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考研QQ群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山东艺术学院考研分数线、山东艺术学院报录比、山东艺术学院考研群、山东艺术学院学姐微信、山东艺术学院考研真题、山东艺术学院专业目录、山东艺术学院排名、山东艺术学院保研、山东艺术学院公众号、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艺术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报考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在复习阶段会意识到自己的基础薄弱,时间不够用,寄期望于可以通过参加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考研QQ群的方式帮自己快速的掌握考试的重点。点击查看微信QQ群 http://m.okaoyan.com/qun.html手机访问

Add 山东艺术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但是,让很多同学都比较纠结的是,要不要在备考过程中报一个辅导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辅导机构呢?针对这些问题,考研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两条建议:

1. 考研是一项几百万人长跑,最终只有少部分可以到达终点的运动,我们不能选择本科院校、不能选择好的导师授课、不能让自己聪明到看一遍就会,那么,就需要利用一切该利用的资源,在起跑阶段,就超越很多人。

2. 考研辅导班和考研培训班也并非救世主,同学们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授课导师一定要是报考院校对应专业比较优秀的研究生,或者名师。自己也要足够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关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考研辅培训班,目前包括考研机构开设的辅导班以及考研学校自行开设的辅导班。2007年前有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录取考试,学校会开办一些考研专业课的辅导班,并有辅导班,这些辅导辅导非常好,因为都是参与出题或改卷老师们开的课,但后来国家不在允许研究生招生单位做任何相关的培训辅导,所以专业课考研辅导基本不在会更新,当然一些全国统考的科目还是会有些考研辅导机构会开设一些考研辅导班的培训课程,比如西医综合等等。 目前我国的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考研培训以考研机构为主,时间上包括长期和短期,形式上有大班授课、小班授课以及一对一授课等不同形式,公共课和专业课均有课程(专业课限于热门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上不上辅导班以及选择辅导班的何种方式。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考研QQ群


  张洪忠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协会员,山东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山东油画学会理事
   
  主要绘画作品:
  1989 《腊月》  第七届全国美展
  1994 《重阳》  第八届全国美展,获优秀奖
  1999 《薄暮》  第九届全国美展
  2004 《荒城》  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9 《寒潭》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2001 《孟良崮》中国油画大展,获银奖
  1992 《惊蛰》  第二届中国年展
  1993 《冬至》  山东油画晋京展,北京国际艺苑美术基金会收藏
  1994 《立春》  第二届中国油画展
  1994 《立冬》  中央电视台新铸联杯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美术》杂志刊载
  1994 《霜降》  第二届全国教师优秀美术作品展,《美术》杂志刊载
  1995 《秋分》  中国风景油画展
  1995 《寒露》  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
  1996 《大寒》  第一届中国油画学会展
  1998 《秋水》  国际美术年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
  《江苏画刊》1999年第2期刊载  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会收藏
  1998 《暖冬》  山东小幅油画展,获学术奖《中国油画》刊载
  2002 《初五》  研究与超越.中国小幅油画展
  2003 《春分》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2005 《秋月》  第二届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展
  2006 《望月》  中国写实油画展
  2008 《山冈》  中国油画写生展
  2008 《秋林》  艺术中国油画展
   
  专著出版:
  《19世纪俄罗斯绘画》,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山水艺术与文人精神》,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年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杨庆义
  1957年生,山东济南人
  1983年7月毕业并执教于山东艺术学院
  1995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家协会会员
  油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展。代表作品有《家》《驼矶岛上的记忆》《梁山子孙》《洗衣妇》《捡花生》《故乡的河》《黑旦、黑狗和黑牛》等。油画《崂山女》在广电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新铸联杯中国画、油画精品展”中获铜奖。油画作品《美人蕉》在第二届中国静物油画展中获二等奖。1997年由北京海豚出版社编著出版《绘画与设计基础——色彩》,2002年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色彩静物写生》,2004年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杨庆义水粉画精品选》。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宋齐鸣简历
  1957年  生于山东济南。山东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1974年  毕业于山东省五.七艺校。
  1983年  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
  1987 年  作品《渔姑们》入选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中国首届油画展》。后赴日本参《中国油画展》
                 作品《心愿》入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建军六十周年美术展》作品获山东泰山杯文艺创作奖。                                                                  
  1989年  作品《海·鱼·人》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文化部主办。获“山东省庆祝建国50周年美展”一等奖,省文化厅省美协主办。
  1991年  考入中央美院油画创作研修班。
                 作品《渔讯》入选“91中国油画双年展”。
  1994年  作品《羊·.白云》入选“中国油画风景展”。
  1996年 《宋齐鸣油画作品集》天津美术出版社。
  1997年  作品《江 泽 民会见董建华》入选97’中国艺术大展” 获优秀奖。
  1999年  作品《平静的海》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文化部主办。“山东省庆祝建国50周年美展”获一等奖,省文化厅省美协主办。
                作品《劳工暴动》入选“中国艺术大展”获银奖,文化部主办,作品被澳门历史博物馆收藏。
  2002年  作品《希望》入选“全国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六十周年美展”获银奖。         
  2003年  作品《早潮》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国油画学会主办。
  2004年   作品《耕海人》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文化部主办,作品获“山东省美展”一等奖      
  2005年  作品《两代人》获“山东省第三届写生展”一等奖.  
  2006年  作品《早潮》入选“2006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美协、江苏省文化厅主办。
                作品《耕海人》入选《精神与品格——当代写实油画研究展》,中国油画学会主办。
  2008年  作品《织网女》获“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美展”一等奖.
  2009年  作品《梦》获“历史记忆-生活感悟­-山东省美展”一等奖       
  收藏情况:
  《江 泽 民接见董建华》(与王玉萍合作)由中国文化部收藏
  《东海日出》(合作)由人民大会堂收藏
  《劳工暴动》(合作)由澳门历史博物馆收藏
  另有多幅作品被国内外画廊及美术爱好者收藏
  作品出版情况:
  《 宋齐鸣油画集》、《宋齐鸣、王玉萍油画画卷》、《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小幅油画作品集》、《中国油画肖像艺术》、《中青年油画百人作品集》
  作品发表情况:
  《中国油画》、《美术研究》、《美术》、《江苏画刊》、《美术观察》、《亚洲艺术家》等刊物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初试参考书目: 
01—10方向: 
《中国美术简史》、《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院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1方向: 
《教育心理学》陈琦著,2005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术学科教育学》常锐伦著,2007年版,人民美术出版社
《美术鉴赏及其教学》钱初熹著,2007年版,人民美术出版社
12—14方向:
《大学书法》任平主编,西泠出版社
《中国书法史》黄惇主编, 辽宁美术出版社
15—16方向:
《中国美术简史》、《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院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
15方向:
《艺术发展史》[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天津美术出版社
《西方画论辑要》(修订本)杨身源、张弘昕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16方向:
《中国绘画通史》王伯敏著,三联书店出版社
《中国绘画美学史》陈传席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俞剑华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王玉萍
  1956年生于山东威海。现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油画二工作室主任、山东美协艺委会委员、山东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06年被省文联授予“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家”荣誉称号。
   
  工作与学习履历
  1974年毕业于荣成第二中学
  1976—1979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校
  1979—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1983—1988年山东轻工业学院美术设计系任教
  1988.9—1989.7于中央美院油画二工作室进修
  1989.7—1991.7于中央美院和中国美协联合举办的油画研修班学习
  1991.9—1995.5在山东轻工业美术设计系任教
  1995年6月于山东艺术学院任教至今
   
  主要创作活动
  1980年作品《女半身像》入选“山东省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师生习作展”,获优秀奖
  1981年作品《开山者》入选“山东美术作品展”
  1986年作品《黑土地》入选“华东六省一市青年油画作品巡回展”
  1987年作品《渔姑们》合作入选中国首届油画展,赴日本参加“中国油画展”作品被福冈美术馆收藏
  1989年作品《山妞》入选“省庆祝建国四十周年美术作品展”
  1990年作品《待》入选“中央美院油画雕塑展”(新加坡)
  1990年作品《沂蒙娃》参加“90’南京油画邀请展”
  1991年作品《渔家女》《海燕》等应邀参加“中国当代女画家作品展”(澳门)并发表在《美术研究》
  1992年作品《渔仔》《渔妇》等参加“女画家六人作品展”并发表于《中国油画》《美术》
  1993年作品《静静的海》入选“93’中国油画年展”,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1993年作品《渔乡的记忆》等组画参加“中国青年油画邀请展”并发表于《中国油画》《美术》等
  1993年作品《海滩》入选“全国首届油画风景展”获二等奖
  1994年作品《渔妇》入选“全国教师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1994年作品《山妮》参加北京“山东风情油画展”并被国际艺苑美术馆收藏
  1994年作品《梦的记忆》入选“94’国际绘画展”(印度)
  1995年作品《网女》《海边闲语》等组画入选“江南油画名家展”(新加坡)并发表于“中国教育报”“亚洲艺术家”等刊物
  1997年作品《江 泽 民会见董建华》入选“中国艺术大展”获优秀奖,并被文化部收藏,发表于“中国文化报”
  1997年作品《梦的记忆》入选“山东省迎香港回归美术作品展”获二等奖
  1997年作品《金色海滩》入选“山东省首届油画双年展”获学术奖
  1999年作品《远海》入选“山东省庆建国五十周年美展”获特等奖
  1999年作品《远海》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获铜奖
  1999年作品《劳工暴动》入选“中国艺术大奖”获银奖,并由澳门博物馆收藏
  2001年作品《金色海滩》入选“全国纪念建党八十周年美展”获优秀奖
  2001年作品《扎长辫的渔女》入选“中国油画学会小型油画展”
  2002年作品《红叶谷》入选“山东省第二届小油画展”获优秀奖
  2003年作品《七月海滩》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展”并发表于《中国油画》
  2003年作品《金色的海》入选“第二届中国画院优秀作品展”
  2004年作品《海鸥飞过》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并获山东美展一等奖
  2005年作品《盼》“入选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
  2006年作品《弦月》“入选2006时代之诘问—山东写实油画展”获学术奖
  2006年作品《盼》“入选2006中国百家金陵油画展”
  2006年作品《海滩》入选“精神与品格—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究展”
  2006年作品《兰子》等组画参加“女艺术家油画、陶艺作品联展”
  2007年作品《女肖像》等参加“中法艺术家作品巡回展”
  2007年作品《红衣海带女》参加“中国、澳大利亚美术交流展”
  2008年作品《武婧19岁》入选“中国油画学会写生作品展”
  2008年作品《红霞》入选“历史记忆、生活感悟—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山东油画作品展”获二等奖,并发表于《中国油画》
  2008年作品《网女》入选“纪念改革开放山东油画展”获二等奖
  2009年作品《听海》入选“首届齐鲁风情油画展”获二等奖
  2009年作品《银滩渔女》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获省美展一等奖
   
  主要出版
  1996年《王玉萍油画作品集》天津美术出版社
  2004年《王玉萍·宋齐鸣油画画卷》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5年《中国油画家—王玉萍》北京美术出版社
  2008年《油画名家·王玉萍》山东美术出版社
  作品曾入编《中国现代美术油画卷》《中国当代女画家》《中国风景油画》《中青年美术家》等大型画册
   
  作品收藏
  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国际艺苑美术馆、文化部、澳门历史博物馆、及台湾香港等美术机构和个人收藏,也有作品曾被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美术馆及个人收藏。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美术·篆刻创作)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篆刻创作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篆刻创作、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12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选修课每门为2学分,学生每人至少选3门。
专业实践:学生需参加学院组织的MFA学生年度美展每次2学分;参加省级学术性展览每次4学分;全国性学术性展览每次6学分;个人展览(根据场馆分别为院级4学分,省级6学分,国家级8学分,普通画廊2学分);联展8学分(按参加人数均分)。以参展次数累计达到8学分为合格。
每人提交10件作品参加毕业创作展览,毕业创作成绩以百分制计分,达到80分为合格,合格者获8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毕业创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括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提交与答辩的毕业环节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以展览的形式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的要求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的具体内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所提交的独立原创美术作品。
2、具体要求:
篆刻需提供作品15幅。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可以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形式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剽窃和一切不端的学术行为。行文中应做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3、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0.5万(不含图例与图表)。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毕业考核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中国印学年鉴》,西泠印社出版社,1993年6月版;
2、《中国印章艺术史》,刘江,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秦封泥彚考》,傅嘉仪,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8月版;
4、《上海博物馆藏印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8月版;
5、《吉林大学藏古玺印选》,文物出版社,1987年9月版;
6、《历代印学论文选》,韩天衡,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年6月版;
7、《古玺通论》,曹锦炎,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3月版;
8、《印学史》,沙孟海,西泠印社出版社, 1987年6月版;
9、《十钟山房印举》,陈介祺,中国书店,1985年3月版;
10、《中国历代篆刻集粹》,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7年5月版;
11、《战国古文字典》,何琳仪,中华书局,1998年9月版;
12、《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82年6月版;
13、《古文观止》,中华书局 ,2010年3月版;
14、《古玺文编》,罗福颐,文物出版社, 1981年1月版;
15、《古玺汇编》,文物出版社, 1981年12月版;
16、《篆刻学》,李刚田、马士达,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版;
17、《中国印章—历史与艺术》,孙慰祖,外文出版社,2010年版;
18、《秦汉南北朝官印徽存》,罗福颐,文物出版社,1987年1月版;
19、《湖南古代玺印》,陈松长,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20、《日本の官印》,(日)木内武男,东京美术;
21、《古文字类编》,高明、涂白奎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版;
22、《金文编》,容庚,中华书局, 1985年7月版;
23、《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24、《书法的形态与阐释》,邱振中,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版;
25、《书写与观照》,邱振中,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版;
26、《陶文图录》,王恩田,齐鲁书社, 2006年6月版;
27、《中国书法全集》,刘正成,荣宝斋出版社;
28、《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7年1月版;
29、《美的历程》,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版;
30、《刘正成书法文集》共三卷,刘正成,荣宝斋出版社,2008.4月版;
31、《书法艺术概论》,刘正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32、《民国书法史》,孙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版;
33、《中国书法史》,沃兴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7月版;
34、《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黄淳,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2月版;
35、《书法与诗词十讲》,叶鹏飞,文物出版社,2009年9月版;
36、《中国古代砖文》,王镛、李淼,知识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37、《历代书法论文选》、《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版;
38、《陶文字典》,齐鲁书社,2007年版;
39、《国画讲义》,陈绶祥,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40、《国画指要》,陈绶祥,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版;
41、《心境与表现—中国绘画文化学散论》,徐建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11月版;
42、《国画与禅》,北鱼,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4月版;
43、《神居何所》,邱振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44、《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群言出版社,2009年5月版;
45、《禅宗与道家》,南怀瑾,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
46、《我说参同契(上中下)》,南怀瑾,东方出版社,2009年5月版;
47、《写意—中国美学之灵魂》,韩玉涛,海天出版社,1998年6月版;
48、《美学散步》,宗白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版;
49、《艺术哲学》,丹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7月版;
50、《纳兰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51、《豪放词》,谷闻,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52、《婉约词》,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53、《文学理论》,(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江苏教育出版社;
54、《人间词话新注》,王国维,齐鲁书社,1986年8月版;
55、《蕙风词话广蕙风词话》,况周颐,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56、《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蔡义江,中华书局,2001年1月版;
57、《杨国荣讲王阳明》,杨国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月版;
58、《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陈来 ,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版;
59、《顾随诗词讲记》,顾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60、《宋明理学》,陈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
61、《五灯会元》,普济,中华书局,1984年1月版;
62、《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2004年7月版;
63、《庄老通辨》,钱穆,三联书店,2002年9月版;
64、《苏东坡传》,林语堂,作家出版社,1998年2月版;
65、《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1983年4月版;
66、《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天津教育、2005年1月版;
67、《人心与人生》,梁漱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
68、《随园诗话》,(清)袁枚,凤凰出版社,2000年5月版;
69、《中国文化六讲》,何兹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
70、《人生境界与生命美学》,陈德礼,长春出版社,1998年9月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篆刻创作)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 篆刻创作 135107 13510716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篆刻创作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篆刻创作、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课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基础课 msb0201030 篆刻批评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201035 美术创作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6 中国画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7 西方画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202043 篆刻创作专业主课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2001

msx02019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要求
艺术实践是培养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实践的具体规定审核学生的实践成果。
 
 8 1-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专业
毕业
要求
毕业创作展览是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展示。毕业创作作品应是最能够反映本人水平,体现出在内容、风格、形式、技巧方面的探索。
 
8 4-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每人
10件
学位
论文
要求
学位论文的开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论文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要有独特的见解,并能指出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能体现本专业较高的学术水平。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须与艺术实践结合,对自己作品进行创作思考和理论阐述。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词语精炼、条理分明,字数不少于5千字。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美术·铜版画艺术)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铜版画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铜版画创作、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12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选修课每门为2学分,学生每人至少选3门。
专业实践:学生需参加学院组织的MFA学生年度美展每次2学分;参加省级学术性展览每次4学分;全国性学术性展览每次6学分;个人展览(根据场馆分别为院级4学分,省级6学分,国家级8学分,普通画廊2学分);联展8学分(按参加人数均分)。以参展次数累计达到8学分为合格。
每人提交10件作品参加毕业创作展览,毕业创作成绩以百分制计分,达到80分为合格,合格者获8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毕业创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括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提交与答辩的毕业环节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以展览的形式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的要求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的具体内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所提交的独立原创美术作品。
2、具体要求:
需提供毕业作品10幅(5张创作、5张习作)。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可以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形式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剽窃和一切不端的学术行为。行文中应做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3、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0.5万(不含图例与图表)。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毕业考核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西方现代艺术史》,(美)H·H·阿纳森著,邹德侬 巴竹师 刘珽译,沈玉麟校,天津人民美术
出版社,1986年版;
2、《世界版画史》,黑崎彰等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3、《中国现代版画史》,李允经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西方版画史》,张奠宇编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5、《二十世纪版画艺术史》,(美)芮娃·卡索曼(Riva Castleman)著,张正仁译,远流出版事业
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6、《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郑振铎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7、《中国木版画通鉴》,张道一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
8、《中国年画艺术史》,薄松年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9、《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0、《艺术与错觉》,(英)E·H·贡布里希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11、《秩序感》,(英)E·H·贡布里希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12、《论艺术的精神》,(俄)瓦·康定斯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3、《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 张弘昕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14、《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15、《浮世绘》,顾申主编,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编译,青岛出版社,2011年版;
16、《色彩艺术》,(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著,杜定宇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17、《铜版画简明教程》,益阳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09月;
18、《中国现代版画史》,齐凤阁著,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10月;
19、《铜版画—现代版画艺术教程》,李仲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20、《版画技法(上):传统版画、木版画、铜版画技法》,苏新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
月版:
21、《世界版画史》,杜松儒等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6月版;
22、《铜版画教程》,范敏编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5月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铜版画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 铜版画艺术 135107 13510710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铜版画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铜版画创作、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课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基础课 msb0201017 铜版画(专业基础)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201035 美术创作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6 中国画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7 西方画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202025 铜版画艺术专业主课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2001

msx02019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要求
艺术实践是培养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实践的具体规定审核学生的实践成果。
 
  8 1-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专业
毕业
要求
毕业创作展览是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展示。毕业创作作品应是最能够反映本人水平,体现出在内容、风格、形式、技巧方面的探索。
 
8 4-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每人
10件
学位
论文
要求
学位论文的开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论文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要有独特的见解,并能指出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能体现本专业较高的学术水平。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须与艺术实践结合,对自己作品进行创作思考和理论阐述。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词语精炼、条理分明,字数不少于5千字。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美术·花鸟画艺术)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花鸟画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花鸟画文化艺术事业与产业方面所需的创作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12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选修课每门为2学分,学生每人至少选3门。
  专业实践:学生需参加学院组织的MFA学生年度美展每次2学分;参加省级学术性展览每次4学分;全国性学术性展览每次6学分;个人展览(根据场馆分别为院级4学分,省级6学分,国家级8学分,普通画廊2学分);联展8学分(按参加人数均分)。以参展次数累计达到8学分为合格。每人提交10件作品参加毕业创作展览,毕业创作成绩以百分制计分,达到80分为合格,合格者获8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毕业创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 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括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提交与答辩的毕业环节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以展览的形式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的要求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的具体内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所提交的独立原创美术作品。
2、具体要求
需提供毕业作品10幅(5张创作、5张习作)。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可以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形式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剽窃和一切不端的学术行为。行文中应做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3、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0.5万(不含图例与图表);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毕业考核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中国美术通史》,王伯敏著,三联书店,2000年版;
2、《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英),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唐五代画论》,何志明、潘运告,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4、《中国思想史》,葛兆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6、《现代与后现代》,河清,中国美院出版社,1998年版;
7、《中国通史》,周谷城,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8、《美学三书》,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9、《中国美术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0、《艺术与错觉》,贡布里希(英),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版;
11、《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张弘昕,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12、《意图的模式》,巴克森德尔(英),中国美院出版社,1997年版;
13、《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朱良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4、《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邵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图式与精神》,邵大箴,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抽象世界——另一个世界》,张晓凌、孟禄新,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17、《观念艺术》,张晓凌,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18、《破后现代艺术》,陆容之,文江出版社,2002年版;
19、《中国思想史论》,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0、《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1、《中国画研究方法论》,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
22、《中国绘画发展史》,冯远、张晓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23、《艺术与历史》,曹意强,中国美院出版社,2001年版;
24、《中国画论类编》,俞剑华,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25、《中国画学全史》,郑午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6、《中国绘画变迁史纲》,傅抱石,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7《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8、《西方人文主义体现》,阿伦.布洛克,三联书店,1997年版;
29、《批评美学》,徐岱,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30、《艺术风格学》,海因里希.沃尔夫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中国民间美术史》,王树村,岭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32、《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潘耀吕,百家出版社,2004年版;
33、《心印》,方闻(美),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4、《西方美学史》,朱光潜,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5、《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科学出版社      
36、《美学概论》,王朝闻,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7、《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38、《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葛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9、《西方现代艺术史》,H.H阿纳森(美)、邹德侬、巴竹师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0.《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孔六庆,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41、《中国绘画美学史》(上、下),陈传席,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42、《中国画论与中国美学》,刘墨,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43、《中国画教学研究论集》,中央美院中国画系编,河北将于出版社, 2004年版;
44、《绘画迹象论》,钟孺乾,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45、《国画讲义》,陈绶祥,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46、《20世纪中国画》,曹意强、范景中,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
47、《画品丛书》,于安澜,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48、《中国历代画论采英》,杨大年,河南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
49、《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赵权利,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50、《美的相位与艺术》,今道友信(日),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著;
51、《文人画的趣味图式与价值》,黄专、严善醇,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
52、《中西艺术的文化精神》,冯晓,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
53、《中国画心性论》,江宏、邵琦,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
54、《为道日损》,八大山人话语解读、崔自墨,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55、《艺术人类学》,罗伯特.莱顿(英), 李东华王红译,王建民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
56、《中国山水画史》,陈传席,江苏美术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1991年版;
57、《佛教与民族绘画精神》,徐建融,上海书画出版社,1991年版;
58、《中国艺术学》,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9、《石涛画学本义》,杨成寅,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60、《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朱良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1、《扁舟一叶》,理学与中国画学研究,朱良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2、《色彩的中国绘画》,牛克诚,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63、《中国花鸟画发展史》,姜今,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花鸟画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 花鸟画艺术 135107 13510703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花鸟画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花鸟画文化艺术事业与产业方面所需的创作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课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基础课 msb0201007 花鸟画基础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201035 美术创作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6 中国画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7 西方画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202010 花鸟画艺术专业主课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2001

msx02019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要求
艺术实践是培养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实践的具体规定审核学生的实践成果。
 
8 1-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专业
毕业
要求
毕业创作展览是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展示。毕业创作作品应是最能够反映本人水平,体现出在内容、风格、形式、技巧方面的探索。
 
8 4-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每人
10件
学位
论文
要求
学位论文的开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论文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要有独特的见解,并能指出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能体现本专业较高的学术水平。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须与艺术实践结合,对自己作品进行创作思考和理论阐述。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词语精炼、条理分明,字数不少于5千字。
 
 
 


  马麟春(马林春) 1985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 1987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画专业。现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中国画技法花卉篇、国画花鸟技法、工笔花鸟、怎样画竹、怎样画牡丹、中国历代名画技法分析——花鸟卷、中国画技法集萃——马麟春画竹、国画名家——马麟春等专著。作品“雪溶”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雪霁”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雪竹”获山东省五一文化将一等奖,“家园”获建国六十周年山东省美展二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毛岱宗,别署黛宗,字彦达,号喆之、弘轩。1955年生于山东莱州,现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美协副主席,山东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工作与学习履历
  1972年11月于莱州东朱联中教学 1973年10月考入山东艺术学校。
  1976年12月于山东艺术学校留校任教。
  1977年2月至1978年8月借调曲师艺术系代课。
  1978年9月于无锡轻工学院上学。
  1978年12月转入曲阜师大上学。
  1980年至1981年于南京艺术学院借读。
  1982年1于曲阜师大留校任教。
  1989年至1991年于中央美院和中国美协联合举办的油画研修班学习。
  1994年10月于山东艺术学院任教至今。

  创作活动
  1983年作品《雪霁》入选山东青年美展,获二等奖,并发表于《美术》。
  1984年作品《篮》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1986年作品《农舍》入选赴加拿大美术交流展。
  1991年组画《暖色田园》入选第一届中国油画年展,并发表于《中国油画》、《美术研究》、《江苏画刊》等刊物。
  1993年《山雨》等组画,参加中国青年油画邀请展,并发表于《美术》、《中国油画》等。
  1994年作品《秋阳》入选新铸联杯中国画、油画精品展,获优秀奖。
  作品《沂蒙之秋》入选第二届油画展,入编《第二届中国油画展作品》画册,并发表于《中国油画》。
  作品《山村雪霁》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获最高奖,并发表于《美术》、《中国油画》等学术刊物。
  1995年作品《案头》入选全国教师优秀美术作品展并获奖。
  1996年作品《秋季山庄》入选第一届油画学会展。
  1998年作品《山村瑞雪》入选中国山水、油画风景比较展,入编《精品集》。
  1999年作品《盛开的梨花》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2001年作品《湖边》入选中国油画学会小型油画展。
  2002年作品《窗外梨花》入选"纪念'5.23讲话'60周年全国美展"并获银奖。
  2002年作品《金岚》入选第二届油画学会展。
  2004年作品《恭王府》参加"北京风韵"美术作品邀请展。
  2005年作品《天坛》参加"北京风韵"美术作品邀请展展览。
  2005年作品《吉祥的山村》入选第二届中国山水、油画风景比较展并获佳作奖、山东展区一等奖。
  2005年作品《山梁人家》入选中俄油画家联展。
  2006年作品《皇史城》参加"北京风韵"美术作品邀请展。
  2007年作品《官亭水库》参加"北京风韵"美术作品邀请展。
  2008年作品《赵楼秋景》入选中国油画学会写生作品展。
  2009年作品《邵族风情》参加两岸画家画两岸邀请展。
  2009年作品《台湾风情》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获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  

  主要出版:
  2007年编著《油画教学》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7年专著《风景写生》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9年《油画精品·毛岱宗》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9年《油画名家--毛岱宗》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
  作品曾入编《中国美术o油画卷》、《当代油画风景精品选》、《当代油画静物精品选》等大型画册。
 
  作品收藏
  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国际艺苑美术馆、北京画院、中华儿女美术馆以及台湾、香港等美术机构和个人收藏。在国外曾被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马来西亚等许多国家美术馆及个人收藏。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学·外国美术史论)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研究方向:外国美术史论研究                方向代码:13040018
    一、培养目标
培养外国美术史论方向的高级研究人才、教学人才及与其相关的管理人才,使其熟悉外国美术史论研究领域的国内研究现状,并具备系统、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能在外国美术史论研究领域形成自己的研究特长,取得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能从事高等院校的教学、专业领域的科研或相关行业的管理工作,为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服务。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本方向主要研究外国美术历史和美术理论的发展演变,揭示和总结外国美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美术风格和类型演变的历史逻辑、美术理论和思潮的历史贡献,探索外国美术史论的专题、断代史或总体构成的历史学、图像学与文化学特征,阐释其发展规律、文化内涵以及对当代中国美术发展和建设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读研究生应于每学期完成1-2篇课程论文,有条件的可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在第一、二学年结束时均需提交学年论文参加学年考核,由主课导师给出学年专业考核成绩。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方向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和一定的艺术考察。在读期间需作为第一或第二作者在省级以上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要求3千字以上;举行学术报告会1次,报告时间约为50分钟;进行艺术考察并提交考察报告。学术和实践活动在第二至五学期完成,第六学期开学初,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方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根据其备课、讲课情况给于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领域内,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片与图表)要求不少于3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未通过毕业专业考核,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美术史著作:
    1.《剑桥艺术史》,苏珊·伍德福特等著,罗通秀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
    2.《艺术发展史》,[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3.《艺术的历史》,[法]雅克·蒂利耶著,郭昌京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4.《艺术的历史》,[英]保罗·约翰逊著,黄中宪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世界美术史》,[美]休·昂纳等著,毛君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6.《世界美术史》(十卷),朱伯雄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1987-1991年版;
    7.《世界文明史》, [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著,罗经国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8.《希腊艺术手册》,[英]吉塞拉·里克特著, 李本正、范景中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
版;
    9.《艺术与思想》,[美]威廉·弗莱明著,吴江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10.《罗马艺术》,[美]南希·H·雷梅治等著,郭长刚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西方中世纪艺术史》[英]乔治·扎内奇著,陈平译,浙江美院出版社,1991年版;
    12.《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导论》,[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著,潘耀昌等译,
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美]约翰·T·帕雷提等著,朱旋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5年版;
    14.《文艺复兴:艺术与诗的研究》,[英]佩特著,张岩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与文化》,[美]温尼·海德·米奈著,孙小金译,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4年版;
    16.《印象派画史》,[美]约翰·雷华德著,平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后印象派画史》,[美]约翰·雷华德著,平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西方现代艺术史》,[美]H·H·阿纳森著,邹德侬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19.《西方当代艺术》,[英]A·路希·史密斯著,柴小刚等译,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20.《西方现代艺术80年代》,[美]H·H·阿纳森著,曾胡、钱志坚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2年版;
    21.《今日美国艺术》,爱德华·卢西·史密斯著,范岳等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2.《什么是后现代主义》,C.詹克斯著,李大夏译,天津科技出版社,1988年版;
    23.《一九四五年以后的现代视觉艺术》,[英]爱德华·卢西·史密斯著,陈麦译,上海人民美
术出版社,1988年版;
    美术理论著作:
    1.《古代美学》,[波]塔塔科维兹著,扬力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
    2.《基督教与美学》,阎国忠著,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
    3.《芬奇论绘画》, [意]达·芬奇著,戴勉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
    4.《狄德罗画评选》, [法]狄德罗著,陈占元译,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7年版;
    5.《美的分析》, [英]威廉·荷加斯著,杨成寅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安格尔论艺术》,朱伯雄译,辽宁美术出版社,1980年版;
    7.《德拉克罗瓦日记》,李嘉熙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8.《罗丹艺术论》,沈琪译,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2年版;
    9.《塞尚、凡高、高更通信录》,[美]赫谢尔·B·奇普编著,吕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版;
    10.《马蒂斯论艺术》,杰克·德·弗拉姆编,欧阳英译,河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11.《毕加索谈话录》,[法]布拉萨依著,杨元良译,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
    12.《论艺术的精神》, [俄]瓦·康定斯基著,查立译,中国社科出版社,1987年版;
    13.《杜尚访谈录》, [法]卡巴内著,王瑞芸译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14.《欧美现代艺术理论》(三卷),[美]H.契普著,余姗姗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15.《欧洲现代画派画论》,[德]瓦尔特·赫斯著,宗白华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版;
    16.《当代美国艺术家论艺术》,[美]埃伦·H·约翰逊编,姚宏翔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2年版;
    17.《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美]R·L·赫伯特编,林森、辛丽译,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18.《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美]弗·杰姆逊著,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9.《西方画论辑要》(修订版),杨身源、张弘昕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20.《西方美术理论文选》,迟轲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1.《西方艺术批评史》, [意]文杜里著,迟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2.《艺术风格学》, [瑞士]H·沃尔夫林著,  潘耀昌译,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23.《现代艺术的意义》, [美]约翰·拉塞尔著,陈世怀等译,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2版;
    24.《艺术的终结》,[美]阿瑟·丹托著,欧阳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2005版;
    25.《象征的图像——贡布里希图像学文集》,杨思梁、范景中编选 ,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年版;
    26.《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阿恩海姆著,滕守尧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版;
    27.《情感与形式》,[美]苏珊·朗著,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版。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学·外国美术史论)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学 外国美术史论 130400 13040018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外国美术史论方向的高级研究人才、教学人才及与其相关的管理人才,使其熟悉外国美术史论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具备系统、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能在外国美术史论研究领域形成自己的研究特长,取得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能从事高等院校的教学、专业领域的科研或相关行业的管理工作,为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服务。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1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
msb0101003 艺术史学研究 54 3 2 讲授 考查  
msb0101004 艺术文献学 54 3 1 讲授 考查  
专业课 msb0102022 外国美术史专题研究 72 4 2—4 讲授讨论 考查  
msb0102023 西方美术理论专题研究 72 4 2—4 讲授讨论 考查  
msb0102024 西方宗教艺术研究 72 4 2—4 讲授讨论 考查  
选修
课程
msx01001

msx01028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篇 2 2—5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评价  
举办学术报告会1次 1
艺术考察(4周) 导师评价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 1 3—5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毕业创作、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谢秋   现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版画系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藏书票协会副主席,版画家协会理事。1987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同年留校任教至今。1993年至1994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铜版画高研班。2004年应邀意大利博洛尼亚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1992年       铜版画《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版画作品展览,并获铜牌。
  1994年       铜版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入选全国第十二届版画作品展览,并获铜牌。
  1994年       铜版画一套入选全国第五届藏书票展览,并获三等奖。
  1996年       铜版画《逝去的风景》入选全国第十三届版画作品展览。
  1999年       被授予《八九十年代中国版画事业贡献奖“鲁迅版画奖”》。
  2000年       铜版画《窗口》入选全国第九届美术展览,并获省一等奖。
  2001年       铜版画《阳光灿烂的日子》入选全国第七届三版展,并收藏。
  2001年       铜版画《阳光灿烂》入选全国第七届三版展,并获省一等奖。
  2002年       铜版画《池塘》入选中国.日本国际名家版画展。
  2003年       铜版画《秋塘》入选第七届山东省版画展,并获得一等奖。
  2003年       赴欧洲进行艺术考察。
  2003年       铜版画一套入选全国第十届藏书票展览,并获铜奖。
  2004年       铜版画《失乐园》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并获得省二等奖。
  2005年       铜版画《晚秋》入选2005山东省版画作品展,并获得二等奖。
  2005年       色粉画《阳光触摸》入选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得省一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学·山水画艺术)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研究方向:山水画艺术                      方向代码:13040003
    一、培养目标
培养山水画创作与研究及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山水画创作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和重要史料以及国内外创作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专业创作、研究及实践能力。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研究山水画的历史与现状、美学本质和发展规律;研究艺术家与作品、艺术家与社会、艺术家
与生活、艺术观念与艺术表现、艺术修养与艺术技巧的关系;具备相应的山水画创作实践水准,提
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作品创作方案(不少于10件作品)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艺术考察、社会实践活动、省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并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至少发表1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论文,要求3千字以上;参加省级以上展览1次,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学术活动在第二至五学期完成,第六学期开学初,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会根据学生备课、讲课情况给予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与毕业创作展览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同时并提交毕业作品创作方案。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表)要求不少于1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毕业展览
毕业创作作品展览是体现研究生创作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创作作品不少于10件(创作5件、习作5件),其中书法专业和篆刻专业需供毕业创作15件,由导师选择参展。展出作品要有新意,要独立完成,能体现本学科研究生在艺术实践上的创新能力。毕业创作作品展的准备、展出工作将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集中完成。由各二级学院负责组织相关校内外专家组对毕业作品进行评审并评定成绩,成绩以百分制计分,80分以上成绩视为毕业创作考核通过。
    3.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未通过毕业专业考核,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1.《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俞剑华,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2.《西方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3.《中国美学史》,王振复,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黄宾虹话语录》,南羽,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5.《中国美术史》,中国美院出版社,2000年版;
    6.《中国山水画构图研究》,张志民、谭逸冰,山东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7.《中国山水画史》,陈传席,天津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8.《三国演义》:罗贯中
    9.《水浒传》:施耐庵
    10.《西游记》:吴承恩
    11.《红楼梦》:曹雪芹、高鄂
    12.《道德经》、《庄子 南华经》、《论语》;
    13.《中国绘画变迁史纲》,傅抱石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4.《中国绘画史》,潘天寿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     
    15.《汉魏六朝书画论》,潘运告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16.《唐五代画论》,潘运告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17.《图书见闻志•画继》,潘运告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18.《宋人画论》,潘运告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19.《宋人画评》,潘运告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20.《元代书画论》,潘运告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21.《明代画论》,潘运告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22.《清人论画》,潘运告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23.《清代画论》,潘运告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24.《石涛艺术世界》,孙世昌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25.《我读石涛话语录》,吴冠中编著,河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社2004年版
    26.《艺术里的精神》,(俄)康定斯基著,魏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7.《康定斯基论点线面》,(俄)康定斯基著,魏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8.《书谱译著》,马国权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
    29.《艺概》,刘熙载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0.《色彩艺术》,(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著,杜定宇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31.《东方色彩研究》,李广元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版;
    32.《卢沉论水墨画》。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学·山水画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学 山水画艺术 130400 13040003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山水画创作与研究及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山水画创作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和重要史料以及国内外创作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专业创作、研究及实践能力。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
msb0101001 美术创作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101002 中国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msb0101005 西方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102040 中国山水画临摹 72 4 1—2 讲授 考试  
msb0102041 中国山水画写生 72 4 2—3 讲授 考试  
msb0102042 中国山水画创作 72 4 3—4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1001

msx01028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篇 1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入选省级以上美展1次,
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
2
艺术考察(4周) 导师评价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课教学
专业基础课教学
1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毕业创作、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学·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研究方向:中国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          方向代码:13040016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中国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创作与研究及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中国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创作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和重要史料以及国内外创作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专业创作、研究及实践能力。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研究中国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美学本质和发展规律;研究艺术家与作品、艺术家与社会、艺术家与生活、艺术观念与艺术表现、艺术修养与艺术技巧的关系;具备相应的中国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创作实践水准,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作品创作方案(不少于10件作品)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艺术考察、社会实践活动、省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并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至少发表1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论文,要求3千字以上;参加省级以上展览1次,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学术活动在第二至五学期完成,第六学期开学初,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会根据学生备课、讲课情况给予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与毕业创作展览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同时并提交毕业作品创作方案。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表)要求不少于2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毕业展览
毕业创作作品展览是体现研究生创作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创作作品不少于10件(创作5件、习作5件),其中书法专业和篆刻专业需供毕业创作15件,由导师选择参展。展出作品要有新意,要独立完成,能体现本学科研究生在艺术实践上的创新能力。毕业创作作品展的准备、展出工作将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集中完成。由各二级学院负责组织相关校内外专家组对毕业作品进行评审并评定成绩,成绩以百分制计分,80分以上成绩视为毕业创作考核通过。
    3.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未通过毕业专业考核,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1.《中国书法史》(七卷本),丛文俊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
    3.《当代中国书法论文选》,中国书协主编,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版;
    4.《中国书法全集》(100卷),刘正成总主编,荣宝斋出版社,2002年版;
    5.《书法美学谈》,金学智著,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年版;
    6.《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熊秉明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书法的形态与阐释》,邱振中著,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珊瑚网》(明)(上﹑下册),汪砢玉撰,成都古籍书店,1985年版;
    9.《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梁东汉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10.《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
    11.《古代字体论稿》,启功著,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
    12.《书法创作学习丛书》,山东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13.《汉字研究》,高更生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郑逸梅收藏名人手札百通》,郑逸梅藏品,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
    文学类
    15.《古代汉语》,王力著,中华书局,1999年版;
    16.《唐诗三百首》,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
    17.《宋词三百首》,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
    18.《元曲三百首》,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
    19.《诗词读写丛话》,张中行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20.《对联话》,吴恭亨撰,岳麓书社,1985年版;
    21.《对联趣话》,彭友元等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2.《名联鉴赏辞典》,顾平旦等主编,黄山书社,1991年版;
    23.《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著,花城出版社,1996年版;
    24.《文心雕龙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5.《梦溪笔谈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6.《快园道古》(明),张岱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7.《六朝美学》,表济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8.《艺境》,宗白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9.《古代文化常识》,杨殿奎著等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0.《谈艺录》,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86年版;
    31.《美学知识丛书》,蔡仪主编,漓江出版社,1984年版;
    32.《墨林轶事》,洪丕汉选注,西泠印社,1985年版;
    33.《霜红龛文》(明),傅山著,岳麓书社,1986年版;
    34.《积水轩尺牍》,许葭村著,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5.《精品中的精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文100篇,作家出版社,1994年版;
    36.《四部精华》(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共三册),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哲学类
    37.《中国佛教文化序说》,孙昌武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8.《禅宗与道家》,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9.《宋代禅宗文化》,魏道儒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40.《庄子校释》,支伟成编,中国书店影印,1988年版。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学·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学 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 130400 13040016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中国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创作与研究及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中国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创作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和重要史料以及国内外创作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专业创作、研究及实践能力。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
msb0101001 美术创作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101002 中国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msb0101005 西方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102019 书法临摹与创作 54 3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20 篆刻临摹与创作 108 6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21 书法资料史 54 3 1—4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1001

msx01028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篇 1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入选省级以上美展1次,
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
2
艺术考察(4周) 导师评价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课教学
专业基础课教学
1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毕业创作、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学·绘画色彩研究)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研究方向:绘画色彩研究                     方向代码:13040006
    一、培养目标  
培养绘画色彩创作与研究及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绘画色彩创作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和重要史料以及国内外创作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专业创作、研究及实践能力。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研究绘画色彩的历史与现状、美学本质和发展规律;研究艺术家与作品、艺术家与社会、艺术
家与生活、艺术观念与艺术表现、艺术修养与艺术技巧的关系;具备相应的绘画色彩创作实践水准,
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
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
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作品创作方案(不少于10件作品)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艺术考察、社会实践活动、省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并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至少发表1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论文,要求3千字以上;参加省级以上展览1次,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学术活动在第二至五学期完成,第六学期开学初,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会根据学生备课、讲课情况给予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与毕业创作展览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同时并提交毕业作品创作方案。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片与图表)要求不少于1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毕业展览
毕业创作作品展览是体现研究生创作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创作作品不少于10件(创作5件、习作5件),其中书法专业和篆刻专业需供毕业创作15件,由导师选择参展。展出作品要有新意,要独立完成,能体现本学科研究生在艺术实践上的创新能力。毕业创作作品展的准备、展出工作将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集中完成。由各二级学院负责组织相关校内外专家组对毕业作品进行评审并评定成绩,成绩以百分制计分,80分以上成绩视为毕业创作考核通过。
    3.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未通过毕业专业考核,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1.《判断力批判》,康德,商务印书馆;
    2.《黑格尔美学》,黑格尔,商务印书馆;
    3.《当代美学》,M.李普曼,光明日报出版社;
    4.《艺术与人的发展》,H.加登,光明日报出版社;
    5.《美学心结》,H.布洛克,光明日报出版社;
    6.《美学理论》,阿多诺,四川人民出版社;
    7.《艺术感觉与美育》拉尔夫·史密斯,四川人民出版社;
    8.《美学与艺术教育》,铂申斯·布洛克,四川人民出版社;
    9.《艺术原理》罗宾·乔治·科林伍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美感》,乔治·桑塔耶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1.《艺术与视知觉》,鲁德夫·阿恩海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视觉思维》,鲁德夫·阿恩海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3.《情感与形式》,苏珊·朗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4.《艺术问题》,苏珊·朗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5.《知觉现象学》,莫里斯·梅洛-庞蒂,商务印书馆;
    16.《感觉的分析》,马赫,商务印书馆;
    17.《老子注释及评介》,陈鼓应,中华书局;
    18.《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
    19.《吕氏春秋新校译》,陈奇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淮南子直解》,刘康德,复旦大学出版社;
    21.《文心雕龙》,刘勰,中华书局;
    22.《色彩艺术》,约翰内斯·伊顿,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3.《艺术风格学》,沃尔夫林,人民美术出版社;
    24.《色彩艺术学》,李广元,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学·绘画色彩研究)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学 绘画色彩研究 130400 13040006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绘画色彩创作与研究及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绘画色彩创作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和重要史料以及国内外创作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专业创作、研究及实践能力。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
msb0101001 美术创作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101002 中国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msb0101005 西方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102034 绘画色彩(素描) 54 3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35 绘画色彩(油画) 108 6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36 色彩艺术 54 3 1—4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1001

msx01028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篇 1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入选省级以上美展1次,
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
2
艺术考察(4周) 导师评价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课教学
专业基础课教学
1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毕业创作、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学·中国石刻书法艺术)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研究方向:中国石刻书法艺术                方向代码:13040015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中国石刻书法艺术创作与研究及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中国石刻书法艺术创作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和重要史料以及国内外创作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专业创作、研究及实践能力。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研究中国石刻书法艺术的历史与现状、美学本质和发展规律;研究艺术家与作品、艺术家与社会、艺术家与生活、艺术观念与艺术表现、艺术修养与艺术技巧的关系;具备相应的中国石刻书法艺术创作实践水准,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作品创作方案(不少于10件作品)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艺术考察、社会实践活动、省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并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至少发表1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论文,参加省级以上展览1次,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学术活动在第二至五学期完成,第六学期开学初,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会根据学生备课、讲课情况给予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与毕业创作展览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同时并提交毕业作品创作方案。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表)要求不少于2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毕业展览
毕业创作作品展览是体现研究生创作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创作作品不少于10件(创作5件、习作5件),其中书法专业和篆刻专业需供毕业创作15件,由导师选择参展。展出作品要有新意,要独立完成,能体现本学科研究生在艺术实践上的创新能力。毕业创作作品展的准备、展出工作将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集中完成。由各二级学院负责组织相关校内外专家组对毕业作品进行评审并评定成绩,成绩以百分制计分,80分以上成绩视为毕业创作考核通过。
    3.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未通过毕业专业考核,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1.《中国古代石刻概论》,赵超著,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
    2.《美术考古学导论》,刘凤君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古代字体论稿》,启功著,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
    6.《汉字哲学初探》,李敏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饶宗颐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8.《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1983年4月版;
    9.《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6月版;
    10.《中国书法史》(7卷本),丛文俊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1.《当代中国书法论文选》,中国书协主编,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版;
    12.《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
    13.《中国书法全集》(100卷),刘正成总主编,荣宝斋出版社,2002年版;
    14.《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4年版;
    15.《书法的形态与阐释》,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16.《书法环境—类型学》,赖非著,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17.《书法美学谈》,金学智著,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年版;
    18.《整体的哲学》,金观涛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9.《艺术哲学》,[法]丹纳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0.《文化的变异》,[美]C·恩伯、M·恩伯著,杜杉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1.《文化:历史的投影》,[美]菲利普·巴格比著,夏克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2.《一般系统论》,[奥]L·贝塔兰菲著,秋同、袁嘉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23.《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肖前等主编,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4.《文化唯物主义》,[美]马文·哈里斯著,张海洋、王曼萍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25.《社会学概论》,李芹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艺术的真谛》、[英]H·里德著,王柯平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7.《当代西方艺术哲学》,朱狄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8.《科学研究的艺术》,张巨青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9.《社会过程》,[美]查尔斯·霍顿·库利著,洪小良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30.《结构主义》,[瑞士]皮亚杰著,倪连生、王琳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学·中国石刻书法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学 中国石刻书法艺术 130400 13040015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中国石刻书法艺术创作与研究及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中国石刻书法艺术创作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和重要史料以及国内外创作研究现状,具有较强的专业创作、研究及实践能力。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
msb0101001 美术创作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101002 中国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msb0101005 西方画论 36 2 3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102016 石刻考古基础 54 3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17 书法史的理论与方法 108 6 1—4 讲授 考试  
msb0102018 科学研究的艺术 54 3 1—4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1001

msx01028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篇 1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入选省级以上美展1次,
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幅
2
艺术考察(4周) 导师评价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课教学
专业基础课教学
1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毕业创作、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美术·丝网版画艺术)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丝网版画、文化艺术事业与产业方面所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12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选修课每门为2学分,学生每人至少选3门。
  专业实践:学生需参加学院组织的MFA学生年度美展每次2学分;参加省级学术性展览每次4学分;全国性学术性展览每次6学分;个人展览(根据场馆分别为院级4学分,省级6学分,国家级8学分,普通画廊2学分);联展8学分(按参加人数均分)。以参展次数累计达到8学分为合格。每人提交10件作品参加毕业创作展览,毕业创作成绩以百分制计分,达到80分为合格,合格者获8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毕业创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括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提交与答辩的毕业环节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以展览的形式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的要求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的具体内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所提交的独立原创美术作品。
2、具体要求:
需提供毕业作品10幅(5张创作、5张习作)。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可以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形式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剽窃和一切不端的学术行为。行文中应做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3、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0.5万(不含图例与图表)。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毕业考核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西方现代艺术史》,(美)H·H·阿纳森著,邹德侬、巴竹师、刘珽译,沈玉麟校,天津人民美
术出版社,1986年版;
2、《世界版画史》,黑崎彰等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3、《中国现代版画史》,李允经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西方版画史》,张奠宇编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5、《二十世纪版画艺术史》,(美)芮娃·卡索曼(Riva Castleman)著,张正仁译,远流出版事业
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6、《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郑振铎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7、《中国木版画通鉴》,张道一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
8、《中国年画艺术史》,薄松年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9、《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0、《艺术与错觉》,(英)E·H·贡布里希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11、《秩序感》,(英)E·H·贡布里希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12、《论艺术的精神》,(俄)瓦·康定斯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3、《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 张弘昕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14、《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15、《浮世绘》,顾申主编,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编译,青岛出版社,2011年版;
16、《色彩艺术》,(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著,杜定宇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17、《丝网版画的语言探索 丝网版画教程》,张桂林 张炼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8、《丝网版画教程》,李旺编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19、《现代西方版画教程丝网版画技法》,(英)斯蒂夫·豪斯金斯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20、《丝网版画工作室》,张桂林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21、《文国璋色彩教程》,文国璋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22、《计算机辅助制版与水印丝网版画》,廖念一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丝网版画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 丝网版画艺术 135107 13510709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丝网版画创作、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课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基础课 msb0201015 丝网版画专业基础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201035 美术创作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6 中国画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7 西方画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202022 丝网版画艺术专业主课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2001

msx02019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要求
艺术实践是培养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实践的具体规定审核学生的实践成果。
 
  8 1-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专业
毕业
要求
毕业创作展览是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展示。毕业创作作品应是最能够反映本人水平,体现出在内容、风格、形式、技巧方面的探索。  8 4-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每人
10件
学位
论文
要求
学位论文的开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论文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要有独特的见解,并能指出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能体现本专业较高的学术水平。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须与艺术实践结合,对自己作品进行创作思考和理论阐述。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词语精炼、条理分明,字数不少于5千字。
 
 


  唐鸣岳
   
  1959年生于山东青岛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壁画学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委员。
  1981年—1985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留校任教。
  1985年—1986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1985年—2004年执教于山东艺术学院设计系
  2004年—任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学副院长
  壁画《海底世界》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89)、获山东省庆祝建国40周年美术作品二等奖(1989)、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1989)、入选《中国壁画百年》(2004)
  专著《近现代室内外壁画529》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1995、2001再版)
  论文“壁画功能面面观”《装饰》(1996)
  专著《壁画设计艺术》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
  水彩画《年年有余》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1999) 、获庆祝建国50周年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1999)
  专著《壁画设计》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1999)
  论文“艺术的平民化”——当代美国写实壁画《美术》(2001)
  论文“解读彼岸壁画、提升公众理念”《美术博览》(2001)
  论文“与墨西哥息息相关的壁画”《中国壁画》(2002)
  壁画《沂水东流》获首届全国壁画大展佳作奖、入选《中国壁画百年》(2004)
  壁画《沧海颂》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04)、获第十届全国美展山东预选作品展一等奖(2004)
  任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评委(2004)
  任教育部、财政部“美术学科自主成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人(2007)
  专著《壁画教学》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2007)
  专著《壁画基础教学》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2008)、获第六届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009)
  壁画《黄河留胜迹》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09)、入选第二届全国壁画大展(2009)、获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山东省美术作品展一等奖(2009)
  壁画《渔满堂》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首届中国美术奖•创作奖优秀奖(2009)、获第二届全国壁画大展大展奖(2009)、获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山东省美术作品展一等奖(2009)。
   
  获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2009)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常勇
  1963年7月出生 , 山东烟台人。
  现任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副书记、教授
  硕士研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版画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作品:
  油画《选种》1982年入选中国美协、山东美协主办的山东风土人情油画晋京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丙烯画《垂死的奶牛》1985 年入选全国高等艺术学院教师美展,发表于《美术》1985年第10期、《新华文摘》1985年第11期。
  丝网版画《巢》1989 年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1991年参加中国当代版画精品邀请展,发表于《美术》1989年第6期、台湾《艺术家》1989年第11期,1998年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版画卷》。
  丝网版画《石窟印象》1990 年入选全国青年版画大展,1999年入选中国优秀版画家作品展,2000年入选中国百年版画展览。
  丝网版画《出壳的大鸟》1996年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版画作品展并获山东省第五届版画作品展览一等奖。
  丝网版画《前车之鉴》1997年入选第六届全国“三版”展,2000 年入编《山东五十年美术书法精品集》,2001 年入选首届中国丝网版画展并获优秀奖。
  丝网版画《根》1999年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2000年入选青岛国际版画双年展。
  丝网版画《出笼的鸟》2004年入选第二届中国丝网版画展、2004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版画教学与创作年会展。
  丝网版画《出栏的马》2005年入选第十七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览并获2005年山东版画作品展一等奖。
  丝网版画《一夜秋风》入选2006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版画教学与创作年会展并获山东省“五一文化奖”美术作品一等奖。
  1999年荣获中国版画家协会《鲁迅版画奖》。
  《版画创作教学》(集体)曾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要论著:
  2001年编著《表现主义版画选》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2年参编《美术概论》第十三章《版画》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2007年编著《版画教学》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8年再版《版画基础教学》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2009年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多篇论文发表于专业学术期刊。入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2005优秀美术论文选,2004、2006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版画教学与创作年会论文集。

  作品收藏情况:
  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中国丝网印刷及制像协会、青岛市美术馆、深圳画院等专业机构及海外人士收藏。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美术·中国书法艺术)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中国书法艺术创作、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12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选修课每门为2学分,学生每人至少选3门。
专业实践:学生需参加学院组织的MFA学生年度美展每次2学分;参加省级学术性展览每次4学分;全国性学术性展览每次6学分;个人展览(根据场馆分别为院级4学分,省级6学分,国家级8学分,普通画廊2学分);联展8学分(按参加人数均分)。以参展次数累计达到8学分为合格。
每人提交10件作品参加毕业创作展览,毕业创作成绩以百分制计分,达到80分为合格,合格者获8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毕业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毕业创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括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提交与答辩的毕业环节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以展览的形式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的要求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的具体内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所提交的独立原创美术作品。
2、具体要求:
书法需提供书法与篆刻原创作品15幅。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可以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形式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剽窃和一切不端的学术行为。行文中应做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3、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不含图例与图表)。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毕业考核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中国书法史》(七卷本),丛文俊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
3、《当代中国书法论文选》,中国书协主编,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版;
4、《中国书法全集》(100卷),刘正成总主编,荣宝斋出版社,2002年版;
5、《书法美学谈》,金学智著,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年版;
6、《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熊秉明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书法的形态与阐释》,邱振中著,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珊瑚网》(明)(上﹑下册),汪砢玉撰,成都古籍书店,1985年版;
9、《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梁东汉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10、《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
11、《古代字体论稿》,启功著,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
12、《书法创作学习丛书》,山东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13、《汉字研究》,高更生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郑逸梅收藏名人手札百通》,郑逸梅藏品,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
文学类
15、《古代汉语》,王力著,中华书局,1999年版;
16、《唐诗三百首》,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
17、《宋词三百首》,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
18、《元曲三百首》,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
19、《诗词读写丛话》,张中行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20、《对联话》,吴恭亨撰,岳麓书社,1985年版;
21、《对联趣话》,彭友元等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2、《名联鉴赏辞典》,顾平旦等主编,黄山书社,1991年版;
23、《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著,花城出版社,1996年版;
24、《文心雕龙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5、《梦溪笔谈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6、《快园道古》(明),张岱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7、《六朝美学》,表济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8、《艺境》,宗白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9、《古代文化常识》,杨殿奎著等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0、《谈艺录》,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86年版;
31、《美学知识丛书》,蔡仪主编,漓江出版社,1984年版;
32、《墨林轶事》,洪丕汉选注,西泠印社,1985年版;
33、《霜红龛文》(明),傅山著,岳麓书社,1986年版;
34、《积水轩尺牍》,许葭村著,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5、《精品中的精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文100篇,作家出版社,1994年版;
36、《四部精华》(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共三册),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哲学类
37、《中国佛教文化序说》,孙昌武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8、《禅宗与道家》,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9、《宋代禅宗文化》,魏道儒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40、《庄子校释》,支伟成编,中国书店影印,1988年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美术·中国书法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美术 中国书法艺术 135107 13510715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美术创作专业人才,以及胜任中国书法艺术创作、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课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基础课 msb0201033 书法临摹 36 2 2 讲授 考试  
msb0201035 美术创作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6 中国画论 36 2 1 讲授 考试  
msb0201037 西方画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msb0202049 中国书法艺术专业主课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msx02001

msx02019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要求
艺术实践是培养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实践的具体规定审核学生的实践成果。
 
  8 1-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专业
毕业
要求
毕业创作展览是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展示。毕业创作作品应是最能够反映本人水平,体现出在内容、风格、形式、技巧方面的探索。
 
8 4-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每人
10件
学位
论文
要求
学位论文的开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论文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要有独特的见解,并能指出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能体现本专业较高的学术水平。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写作须与艺术实践结合,对自己作品进行创作思考和理论阐述。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词语精炼、条理分明,字数不少于5千字。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00     门类/类别:艺术学     学科/类别:美术学

专业介绍

北京印刷学院为例
“美术学”于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格,下设中西绘画艺术研究、动漫艺术研究、影像艺术研究、美术史论研究等研究方向。
本学科以“美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美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以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为资源,以首都文化创意产业为平台,并以数字艺术教学实践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印刷博物馆、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为支撑,创作出国画《中国民主的伟大先驱—孙中山》获“孙中山与华侨国际美术巡回展”金奖;版画《舞台》获“第十一届全国版画展”金奖;52集科幻动画片《神脑聪仔》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摄影作品《朋友》获“第十六届澳门国际摄影展”金奖;理论专著《北京美术史》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本学科教学成果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专业点分布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燕山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大学 沈阳大学 鲁迅美术学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延边大学 北华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佳木斯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湖北美术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广州美术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音乐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美术学院 新疆艺术学院

专业院校排名

1304 美术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5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93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47 中央美术学院 A+
2 10355 中国美术学院 A+
3 10331 南京艺术学院 A
4 10729 西安美术学院 A
5 10003 清华大学 A-
6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7 10280 上海大学 A-
8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9 10655 四川美术学院 A-
10 10050 北京电影学院 B+
11 10073 天津美术学院 B+
12 10178 鲁迅美术学院 B+
1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4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B+
15 10523 湖北美术学院 B+
16 10586 广州美术学院 B+
17 10607 广西艺术学院 B+
18 10610 四川大学 B+
19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B
20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B
21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23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24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25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6 10635 西南大学 B
27 10690 云南艺术学院 B
28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29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30 10012 北京服装学院 B-
31 10209 吉林艺术学院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295 江南大学 B-
34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35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6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7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38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39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0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41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42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C+
43 10590 深圳大学 C+
44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45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
46 11078 广州大学 C+
47 10108 山西大学 C
48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9 10255 东华大学 C
50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51 10384 厦门大学 C
52 10386 福州大学 C
53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54 10611 重庆大学 C
55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C
56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C
57 10908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C
58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59 10075 河北大学 C-
60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61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2 10299 江苏大学 C-
63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C-
64 10475 河南大学 C-
65 10673 云南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美术学     专业代码:1304L1     门类/类别:艺术学     学科/类别:美术学

专业点分布

西北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1304 美术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5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93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47 中央美术学院 A+
2 10355 中国美术学院 A+
3 10331 南京艺术学院 A
4 10729 西安美术学院 A
5 10003 清华大学 A-
6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7 10280 上海大学 A-
8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9 10655 四川美术学院 A-
10 10050 北京电影学院 B+
11 10073 天津美术学院 B+
12 10178 鲁迅美术学院 B+
1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4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B+
15 10523 湖北美术学院 B+
16 10586 广州美术学院 B+
17 10607 广西艺术学院 B+
18 10610 四川大学 B+
19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B
20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B
21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23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24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25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6 10635 西南大学 B
27 10690 云南艺术学院 B
28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29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30 10012 北京服装学院 B-
31 10209 吉林艺术学院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295 江南大学 B-
34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35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6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7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38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39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0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41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42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C+
43 10590 深圳大学 C+
44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45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
46 11078 广州大学 C+
47 10108 山西大学 C
48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9 10255 东华大学 C
50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51 10384 厦门大学 C
52 10386 福州大学 C
53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54 10611 重庆大学 C
55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C
56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C
57 10908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C
58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59 10075 河北大学 C-
60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61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2 10299 江苏大学 C-
63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C-
64 10475 河南大学 C-
65 10673 云南大学 C-

美术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0素描、速写
④510色彩、美术史论
 
美术学考研参考书:
中国美术史
中央美院编著的《中国美术简史》
李福顺编著的《中国美术史》
洪再新的《中国美术史》
薄松年编著的《中国美术史教程》
蒋勋编著的《中国美术史》
王伯敏编著的《中国绘画通史》
何延喆编著的《中国绘画史》
黄惇编著的《中国书法史》
王伯敏的《中国美术通史》
于安澜的《画史丛书》
李淞编著的《中国绘画断代史》
外国美术史
中央美术学院编著的《外国美术简史》
李春编著的《外国美术史教程》
张坚主编的《西方现代美术史》
休•昂纳•佛莱明编著的《世界艺术史》
欧阳英、潘耀昌主编《外国美术史》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
艺术概论
王宏建编著的《艺术概论》
彭吉象编著的《艺术学概论》
章利国编著的《艺术概论新编》
杨家安编著的《艺术概论》
杨琪编著的《艺术概论》
蒋勋编著的《艺术概论》
美术学考试科目通常为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不同的学校在考察过程中侧重点不同。但对美术史以及艺术概论的知识点考察的总体范围相似。
 
美术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美术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美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中等学校进行美术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