[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著,潘耀昌等译,
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美]约翰·T·帕雷提等著,朱旋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5年版;
    14.《文艺复兴:艺术与诗的研究》,[英]佩特著,张岩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与文化》,[美]温尼·海德·米奈著,孙小金译,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4年版;
    16.《印象派画史》,[美]约翰·雷华德著,平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后印象派画史》,[美]约翰·雷华德著,平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西方现代艺术史》,[美]H·H·阿纳森著,邹德侬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19.《西方当代艺术》,[英]A·路希·史密斯著,柴小刚等译,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20.《西方现代艺术80年代》,[美]H·H·阿纳森著,曾胡、钱志坚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2年版;
    21.《今日美国艺术》,爱德华·卢西·史密斯著,范岳等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2.《什么是后现代主义》,C.詹克斯著,李大夏译,天津科技出版社,1988年版;
    23.《一九四五年以后的现代视觉艺术》,[英]爱德华·卢西·史密斯著,陈麦译,上海人民美
术出版社,1988年版;
    美术理论著作:
    1.《古代美学》,[波]塔塔科维兹著,扬力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
    2.《基督教与美学》,阎国忠著,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
    3.《芬奇论绘画》, [意]达·芬奇著,戴勉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
    4.《狄德罗画评选》, [法]狄德罗著,陈占元译,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7年版;
    5.《美的分析》, [英]威廉·荷加斯著,杨成寅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安格尔论艺术》,朱伯雄译,辽宁美术出版社,1980年版;
    7.《德拉克罗瓦日记》,李嘉熙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8.《罗丹艺术论》,沈琪译,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2年版;
    9.《塞尚、凡高、高更通信录》,[美]赫谢尔·B·奇普编著,吕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版;
    10.《马蒂斯论艺术》,杰克·德·弗拉姆编,欧阳英译,河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11.《毕加索谈话录》,[法]布拉萨依著,杨元良译,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
    12.《论艺术的精神》, [俄]瓦·康定斯基著,查立译,中国社科出版社,1987年版;
    13.《杜尚访谈录》, [法]卡巴内著,王瑞芸译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14.《欧美现代艺术理论》(三卷),[美]H.契普著,余姗姗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15.《欧洲现代画派画论》,[德]瓦尔特·赫斯著,宗白华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版;
    16.《当代美国艺术家论艺术》,[美]埃伦·H·约翰逊编,姚宏翔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2年版;
    17.《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美]R·L·赫伯特编,林森、辛丽译,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18.《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美]弗·杰姆逊著,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9.《西方画论辑要》(修订版),杨身源、张弘昕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20.《西方美术理论文选》,迟轲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1.《西方艺术批评史》, [意]文杜里著,迟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2.《艺术风格学》, [瑞士]H·沃尔夫林著,  潘耀昌译,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23.《现代艺术的意义》, [美]约翰·拉塞尔著,陈世怀等译,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2版;
    24.《艺术的终结》,[美]阿瑟·丹托著,欧阳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2005版;
    25.《象征的图像——贡布里希图像学文集》,杨思梁、范景中编选 ,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年版;
    26.《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阿恩海姆著,滕守尧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版;
    27.《情感与形式》,[美]苏珊·朗著,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版。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学·外国美术史论)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学 外国美术史论 130400 13040018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外国美术史论方向的高级研究人才、教学人才及与其相关的管理人才,使其熟悉外国美术史论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具备系统、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能在外国美术史论研究领域形成自己的研究特长,取得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能从事高等院校的教学、专业领域的科研或相关行业的管理工作,为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服务。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1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
msb0101003 艺术史学研究 54 3 2 讲授 考查  
msb0101004 艺术文献学 54 3 1 讲授 考查  
专业课 msb0102022 外国美术史专题研究 72 4 2—4 讲授讨论 考查  
msb0102023 西方美术理论专题研究 72 4 2—4 讲授讨论 考查  
msb0102024 西方宗教艺术研究 72 4 2—4 讲授讨论 考查  
选修
课程
msx01001

msx01028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篇 2 2—5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评价  
举办学术报告会1次 1
艺术考察(4周) 导师评价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 1 3—5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毕业创作、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美术·书法)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书法创作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书法创作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12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选修课每门为2学分,学生每人至少选3门。
专业实践:学生需参加学院组织的MFA学生年度美展每次2学分;参加省级学术性展览每次4学分;全国性学术性展览每次6学分;个人展览(根据场馆分别为院级4学分,省级6学分,国家级8学分,普通画廊2学分);联展8学分(按参加人数均分)。以参展次数累计达到8学分为合格。
每人提交10件作品参加毕业创作展览,毕业创作成绩以百分制计分,达到80分为合格,合格者获8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毕业创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括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提交与答辩的毕业环节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以展览的形式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的要求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的具体内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所提交的独立原创美术作品。
2、具体要求:
书法需提供书法与篆刻原创作品15幅。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可以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形式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剽窃和一切不端的学术行为。行文中应做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3、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不含图例与图表)。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毕业考核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中国书法史》(七卷本),丛文俊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
3、《当代中国书法论文选》,中国书协主编,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版;
4、《中国书法全集》(100卷),刘正成总主编,荣宝斋出版社,2002年版;
5、《书法美学谈》,金学智著,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年版;
6、《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熊秉明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书法的形态与阐释》,邱振中著,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珊瑚网》(明)(上﹑下册),汪砢玉撰,成都古籍书店,1985年版;
9、《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梁东汉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10、《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
11、《古代字体论稿》,启功著,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
12、《书法创作学习丛书》,山东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13、《汉字研究》,高更生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郑逸梅收藏名人手札百通》,郑逸梅藏品,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
文学类
15、《古代汉语》,王力著,中华书局,1999年版;
16、《唐诗三百首》,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
17、《宋词三百首》,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
18、《元曲三百首》,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
19、《诗词读写丛话》,张中行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20、《对联话》,吴恭亨撰,岳麓书社,1985年版;
21、《对联趣话》,彭友元等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2、《名联鉴赏辞典》,顾平旦等主编,黄山书社,1991年版;
23、《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著,花城出版社,1996年版;
24、《文心雕龙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5、《梦溪笔谈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6、《快园道古》(明),张岱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7、《六朝美学》,表济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8、《艺境》,宗白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9、《古代文化常识》,杨殿奎著等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0、《谈艺录》,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86年版;
31、《美学知识丛书》,蔡仪主编,漓江出版社,1984年版;
32、《墨林轶事》,洪丕汉选注,西泠印社,1985年版;
33、《霜红龛文》(明),傅山著,岳麓书社,1986年版;
34、《积水轩尺牍》,许葭村著,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5、《精品中的精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文100篇,作家出版社,1994年版;
36、《四部精华》(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共三册),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哲学类
37、《中国佛教文化序说》,孙昌武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8、《禅宗与道家》,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9、《宋代禅宗文化》,魏道儒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40、《庄子校释》,支伟成编,中国书店影印,1988年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书法)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 书法 135107 13510706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书法创作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书法创作、文化艺术事业与产业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课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基础课 msb0201028 现当代书法批评 36 2 4 讲授 考试  
msb0201035 美术创作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6 中国画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7 西方画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202040 书法专业主课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2001

msx02019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要求
艺术实践是培养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实践的具体规定审核学生的实践成果。
 
  8 1-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专业
毕业
要求
毕业创作展览是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展示。毕业创作作品应是最能够反映本人水平,体现出在内容、风格、形式、技巧方面的探索。
 
 8 4-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每人
10件
学位
论文
要求
学位论文的开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论文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要有独特的见解,并能指出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能体现本专业较高的学术水平。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须与艺术实践结合,对自己作品进行创作思考和理论阐述。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词语精炼、条理分明,字数不少于5千字。
 
 
 


  袁僩 曾署  袁振娴 字闲云  法号 弘贤
  北京人   生于1954年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政协山东省九三学社会员  济南市佛教协会理事     2004年被评为泉城名媛
   
  多幅作品入选第七、八、九、十一届全国美展、入选全国单项学术性大展、省级学术性展览并获奖、并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及国内外多家美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作品《刑天》连环画获山东省青年美展一等奖,并由山东友谊书社出版。
  作品《天凉好个秋》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人物画展并获山东省首届人物画展一等奖。
  作品《佳丽·晨妆》入选全国第四届工笔画大展并获银牌奖。
  作品《睦》入选全国首届岩彩画展并获优秀奖。
  作品《佳丽·春风》入选全国首届重彩画大展并获银牌奖。
  作品《如歌的偏织》获山东省“五一”文化奖一等奖
  作品《收获季节》之一、之二、获山东省建设中的新农村展览一等奖
  作品《孔子见老子》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作品《唐人放鸢图》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作品《佳丽·放鸢》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
  作品《李清照词意•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词意•凝眸处》 入选海棠依旧名家美术作品邀请展
  作品《收获季节》之三 获山东省各民主党派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
  作品《逍遥园》之一 入选海峡两岸名家美术作品邀请展
  作品《闲话福字》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并获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
   
  出版有多种连环画,并主编《白描人物临摹挂图》、《线描技法》、《重彩工笔人物画技法举要》、《工笔人物画技法》等多种技法书。出版有个人画集、邮票纪念章、中国当代美术名家中国邮政明信片——《毛岱宗•袁僩合辑》、《画坛伉俪名家——毛岱宗•袁僩卷》。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马麟春(马林春) 1985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 1987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画专业。现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中国画技法花卉篇、国画花鸟技法、工笔花鸟、怎样画竹、怎样画牡丹、中国历代名画技法分析——花鸟卷、中国画技法集萃——马麟春画竹、国画名家——马麟春等专著。作品“雪溶”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雪霁”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雪竹”获山东省五一文化将一等奖,“家园”获建国六十周年山东省美展二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美术·水墨与色彩)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水墨与色彩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水墨与色彩、文化艺术事业与产业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12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选修课每门为2学分,学生每人至少选3门。
  专业实践:学生需参加学院组织的MFA学生年度美展每次2学分;参加省级学术性展览每次4学分;全国性学术性展览每次6学分;个人展览(根据场馆分别为院级4学分,省级6学分,国家级8学分,普通画廊2学分);联展8学分(按参加人数均分)。以参展次数累计达到8学分为合格。每人提交10件作品参加毕业创作展览,毕业创作成绩以百分制计分,达到80分为合格,合格者获8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毕业创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括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提交与答辩的毕业环节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以展览的形式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的要求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的具体内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所提交的独立原创美术作品。
2、具体要求:
需提供毕业作品10幅(5张创作、5张习作)。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可以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形式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剽窃和一切不端的学术行为。行文中应做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3、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0.5万(不含图例与图表)。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毕业考核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 阅读书目
1、《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俞剑华,人民美术出版社;
2、《中国绘画美学史》,陈传席,人民美术出版社,
3、《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春风文艺出版社;
4、《艺境》,宗白华,北大出版社;
5、《敦煌石窟艺术(1-22)卷》,段文杰等,江苏美术出版社;
6、《美的历程》,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7、艺术与视知觉》,阿恩海姆,四川人民出版社;
8、《欧洲绘画大师技法和材料》,多奈尔,清华大学出版社;
9、《架上话-许江文集》,许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10、《缘物若水》,田黎明,江西美术出版社;
11、《厚的载物》,唐勇力,江西美术出版社;
12、《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潘耀昌,北大出版社;
13、《中国近现代美术史》,阮荣春、胡光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4、《论中国现代美术》,郎绍君,江苏美术出版社;
15、《视觉革命》,彭德,江苏美术出版社;
16、《当代美术与文化选择》,皮道坚,江苏美术出版社;
17、《重要的不是艺术》,粟宪庭,江苏美术出版社;
18、《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史》,裔萼,河北教育出版社;
19、《中国当代艺术史1990-1999》,吕澎,湖南美术出版社;
20、《没有灵魂的现代性》,杨卫,上海书画出版社;
21、《另类方法另类现代》,高名潞,上海书画出版社;
22、《现代水墨20年》,鲁虹,湖北美术出版社;
23、《阵中叫阵》,李小山,江苏美术出版社;
24、《中国前卫艺术》,高名潞,江苏美术出版社;
25、《陈传席文集》四卷,陈传席,安徽美术出版社;
26、《现代绘画-新的形象语言》,吕澎,山东文艺出版社;
27、《中国当代的历史进程与市场化趋势》,吕澎,北大出版社;
28、《批评的时代》,贾方舟,广西美术出版社。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水墨与色彩)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 水墨与色彩 135107 13510708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水墨与色彩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水墨与色彩、文化艺术事业与产业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课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基础课 msb0201025 历代经典作品的技法分析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201035 美术创作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6 中国画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7 西方画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202037 水墨与色彩专业主课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2001

msx02019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要求
艺术实践是培养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实践的具体规定审核学生的实践成果。
 
8 1-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专业
毕业
要求
毕业创作展览是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展示。毕业创作作品应是最能够反映本人水平,体现出在内容、风格、形式、技巧方面的探索。
 
8 4-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每人
10件
学位
论文
要求
学位论文的开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论文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要有独特的见解,并能指出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能体现本专业较高的学术水平。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须与艺术实践结合,对自己作品进行创作思考和理论阐述。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词语精炼、条理分明,字数不少于5千字。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美术·中国传统雕塑艺术)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中国传统雕塑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中国传统雕塑创作、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12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选修课每门为2学分,学生每人至少选3门。
专业实践:学生需参加学院组织的MFA学生年度美展每次2学分;参加省级学术性展览每次4学分;全国性学术性展览每次6学分;个人展览(根据场馆分别为院级4学分,省级6学分,国家级8学分,普通画廊2学分);联展8学分(按参加人数均分)。以参展次数累计达到8学分为合格。
每人提交10件作品参加毕业创作展览,毕业创作成绩以百分制计分,达到80分为合格,合格者获8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毕业创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括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提交与答辩的毕业环节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以展览的形式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的要求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的具体内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所提交的独立原创美术作品。
2、具体要求:
需提供毕业作品10幅(5张创作、5张习作)。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可以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形式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剽窃和一切不端的学术行为。行文中应做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3、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0.5万(不含图例与图表)。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毕业考核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西方现代艺术史(绘画、雕塑、建筑)》,(美)H、H阿纳森,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现代构成(100年)》,广州美术新媒介工作室编,辽宁美术出版社;
3、《巴黎的雕塑艺术——巴黎当代艺术与设计丛书》,樊哲编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8
月版;
4、《罗丹艺术论》,(法)罗丹述,葛赛尔记,傅雷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5月版;
5、《艺术哲学》,(法)丹纳著,傅雷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5月版;
6、《艺术的起源》,朱狄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7、《中国雕塑景观全集(5本)》,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8、《为雕塑凿七个孔:雕塑语言研究》,何力平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版;
9、《城市雕塑艺术的成型与制作》,蔺宝钢陈雪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10、《敦煌石窟艺术(17本)》,江苏美术出版社;
11、《佛像的历史》,梁思成著,林洙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6月版;
12、《中国雕塑史》,梁思成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1月版;
13、《中古艺术宗教与西域历史论稿》,姚崇新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5月版;
14、《中国宗教美术史料辑要》,汪小洋著,上海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1月版;
15、《大足石窟艺术》,黎方银著,重庆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16、《佛国麦积山》,君冈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17、《龙门石窟研究所:龙门石窟雕刻萃编——佛龙门石窟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95年9月版;
18、《佛教造像量度与仪轨》,李翎编著,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19、《形神惧妙--道教造像艺术探索》,胡知凡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06月版;
20、《中国佛教之旅》(10本),林言椒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中国传统雕塑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 135107 13510713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中国传统雕塑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中国传统雕塑创作、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课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基础课 msb0201031 石窟造像研究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201035 美术创作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6 中国画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7 西方画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202046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专业主课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2001

msx02019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要求
艺术实践是培养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实践的具体规定审核学生的实践成果。
 
  8 1-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专业
毕业
要求
毕业创作展览是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展示。毕业创作作品应是最能够反映本人水平,体现出在内容、风格、形式、技巧方面的探索。
 
8 4-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每人
10件
学位
论文
要求
学位论文的开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论文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要有独特的见解,并能指出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能体现本专业较高的学术水平。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须与艺术实践结合,对自己作品进行创作思考和理论阐述。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词语精炼、条理分明,字数不少于5千字。
 
 
 
初试参考书目: 
01—10方向: 
《中国美术简史》、《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院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1方向: 
《教育心理学》陈琦著,2005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术学科教育学》常锐伦著,2007年版,人民美术出版社
《美术鉴赏及其教学》钱初熹著,2007年版,人民美术出版社
12—14方向:
《大学书法》任平主编,西泠出版社
《中国书法史》黄惇主编, 辽宁美术出版社
15—16方向:
《中国美术简史》、《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院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
15方向:
《艺术发展史》[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天津美术出版社
《西方画论辑要》(修订本)杨身源、张弘昕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16方向:
《中国绘画通史》王伯敏著,三联书店出版社
《中国绘画美学史》陈传席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俞剑华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美术·花鸟画艺术)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花鸟画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花鸟画文化艺术事业与产业方面所需的创作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12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选修课每门为2学分,学生每人至少选3门。
  专业实践:学生需参加学院组织的MFA学生年度美展每次2学分;参加省级学术性展览每次4学分;全国性学术性展览每次6学分;个人展览(根据场馆分别为院级4学分,省级6学分,国家级8学分,普通画廊2学分);联展8学分(按参加人数均分)。以参展次数累计达到8学分为合格。每人提交10件作品参加毕业创作展览,毕业创作成绩以百分制计分,达到80分为合格,合格者获8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毕业创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 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括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提交与答辩的毕业环节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以展览的形式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的要求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的具体内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所提交的独立原创美术作品。
2、具体要求
需提供毕业作品10幅(5张创作、5张习作)。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可以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形式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剽窃和一切不端的学术行为。行文中应做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3、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0.5万(不含图例与图表);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毕业考核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中国美术通史》,王伯敏著,三联书店,2000年版;
2、《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英),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唐五代画论》,何志明、潘运告,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4、《中国思想史》,葛兆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6、《现代与后现代》,河清,中国美院出版社,1998年版;
7、《中国通史》,周谷城,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8、《美学三书》,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9、《中国美术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0、《艺术与错觉》,贡布里希(英),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版;
11、《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张弘昕,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12、《意图的模式》,巴克森德尔(英),中国美院出版社,1997年版;
13、《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朱良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4、《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邵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图式与精神》,邵大箴,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抽象世界——另一个世界》,张晓凌、孟禄新,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17、《观念艺术》,张晓凌,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18、《破后现代艺术》,陆容之,文江出版社,2002年版;
19、《中国思想史论》,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0、《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1、《中国画研究方法论》,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
22、《中国绘画发展史》,冯远、张晓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23、《艺术与历史》,曹意强,中国美院出版社,2001年版;
24、《中国画论类编》,俞剑华,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25、《中国画学全史》,郑午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6、《中国绘画变迁史纲》,傅抱石,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7《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8、《西方人文主义体现》,阿伦.布洛克,三联书店,1997年版;
29、《批评美学》,徐岱,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30、《艺术风格学》,海因里希.沃尔夫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中国民间美术史》,王树村,岭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32、《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潘耀吕,百家出版社,2004年版;
33、《心印》,方闻(美),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4、《西方美学史》,朱光潜,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5、《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科学出版社      
36、《美学概论》,王朝闻,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7、《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38、《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葛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9、《西方现代艺术史》,H.H阿纳森(美)、邹德侬、巴竹师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0.《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孔六庆,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41、《中国绘画美学史》(上、下),陈传席,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42、《中国画论与中国美学》,刘墨,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43、《中国画教学研究论集》,中央美院中国画系编,河北将于出版社, 2004年版;
44、《绘画迹象论》,钟孺乾,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45、《国画讲义》,陈绶祥,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46、《20世纪中国画》,曹意强、范景中,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
47、《画品丛书》,于安澜,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48、《中国历代画论采英》,杨大年,河南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
49、《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赵权利,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50、《美的相位与艺术》,今道友信(日),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著;
51、《文人画的趣味图式与价值》,黄专、严善醇,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
52、《中西艺术的文化精神》,冯晓,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
53、《中国画心性论》,江宏、邵琦,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
54、《为道日损》,八大山人话语解读、崔自墨,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55、《艺术人类学》,罗伯特.莱顿(英), 李东华王红译,王建民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
56、《中国山水画史》,陈传席,江苏美术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1991年版;
57、《佛教与民族绘画精神》,徐建融,上海书画出版社,1991年版;
58、《中国艺术学》,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9、《石涛画学本义》,杨成寅,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60、《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朱良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1、《扁舟一叶》,理学与中国画学研究,朱良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2、《色彩的中国绘画》,牛克诚,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63、《中国花鸟画发展史》,姜今,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花鸟画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 花鸟画艺术 135107 13510703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花鸟画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花鸟画文化艺术事业与产业方面所需的创作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课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基础课 msb0201007 花鸟画基础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201035 美术创作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6 中国画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7 西方画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202010 花鸟画艺术专业主课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2001

msx02019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要求
艺术实践是培养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实践的具体规定审核学生的实践成果。
 
8 1-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专业
毕业
要求
毕业创作展览是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展示。毕业创作作品应是最能够反映本人水平,体现出在内容、风格、形式、技巧方面的探索。
 
8 4-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每人
10件
学位
论文
要求
学位论文的开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论文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要有独特的见解,并能指出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能体现本专业较高的学术水平。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须与艺术实践结合,对自己作品进行创作思考和理论阐述。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词语精炼、条理分明,字数不少于5千字。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学·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论)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论              方向代码:13040024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论研究与教学的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美术史论的基础理论,具有较高美术史论研究能力,熟悉本专业的重要文献、史料、研究现状及学术动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科研能力的艺术理论篆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研究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论的历史发展状况,认识史论研究的意义、性质、研究方法,培养研究解决美术历史和理论问题的科研能力。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艺术考察、社会实践活动、省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并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至少发表2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论文。要求3千字以上;举行学术报告会1次,报告时间约为50分钟;进行艺术考察并提交考察报告。学术和实践活动在第二至五学期完成,第六学期开学初,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备课、讲课情况给与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与毕业创作展览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同时并提交毕业作品创作方案。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表)要求不少于3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未通过毕业专业考核,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
1.《画史丛书》 于安澜 主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3年版;
    2.《中国美术通史》 王伯敏 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年9月版;
    3.《中国近现代美术史》 李福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版;
    4.《中国画学全史》 郑午昌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5年版;
   【中国美术门类史】
    5.《中国绘画史》王伯敏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版;
    6.《山水画史》  陈传席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01/版;
    7.《中国人物画史》 张冠印 文化艺术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1月1日) ;
    8.《中国雕塑艺术纲要》 阎文儒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3年6月版;
    9.《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 郑振铎 上海书店出版社   006年1月版;
    10.《中国宫廷绘画史》 华彬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3年12月;
    11.《中国工艺美术史》  田自秉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 1985-1-1;
    12.《工艺美术概论》 李砚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5-1;
    13.《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01-01版;
    14.《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 沈福熙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7月版;
15.《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 (英)迈克尔-苏立文  世纪出版集团 2013年版;
16.《20世纪中国画史》 刘曦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年版;
   【民间美术史】
    17.《民间美术概论》  杨学芹、安琪著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8月版;
    18.《中国民间美术》 靳之林著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4年8月版 ;
    19.《生命之树》 靳之林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版;
    20.《情感与形式》,[美]苏珊·朗著,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版;
    21.《绵绵瓜瓞》 靳之林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版;
    22.《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左汉中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6年3月版;
    23.《中国民间美术》  孙建君编著 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6;
    24.《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 唐家璐等(合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年10月;
    25.《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唐家璐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5月版;
    26.《中国民间美术概要》 周旭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年9月版;
    27.《中国民间吉祥艺术》 李振球 乔晓光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0年1月版;
28.《中华美术民俗》 王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年4月版;
29.《中国门神画》 王树村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30.《中国年画发展史》 王树村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31.《中国年画史》 薄松年  辽宁美术出版社 1986年7月版;
   【古代美术理论】
32.《于安澜书画学四种》 于安澜 主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63年版;
    33.《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 葛路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06 ;
    34.《中国绘画美学史》  陈传席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年5月版;
    35.《中国画论论纲》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4月版;
    36.《历代画论类编》 俞建华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年2月版;
37.《中国画论辑要》 周积寅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5年1月版;
38.《中国历代画论》 周积寅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年版;
   【文人画理论】
    39《文人·文化·文人画》 姜澄清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2年8月版;
    40.《中国绘画精神体系》 姜澄清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年1月版;
    41.《文心万象——新文人画艺术》 陈绶祥  吉林美术出版社  1999年5月版;
   【美术(艺术)基础理论】
    42.《美术概论》 王宏建 袁宝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7月版;
    43.《艺术概论》 彭吉象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年8月版;
   【文艺理论】
    44.《诗品》 南北朝·粱·钟嵘(?-518)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5.《文心雕龙》南北朝·粱·刘勰(约465-520前后)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46.《二十四诗品》唐·司空图(837-908)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3年11月版;
    47.《沧浪诗话》 南宋·严羽(生卒不祥,大约活动在1225-1265年间)中华书局2014年版;
    48.《人间词话》 王国维(1877-1927)中华书局 2009年1月版;
   【代美学理论】
    49.《中国美学史略》 章启群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版;
    50.《无言之美》   朱光潜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51.《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8年9月版;
    52.《文艺心理学》 朱光潜  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5年8月版;
    53.《谈美》  朱光潜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6年6月版;
    54.《美学散步》宗白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年版;
    55.《意境》  宗白华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年版;
    56.《美学概论》 王朝闻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年版;
    57.《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   九州出版社  2014年3月版;
    58.《美的历程》 李泽厚   三联书店出版社 2014年6月版;
    60.《美学论著初编》 蔡仪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年版;
    61.《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3月版;
62.《中国美学思想史》 敏泽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9月;
    63.《中国美学通史》 叶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4年版;
   【中国文化史】
    64.《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  方克力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版;
    65.《中华文化史》 冯天愈  何晓明  周积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中国哲学】
   66.《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67.《老子》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68.《庄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69.《论语》 远方出版社   2006年版;
   70.《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年版;
   71.《中庸》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社  2014年1月版;
   72.《孟子》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14年6月版;
   73.《六祖坛经》 唐·慧能  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  2008年版;
   【其他】
   74.《原始文化》 (英) 爱德华·泰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75..《中国美术全集》(共60卷) 人民美术出版社  多次再版;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学·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论)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学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论 130400 13040024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论研究与教学的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美术史论基础理论,具有较高美术史论研究能力,熟悉本专业重要文献、史料、研究现状及学术动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科研能力的艺术理论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1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研究基础方法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
msb0101003 艺术史学研究 54 3 3 讲授 考试  
msb0101004 艺术文献学 54 3 3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102028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 72 4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29 中国古代美术理论研究 72 4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30 中国古代图像文化研究 72 4 1—4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1001

msx01028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篇 1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完成课程论文2篇 2
艺术考察(4周) 导师评价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史论课教学
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
1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美术·山水画艺术)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山水画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山水画文化艺术事业与产业方面所需的创作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12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选修课每门为2学分,学生每人至少选3门。
专业实践:学生需参加学院组织的MFA学生年度美展每次2学分;参加省级学术性展览每次4学分;全国性学术性展览每次6学分;个人展览(根据场馆分别为院级4学分,省级6学分,国家级8学分,普通画廊2学分);联展8学分(按参加人数均分)。以参展次数累计达到8学分为合格。
每人提交10件作品参加毕业创作展览,毕业创作成绩以百分制计分,达到80分为合格,合格者获8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毕业创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括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提交与答辩的毕业环节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以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的要求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的具体内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所提交的独立原创美术作品。
2、具体要求:
需提供毕业作品10幅(5张创作、5张习作)。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可以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形式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剽窃和一切不端的学术行为。行文中应做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3、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0.5万(不含图例与图表)。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毕业考核委员会,考核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毕业考核委员会由5人组成。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推荐理由:纵观人类发展史,为艺术发展事件和作品链接相关的人文背景,定位自己作品的坐标)
2、《艺术发展史》(《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8月版;
(推荐理由:近似扫盲的艺术史,读其观点与研究方法)
3、《西方现代艺术史》,H·H·阿纳森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2月版;
(推荐理由:系统了解普通美术史书之外对现代艺术的专门介绍)
4、《中华民国美术史》,阮荣春、胡光华著,四川美术出版社,1992年6月版;
(推荐理由:补充一般史书对这一阶段的空缺,以免与现当代难以衔接。相关阅读《演进与运动》郑工著,广西美术出版社。《中国西画五十年》朱伯雄、陈瑞林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美术史》黄可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5、《美学》,黑格尔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版;
(推荐理由:系统了解美学意义,建立美学观念。相关阅读《美学史》鲍桑葵著,商务印书馆,1985.1)
6、《西方文论选》,伍蠡甫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11月版;
(推荐理由:看一看西方历代文人、学者对大艺术门类的理解与讲述。)
7、《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中华书局,1962年1月版;
(推荐理由:看一看中国历代文人、学者对大艺术门类的理解与讲述。相关阅读《中国文论选·近代卷,现代卷》王运熙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11)
8、《艺术与错觉》,贡布里希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11月版;
(推荐理由: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相关阅读:《图像与眼睛》、《秩序感》贡布里希著,浙江摄影出版社)
9、《艺术与视知觉》,阿恩海姆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8月版;
(推荐理由:学会秩序、敏锐、微观地看图像。相关阅读:《艺术问题》苏珊·朗格著。《艺术原理》科林伍德著。《情感与形式》苏珊·朗格著。《艺术哲学》奥尔德里奇著。《论艺术的精神》康定斯基著。以上均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当代艺术》,泰勒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6月版;
(推荐理由:阐述了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当代艺术的思想观点与做法,同时审视和研究了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初当代艺术的主要争论观点,论述了网络、数码艺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11、《艺术词典》,爱德华·露西-史密斯著,三联书店,2005年5月版;
(推荐理由:供日常阅读中查阅,并以此作为索引,旁通感兴趣的艺术家与艺术作品)
12、《鲁迅全集》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3、《多余的素材》陈丹青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月版;
(推荐理由:画家以敏感的触角介入社会。相关阅读:《退步集》、《荒废集》陈丹青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4、《卢沉 周思聪文集》,朱乃正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版;
(推荐理由:两位老中国水墨人物画家对艺术与生活的感悟)
15、《中国绘画美学史》,陈传席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7月版;
16、《中国书画美学史纲》,樊波著,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年4月版;
17、《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葛路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6月版;
18、《中国美学范畴体系》,葛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19、《水墨画》,谢稚柳著,上海画报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20、《明清文人画新潮》林木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8版;
21、《应物传神——中国画写实传统研究》,叶青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2、《中国绘画材料史》,蒋炫佁著,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5月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山水画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 山水画艺术 135107 13510705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山水画专业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山水画专业文化艺术事业与产业方面所需的创作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课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基础课 msb0201009 山水画基础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201035 美术创作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6 中国画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7 西方画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202013 山水画艺术专业主课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2001

msx02019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要求
艺术实践是培养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实践的具体规定审核学生的实践成果。
 
  8 1-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专业
毕业
要求
毕业创作展览是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展示。毕业创作作品应是最能够反映本人水平,体现出在内容、风格、形式、技巧方面的探索。
 
 8 4-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每人
10件
学位
论文
要求
学位论文的开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论文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要有独特的见解,并能指出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能体现本专业较高的学术水平。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须与艺术实践结合,对自己作品进行创作思考和理论阐述。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词语精炼、条理分明,字数不少于5千字。
 
 
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学·西方近现代美术史论)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研究方向:西方近现代美术史论              方向代码:13040019
    一、培养目标   
培养西方近现代美术方向的高级研究人才、教学人才及与其相关的管理人才,使其熟悉西方近现代美术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具备系统、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在本领域形成自己的研究特长,取得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能从事高等院校的教学、专业领域的科研或相关行业的管理工作,为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服务。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本方向主要研究西方近现代美术的历史及其相关理论,揭示和总结西方美术自近代以来发展、变异的基本规律,探索西方近现代美术的观念、形态及其文化内涵,阐释其对当代中国美术的价值和意义。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读研究生应于每学期完成1-2篇课程论文,有条件的可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在第一、二学年结束时均需提交学年论文参加学年考核,由主课导师给出学年专业考核成绩。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方向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和一定的艺术考察。在读期间需作为第一或第二作者在省级以上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要求3千字以上;举行学术报告会1次,报告时间约为50分钟;进行艺术考察并提交考察报告。学术和实践活动在第二至五学期完成,第六学期开学初,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方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根据其备课、讲课情况给于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与毕业创作展览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同时并提交毕业作品创作方案。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表)要求不少于3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未通过毕业专业考核,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1.《艺术发展史》,[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2.《世界美术史》(十卷),朱伯雄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1987-1991年版;
    3.《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导论》,[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著,潘耀昌等译,浙
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美]约翰·T·帕雷提等著,朱旋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5.《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与文化》,[美]温尼·海德·米奈著,孙小金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4年版;
    6.《印象派画史》,[美]约翰·雷华德著,平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后印象派画史》,[美]约翰·雷华德著,平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西方现代艺术史》,[美]H·H·阿纳森著,邹德侬等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9.《西方当代艺术》,[英]A·路希·史密斯著,柴小刚等译,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10.《西方现代艺术80年代》,[美]H·H·阿纳森著,曾胡、钱志坚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2版;
    11.《一九四五年以后的现代视觉艺术》,[英]爱德华·卢西·史密斯著,陈麦译,上海人民美
术出版社  1988年版;
    12.《艺术与错觉》,[英]贡布里希著,林夕等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13.《艺术与人文科学:贡布里希文选》,范景中编选,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年版;
    14.《抽象与移情》,沃林格著,王才勇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5.《视觉艺术的含义》,潘诺夫斯基著,傅志强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6.《美学新解》,布洛克林著,滕守尧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7.《艺术风格学》,[瑞士]沃尔夫林著,潘耀昌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8.《古典艺术》,[瑞士]沃尔夫林著,潘耀昌等译,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9.《西方艺术批评史》,[意]文杜里, 迟柯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0.《西方画论辑要》(修订版),杨身源、张弘昕编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21.《西方美术理论文选》,迟轲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2.《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瓦尔特·赫斯编著,宗白华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版;
    23.《欧美现代艺术理论》,[美]Herschel Chipp著,余珊珊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24.《世界艺术百科全书选译》Ⅰ、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25.《现代艺术观念》,[英]尼古斯•斯坦格斯编,侯瀚如译,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26.《20世纪艺术中的抽象和技巧》,[英]哈德罗•奥斯本著,阎嘉、黄欢译,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8年版;
    27.《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英]弗兰西斯·弗兰契娜、查尔斯·哈里森编,张坚、王晓文译,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28.《理想和偶像》,[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
    29.《现代主义,评论,现实主义》,[英]弗雷德·奥顿、查尔斯·哈里森编,崔诚等译,上海
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
    30.《现代与现代主义》,[美]弗雷德里克·R·卡尔,陈永国、傅景川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1.《艺术哲学》,[法]丹纳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32.《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33.《艺术史写作原理》,[美]大卫·卡里尔,吴啸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艺术与历史》,曹意强著,中国美院出版社,2001年版;
    35.《艺术史的视野》,曹意强编著,中国美院出版社,2007年版;
    36.《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沈语冰著,中国美院出版社,2003年版;
    37.《美术史的形状》,范景中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8.《视觉与设计》,[英]罗杰·弗莱著,易英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9.《艺术中的精神》,[俄]康定斯基著,李正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0.《艺术与文化》,[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著,沈语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1.《艺术与观念》,[美]威廉·弗莱明,玛丽·马里安著,宋协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2.《艺术与视知觉》,[美]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43.《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瓦尔特•本雅明著,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
大学出社,2004年版;
    44.《当代美国艺术家论艺术》,[美]埃伦·H·约翰逊编,姚宏翔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2年版;
    46.《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美]R·L·赫伯特编,林森、辛丽译,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学·西方近现代美术史论)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学 西方近现代美术史论 130400 13040019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西方近现代美术方向的高级研究人才、教学人才及与其相关的管理人才,使其熟悉西方近现代美术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具备系统、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能在本领域形成自己的研究特长,取得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能从事高等院校的教学、专业领域的科研或相关行业的管理工作,为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服务。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1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
msb0101003 艺术史学研究 54 3 3 讲授 考试  
msb0101004 艺术文献学 54 3 3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102025 西方近现代美术史研究 72 4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26 西方近现代美术理论研究 72 4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27 西方近现代美术批评研究 72 4 1—4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1001

msx01028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篇 2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学术报告1次 1
艺术考察(4周) 导师评价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 1 3-5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毕业创作、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坐落在泉城济南长清大学科技园内,背山面湖,风景秀美,建筑总面积17000余平方米。经过60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学科门类齐全,办学层次多样,师资力量雄厚。现共有6个系、1个基础部、5个研究所、7个实验室;设有绘画、中国画、雕塑、美术学、美术学(师范类)、书法学6个本科专业。目前,美术学院共有教职工81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0人;共有全日制本科生1065人,研究生202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术学科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高校强化建设重点学科,成为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主成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美术学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绘画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并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试点专业。1999年建立硕士生授予点,2005年成为中国首批招收艺术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MFA)单位,同年与澳大利亚格利菲斯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形成多层次的办学结构。2015年与美国拿撒勒大学建立友好校际交流合作关系,通过互派学生等不断加强合作交流。美术学院先后与多所国内外大学建立了友好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校际交流合作频繁,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交流、讲学。2015年成功举办“当代学院造型基础教育国际学术论坛”,确立和构建了当代学院造型基础教育的新方向和新格局。2015年美术学院申报的《新沂蒙》美术创作项目被批准为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2016年在济南、北京、临沂、潍坊四地巡展反响强烈。2018年先后在山东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时代的温度--山东艺术学院建校60周年美术作品展”,向社会充分展示了美术学院强大的办学实力和丰硕的办学成果,获得各界人士广泛赞誉。
美术学院在丰厚的齐鲁文化滋养下,以其深厚的学科基础,优良的教学传统,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主抓教学管理来推进人才培养,专业教学多次获教育部、山东省教学成果奖,各专业师生创作的作品在国家级、全国性及国际展览中成绩斐然,学术研究也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多次选派优秀学生赴美国和台湾地区交流学习,并多次邀请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知名美术教育家、油画艺术家来校长期交流讲学。每年都有多名教师赴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考察访问、讲学或举办画展进行艺术交流,受到国外同行好评。
60多年来,美术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探索美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与规律,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全面发展、德艺双馨、德才兼备的美术专业人才,广大毕业生扎实的技能素养和优秀的社会适应能力深受用人单位赞誉,众多毕业生如刘曦林、王沂东、隋建国、王衍成、闫平、王克举、顾黎明等都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艺术名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美术重点学科的龙头作用,根据学校确定的总体定位和发展目标,美术学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先导,进一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更新教育理念,以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引领发展谋划未来,抓住改革教学管理模式这一中心环节推进全面改革,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构建起既能培养高级专门的精尖艺术人才,又能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美术应用人才的合理学科体系,推动美术教育向现代化迈进。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学·中国书法创作与现当代批评)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研究方向:中国书法创作与现当代批评        方向代码:13040014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中国书法创作与现当代批评创作与研究及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中国书法创作与现当代批评创作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和重要史料以及国内外创作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专业创作、研究及实践能力。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研究中国书法创作与现当代批评的历史与现状、美学本质和发展规律;研究艺术家与作品、艺术家与社会、艺术家与生活、艺术观念与艺术表现、艺术修养与艺术技巧的关系;具备相应的中国书法创作与现当代批评创作实践水准,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作品创作方案(不少于10件作品)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艺术考察、社会实践活动、省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并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至少发表1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论文,要求3千字以上;参加省级以上展览1次,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学术活动在第二至五学期完成,第六学期开学初,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会根据学生备课、讲课情况给予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与毕业创作展览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同时并提交毕业作品创作方案。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表)要求不少于2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毕业展览
毕业创作作品展览是体现研究生创作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创作作品不少于10件(创作5件、习作5件),其中书法专业和篆刻专业需供毕业创作15件,由导师选择参展。展出作品要有新意,要独立完成,能体现本学科研究生在艺术实践上的创新能力。毕业创作作品展的准备、展出工作将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集中完成。由各二级学院负责组织相关校内外专家组对毕业作品进行评审并评定成绩,成绩以百分制计分,80分以上成绩视为毕业创作考核通过。
    3.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未通过毕业专业考核,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1.《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1月版;
    2.《人生十论》,钱穆,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5月版;
    3.《苏东坡传》,林语堂,作家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4.《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
    5.《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陈嘉明,北师大出版社,2006年4月版;
    6.《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
    7.《西方美术名著选译》,宗白华,安徽教育,2006年8月版;
    8.《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1983年4月版;
    9.《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6月版;
    10.《沧浪诗话校释》,郭绍虞校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5月版;
    11.《清贫思想》,(日)中野孝次著,邵宇达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8月版;
    1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版;
    13.《诗词格律》,王力,中华书局,2000年4月版;
    14.《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孙隆基,广西师大,2004年10月版;
    15.《十五堂哲学课》,周桂钿,中华书局,2006年8月版;
    16.《禅宗十日谈》,高峰等著,上海书店,1996年2月版;
    17.《禅宗美学》,张节末,北大出版社,2006年7月版;
    18.《美的历程》,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版;
    19.《宋诗选注》,钱钟书,人民文学,2002年3月版;
    20.《古文观止》;
    21.《唐诗三百首》;
    22.《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论语别裁》,南怀瑾,复旦,2005年版;
    24.《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北大出版社;
    25.《外国文论简史》,刘象愚主编,北大出版社,2005年版;
    26.《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美)宇文所安,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
    27.《艺术的故事》(又名《艺术发展史》),(英)贡布里希,三联出版社;
    28.《造型的诞生》,(日)杉浦康平,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29.《国学大师之死》,同道,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30.《国画讲义》,陈绶祥,广西师大;
    31.《中国的品格》,楼宇烈,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1月版;
    32.《美学是什么》,周宪,北大出版社,2002年1月版;
    33.《新诗三百首》,谢冕主编;
    34.《“迦陵说诗”系列(共八册)》,叶嘉莹,中华书局,2008年1月版;
    35.《“迦陵讲演集”系列(共七册)》,叶嘉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36.《哲学的精神》,冯友兰,陕西师大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37.《书法艺术概论》,刘正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38.《六朝书法》,华人德,上海书画;   
    39.《启功丛稿》(共三卷),启功,中华书局,1999年7月版;
    40.《傅山的世界》,白谦慎,三联出版社,2006年4月版;
    41.《抱瓮集》,曹宝麟,文物出版社,2006年12月;
    42.《刘正成书法文集》(共三卷),刘正成,荣宝斋出版社,2002年2月版;
    43.《历代笔记书论汇编》,华人德编,江苏教育,1996年11月版;
    44.《永字八法》,周汝昌,广西师大,2002年1月版;
    45.《书法史鉴》,丛文俊,上海书画,2003年12月版;
    46.《书法的形态与阐释》、《神居何所》、《书写与观照》、《中国书法167个练习》,邱振中,人
大出版社,2005年6月版;
    47.《书法美学》,陈振濂,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版;
    48.《笔谈书法》,林散之,古吴轩出版社,1994年6月版;
    49.《历代书法论文选》、《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1997年版;
    50.《历代印学论文选》,韩天衡,西泠,1999年版;
    51.《古代字体论稿》,启功,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52.《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熊秉明,天津教育;  
    53.《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54.《禅师中峰明本的书法》,(德)劳悟达中国美院,2006年版;
    55.《书法史学教程》,陈振濂,中国美院,1997年1月版;
    56.《民国书法史》,孙洵,江苏教育,1998年9月版;
    57.《当代书法创作模式与流派研究》,陈大中,荣宝斋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58.《书学史料学》,陈志平,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8月版;
    59.《书法空间论》,白砥,荣宝斋;
    60.《日本书法通鉴》,陈振濂;
    61.《书法学》,陈振濂主编;
    62.《墓志书法通论》,赵超,文物出版社;
    63.《中国书法全集》(共计108卷,陆续出版),刘正成总编,荣宝斋;
    64.《汉碑全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65.《书法文化教程》,何学森,华文出版社,2006年1月版;
    66.《中国书法史》(七卷本),江苏教育出版社;
    67.《兰亭论集》,华人德、白谦慎,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68.《写意论》,韩玉涛,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7月版;
    69.《近代书林品藻录》,王家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4月版;
    70.《书法解释学》、《书法形式美学》,楚默,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
    71.《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樊美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72.《高等书法教育四十年》,祝遂之,中国美院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73.《白谦慎书法论文选》,白谦慎,荣宝斋,2010年6月版;
    74.《中国艺术思想史纲》,刘道广,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7月版;
    75.《美学或艺术和语言哲学》,克罗齐,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3月版;
    76.《艺术与视知觉》,阿恩海姆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7月版。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学·中国书法创作与现当代批评)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学 中国书法创作与现当代批评 130400 13040014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风和文风,独立思考,善于和勇探索创新,系统掌握中国书法艺术基本技法、书法史、书法美学及书法批评理论,具有较高的美术学、艺术学理论素养写作能力,在书法艺术创作和实践方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真草隶篆及篆刻基本技法进行较高水平的创作,能撰写规范的书法批评论文,能胜任高校教学、科研,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书法艺术创作与研究的高级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课 msb0101001 美术创作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101002 中国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msb0101005 西方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102064 中国书法批评史 54 3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65 书法创作 108 6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66 现当代书法批评与研究 54 3 1—4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1001

msx01028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篇 1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入选省级以上美展1次,
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
2
艺术考察(4周) 导师评价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课教学
专业基础课教学
1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毕业创作、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常勇
  1963年7月出生 , 山东烟台人。
  现任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副书记、教授
  硕士研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版画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作品:
  油画《选种》1982年入选中国美协、山东美协主办的山东风土人情油画晋京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丙烯画《垂死的奶牛》1985 年入选全国高等艺术学院教师美展,发表于《美术》1985年第10期、《新华文摘》1985年第11期。
  丝网版画《巢》1989 年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1991年参加中国当代版画精品邀请展,发表于《美术》1989年第6期、台湾《艺术家》1989年第11期,1998年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版画卷》。
  丝网版画《石窟印象》1990 年入选全国青年版画大展,1999年入选中国优秀版画家作品展,2000年入选中国百年版画展览。
  丝网版画《出壳的大鸟》1996年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版画作品展并获山东省第五届版画作品展览一等奖。
  丝网版画《前车之鉴》1997年入选第六届全国“三版”展,2000 年入编《山东五十年美术书法精品集》,2001 年入选首届中国丝网版画展并获优秀奖。
  丝网版画《根》1999年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2000年入选青岛国际版画双年展。
  丝网版画《出笼的鸟》2004年入选第二届中国丝网版画展、2004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版画教学与创作年会展。
  丝网版画《出栏的马》2005年入选第十七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览并获2005年山东版画作品展一等奖。
  丝网版画《一夜秋风》入选2006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版画教学与创作年会展并获山东省“五一文化奖”美术作品一等奖。
  1999年荣获中国版画家协会《鲁迅版画奖》。
  《版画创作教学》(集体)曾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要论著:
  2001年编著《表现主义版画选》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2年参编《美术概论》第十三章《版画》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2007年编著《版画教学》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8年再版《版画基础教学》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2009年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多篇论文发表于专业学术期刊。入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2005优秀美术论文选,2004、2006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版画教学与创作年会论文集。

  作品收藏情况:
  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中国丝网印刷及制像协会、青岛市美术馆、深圳画院等专业机构及海外人士收藏。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学·铜版画艺术)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研究方向:铜版画艺术                      方向代码:13040008
    一、培养目标
培养铜版画艺术创作与研究及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铜版画艺术创作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和重要史料以及国内外创作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专业创作、研究及实践能力。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研究铜版画艺术的历史与现状、美学本质和发展规律;研究艺术家与作品、艺术家与社会、艺
术家与生活、艺术观念与艺术表现、艺术修养与艺术技巧的关系;具备相应的铜版画艺术创作实践
水准,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作品创作方案(不少于10件作品)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艺术考察、社会实践活动、省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并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至少发表1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论文,要求3千字以上;参加省级以上展览1次,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学术活动在第二至五学期完成,第六学期开学初,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会根据学生备课、讲课情况给予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与毕业创作展览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同时并提交毕业作品创作方案。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表)要求不少于1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毕业展览
毕业创作作品展览是体现研究生创作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创作作品不少于10件(创作5件、习作5件),其中书法专业和篆刻专业需供毕业创作15件,由导师选择参展。展出作品要有新意,要独立完成,能体现本学科研究生在艺术实践上的创新能力。毕业创作作品展的准备、展出工作将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集中完成。由各二级学院负责组织相关校内外专家组对毕业作品进行评审并评定成绩,成绩以百分制计分,80分以上成绩视为毕业创作考核通过。
    3.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未通过毕业专业考核,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1.《西方现代艺术史》,(美)H·H·阿纳森著,邹德侬 巴竹师 刘珽译,沈玉麟校,天津人民
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2.《世界版画史》,黑崎彰等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3.《中国现代版画史》,李允经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西方版画史》,张奠宇编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5.《二十世纪版画艺术史》,(美)芮娃·卡索曼(Riva Castleman)著,张正仁译,远流出版
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6.《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郑振铎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7.《中国木版画通鉴》,张道一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
    8.《中国年画艺术史》,薄松年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9.《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0.《艺术与错觉》,(英)E·H·贡布里希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11.《秩序感》,(英)E·H·贡布里希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12.《论艺术的精神》,(俄)瓦·康定斯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3.《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 张弘昕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14.《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15.《浮世绘》,顾申主编,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编译,青岛出版社,2011年版;
    16.《色彩艺术》,(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著,杜定宇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17.《铜版画简明教程》,益阳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09月;
    18.《中国现代版画史》,齐凤阁著,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10月;
    19.《铜版画—现代版画艺术教程》,李仲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20.《版画技法(上):传统版画、木版画、铜版画技法》,苏新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8月版:
    21.《世界版画史》,杜松儒等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6月版;
    22.《铜版画教程》,范敏编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5月版。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学·铜版画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学 铜版画艺术 130400 13040008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铜版画艺术创作与研究及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铜版画艺术创作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和重要史料以及国内外创作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专业创作、研究及实践能力。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
msb0101001 美术创作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101002 中国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msb0101005 西方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102049 铜版画基础研究 54 3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50 铜版画表现语言研究 108 6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51 铜版画创作研究 54 3 1—4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1001

msx01028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篇 1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入选省级以上美展1次,
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
2
艺术考察(4周) 导师评价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课教学
专业基础课教学
1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毕业创作、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门类/类别:艺术学     学科/类别:美术学

专业介绍

北京印刷学院为例
“美术学”于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格,下设中西绘画艺术研究、动漫艺术研究、影像艺术研究、美术史论研究等研究方向。
本学科以“美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美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以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为资源,以首都文化创意产业为平台,并以数字艺术教学实践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印刷博物馆、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为支撑,创作出国画《中国民主的伟大先驱—孙中山》获“孙中山与华侨国际美术巡回展”金奖;版画《舞台》获“第十一届全国版画展”金奖;52集科幻动画片《神脑聪仔》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摄影作品《朋友》获“第十六届澳门国际摄影展”金奖;理论专著《北京美术史》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本学科教学成果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专业点分布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燕山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大学 沈阳大学 鲁迅美术学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延边大学 北华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佳木斯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湖北美术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广州美术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音乐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美术学院 新疆艺术学院

专业院校排名

1304 美术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5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93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47 中央美术学院 A+
2 10355 中国美术学院 A+
3 10331 南京艺术学院 A
4 10729 西安美术学院 A
5 10003 清华大学 A-
6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7 10280 上海大学 A-
8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9 10655 四川美术学院 A-
10 10050 北京电影学院 B+
11 10073 天津美术学院 B+
12 10178 鲁迅美术学院 B+
1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4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B+
15 10523 湖北美术学院 B+
16 10586 广州美术学院 B+
17 10607 广西艺术学院 B+
18 10610 四川大学 B+
19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B
20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B
21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23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24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25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6 10635 西南大学 B
27 10690 云南艺术学院 B
28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29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30 10012 北京服装学院 B-
31 10209 吉林艺术学院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295 江南大学 B-
34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35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6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7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38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39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0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41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42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C+
43 10590 深圳大学 C+
44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45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
46 11078 广州大学 C+
47 10108 山西大学 C
48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9 10255 东华大学 C
50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51 10384 厦门大学 C
52 10386 福州大学 C
53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54 10611 重庆大学 C
55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C
56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C
57 10908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C
58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59 10075 河北大学 C-
60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61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2 10299 江苏大学 C-
63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C-
64 10475 河南大学 C-
65 10673 云南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L1     门类/类别:艺术学     学科/类别:美术学

专业点分布

西北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1304 美术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5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93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47 中央美术学院 A+
2 10355 中国美术学院 A+
3 10331 南京艺术学院 A
4 10729 西安美术学院 A
5 10003 清华大学 A-
6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7 10280 上海大学 A-
8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9 10655 四川美术学院 A-
10 10050 北京电影学院 B+
11 10073 天津美术学院 B+
12 10178 鲁迅美术学院 B+
1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4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B+
15 10523 湖北美术学院 B+
16 10586 广州美术学院 B+
17 10607 广西艺术学院 B+
18 10610 四川大学 B+
19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B
20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B
21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23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24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25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6 10635 西南大学 B
27 10690 云南艺术学院 B
28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29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30 10012 北京服装学院 B-
31 10209 吉林艺术学院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295 江南大学 B-
34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35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6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7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38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39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0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41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42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C+
43 10590 深圳大学 C+
44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45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
46 11078 广州大学 C+
47 10108 山西大学 C
48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9 10255 东华大学 C
50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51 10384 厦门大学 C
52 10386 福州大学 C
53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54 10611 重庆大学 C
55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C
56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C
57 10908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C
58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59 10075 河北大学 C-
60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61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2 10299 江苏大学 C-
63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C-
64 10475 河南大学 C-
65 10673 云南大学 C-

美术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0素描、速写
④510色彩、美术史论
 
美术学考研参考书:
中国美术史
中央美院编著的《中国美术简史》
李福顺编著的《中国美术史》
洪再新的《中国美术史》
薄松年编著的《中国美术史教程》
蒋勋编著的《中国美术史》
王伯敏编著的《中国绘画通史》
何延喆编著的《中国绘画史》
黄惇编著的《中国书法史》
王伯敏的《中国美术通史》
于安澜的《画史丛书》
李淞编著的《中国绘画断代史》
外国美术史
中央美术学院编著的《外国美术简史》
李春编著的《外国美术史教程》
张坚主编的《西方现代美术史》
休•昂纳•佛莱明编著的《世界艺术史》
欧阳英、潘耀昌主编《外国美术史》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
艺术概论
王宏建编著的《艺术概论》
彭吉象编著的《艺术学概论》
章利国编著的《艺术概论新编》
杨家安编著的《艺术概论》
杨琪编著的《艺术概论》
蒋勋编著的《艺术概论》
美术学考试科目通常为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不同的学校在考察过程中侧重点不同。但对美术史以及艺术概论的知识点考察的总体范围相似。
 
美术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美术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美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中等学校进行美术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