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细则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山东艺术学院考研分数线、山东艺术学院报录比、山东艺术学院考研群、山东艺术学院学姐微信、山东艺术学院考研真题、山东艺术学院专业目录、山东艺术学院排名、山东艺术学院保研、山东艺术学院公众号、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艺术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细则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细则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山东艺术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想要成功保研,了解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细则是必不可少的,保研细则包括很多内容,比如保研的条件,保研所提供的材料,保研的形式等等,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细则是每位想保研的学生必须了解的,比如夏令营的保研细则,到后面正式推免的保研细则,虽说每年的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细则不止一个内容,7-8月的夏令营,9月份的预推免以及10月份的正式推免都有自己的保研细则,想要通过院校的保研项目,必须了解每一次的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细则,这些内容是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了解的。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9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细则可能会刷掉一些想要保研的同学,但是也不要灰心,自己仍有选择的余地。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了解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细则是每位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要做的事,为了方便各位同学,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信息网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想要稳上岸,就不要放过每一次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细则,一定要熟读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细则,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公布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细则,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保研细则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学·美术与新媒体艺术)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研究方向:美术与新媒体艺术                方向代码:13040013
    一、培养目标  
培养美术与新媒体艺术创作研究与教学的专门人才,能系统的掌握美术与新媒体艺术创作的专业技能,掌握先进的新媒体艺术创作相关的软件及硬件技术,分清本专业与设计类、传媒类专业之区别,能独立完成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新媒体艺术作品,熟悉本专业的重要文献、史料、研究现状及学术动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艺术创作型高级人才。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研究中外新媒体艺术的历史与现状,正确认识新媒体艺术的美学本质和发展规律,掌握先进的新媒体技术,深化了解新媒体艺术在当下艺术生活中出现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提高生活的感受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作品创作方案(不少于10件作品)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艺术考察、社会实践活动、省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并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至少发表1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论文,要求3千字以上;参加省级以上展览1次,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学术活动在第二至五学期完成,第六学期开学初,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会根据学生备课、讲课情况给与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与毕业创作展览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同时并提交毕业作品创作方案。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表)要求不少于1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毕业展览
毕业创作作品展览是体现研究生创作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提供毕业作品影像艺术方案书一本,影像艺术创作一部。由导师选择参展。展出作品要有新意,能体现本学科研究生在艺术实践上的创新能力,要独立完成。毕业创作作品展的准备、展出工作将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集中完成。由各二级学院负责组织相关校内外专家组对毕业作品进行评审并评定成绩,成绩以百分制计分,80分以上成绩视为毕业创作考核通过。
    3.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未通过毕业专业考核,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1.《西方现代艺术史》,H.H.Arnason著,天津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2.《1945年以后的现代视觉艺术》,Edward Lucie Smith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3.《20世纪艺术中的抽象和技巧》,Harold Osborne著,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4.《超级艺术》,Bonito Oliva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5.《超越现代主义:70和80年代艺术论文集》,Kim levin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6.《当代美国艺术家论艺术》,Allen H.Johnson(edit)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7.《当代艺术》,Jean—Louis Pradel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8.《地景艺术》,Alan Sonfist(edit)著,远流出版事业公司,1991年版;
    9.《观念艺术》,Gregory Battcock(edit)著,远流出版事业公司,1992年版;
    10.《光效应艺术》,西里尔·贝雷特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
    11.《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岛子著,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12.《后印象派》,王端廷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13.《剑桥美术史》,苏珊·伍德福特、安尼·谢弗—克兰德尔、罗莎·玛丽亚·莱茨著,中国
青年出版社;
    14.《世界美术史》,朱伯雄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15.《西方八十年代艺术》,Edward Lucie Smith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16.《西方当代美术》,Edward Lucie Smith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17.《西方当代艺术 —从抽象表现主义到超级写实主义》,Edward Lucie Smith著,江苏美术
出版社,1992年版;
    18.《现代艺术的意义》,约翰·拉塞尔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19.《现代艺术观念》,Nikos Stangos著,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20.《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Francis Frascina,Charles Harison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8年版;
    21.《欧美现代艺术理论》,Herschel B.Chipp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22.《现代艺术中的原始主义》,Robert Goldwater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23.《新艺术的震撼》,Robert Hugher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
    24.《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E.H.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25.《艺术与自然中的抽象》,Nathau Cabot Hale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26.《艺术与视知觉》,阿恩海姆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7.《秩序感》,贡布里希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28.《图像与眼睛》,贡布里希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年版;
    29.《艺术与幻觉》,贡布里希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0.《视觉原理》,卡洛琳.M.布鲁墨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1.《Painter IX数字绘画艺术》,Sutton,Jeremy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版;
    32.《电影的元素》,波布克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33.《摄影师的视觉感受》,斯特罗贝尔等著,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年版;
    34.《新DV手册》,汤姆•安著,中国摄影出版社,2006年版;
    35.《电影语言》,马塞尔•马尔丹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
    36.《电影剪辑技巧》,卡雷尔•赖兹,盖文•米勒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37.《3ds max教学实例》,陈忠 谭开界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8.《二维数字动画基础教程》,谭开界、苏庆、孙欣、王纪涌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9.《二维数字动画应用教程》,谭开界、孙欣、吕同庆、陈忠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0.《新媒体艺术之互动影像装置艺术》,杨华、任丙忠、高明武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学·美术与新媒体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学 美术与新媒体艺术 130400 13040013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美术与新媒体艺术创作研究与教学的专门人才,能系统的掌握美术与新媒体艺术创作的专业技能,掌握先进的新媒体艺术创作相关的软件及硬件技术,分清本专业与设计类、传媒类专业之区别,能独立完成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新媒体艺术作品,熟悉本专业的重要文献、史料、研究现状及学术动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艺术创作型高级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
msb0101001 美术创作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101002 中国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msb0101005 西方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102058 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 54 3 2 讲授 考试  
msb0102059 新媒体艺术方案设计及社会调查研究 72 4 3 讲授 考试  
msb0102060 新媒体艺术创作研究 90 5 4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1001

msx01028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篇 1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入选省级以上美展1次,
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
2
艺术考察(4周) 导师评价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课教学
专业基础课教学
1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毕业创作、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初试参考书目: 
01—10方向: 
《中国美术简史》、《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院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1方向: 
《教育心理学》陈琦著,2005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术学科教育学》常锐伦著,2007年版,人民美术出版社
《美术鉴赏及其教学》钱初熹著,2007年版,人民美术出版社
12—14方向:
《大学书法》任平主编,西泠出版社
《中国书法史》黄惇主编, 辽宁美术出版社
15—16方向:
《中国美术简史》、《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院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
15方向:
《艺术发展史》[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天津美术出版社
《西方画论辑要》(修订本)杨身源、张弘昕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16方向:
《中国绘画通史》王伯敏著,三联书店出版社
《中国绘画美学史》陈传席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俞剑华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美术·紫砂造型艺术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紫砂造型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紫砂造型、教育、文化事业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12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选修课每门为2学分,学生每人至少选3门。
专业实践:学生需参加学院组织的MFA学生年度美展每次2学分;参加省级学术性展览每次4学分;全国性学术性展览每次6学分;个人展览(根据场馆分别为院级4学分,省级6学分,国家级8学分,普通画廊2学分);联展8学分(按参加人数均分)。以参展次数累计达到8学分为合格。
每人提交10件作品参加毕业创作展览,毕业创作成绩以百分制计分,达到80分为合格,合格者获8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毕业创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括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提交与答辩的毕业环节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以展览的形式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的要求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的具体内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所提交的独立原创美术作品。
2、具体要求:
需提供毕业作品10幅(5张创作、5张习作)。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可以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形式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剽窃和一切不端的学术行为。行文中应做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3、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0.5万(不含图例与图表)。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毕业考核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中国书法史》(七卷本),丛文俊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
3、《当代中国书法论文选》,中国书协主编,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版;
4、《中国书法全集》(100卷),刘正成总主编,荣宝斋出版社,2002年版;
5、《书法美学谈》,金学智著,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年版;
6、《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熊秉明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书法的形态与阐释》,邱振中著,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珊瑚网》(明)(上﹑下册),汪砢玉撰,成都古籍书店,1985年版;
9、《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梁东汉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10、《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
11、《古代字体论稿》,启功著,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
12、《书法创作学习丛书》,山东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13、《汉字研究》,高更生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郑逸梅收藏名人手札百通》,郑逸梅藏品,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
文学类
15、《古代汉语》,王力著,中华书局,1999年版;
16、《唐诗三百首》,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
17、《宋词三百首》,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
18、《元曲三百首》,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
19、《诗词读写丛话》,张中行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20、《对联话》,吴恭亨撰,岳麓书社,1985年版;
21、《对联趣话》,彭友元等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2、《名联鉴赏辞典》,顾平旦等主编,黄山书社,1991年版;
23、《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著,花城出版社,1996年版;
24、《文心雕龙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5、《梦溪笔谈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6、《快园道古》(明),张岱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7、《六朝美学》,表济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8、《艺境》,宗白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9、《古代文化常识》,杨殿奎著等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0、《谈艺录》,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86年版;
31、《美学知识丛书》,蔡仪主编,漓江出版社,1984年版;
32、《墨林轶事》,洪丕汉选注,西泠印社,1985年版;
33、《霜红龛文》(明),傅山著,岳麓书社,1986年版;
34、《积水轩尺牍》,许葭村著,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5、《精品中的精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文100篇,作家出版社,1994年版;
36、《四部精华》(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共三册),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哲学类
37、《中国佛教文化序说》,孙昌武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8、《禅宗与道家》,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9、《宋代禅宗文化》,魏道儒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40、《庄子校释》,支伟成编,中国书店影印,1988年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紫砂造型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 壁画与公共艺术 135107 13510717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紫砂造型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紫砂造型创作、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课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基础课 msb0201029 紫砂造型研究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201035 美术创作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6 中国画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7 西方画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202050 紫砂造型研究专业主课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2001

msx02019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要求
艺术实践是培养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实践的具体规定审核学生的实践成果。
 
  8 1-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专业
毕业
要求
毕业创作展览是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展示。毕业创作作品应是最能够反映本人水平,体现出在内容、风格、形式、技巧方面的探索。
 
8 4-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每人
10件
学位
论文
要求
学位论文的开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论文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要有独特的见解,并能指出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能体现本专业较高的学术水平。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须与艺术实践结合,对自己作品进行创作思考和理论阐述。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词语精炼、条理分明,字数不少于5千字。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美术·山水画艺术)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山水画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山水画文化艺术事业与产业方面所需的创作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12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选修课每门为2学分,学生每人至少选3门。
专业实践:学生需参加学院组织的MFA学生年度美展每次2学分;参加省级学术性展览每次4学分;全国性学术性展览每次6学分;个人展览(根据场馆分别为院级4学分,省级6学分,国家级8学分,普通画廊2学分);联展8学分(按参加人数均分)。以参展次数累计达到8学分为合格。
每人提交10件作品参加毕业创作展览,毕业创作成绩以百分制计分,达到80分为合格,合格者获8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毕业创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括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提交与答辩的毕业环节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以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的要求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的具体内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所提交的独立原创美术作品。
2、具体要求:
需提供毕业作品10幅(5张创作、5张习作)。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可以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形式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剽窃和一切不端的学术行为。行文中应做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3、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0.5万(不含图例与图表)。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毕业考核委员会,考核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毕业考核委员会由5人组成。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推荐理由:纵观人类发展史,为艺术发展事件和作品链接相关的人文背景,定位自己作品的坐标)
2、《艺术发展史》(《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8月版;
(推荐理由:近似扫盲的艺术史,读其观点与研究方法)
3、《西方现代艺术史》,H·H·阿纳森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2月版;
(推荐理由:系统了解普通美术史书之外对现代艺术的专门介绍)
4、《中华民国美术史》,阮荣春、胡光华著,四川美术出版社,1992年6月版;
(推荐理由:补充一般史书对这一阶段的空缺,以免与现当代难以衔接。相关阅读《演进与运动》郑工著,广西美术出版社。《中国西画五十年》朱伯雄、陈瑞林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美术史》黄可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5、《美学》,黑格尔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版;
(推荐理由:系统了解美学意义,建立美学观念。相关阅读《美学史》鲍桑葵著,商务印书馆,1985.1)
6、《西方文论选》,伍蠡甫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11月版;
(推荐理由:看一看西方历代文人、学者对大艺术门类的理解与讲述。)
7、《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中华书局,1962年1月版;
(推荐理由:看一看中国历代文人、学者对大艺术门类的理解与讲述。相关阅读《中国文论选·近代卷,现代卷》王运熙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11)
8、《艺术与错觉》,贡布里希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11月版;
(推荐理由: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相关阅读:《图像与眼睛》、《秩序感》贡布里希著,浙江摄影出版社)
9、《艺术与视知觉》,阿恩海姆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8月版;
(推荐理由:学会秩序、敏锐、微观地看图像。相关阅读:《艺术问题》苏珊·朗格著。《艺术原理》科林伍德著。《情感与形式》苏珊·朗格著。《艺术哲学》奥尔德里奇著。《论艺术的精神》康定斯基著。以上均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当代艺术》,泰勒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6月版;
(推荐理由:阐述了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当代艺术的思想观点与做法,同时审视和研究了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初当代艺术的主要争论观点,论述了网络、数码艺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11、《艺术词典》,爱德华·露西-史密斯著,三联书店,2005年5月版;
(推荐理由:供日常阅读中查阅,并以此作为索引,旁通感兴趣的艺术家与艺术作品)
12、《鲁迅全集》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3、《多余的素材》陈丹青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月版;
(推荐理由:画家以敏感的触角介入社会。相关阅读:《退步集》、《荒废集》陈丹青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4、《卢沉 周思聪文集》,朱乃正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版;
(推荐理由:两位老中国水墨人物画家对艺术与生活的感悟)
15、《中国绘画美学史》,陈传席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7月版;
16、《中国书画美学史纲》,樊波著,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年4月版;
17、《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葛路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6月版;
18、《中国美学范畴体系》,葛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19、《水墨画》,谢稚柳著,上海画报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20、《明清文人画新潮》林木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8版;
21、《应物传神——中国画写实传统研究》,叶青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2、《中国绘画材料史》,蒋炫佁著,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5月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山水画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 山水画艺术 135107 13510705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山水画专业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山水画专业文化艺术事业与产业方面所需的创作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课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基础课 msb0201009 山水画基础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201035 美术创作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6 中国画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7 西方画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202013 山水画艺术专业主课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2001

msx02019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要求
艺术实践是培养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实践的具体规定审核学生的实践成果。
 
  8 1-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专业
毕业
要求
毕业创作展览是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展示。毕业创作作品应是最能够反映本人水平,体现出在内容、风格、形式、技巧方面的探索。
 
 8 4-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每人
10件
学位
论文
要求
学位论文的开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论文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要有独特的见解,并能指出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能体现本专业较高的学术水平。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须与艺术实践结合,对自己作品进行创作思考和理论阐述。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词语精炼、条理分明,字数不少于5千字。
 
 
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学·绘画色彩研究)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研究方向:绘画色彩研究                     方向代码:13040006
    一、培养目标  
培养绘画色彩创作与研究及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绘画色彩创作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和重要史料以及国内外创作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专业创作、研究及实践能力。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研究绘画色彩的历史与现状、美学本质和发展规律;研究艺术家与作品、艺术家与社会、艺术
家与生活、艺术观念与艺术表现、艺术修养与艺术技巧的关系;具备相应的绘画色彩创作实践水准,
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
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
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作品创作方案(不少于10件作品)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艺术考察、社会实践活动、省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并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至少发表1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论文,要求3千字以上;参加省级以上展览1次,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学术活动在第二至五学期完成,第六学期开学初,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会根据学生备课、讲课情况给予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与毕业创作展览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同时并提交毕业作品创作方案。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片与图表)要求不少于1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毕业展览
毕业创作作品展览是体现研究生创作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创作作品不少于10件(创作5件、习作5件),其中书法专业和篆刻专业需供毕业创作15件,由导师选择参展。展出作品要有新意,要独立完成,能体现本学科研究生在艺术实践上的创新能力。毕业创作作品展的准备、展出工作将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集中完成。由各二级学院负责组织相关校内外专家组对毕业作品进行评审并评定成绩,成绩以百分制计分,80分以上成绩视为毕业创作考核通过。
    3.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未通过毕业专业考核,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1.《判断力批判》,康德,商务印书馆;
    2.《黑格尔美学》,黑格尔,商务印书馆;
    3.《当代美学》,M.李普曼,光明日报出版社;
    4.《艺术与人的发展》,H.加登,光明日报出版社;
    5.《美学心结》,H.布洛克,光明日报出版社;
    6.《美学理论》,阿多诺,四川人民出版社;
    7.《艺术感觉与美育》拉尔夫·史密斯,四川人民出版社;
    8.《美学与艺术教育》,铂申斯·布洛克,四川人民出版社;
    9.《艺术原理》罗宾·乔治·科林伍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美感》,乔治·桑塔耶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1.《艺术与视知觉》,鲁德夫·阿恩海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视觉思维》,鲁德夫·阿恩海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3.《情感与形式》,苏珊·朗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4.《艺术问题》,苏珊·朗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5.《知觉现象学》,莫里斯·梅洛-庞蒂,商务印书馆;
    16.《感觉的分析》,马赫,商务印书馆;
    17.《老子注释及评介》,陈鼓应,中华书局;
    18.《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
    19.《吕氏春秋新校译》,陈奇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淮南子直解》,刘康德,复旦大学出版社;
    21.《文心雕龙》,刘勰,中华书局;
    22.《色彩艺术》,约翰内斯·伊顿,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3.《艺术风格学》,沃尔夫林,人民美术出版社;
    24.《色彩艺术学》,李广元,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学·绘画色彩研究)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学 绘画色彩研究 130400 13040006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绘画色彩创作与研究及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绘画色彩创作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和重要史料以及国内外创作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专业创作、研究及实践能力。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
msb0101001 美术创作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101002 中国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msb0101005 西方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102034 绘画色彩(素描) 54 3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35 绘画色彩(油画) 108 6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36 色彩艺术 54 3 1—4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1001

msx01028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篇 1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入选省级以上美展1次,
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
2
艺术考察(4周) 导师评价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课教学
专业基础课教学
1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毕业创作、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学·美术批评研究)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研究方向:美术批评研究                    方向代码:13040023
    一、培养目标
培养美术批评研究创作与研究及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美术批评研究创作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和重要史料以及国内外创作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专业创作、研究及实践能力。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本方向主要通过比较方法,研究中西美术批评的历史、现状及及其相关理论,揭示和总结美术批评产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索美术批评总体构成的形态学与文化学特征,阐释其文化内涵以及对当代音乐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作品创作方案(不少于10件作品)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艺术考察、社会实践活动、省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并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至少发表1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论文,要求3千字以上;参加省级以上展览1次,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学术活动在第二至五学期完成,第六学期开学初,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会根据学生备课、讲课情况给予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与毕业创作展览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同时并提交毕业作品创作方案。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表)要求不少于1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毕业展览
毕业创作作品展览是体现研究生创作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创作作品不少于10件,由导师选择参展。展出作品要有新意,要独立完成,能体现本学科研究生在艺术实践上的创新能力。毕业创作作品展的准备、展出工作将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集中完成。由各二级学院负责组织相关校内外专家组对毕业作品进行评审并评定成绩,成绩以百分制计分,80分以上成绩视为毕业创作考核通过。
    3.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未通过毕业专业考核,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1.《世界美术史》,(英)休·昂纳、约翰·弗莱明著,毛君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2.《文心雕龙译注》,刘勰著,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3.《校注人间词话》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 中华书局: 2003年版;
    4.《艺术原理》(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著,王至元,陈华中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年版;
    5.《艺术哲学》,(法)丹纳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6.《华夏美学》,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7.《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9年版;
    8.《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
    9.《原始艺术》,(美)费朗兹·博厄斯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0.《艺术与视知觉》,(美)阿恩海姆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1.《文化的变迁》,(美)C·恩伯、M·恩伯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山水艺术与文人精神》,张洪忠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13.《艺术与人的发展》,H.加登,光明日报出版社;
    14.《美学心结》,H.布洛克,光明日报出版社;
    15.《美学理论》,阿多诺,四川人民出版社;
    16.《艺术感觉与美育》,拉尔夫·史密斯,四川人民出版社;
    17.《美学与艺术教育》,铂申斯·布洛克,四川人民出版社;
    18.《美感》,乔治·桑塔耶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视觉思维》,鲁德夫·阿恩海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情感与形式》,苏珊·朗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学·美术批评研究)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学 美术批评研究 130400 13040023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美术批评方面的高级研究人才、教学人才及与其相关的管理人才,使其熟悉美术批评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具备系统、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能在美术批评领域形成自己的研究特长,取得创造性的科研成果,为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建设服务。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
msb0101001 美术创作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101002 中国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msb0101005 西方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102067 美术批评研究 72 4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68 美术比较 72 4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69 美术专题(断代)研究 72 4 1—4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1001

msx01028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篇 1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入选省级以上美展1次,
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
2
艺术考察(4周) 导师评价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课教学
专业基础课教学
1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毕业创作、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学·中国传统雕塑艺术)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雕塑艺术                方向代码:13040010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中国传统雕塑创作与研究及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中国传统雕塑创作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和重要史料以及国内外创作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专业创作、研究及实践能力。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研究中国传统雕塑的历史与现状、美学本质和发展规律;研究艺术家与作品、艺术家与社会、
艺术家与生活、艺术观念与艺术表现、艺术修养与艺术技巧的关系;具备相应的中国传统雕塑创作
实践水准,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作品创作方案(不少于10件作品)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艺术考察、社会实践活动、省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并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至少发表1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论文,要求3千字以上;参加省级以上展览1次,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学术活动在第二至五学期完成,第六学期开学初,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会根据学生备课、讲课情况给予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与毕业创作展览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同时并提交毕业作品创作方案。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表)要求不少于1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毕业展览
毕业创作作品展览是体现研究生创作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创作作品不少于10件(创作5件、习作5件),其中书法专业和篆刻专业需供毕业创作15件,由导师选择参展。展出作品要有新意,要独立完成,能体现本学科研究生在艺术实践上的创新能力。毕业创作作品展的准备、展出工作将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集中完成。由各二级学院负责组织相关校内外专家组对毕业作品进行评审并评定成绩,成绩以百分制计分,80分以上成绩视为毕业创作考核通过。
    3.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未通过毕业专业考核,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1.《西方现代艺术史(绘画、雕塑、建筑)》,(美)H、H阿纳森,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现代构成(100年)》,广州美术新媒介工作室编,辽宁美术出版社;
    3.《巴黎的雕塑艺术——巴黎当代艺术与设计丛书》,樊哲编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年8月版;
    4.《罗丹艺术论》,(法)罗丹述,葛赛尔记,傅雷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5月版;
    5.《艺术哲学》,(法)丹纳著,傅雷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5月版;
    6.《艺术的起源》,朱狄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7.《中国雕塑景观全集(5本)》,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8.《为雕塑凿七个孔:雕塑语言研究》,何力平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版;
    9.《城市雕塑艺术的成型与制作》,蔺宝钢陈雪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10.《敦煌石窟艺术(17本)》,江苏美术出版社;
    11.《佛像的历史》,梁思成著,林洙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6月版;
    12.《中国雕塑史》,梁思成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1月版;
    13.《中古艺术宗教与西域历史论稿》,姚崇新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5月版;
    14.《中国宗教美术史料辑要》,汪小洋著,上海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1月版;
    15.《大足石窟艺术》,黎方银著,重庆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16.《佛国麦积山》,君冈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17.《龙门石窟研究所:龙门石窟雕刻萃编——佛》,龙门石窟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95年
9版;
    18.《佛教造像量度与仪轨》,李翎编著,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19.《形神惧妙--道教造像艺术探索》,胡知凡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06月版;
    20.《中国佛教之旅》(10本),林言椒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版。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学·中国传统雕塑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学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 130400 13040010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中国传统雕塑创作与研究及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中国传统雕塑创作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和重要史料以及国内外创作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专业创作、研究及实践能力。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
msb0101001 美术创作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101002 中国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msb0101005 西方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102052 石窟造像研究 54 3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53 庙宇造型研究 108 6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54 头像人体泥塑 54 3 1—4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1001

msx01028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篇 1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入选省级以上美展1次,
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
2
艺术考察(4周) 导师评价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课教学
专业基础课教学
1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毕业创作、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美术·书法)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书法创作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书法创作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12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选修课每门为2学分,学生每人至少选3门。
专业实践:学生需参加学院组织的MFA学生年度美展每次2学分;参加省级学术性展览每次4学分;全国性学术性展览每次6学分;个人展览(根据场馆分别为院级4学分,省级6学分,国家级8学分,普通画廊2学分);联展8学分(按参加人数均分)。以参展次数累计达到8学分为合格。
每人提交10件作品参加毕业创作展览,毕业创作成绩以百分制计分,达到80分为合格,合格者获8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毕业创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括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提交与答辩的毕业环节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以展览的形式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的要求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的具体内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所提交的独立原创美术作品。
2、具体要求:
书法需提供书法与篆刻原创作品15幅。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可以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形式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剽窃和一切不端的学术行为。行文中应做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3、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不含图例与图表)。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毕业考核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中国书法史》(七卷本),丛文俊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
3、《当代中国书法论文选》,中国书协主编,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版;
4、《中国书法全集》(100卷),刘正成总主编,荣宝斋出版社,2002年版;
5、《书法美学谈》,金学智著,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年版;
6、《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熊秉明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书法的形态与阐释》,邱振中著,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珊瑚网》(明)(上﹑下册),汪砢玉撰,成都古籍书店,1985年版;
9、《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梁东汉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10、《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
11、《古代字体论稿》,启功著,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
12、《书法创作学习丛书》,山东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13、《汉字研究》,高更生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郑逸梅收藏名人手札百通》,郑逸梅藏品,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
文学类
15、《古代汉语》,王力著,中华书局,1999年版;
16、《唐诗三百首》,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
17、《宋词三百首》,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
18、《元曲三百首》,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
19、《诗词读写丛话》,张中行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20、《对联话》,吴恭亨撰,岳麓书社,1985年版;
21、《对联趣话》,彭友元等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2、《名联鉴赏辞典》,顾平旦等主编,黄山书社,1991年版;
23、《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著,花城出版社,1996年版;
24、《文心雕龙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5、《梦溪笔谈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6、《快园道古》(明),张岱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7、《六朝美学》,表济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8、《艺境》,宗白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9、《古代文化常识》,杨殿奎著等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0、《谈艺录》,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86年版;
31、《美学知识丛书》,蔡仪主编,漓江出版社,1984年版;
32、《墨林轶事》,洪丕汉选注,西泠印社,1985年版;
33、《霜红龛文》(明),傅山著,岳麓书社,1986年版;
34、《积水轩尺牍》,许葭村著,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5、《精品中的精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文100篇,作家出版社,1994年版;
36、《四部精华》(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共三册),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哲学类
37、《中国佛教文化序说》,孙昌武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8、《禅宗与道家》,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9、《宋代禅宗文化》,魏道儒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40、《庄子校释》,支伟成编,中国书店影印,1988年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书法)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 书法 135107 13510706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书法创作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书法创作、文化艺术事业与产业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课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基础课 msb0201028 现当代书法批评 36 2 4 讲授 考试  
msb0201035 美术创作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6 中国画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7 西方画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202040 书法专业主课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2001

msx02019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要求
艺术实践是培养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实践的具体规定审核学生的实践成果。
 
  8 1-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专业
毕业
要求
毕业创作展览是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展示。毕业创作作品应是最能够反映本人水平,体现出在内容、风格、形式、技巧方面的探索。
 
 8 4-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每人
10件
学位
论文
要求
学位论文的开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论文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要有独特的见解,并能指出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能体现本专业较高的学术水平。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须与艺术实践结合,对自己作品进行创作思考和理论阐述。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词语精炼、条理分明,字数不少于5千字。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学·中国美术史论)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论                    方向代码:13040017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中国美术史论研究与教学的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美术史论的基础理论,具有较高美术史论研究能力,熟悉本专业的重要文献、史料、研究现状及学术动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科研能力的艺术理论篆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研究中国古代美术史论和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论的历史发展状况,认识史论研究的意义、性质、研究方法,培养研究解决美术历史和理论问题的科研能力。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艺术考察、社会实践活动、省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并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至少发表2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论文。要求3千字以上;举行学术报告会1次,报告时间约为50分钟;进行艺术考察并提交考察报告。学术和实践活动在第二至五学期完成,第六学期开学初,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备课、讲课情况给与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与毕业创作展览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同时并提交毕业作品创作方案。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表)要求不少于3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未通过毕业专业考核,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中国美术史】
    1.《中国美术通史》 王伯敏 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年9月版;
    2.《中国美术史》 李福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版;
    3.《诸家中国美术著选汇》 陈辅国 主编  吉林美术出版社 1992年版;
   【中国美术门类史】
    4.《中国绘画史》王伯敏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版;
    5.《山水画史》  陈传席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01/版;
    6.《中国人物画史》 张冠印 文化艺术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1月1日) ;
    7.《中国雕塑艺术纲要》 阎文儒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3年6月版;
    8.《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 郑振铎 上海书店出版社   006年1月版;
    9.《中国宫廷绘画史》 华彬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3年12月;
    10.《中国工艺美术史》  田自秉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 1985-1-1;
    11.《工艺美术概论》 李砚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5-1;
    12.《中国陶瓷》 冯先铭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年11月版;
    13.《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01-01版;
    14.《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 沈福熙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7月版;
    15.《中国书法史》 钟明善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1年6月版;
   【民间美术史】
    16.《民间美术概论》  杨学芹、安琪著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8月版;
    17.《中国民间美术》 靳之林著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4年8月版 ;
    18.《生命之树》 靳之林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版;
19.《爪髻娃娃》  靳之林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版;
    20.《情感与形式》,[美]苏珊·朗著,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版;
    21.《绵绵瓜瓞》 靳之林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版;
    22.《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左汉中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6年3月版;
    23.《中国民间美术》  孙建君编著 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6;
    24.《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 唐家璐等(合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年10月;
    25.《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唐家璐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5月版;
    26.《中国民间美术概要》 周旭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年9月版;
    27.《中国民间吉祥艺术》 李振球 乔晓光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0年1月版;
28.《中华美术民俗》 王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年4月版;
29.《中国门神画》 王树村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30.《中国年画发展史》 王树村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31.《中国年画史》 薄松年  辽宁美术出版社 1986年7月版;
   【古代美术理论】
    32.《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 葛路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06 ;
    33.《中国绘画美学史》  陈传席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年5月版;
    34.《中国画论论纲》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4月版;
    35.《历代画论类编》 俞建华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年2月版;
    36.《中国画论辑要》 周积寅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5年1月版;
   【文人画理论】
    37.《文人·文化·文人画》 姜澄清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2年8月版;
    38.《中国绘画精神体系》 姜澄清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年1月版;
    39.《文心万象——新文人画艺术》 陈绶祥  吉林美术出版社  1999年5月版;
   【美术(艺术)基础理论】
    40.《美术概论》 王宏建 袁宝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7月版;
    41.《艺术概论》 彭吉象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年8月版;
   【文艺理论】
    42.《诗品》 南北朝·粱·钟嵘(?-518)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3.《文心雕龙》南北朝·粱·刘勰(约465-520前后)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44.《二十四诗品》唐·司空图(837-908)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3年11月版;
    45.《沧浪诗话》 南宋·严羽(生卒不祥,大约活动在1225-1265年间)中华书局2014年版;
    46.《人间词话》 王国维(1877-1927)中华书局 2009年1月版;
   【代美学理论】
    47.《中国美学史略》 章启群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版;
    48.《无言之美》   朱光潜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49.《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8年9月版;
    50.文艺心里学》 朱光潜  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5年8月版;
    51.《谈美》  朱光潜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6年6月版;
    52.《美学散步》宗白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年版;
    53.《意境》  宗白华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年版;
    54.《美学概论》 王朝闻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年版;
    55.《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   九州出版社  2014年3月版;
    56.《美的历程》 李泽厚   三联书店出版社 2014年6月版;
    57.《美学论著初编》 蔡仪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年版;
    58.《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3月版;
    59.《中国美学思想史》 敏泽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9月;
   【中国文化史】
    60.《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  方克力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版;
    61.《中华文化史》 冯天愈  何晓明  周积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中国哲学】
   62.《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63.《老子》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64.《庄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65.《论语》 远方出版社   2006年版;
   66.《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年版;
   67.《中庸》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社  2014年1月版;
   68.《孟子》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14年6月版;
   69.《六祖坛经》 唐·慧能  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  2008年版;
   与民间美术研究相关的外国人类学名著:
   70.《原始文化》 (英) 爱德华·泰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学·中国美术史论)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学 中国美术史论 130400 13040017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中国美术史论研究与教学的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美术史论基础理论,具有较高美术史论研究能力,熟悉本专业重要文献、史料、研究现状及学术动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科研能力的艺术理论篆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
msb0101003 艺术史学研究 54 3 3 讲授 考试  
msb0101004 艺术文献学 54 3 3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102028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 72 4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29 中国古代美术理论研究 72 4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30 中国古代图像文化研究 72 4 1—4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1001

msx01028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篇 2 2—5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评价  
举办学术报告会1次 1  
艺术考察(4周) 导师评价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 1 3—5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毕业创作、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王小晖

 

  (王 晓晖)(女)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女书画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政协委员。
  作品获
  全国工笔画大展银奖、铜奖、优秀奖;
  全国中国画三百家铜奖;
  世界女艺术家艺术作品展(美国/世界银行机构收藏)优秀奖;
  全国第八届、九届、十届美术作品展优秀奖(两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微观与精致”---首届全国工笔重彩小幅作品展银奖。
  2009年《亮剑》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在2001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为表彰在中国现代重彩画艺术创作中的杰出成就,特授予“中国重彩画学书奖”奖章等。
  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国外美术馆、博物馆、画廊等机构及个人收藏。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美术·中国书法艺术)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中国书法艺术创作、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12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选修课每门为2学分,学生每人至少选3门。
专业实践:学生需参加学院组织的MFA学生年度美展每次2学分;参加省级学术性展览每次4学分;全国性学术性展览每次6学分;个人展览(根据场馆分别为院级4学分,省级6学分,国家级8学分,普通画廊2学分);联展8学分(按参加人数均分)。以参展次数累计达到8学分为合格。
每人提交10件作品参加毕业创作展览,毕业创作成绩以百分制计分,达到80分为合格,合格者获8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毕业创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括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提交与答辩的毕业环节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以展览的形式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的要求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的具体内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所提交的独立原创美术作品。
2、具体要求:
书法需提供书法与篆刻原创作品15幅。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可以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形式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剽窃和一切不端的学术行为。行文中应做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3、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不含图例与图表)。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毕业考核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中国书法史》(七卷本),丛文俊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
3、《当代中国书法论文选》,中国书协主编,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版;
4、《中国书法全集》(100卷),刘正成总主编,荣宝斋出版社,2002年版;
5、《书法美学谈》,金学智著,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年版;
6、《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熊秉明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书法的形态与阐释》,邱振中著,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珊瑚网》(明)(上﹑下册),汪砢玉撰,成都古籍书店,1985年版;
9、《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梁东汉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10、《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
11、《古代字体论稿》,启功著,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
12、《书法创作学习丛书》,山东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13、《汉字研究》,高更生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郑逸梅收藏名人手札百通》,郑逸梅藏品,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
文学类
15、《古代汉语》,王力著,中华书局,1999年版;
16、《唐诗三百首》,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
17、《宋词三百首》,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
18、《元曲三百首》,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
19、《诗词读写丛话》,张中行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20、《对联话》,吴恭亨撰,岳麓书社,1985年版;
21、《对联趣话》,彭友元等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2、《名联鉴赏辞典》,顾平旦等主编,黄山书社,1991年版;
23、《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著,花城出版社,1996年版;
24、《文心雕龙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5、《梦溪笔谈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6、《快园道古》(明),张岱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7、《六朝美学》,表济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8、《艺境》,宗白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9、《古代文化常识》,杨殿奎著等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0、《谈艺录》,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86年版;
31、《美学知识丛书》,蔡仪主编,漓江出版社,1984年版;
32、《墨林轶事》,洪丕汉选注,西泠印社,1985年版;
33、《霜红龛文》(明),傅山著,岳麓书社,1986年版;
34、《积水轩尺牍》,许葭村著,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5、《精品中的精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文100篇,作家出版社,1994年版;
36、《四部精华》(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共三册),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哲学类
37、《中国佛教文化序说》,孙昌武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8、《禅宗与道家》,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9、《宋代禅宗文化》,魏道儒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40、《庄子校释》,支伟成编,中国书店影印,1988年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中国书法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 中国书法艺术 135107 13510715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中国书法艺术创作、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课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基础课 msb0201033 书法临摹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201035 美术创作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6 中国画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7 西方画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202049 中国书法艺术专业主课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2001

msx02019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要求
艺术实践是培养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实践的具体规定审核学生的实践成果。
 
  8 1-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专业
毕业
要求
毕业创作展览是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展示。毕业创作作品应是最能够反映本人水平,体现出在内容、风格、形式、技巧方面的探索。
 
8 4-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每人
10件
学位
论文
要求
学位论文的开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论文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要有独特的见解,并能指出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能体现本专业较高的学术水平。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须与艺术实践结合,对自己作品进行创作思考和理论阐述。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词语精炼、条理分明,字数不少于5千字。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学·中外绘画形态研究)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研究方向:中外绘画形态研究                方向代码:13040020
    一、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中外绘画形态方向的研究、教学、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使其具备较为系统的美术史、画论文献等理论基础,并了解绘画创作的形态与技法特征,进而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动态,进行独立的、创造性的学术思考和阐述,不仅完成具有人文内涵的较高水平科研成果,而且还为更高阶段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做好准备。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本方向立足于当代绘画创作、理论研究和美术教育的客观要求,主要以中外绘画形态为研究对象,研究具交叉性、包容性,涉及材质媒介、表现手段、风格、创作流派、创作个案等诸多层面,强调方向的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价值,融通中外,为当下绘画创作寻找到更多的方法论支撑。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在读研究生每年需进行学年考核。在第一、二学年结束时均需提交学年论文,由主课导师给出学年专业考核成绩。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艺术考察、社会实践活动、省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并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至少发表2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论文。要求3千字以上;举行学术报告会1次,报告时间约为50分钟。学术活动在第二至五学期完成,第六学期开学初,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备课、讲课情况给与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领域内,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片与图表)要求3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生的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文学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1.《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2.《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0年版; 
    3.《世界名画家全集》, 何政广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西方现代艺术史— 绘画、雕塑、建筑》, H・H・阿纳森著,邹德侬等译,天津人民美术出
版社,1999年版;
    5.《中国绘画史》,郑为著,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6.《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庄子》,孙通海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
    8.《中国美学十五讲》,朱良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艺术与视知觉》,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腾守尧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0.《现代艺术的意义》,约翰・拉塞尔著,陈世怀、常宁生译, 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11.《西方美术名著选译》,宗白华译,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12.《笔墨论》,林木著,上海画报出版社,2002年版;
    13.《情感与形式》,苏珊·朗格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4.《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编,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5年版;
    15.《隔江山色》,高居翰著,宋伟航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
    16.《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庞薰琹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17.《我读石涛画语录》,吴冠中著,荣宝斋出版社,1998年版;
    18.《赵无极中国讲学笔录》,孙建平编,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0 版;
    19.《林风眠谈艺录》,谷流,彭飞编著,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20.《艺术史终结了吗》,汉斯·贝尔廷等著,常宁生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学·中外绘画形态研究)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学 中外绘画形态研究 130400 13040020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中外绘画形态方向的研究、教学、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使其具备较为系统的美术史、画论文献等理论基础,并了解绘画创作的形态与技法特征,进而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动态,进行独立的、创造性的学术思考和阐述,不仅完成具有人文内涵的较高水平科研成果,而且还为更高阶段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做好准备。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
msb0101003 艺术史学研究 54 3 3 讲授 考试  
msb0101004 艺术文献学 54 3 3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102031 中外画论研究 72 4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32 中外画史研究 72 4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33 论文写作 72 4 1-4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1001

msx01028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一篇以上 2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举办学术报告会1次以上 1
教学
实践
参与本科教学的辅助性工作 1 导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学·花鸟画艺术)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研究方向:花鸟画艺术                      方向代码:13040004
    一、培养目标
培养花鸟画创作与研究及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花鸟画创作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和重要史料以及国内外创作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专业创作、研究及实践能力。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研究花鸟画的历史与现状、美学本质和发展规律;研究艺术家与作品、艺术家与社会、艺术家与生活、艺术观念与艺术表现、艺术修养与艺术技巧的关系;具备相应的花鸟画创作实践水准,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作品创作方案(不少于10件作品)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艺术考察、社会实践活动、省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并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至少发表1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论文,要求3千字以上;参加省级以上展览1次,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学术活动在第二至五学期完成,第六学期开学初,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会根据学生备课、讲课情况给予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与毕业创作展览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同时并提交毕业作品创作方案。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表)要求不少于1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毕业展览
毕业创作作品展览是体现研究生创作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创作作品不少于10件(创作5件、习作5件),其中书法专业和篆刻专业需供毕业创作15件,由导师选择参展。展出作品要有新意,要独立完成,能体现本学科研究生在艺术实践上的创新能力。毕业创作作品展的准备、展出工作将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集中完成。由各二级学院负责组织相关校内外专家组对毕业作品进行评审并评定成绩,成绩以百分制计分,80分以上成绩视为毕业创作考核通过。
    3.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5人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未通过毕业专业考核,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1.《中国美术通史》,王伯敏著,三联书店,2000年版;
    2.《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英),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唐五代画论》,何志明、潘运告,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4.《中国思想史》,葛兆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6.《现代与后现代》,河清,中国美院出版社,1998年版;
    7.《中国通史》,周谷城,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8.《美学三书》,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9.《中国美术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0.《艺术与错觉》,贡布里希(英),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版;
    11.《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张弘昕,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12.《意图的模式》,巴克森德尔(英),中国美院出版社,1997年版;
    13.《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朱良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4.《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邵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图式与精神》,邵大箴,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抽象世界——另一个世界》,张晓凌、孟禄新,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17.《观念艺术》,张晓凌,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18.《破后现代艺术》,陆容之,文江出版社,2002年版;
    19.《中国思想史论》,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0.《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1.《中国画研究方法论》,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
    22.《中国绘画发展史》,冯远、张晓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23.《艺术与历史》,曹意强,中国美院出版社,2001年版;
    24.《中国画论类编》,俞剑华,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25.《中国画学全史》,郑午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6.《中国绘画变迁史纲》,傅抱石,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7.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8.《西方人文主义体现》,阿伦.布洛克,三联书店,1997年版;
    29.《批评美学》,徐岱,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30.《艺术风格学》,海因里希.沃尔夫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中国民间美术史》,王树村,岭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32.《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潘耀吕,百家出版社,2004年版;
    33.《心印》,方闻(美),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4.《西方美学史》,朱光潜,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5.《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科学出版社      
    36.《美学概论》,王朝闻,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7.《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38.《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葛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9.《西方现代艺术史》,H.H阿纳森(美)、邹德侬、巴竹师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0.《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孔六庆,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41.《中国绘画美学史》(上、下),陈传席,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42.《中国画论与中国美学》,刘墨,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43.《中国画教学研究论集》,中央美院中国画系编,河北将于出版社, 2004年版;
    44.《绘画迹象论》,钟孺乾,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年版;
    45.《国画讲义》,陈绶祥,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46.《20世纪中国画》,曹意强、范景中,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
    47.《画品丛书》,于安澜,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48.《中国历代画论采英》,杨大年,河南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
    49.《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赵权利,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50.《美的相位与艺术》,今道友信(日),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著;
    51.《文人画的趣味图式与价值》,黄专、严善醇,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
    52.《中西艺术的文化精神》,冯晓,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
    53.《中国画心性论》,江宏、邵琦,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
    54.《为道日损》,八大山人话语解读、崔自墨,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55.《艺术人类学》,罗伯特.莱顿(英) 李东华王红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6.《中国山水画史》,陈传席,江苏美术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1991年版;
    57.《佛教与民族绘画精神》,徐建融,上海书画出版社,1991年版;
    58.《中国艺术学》,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9.《石涛画学本义》,杨成寅,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60.《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朱良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1.《扁舟一叶》,理学与中国画学研究,朱良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2.《色彩的中国绘画》,牛克诚,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63.《中国花鸟画发展史》,姜今,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学·花鸟画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学 花鸟画艺术 130400 13040004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花鸟画创作与研究及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花鸟画创作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和重要史料以及国内外创作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专业创作、研究及实践能力。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
msb0101001 美术创作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101002 中国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msb0101005 西方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102043 传统花鸟画技法及理论研究 54 3 1-2 讲授 考试  
msb0102044 花鸟画写生研究 54 3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45 花鸟画创作研究 108 6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1001

msx01028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篇 1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入选省级以上美展1次,
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
2
艺术考察(4周) 导师评价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课教学
专业基础课教学
1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毕业创作、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美术·中国传统雕塑艺术)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中国传统雕塑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中国传统雕塑创作、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12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选修课每门为2学分,学生每人至少选3门。
专业实践:学生需参加学院组织的MFA学生年度美展每次2学分;参加省级学术性展览每次4学分;全国性学术性展览每次6学分;个人展览(根据场馆分别为院级4学分,省级6学分,国家级8学分,普通画廊2学分);联展8学分(按参加人数均分)。以参展次数累计达到8学分为合格。
每人提交10件作品参加毕业创作展览,毕业创作成绩以百分制计分,达到80分为合格,合格者获8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毕业创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括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提交与答辩的毕业环节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以展览的形式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的要求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的具体内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所提交的独立原创美术作品。
2、具体要求:
需提供毕业作品10幅(5张创作、5张习作)。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可以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形式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剽窃和一切不端的学术行为。行文中应做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3、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0.5万(不含图例与图表)。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毕业考核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西方现代艺术史(绘画、雕塑、建筑)》,(美)H、H阿纳森,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现代构成(100年)》,广州美术新媒介工作室编,辽宁美术出版社;
3、《巴黎的雕塑艺术——巴黎当代艺术与设计丛书》,樊哲编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8
月版;
4、《罗丹艺术论》,(法)罗丹述,葛赛尔记,傅雷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5月版;
5、《艺术哲学》,(法)丹纳著,傅雷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5月版;
6、《艺术的起源》,朱狄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7、《中国雕塑景观全集(5本)》,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8、《为雕塑凿七个孔:雕塑语言研究》,何力平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版;
9、《城市雕塑艺术的成型与制作》,蔺宝钢陈雪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10、《敦煌石窟艺术(17本)》,江苏美术出版社;
11、《佛像的历史》,梁思成著,林洙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6月版;
12、《中国雕塑史》,梁思成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1月版;
13、《中古艺术宗教与西域历史论稿》,姚崇新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5月版;
14、《中国宗教美术史料辑要》,汪小洋著,上海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1月版;
15、《大足石窟艺术》,黎方银著,重庆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16、《佛国麦积山》,君冈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17、《龙门石窟研究所:龙门石窟雕刻萃编——佛龙门石窟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95年9月版;
18、《佛教造像量度与仪轨》,李翎编著,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19、《形神惧妙--道教造像艺术探索》,胡知凡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06月版;
20、《中国佛教之旅》(10本),林言椒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中国传统雕塑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 135107 13510713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中国传统雕塑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中国传统雕塑创作、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课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基础课 msb0201031 石窟造像研究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201035 美术创作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6 中国画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7 西方画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202046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专业主课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2001

msx02019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要求
艺术实践是培养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实践的具体规定审核学生的实践成果。
 
  8 1-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专业
毕业
要求
毕业创作展览是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展示。毕业创作作品应是最能够反映本人水平,体现出在内容、风格、形式、技巧方面的探索。
 
8 4-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每人
10件
学位
论文
要求
学位论文的开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论文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要有独特的见解,并能指出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能体现本专业较高的学术水平。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须与艺术实践结合,对自己作品进行创作思考和理论阐述。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词语精炼、条理分明,字数不少于5千字。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学·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论)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论              方向代码:13040024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论研究与教学的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美术史论的基础理论,具有较高美术史论研究能力,熟悉本专业的重要文献、史料、研究现状及学术动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科研能力的艺术理论篆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研究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论的历史发展状况,认识史论研究的意义、性质、研究方法,培养研究解决美术历史和理论问题的科研能力。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艺术考察、社会实践活动、省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并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至少发表2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论文。要求3千字以上;举行学术报告会1次,报告时间约为50分钟;进行艺术考察并提交考察报告。学术和实践活动在第二至五学期完成,第六学期开学初,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备课、讲课情况给与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与毕业创作展览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同时并提交毕业作品创作方案。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表)要求不少于3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未通过毕业专业考核,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
1.《画史丛书》 于安澜 主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3年版;
    2.《中国美术通史》 王伯敏 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年9月版;
    3.《中国近现代美术史》 李福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版;
    4.《中国画学全史》 郑午昌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5年版;
   【中国美术门类史】
    5.《中国绘画史》王伯敏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版;
    6.《山水画史》  陈传席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01/版;
    7.《中国人物画史》 张冠印 文化艺术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1月1日) ;
    8.《中国雕塑艺术纲要》 阎文儒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3年6月版;
    9.《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 郑振铎 上海书店出版社   006年1月版;
    10.《中国宫廷绘画史》 华彬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3年12月;
    11.《中国工艺美术史》  田自秉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 1985-1-1;
    12.《工艺美术概论》 李砚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5-1;
    13.《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01-01版;
    14.《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 沈福熙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7月版;
15.《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 (英)迈克尔-苏立文  世纪出版集团 2013年版;
16.《20世纪中国画史》 刘曦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年版;
   【民间美术史】
    17.《民间美术概论》  杨学芹、安琪著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8月版;
    18.《中国民间美术》 靳之林著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4年8月版 ;
    19.《生命之树》 靳之林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版;
    20.《情感与形式》,[美]苏珊·朗著,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版;
    21.《绵绵瓜瓞》 靳之林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版;
    22.《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左汉中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6年3月版;
    23.《中国民间美术》  孙建君编著 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6;
    24.《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 唐家璐等(合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年10月;
    25.《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唐家璐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5月版;
    26.《中国民间美术概要》 周旭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年9月版;
    27.《中国民间吉祥艺术》 李振球 乔晓光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0年1月版;
28.《中华美术民俗》 王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年4月版;
29.《中国门神画》 王树村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30.《中国年画发展史》 王树村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31.《中国年画史》 薄松年  辽宁美术出版社 1986年7月版;
   【古代美术理论】
32.《于安澜书画学四种》 于安澜 主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63年版;
    33.《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 葛路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06 ;
    34.《中国绘画美学史》  陈传席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年5月版;
    35.《中国画论论纲》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4月版;
    36.《历代画论类编》 俞建华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年2月版;
37.《中国画论辑要》 周积寅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5年1月版;
38.《中国历代画论》 周积寅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年版;
   【文人画理论】
    39《文人·文化·文人画》 姜澄清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2年8月版;
    40.《中国绘画精神体系》 姜澄清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年1月版;
    41.《文心万象——新文人画艺术》 陈绶祥  吉林美术出版社  1999年5月版;
   【美术(艺术)基础理论】
    42.《美术概论》 王宏建 袁宝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7月版;
    43.《艺术概论》 彭吉象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年8月版;
   【文艺理论】
    44.《诗品》 南北朝·粱·钟嵘(?-518)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5.《文心雕龙》南北朝·粱·刘勰(约465-520前后)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46.《二十四诗品》唐·司空图(837-908)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3年11月版;
    47.《沧浪诗话》 南宋·严羽(生卒不祥,大约活动在1225-1265年间)中华书局2014年版;
    48.《人间词话》 王国维(1877-1927)中华书局 2009年1月版;
   【代美学理论】
    49.《中国美学史略》 章启群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版;
    50.《无言之美》   朱光潜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51.《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8年9月版;
    52.《文艺心理学》 朱光潜  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5年8月版;
    53.《谈美》  朱光潜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6年6月版;
    54.《美学散步》宗白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年版;
    55.《意境》  宗白华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年版;
    56.《美学概论》 王朝闻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年版;
    57.《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   九州出版社  2014年3月版;
    58.《美的历程》 李泽厚   三联书店出版社 2014年6月版;
    60.《美学论著初编》 蔡仪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年版;
    61.《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3月版;
62.《中国美学思想史》 敏泽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9月;
    63.《中国美学通史》 叶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4年版;
   【中国文化史】
    64.《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  方克力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版;
    65.《中华文化史》 冯天愈  何晓明  周积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中国哲学】
   66.《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67.《老子》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68.《庄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69.《论语》 远方出版社   2006年版;
   70.《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年版;
   71.《中庸》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社  2014年1月版;
   72.《孟子》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14年6月版;
   73.《六祖坛经》 唐·慧能  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  2008年版;
   【其他】
   74.《原始文化》 (英) 爱德华·泰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75..《中国美术全集》(共60卷) 人民美术出版社  多次再版;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学·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论)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学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论 130400 13040024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论研究与教学的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美术史论基础理论,具有较高美术史论研究能力,熟悉本专业重要文献、史料、研究现状及学术动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科研能力的艺术理论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1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研究基础方法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
msb0101003 艺术史学研究 54 3 3 讲授 考试  
msb0101004 艺术文献学 54 3 3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102028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 72 4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29 中国古代美术理论研究 72 4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30 中国古代图像文化研究 72 4 1—4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1001

msx01028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篇 1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完成课程论文2篇 2
艺术考察(4周) 导师评价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史论课教学
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
1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学·山水画艺术)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研究方向:山水画艺术                      方向代码:13040003
    一、培养目标
培养山水画创作与研究及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山水画创作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和重要史料以及国内外创作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专业创作、研究及实践能力。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研究山水画的历史与现状、美学本质和发展规律;研究艺术家与作品、艺术家与社会、艺术家
与生活、艺术观念与艺术表现、艺术修养与艺术技巧的关系;具备相应的山水画创作实践水准,提
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作品创作方案(不少于10件作品)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艺术考察、社会实践活动、省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并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至少发表1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论文,要求3千字以上;参加省级以上展览1次,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学术活动在第二至五学期完成,第六学期开学初,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会根据学生备课、讲课情况给予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与毕业创作展览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同时并提交毕业作品创作方案。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表)要求不少于1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毕业展览
毕业创作作品展览是体现研究生创作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创作作品不少于10件(创作5件、习作5件),其中书法专业和篆刻专业需供毕业创作15件,由导师选择参展。展出作品要有新意,要独立完成,能体现本学科研究生在艺术实践上的创新能力。毕业创作作品展的准备、展出工作将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集中完成。由各二级学院负责组织相关校内外专家组对毕业作品进行评审并评定成绩,成绩以百分制计分,80分以上成绩视为毕业创作考核通过。
    3.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未通过毕业专业考核,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1.《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俞剑华,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2.《西方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3.《中国美学史》,王振复,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黄宾虹话语录》,南羽,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5.《中国美术史》,中国美院出版社,2000年版;
    6.《中国山水画构图研究》,张志民、谭逸冰,山东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7.《中国山水画史》,陈传席,天津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8.《三国演义》:罗贯中
    9.《水浒传》:施耐庵
    10.《西游记》:吴承恩
    11.《红楼梦》:曹雪芹、高鄂
    12.《道德经》、《庄子 南华经》、《论语》;
    13.《中国绘画变迁史纲》,傅抱石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4.《中国绘画史》,潘天寿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     
    15.《汉魏六朝书画论》,潘运告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16.《唐五代画论》,潘运告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17.《图书见闻志•画继》,潘运告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18.《宋人画论》,潘运告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19.《宋人画评》,潘运告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20.《元代书画论》,潘运告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21.《明代画论》,潘运告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22.《清人论画》,潘运告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23.《清代画论》,潘运告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24.《石涛艺术世界》,孙世昌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25.《我读石涛话语录》,吴冠中编著,河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社2004年版
    26.《艺术里的精神》,(俄)康定斯基著,魏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7.《康定斯基论点线面》,(俄)康定斯基著,魏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8.《书谱译著》,马国权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
    29.《艺概》,刘熙载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0.《色彩艺术》,(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著,杜定宇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31.《东方色彩研究》,李广元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版;
    32.《卢沉论水墨画》。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学·山水画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学 山水画艺术 130400 13040003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山水画创作与研究及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山水画创作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和重要史料以及国内外创作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专业创作、研究及实践能力。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
msb0101001 美术创作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101002 中国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msb0101005 西方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102040 中国山水画临摹 72 4 1—2 讲授 考试  
msb0102041 中国山水画写生 72 4 2—3 讲授 考试  
msb0102042 中国山水画创作 72 4 3—4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1001

msx01028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篇 1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入选省级以上美展1次,
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
2
艺术考察(4周) 导师评价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课教学
专业基础课教学
1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毕业创作、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张丽华 1958年生于山东省广饶县 1983年毕业并执教于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画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 中国画《瑞雪》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国画《时刻准备着》获“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铜奖于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连环画、组画20余种,于《连环画报》《中国连环画》《富春江画报》发表连环画、组画30余套工笔组画《唐诗》获文化部“1982—1988年全国少儿读物一等奖” 连环画《银针宝衣》获文化部“第二届全国少儿读物一等奖” 完成泰山宾馆《东君出行图》、泉城路《老残听曲》等壁画、雕塑设计稿多种所主持的“速写”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定为高等教育“十一五”全国规划教材论文80余篇发表于《美术研究》《美术观察》《造型艺术研究》等国家级专业报刊;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纺织、山东、海潮等多家美术出版社出版画集《坡上行》、专著《创作与构图》《速写新视点》《中国人物画技巧与创作》等31种,分获山东省文化厅、教育厅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学·外国美术史论)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研究方向:外国美术史论研究                方向代码:13040018
    一、培养目标
培养外国美术史论方向的高级研究人才、教学人才及与其相关的管理人才,使其熟悉外国美术史论研究领域的国内研究现状,并具备系统、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能在外国美术史论研究领域形成自己的研究特长,取得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能从事高等院校的教学、专业领域的科研或相关行业的管理工作,为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服务。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本方向主要研究外国美术历史和美术理论的发展演变,揭示和总结外国美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美术风格和类型演变的历史逻辑、美术理论和思潮的历史贡献,探索外国美术史论的专题、断代史或总体构成的历史学、图像学与文化学特征,阐释其发展规律、文化内涵以及对当代中国美术发展和建设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读研究生应于每学期完成1-2篇课程论文,有条件的可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在第一、二学年结束时均需提交学年论文参加学年考核,由主课导师给出学年专业考核成绩。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方向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和一定的艺术考察。在读期间需作为第一或第二作者在省级以上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要求3千字以上;举行学术报告会1次,报告时间约为50分钟;进行艺术考察并提交考察报告。学术和实践活动在第二至五学期完成,第六学期开学初,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方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根据其备课、讲课情况给于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领域内,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片与图表)要求不少于3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未通过毕业专业考核,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美术史著作:
    1.《剑桥艺术史》,苏珊·伍德福特等著,罗通秀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
    2.《艺术发展史》,[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3.《艺术的历史》,[法]雅克·蒂利耶著,郭昌京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4.《艺术的历史》,[英]保罗·约翰逊著,黄中宪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世界美术史》,[美]休·昂纳等著,毛君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6.《世界美术史》(十卷),朱伯雄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1987-1991年版;
    7.《世界文明史》, [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著,罗经国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8.《希腊艺术手册》,[英]吉塞拉·里克特著, 李本正、范景中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
版;
    9.《艺术与思想》,[美]威廉·弗莱明著,吴江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10.《罗马艺术》,[美]南希·H·雷梅治等著,郭长刚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西方中世纪艺术史》[英]乔治·扎内奇著,陈平译,浙江美院出版社,1991年版;
    12.《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导论》,[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著,潘耀昌等译,
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美]约翰·T·帕雷提等著,朱旋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5年版;
    14.《文艺复兴:艺术与诗的研究》,[英]佩特著,张岩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与文化》,[美]温尼·海德·米奈著,孙小金译,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4年版;
    16.《印象派画史》,[美]约翰·雷华德著,平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后印象派画史》,[美]约翰·雷华德著,平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西方现代艺术史》,[美]H·H·阿纳森著,邹德侬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19.《西方当代艺术》,[英]A·路希·史密斯著,柴小刚等译,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20.《西方现代艺术80年代》,[美]H·H·阿纳森著,曾胡、钱志坚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2年版;
    21.《今日美国艺术》,爱德华·卢西·史密斯著,范岳等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2.《什么是后现代主义》,C.詹克斯著,李大夏译,天津科技出版社,1988年版;
    23.《一九四五年以后的现代视觉艺术》,[英]爱德华·卢西·史密斯著,陈麦译,上海人民美
术出版社,1988年版;
    美术理论著作:
    1.《古代美学》,[波]塔塔科维兹著,扬力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
    2.《基督教与美学》,阎国忠著,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
    3.《芬奇论绘画》, [意]达·芬奇著,戴勉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
    4.《狄德罗画评选》, [法]狄德罗著,陈占元译,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7年版;
    5.《美的分析》, [英]威廉·荷加斯著,杨成寅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安格尔论艺术》,朱伯雄译,辽宁美术出版社,1980年版;
    7.《德拉克罗瓦日记》,李嘉熙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8.《罗丹艺术论》,沈琪译,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2年版;
    9.《塞尚、凡高、高更通信录》,[美]赫谢尔·B·奇普编著,吕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版;
    10.《马蒂斯论艺术》,杰克·德·弗拉姆编,欧阳英译,河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11.《毕加索谈话录》,[法]布拉萨依著,杨元良译,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
    12.《论艺术的精神》, [俄]瓦·康定斯基著,查立译,中国社科出版社,1987年版;
    13.《杜尚访谈录》, [法]卡巴内著,王瑞芸译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14.《欧美现代艺术理论》(三卷),[美]H.契普著,余姗姗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15.《欧洲现代画派画论》,[德]瓦尔特·赫斯著,宗白华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版;
    16.《当代美国艺术家论艺术》,[美]埃伦·H·约翰逊编,姚宏翔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2年版;
    17.《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美]R·L·赫伯特编,林森、辛丽译,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18.《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美]弗·杰姆逊著,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9.《西方画论辑要》(修订版),杨身源、张弘昕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20.《西方美术理论文选》,迟轲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1.《西方艺术批评史》, [意]文杜里著,迟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2.《艺术风格学》, [瑞士]H·沃尔夫林著,  潘耀昌译,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23.《现代艺术的意义》, [美]约翰·拉塞尔著,陈世怀等译,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2版;
    24.《艺术的终结》,[美]阿瑟·丹托著,欧阳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2005版;
    25.《象征的图像——贡布里希图像学文集》,杨思梁、范景中编选 ,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年版;
    26.《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阿恩海姆著,滕守尧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版;
    27.《情感与形式》,[美]苏珊·朗著,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版。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学·外国美术史论)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学 外国美术史论 130400 13040018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外国美术史论方向的高级研究人才、教学人才及与其相关的管理人才,使其熟悉外国美术史论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具备系统、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能在外国美术史论研究领域形成自己的研究特长,取得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能从事高等院校的教学、专业领域的科研或相关行业的管理工作,为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服务。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1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
msb0101003 艺术史学研究 54 3 2 讲授 考查  
msb0101004 艺术文献学 54 3 1 讲授 考查  
专业课 msb0102022 外国美术史专题研究 72 4 2—4 讲授讨论 考查  
msb0102023 西方美术理论专题研究 72 4 2—4 讲授讨论 考查  
msb0102024 西方宗教艺术研究 72 4 2—4 讲授讨论 考查  
选修
课程
msx01001

msx01028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篇 2 2—5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评价  
举办学术报告会1次 1
艺术考察(4周) 导师评价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 1 3—5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毕业创作、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美术·丝网版画艺术)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丝网版画、文化艺术事业与产业方面所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12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选修课每门为2学分,学生每人至少选3门。
  专业实践:学生需参加学院组织的MFA学生年度美展每次2学分;参加省级学术性展览每次4学分;全国性学术性展览每次6学分;个人展览(根据场馆分别为院级4学分,省级6学分,国家级8学分,普通画廊2学分);联展8学分(按参加人数均分)。以参展次数累计达到8学分为合格。每人提交10件作品参加毕业创作展览,毕业创作成绩以百分制计分,达到80分为合格,合格者获8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毕业创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括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提交与答辩的毕业环节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以展览的形式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的要求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的具体内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所提交的独立原创美术作品。
2、具体要求:
需提供毕业作品10幅(5张创作、5张习作)。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可以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形式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剽窃和一切不端的学术行为。行文中应做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3、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0.5万(不含图例与图表)。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毕业考核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西方现代艺术史》,(美)H·H·阿纳森著,邹德侬、巴竹师、刘珽译,沈玉麟校,天津人民美
术出版社,1986年版;
2、《世界版画史》,黑崎彰等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3、《中国现代版画史》,李允经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西方版画史》,张奠宇编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5、《二十世纪版画艺术史》,(美)芮娃·卡索曼(Riva Castleman)著,张正仁译,远流出版事业
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6、《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郑振铎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7、《中国木版画通鉴》,张道一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
8、《中国年画艺术史》,薄松年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9、《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0、《艺术与错觉》,(英)E·H·贡布里希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11、《秩序感》,(英)E·H·贡布里希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12、《论艺术的精神》,(俄)瓦·康定斯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3、《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 张弘昕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14、《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15、《浮世绘》,顾申主编,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编译,青岛出版社,2011年版;
16、《色彩艺术》,(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著,杜定宇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17、《丝网版画的语言探索 丝网版画教程》,张桂林 张炼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8、《丝网版画教程》,李旺编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19、《现代西方版画教程丝网版画技法》,(英)斯蒂夫·豪斯金斯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20、《丝网版画工作室》,张桂林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21、《文国璋色彩教程》,文国璋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22、《计算机辅助制版与水印丝网版画》,廖念一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丝网版画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 丝网版画艺术 135107 13510709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丝网版画创作、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课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基础课 msb0201015 丝网版画专业基础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201035 美术创作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6 中国画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7 西方画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202022 丝网版画艺术专业主课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2001

msx02019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要求
艺术实践是培养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实践的具体规定审核学生的实践成果。
 
  8 1-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专业
毕业
要求
毕业创作展览是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展示。毕业创作作品应是最能够反映本人水平,体现出在内容、风格、形式、技巧方面的探索。  8 4-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每人
10件
学位
论文
要求
学位论文的开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论文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要有独特的见解,并能指出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能体现本专业较高的学术水平。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须与艺术实践结合,对自己作品进行创作思考和理论阐述。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词语精炼、条理分明,字数不少于5千字。
 
 


  常勇
  1963年7月出生 , 山东烟台人。
  现任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副书记、教授
  硕士研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版画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作品:
  油画《选种》1982年入选中国美协、山东美协主办的山东风土人情油画晋京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丙烯画《垂死的奶牛》1985 年入选全国高等艺术学院教师美展,发表于《美术》1985年第10期、《新华文摘》1985年第11期。
  丝网版画《巢》1989 年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1991年参加中国当代版画精品邀请展,发表于《美术》1989年第6期、台湾《艺术家》1989年第11期,1998年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版画卷》。
  丝网版画《石窟印象》1990 年入选全国青年版画大展,1999年入选中国优秀版画家作品展,2000年入选中国百年版画展览。
  丝网版画《出壳的大鸟》1996年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版画作品展并获山东省第五届版画作品展览一等奖。
  丝网版画《前车之鉴》1997年入选第六届全国“三版”展,2000 年入编《山东五十年美术书法精品集》,2001 年入选首届中国丝网版画展并获优秀奖。
  丝网版画《根》1999年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2000年入选青岛国际版画双年展。
  丝网版画《出笼的鸟》2004年入选第二届中国丝网版画展、2004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版画教学与创作年会展。
  丝网版画《出栏的马》2005年入选第十七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览并获2005年山东版画作品展一等奖。
  丝网版画《一夜秋风》入选2006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版画教学与创作年会展并获山东省“五一文化奖”美术作品一等奖。
  1999年荣获中国版画家协会《鲁迅版画奖》。
  《版画创作教学》(集体)曾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要论著:
  2001年编著《表现主义版画选》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2年参编《美术概论》第十三章《版画》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2007年编著《版画教学》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8年再版《版画基础教学》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2009年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多篇论文发表于专业学术期刊。入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2005优秀美术论文选,2004、2006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版画教学与创作年会论文集。

  作品收藏情况:
  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中国丝网印刷及制像协会、青岛市美术馆、深圳画院等专业机构及海外人士收藏。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门类/类别:艺术学     学科/类别:美术学

专业介绍

北京印刷学院为例
“美术学”于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格,下设中西绘画艺术研究、动漫艺术研究、影像艺术研究、美术史论研究等研究方向。
本学科以“美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美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以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为资源,以首都文化创意产业为平台,并以数字艺术教学实践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印刷博物馆、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为支撑,创作出国画《中国民主的伟大先驱—孙中山》获“孙中山与华侨国际美术巡回展”金奖;版画《舞台》获“第十一届全国版画展”金奖;52集科幻动画片《神脑聪仔》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摄影作品《朋友》获“第十六届澳门国际摄影展”金奖;理论专著《北京美术史》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本学科教学成果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专业点分布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燕山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大学 沈阳大学 鲁迅美术学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延边大学 北华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佳木斯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湖北美术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广州美术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音乐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美术学院 新疆艺术学院

专业院校排名

1304 美术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5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93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47 中央美术学院 A+
2 10355 中国美术学院 A+
3 10331 南京艺术学院 A
4 10729 西安美术学院 A
5 10003 清华大学 A-
6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7 10280 上海大学 A-
8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9 10655 四川美术学院 A-
10 10050 北京电影学院 B+
11 10073 天津美术学院 B+
12 10178 鲁迅美术学院 B+
1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4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B+
15 10523 湖北美术学院 B+
16 10586 广州美术学院 B+
17 10607 广西艺术学院 B+
18 10610 四川大学 B+
19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B
20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B
21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23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24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25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6 10635 西南大学 B
27 10690 云南艺术学院 B
28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29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30 10012 北京服装学院 B-
31 10209 吉林艺术学院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295 江南大学 B-
34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35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6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7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38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39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0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41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42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C+
43 10590 深圳大学 C+
44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45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
46 11078 广州大学 C+
47 10108 山西大学 C
48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9 10255 东华大学 C
50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51 10384 厦门大学 C
52 10386 福州大学 C
53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54 10611 重庆大学 C
55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C
56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C
57 10908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C
58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59 10075 河北大学 C-
60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61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2 10299 江苏大学 C-
63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C-
64 10475 河南大学 C-
65 10673 云南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L1     门类/类别:艺术学     学科/类别:美术学

专业点分布

西北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1304 美术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5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93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47 中央美术学院 A+
2 10355 中国美术学院 A+
3 10331 南京艺术学院 A
4 10729 西安美术学院 A
5 10003 清华大学 A-
6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7 10280 上海大学 A-
8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9 10655 四川美术学院 A-
10 10050 北京电影学院 B+
11 10073 天津美术学院 B+
12 10178 鲁迅美术学院 B+
1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4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B+
15 10523 湖北美术学院 B+
16 10586 广州美术学院 B+
17 10607 广西艺术学院 B+
18 10610 四川大学 B+
19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B
20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B
21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23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24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25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6 10635 西南大学 B
27 10690 云南艺术学院 B
28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29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30 10012 北京服装学院 B-
31 10209 吉林艺术学院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295 江南大学 B-
34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35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6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7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38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39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0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41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42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C+
43 10590 深圳大学 C+
44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45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
46 11078 广州大学 C+
47 10108 山西大学 C
48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9 10255 东华大学 C
50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51 10384 厦门大学 C
52 10386 福州大学 C
53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54 10611 重庆大学 C
55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C
56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C
57 10908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C
58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59 10075 河北大学 C-
60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61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2 10299 江苏大学 C-
63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C-
64 10475 河南大学 C-
65 10673 云南大学 C-

美术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0素描、速写
④510色彩、美术史论
 
美术学考研参考书:
中国美术史
中央美院编著的《中国美术简史》
李福顺编著的《中国美术史》
洪再新的《中国美术史》
薄松年编著的《中国美术史教程》
蒋勋编著的《中国美术史》
王伯敏编著的《中国绘画通史》
何延喆编著的《中国绘画史》
黄惇编著的《中国书法史》
王伯敏的《中国美术通史》
于安澜的《画史丛书》
李淞编著的《中国绘画断代史》
外国美术史
中央美术学院编著的《外国美术简史》
李春编著的《外国美术史教程》
张坚主编的《西方现代美术史》
休•昂纳•佛莱明编著的《世界艺术史》
欧阳英、潘耀昌主编《外国美术史》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
艺术概论
王宏建编著的《艺术概论》
彭吉象编著的《艺术学概论》
章利国编著的《艺术概论新编》
杨家安编著的《艺术概论》
杨琪编著的《艺术概论》
蒋勋编著的《艺术概论》
美术学考试科目通常为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不同的学校在考察过程中侧重点不同。但对美术史以及艺术概论的知识点考察的总体范围相似。
 
美术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美术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美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中等学校进行美术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