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2022年

更新时间:2021-12-17 14:14:1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2022年
Add 华东师范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华东师范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2022年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博士生招生简章2022年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希望对你的博士报考有用。

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联系方式
学校将招生简章、各院系申请考核工作办法、报考资格审核通过名单、专业资格审核通过名单、拟录取名单等予以公开或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监督联系方式: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021-54344721,yjszs@admin.ecnu.edu.cn
研究生院,021-54345003,dean@yjsy.ecnu.edu.cn
纪委办、监察处,021-54344605,jwjc@admin.ecnu.edu.cn
 
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取消考核及录取等资格的情形
六、取消考核及录取等资格的情形
(一)不符合报考条件者,院系和学校均将立即取消其参加之后各项考核的资格及结果,包括报考、考核、录取、入学、注册、就读等。不符合报考条件的情况包括但不仅限于:
1、在校非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
2、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并录取,但在博士生入学前未能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国(境)外拟获硕士学位或毕业者报考并录取,但在博士生入学前无法提供硕士学位(毕业)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书;
3、弄虚作假、学术不端。
(二)报考全日制非定向生者录取后,其人事档案必须转入我校,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
(三)所有全日制录取博士生及非全日制博士生报考者均需体检,未达到体检标准者,取消录取资格。
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学费、奖助与住宿
五、学费、奖助与住宿
(一)录取博士生按照基本修业年限(学制)缴纳学费。学费信息详见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jszs.ecnu.edu.cn/download/2022ss/tuition_2022.pdf
(二)我校研究生奖助体系主要由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博士助研津贴、助教助管津贴和国家助学贷款等部分组成,具体奖助方案请关注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页:https://zizhu.ecnu.edu.cn
(三)学校在基本修业年限内为全日制博士生提供住宿,宿舍为2-4人/间。超过基本修业年限,学校不再提供住宿。
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与录取(申请考核制)
四、报考与录取(申请考核制)
(一)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硕士毕业生或已获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博士生入学前取得硕士毕业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
其中,持境外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证书者,须出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境外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毕业)证书者,须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就读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或毕业时间,并最迟在博士生入学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报考全日制博士生者,体检在录取、新生入学后统一进行;报考非全日制博士生者,在报名阶段须提供体检报告,体检要求详见教育博士招生简章。
4、报考的学科领域内两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出具的书面推荐意见。
5、招生院系规定的其他条件(见各院系申请考核工作办法)。
6、现役军人报考,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7、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研究生的人员(无硕士学位证书且无硕士毕业证书且为非应届硕士研究生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获学士学位满6年;
(2)已修完至少5门所报考学科的硕士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本科修读专业、修读5门硕士学位课程的学科、报考的博士学科之间,一般不得跨专业;   
(3)其它条件见院系申请考核工作办法 。
(二)报名
1、拟定于2021年11月29日至12月27日,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详见“报考办法”。
2、报考费250元,报名成功后通过网上银行系统支付。请确定符合条件后再报名、缴纳报考费,进入报考资格审核环节后将不予退费。
3、报考材料及提交方式见各院系申请考核工作办法。
(三)审核程序
审核主要环节如下,并由院系按照其申请考核工作办法组织实施。
1、报考资格审核:主要对照报考条件,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审核。审核通过者名单将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示,未通过者可通过报名系统查询。
2、专业资格审核:审核项目和要求详见各院系申请考核工作办法。院系根据审核结果(成绩)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名单,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示,未进入综合考核者可通过报名系统查询成绩。
3、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状况考核:综合考核前,院系将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状况进行考核。此项不计入综合考核成绩,但考核不通过者不得进入综合考核或不予录取。
4、综合考核:考核科目、形式、成绩与结果、排序等详见各院系申请考核办法。院系根据结果(成绩)向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拟录取名单,经后者审核通过后,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示。
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形式、录取类别与基本修业年限
三、学习形式、录取类别与基本修业年限
(一)博士生学习形式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指全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制”指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
(二)录取类别分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指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指研究生毕业时与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我校仅在教育专业学位管理中心教育博士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博士生;在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育博士,以及部分国家规定的专项计划招收全日制定向博士生;其他院系、学科均只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
(三)普通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4年。本科直博生基本修业年限5年;硕博连读生基本修业年限5或6年,详见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四、报考与录取(申请考核制)
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
二、招生计划
(一)招生学科目录中的拟招生人数是根据上一年度招生计划的初定人数,含已接收的本科直博生人数,但不含各类专项计划。实际招生人数可能会依据教育部下达的当年度总招生计划数、专项计划招生数等进行调整。
(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校思政教师、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等专项计划的招生公告(含招生计划,以下同)近期另行公布。教育博士研究生招生公告近期另行公布。
(三)高校思政骨干专项计划、援疆博士师资等专项计划的招生公告待教育部下达计划后再行公布。
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学科、院系与导师
一、招生学科、院系与导师
2022年招收博士生的学科、专业学位类别(以下统称“学科”),院系(指学部、学院、系、所等,以下简称“院系”)及导师详见附件。
我校2022年采用推荐免试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简称“本科直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三种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
“本科直博”工作详见其工作方案(本年度拟录取名单已公示结束);“硕博连读”工作详见我校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2022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通知;“申请考核”详见各院系“申请考核工作办法”。
一、招生学科、院系与导师
2022年招收博士生的学科、专业学位类别(以下统称“学科”),院系(指学部、学院、系、所等,以下简称“院系”)及导师详见附件。
二、招生计划
(一)招生学科目录中的拟招生人数是根据上一年度招生计划的初定人数,含已接收的本科直博生人数,但不含各类专项计划。实际招生人数可能会依据教育部下达的当年度总招生计划数、专项计划招生数等进行调整。
(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校思政教师、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等专项计划的招生公告(含招生计划,以下同)近期另行公布。教育博士研究生招生公告近期另行公布。
(三)高校思政骨干专项计划、援疆博士师资等专项计划的招生公告待教育部下达计划后再行公布。
三、学习形式、录取类别与基本修业年限
(一)博士生学习形式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指全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制”指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
(二)录取类别分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指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指研究生毕业时与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我校仅在教育专业学位管理中心教育博士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博士生;在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育博士,以及部分国家规定的专项计划招收全日制定向博士生;其他院系、学科均只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
(三)普通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4年。本科直博生基本修业年限5年;硕博连读生基本修业年限5或6年,详见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四、报考与录取(申请考核制)
(一)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硕士毕业生或已获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博士生入学前取得硕士毕业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
其中,持境外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证书者,须出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境外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毕业)证书者,须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就读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或毕业时间,并最迟在博士生入学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报考全日制博士生者,体检在录取、新生入学后统一进行;报考非全日制博士生者,在报名阶段须提供体检报告,体检要求详见教育博士招生简章。
4、报考的学科领域内两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出具的书面推荐意见。
5、招生院系规定的其他条件(见各院系申请考核工作办法)。
6、现役军人报考,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7、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研究生的人员(无硕士学位证书且无硕士毕业证书且为非应届硕士研究生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获学士学位满6年;
(2)已修完至少5门所报考学科的硕士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本科修读专业、修读5门硕士学位课程的学科、报考的博士学科之间,一般不得跨专业;   
(3)其它条件见院系申请考核工作办法 。
(二)报名
1、拟定于2021年11月29日至12月27日,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详见“报考办法”。
2、报考费250元,报名成功后通过网上银行系统支付。请确定符合条件后再报名、缴纳报考费,进入报考资格审核环节后将不予退费。
3、报考材料及提交方式见各院系申请考核工作办法。
(三)审核程序
审核主要环节如下,并由院系按照其申请考核工作办法组织实施。
1、报考资格审核:主要对照报考条件,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审核。审核通过者名单将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示,未通过者可通过报名系统查询。
2、专业资格审核:审核项目和要求详见各院系申请考核工作办法。院系根据审核结果(成绩)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名单,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示,未进入综合考核者可通过报名系统查询成绩。
3、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状况考核:综合考核前,院系将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状况进行考核。此项不计入综合考核成绩,但考核不通过者不得进入综合考核或不予录取。
4、综合考核:考核科目、形式、成绩与结果、排序等详见各院系申请考核办法。院系根据结果(成绩)向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拟录取名单,经后者审核通过后,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示。
五、学费、奖助与住宿
(一)录取博士生按照基本修业年限(学制)缴纳学费。学费信息详见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jszs.ecnu.edu.cn/download/2022ss/tuition_2022.pdf
(二)我校研究生奖助体系主要由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博士助研津贴、助教助管津贴和国家助学贷款等部分组成,具体奖助方案请关注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页:https://zizhu.ecnu.edu.cn
(三)学校在基本修业年限内为全日制博士生提供住宿,宿舍为2-4人/间。超过基本修业年限,学校不再提供住宿。
六、取消考核及录取等资格的情形
(一)不符合报考条件者,院系和学校均将立即取消其参加之后各项考核的资格及结果,包括报考、考核、录取、入学、注册、就读等。不符合报考条件的情况包括但不仅限于:
1、在校非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
2、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并录取,但在博士生入学前未能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国(境)外拟获硕士学位或毕业者报考并录取,但在博士生入学前无法提供硕士学位(毕业)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书;
3、弄虚作假、学术不端。
(二)报考全日制非定向生者录取后,其人事档案必须转入我校,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
(三)所有全日制录取博士生及非全日制博士生报考者均需体检,未达到体检标准者,取消录取资格。
七、其他说明
1、若考生与现工作/学习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问题而造成考生不能报名、考试、录取、报到、注册、就读等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因提交信息有误、报考材料寄送超期、报考费支付超期等原因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2、教育部关于202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工作管理办法尚未下达,我校参照往年文件制定本简章。在工作过程中,如有与教育部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规定不符的、因疫情防控需要的,我校将结合实际作出调整并更新公布。
3、为便于考生了解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进展,建议订阅我校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华东师大研招”或“ECNUyjs”。
八、工作监督
学校将招生简章、各院系申请考核工作办法、报考资格审核通过名单、专业资格审核通过名单、拟录取名单等予以公开或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监督联系方式: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021-54344721,yjszs@admin.ecnu.edu.cn
研究生院,021-54345003,dean@yjsy.ecnu.edu.cn
纪委办、监察处,021-54344605,jwjc@admin.ecnu.edu.cn
 
附件:
《专家推荐书》
《专家推荐书》(英文版)
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招生公告
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学科目录(院系-学科-导师学科--院系--导师
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院系申请考核工作办法
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办法(汉语国际教育领域)
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办法(学校课程与教学领域)
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办法(教育领导与管理领域)
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工作办法
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专项计划”博士研究生招生公告(待公布)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方式

(一)我校2021年采用硕博连读、推荐免试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简称“本科直博”)、申请考核三种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

硕博连读招生方式的生源对象为我校在读硕士研究生,具体选拔办法见我校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发布的“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通知”(公布时间见我校研究生培养办公室的相关通知)。

本科直博招生方式的生源对象为被推荐高校列入推免生名单的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条件和申请程序见“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含直博生)的通知”。

申请考核招生方式是指在博士研究生招生中将申请和考核结合起来,由考生先提交用以证明其学习能力、知识结构和科研潜质的申请材料,经资格审核通过后,不需经过我校统一组织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而进入“综合考核”,依据综合考核结果、招生名额等决定是否录取。申请考核招生方式包括考生申请与学校审核两个阶段,学校审核程序主要包括报考资格审核、专业资格审核、综合考核环节。具体办法见“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申请考核工作方案”、“院系申请考核工作细则”(待公布)。

(二)我校部分专业按专业招生,详见专业目录中的备注说明。按专业招生时,考生报考时只能选择专业而无法选择导师(录取名单确定后再确定导师)。


三、招生名额

(一)我校专业目录中公布的院系招生人数为根据上一年度招生计划的初定人数,含已接收的本科直博生人数,但不含各类专项计划(如少数民族骨干、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援疆博士师资、高校思政教师、高校思政骨干、高校思政后备、科研经费博士、中法联合培养、上海纽约大学专项等)。实际招生人数可能会依据教育部下达的当年度招生计划、专项计划招生数、生源状况、办学条件等进行调整。

(二)我校在学校课程与教学、教育领导与管理、汉语国际教育三个领域招收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见“教育专业学位管理中心、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教育博士招生简章”,待公布)。

  高校思政教师、高校思政骨干专项计划的招生简章将另行公布。


四、招生院系(学部、学院、系、所,以下简称“院系”)、专业、导师

2021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院系、专业、导师见《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名单》。指导教师名单备注中标注“外单位兼职”的表示该导师为校外兼职导师;标注“合作招生”的表示该导师与其他导师合作招生,其招生名额需占用合作导师的招生名额,即该导师无独立招生名额。


五、学习形式、录取类别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形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研究生指在基本学习年限或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指在基本学习年限或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录取类别有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研究生毕业时与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我校仅在教育专业学位管理中心教育博士(招生领域为学校课程与教学、教育领导与管理)招收非全日制定向生,在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育博士、以及国家规定的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骨干、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援疆博士师资等)内招收全日制定向生,其余院系、专业均只招收全日制非定向生。

全日制非定向生被我校拟录取后,其人事、档案关系必须转入我校,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


六、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本科直博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5-6年(含硕士阶段),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包含硕士阶段)。


七、申请报名(申请考核招生方式)

(一)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毕业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

持境外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证书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境外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毕业)证书的考生须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或毕业时间)。若被录取,在报到时须提供硕士学位(毕业)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告,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

4、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研究生的人员(无硕士学位证书且无硕士毕业证书且为非应届硕士研究生者),需具备以下条件:

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研究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②已修完至少5门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本科修读专业、修读5门硕士学位课程的专业、所报考博士的专业之间,不得跨专业。

③已在所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以第一作者(完成人)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2篇学术论文,核心期刊目录以我校图书馆“常用服务-核心期刊指南”栏内刊载的核心期刊目录为准。

④通过大学英语六级或其他应试语种的六级考试(报考外语专业亦须通过应试语种的六级考试)。

5、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对考生的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中的规定执行。

体检在新生入学时统一进行,所有录取的新生均须体检,未达到体检标准者,取消录取资格。

6、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7、现役军人报考,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8、招生院系规定的其他学术条件和要求(详见院系的申请考核工作细则,待公布)。

我校不接收在校非应届毕业生的报考,一经发现即取消考核、录取、入学、注册、就读、学籍等资格。我校对考生的资格复查放在考生来校参加综合考核时进行,若不符合申请、报考条件,即取消其参加综合考核资格及之后的全部考核内容。

(二)报名时间

拟定为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30日,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站报名,详见“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办法(待公布)。

(三)报考费

考生须支付报考费250元,报名成功后通过网上银行系统支付。请考生报名时仔细查看报考条件,确定符合报考条件后再报名、交报考费,报考费一旦交纳将不予退还。

(四)报考材料

报考材料清单及提交(寄送)方式见学校申请考核工作方案、院系申请考核工作细则。


八、录取办法

1、招生院系依据录取办法、招生名额向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示。

2、新生报到后,学校对其进行政治、业务、健康状况等复查,对符合标准者给予注册、取得学籍。

3、如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毕业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则取消录取资格。

4、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九、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的招生

1、按教育部文件规定,我校2021年“骨干计划”的招生人数为8人,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不招收汉族考生。

2、生源范围为:       

   (1)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少数民族考生。

  (2)生源地在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6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

  (3)在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且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

   对西藏、新疆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以及云南怒江、四川凉山、甘肃临夏等地的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我校2021年“骨干计划”的招生院系专业(学科)为:历史学系的“世界史”、外语学院的“英语语言文学”、课程与教学系的“课程与教学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有机化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的“人文地理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的“河口海岸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社会保障学”、教师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

上述各院系-专业(学科)限招1人,按专业(学科)招生,招生名额不在院系、专业间调剂。


十、学历学位

按学校相关规定,符合毕业条件者颁发毕业证书,符合授予学位条件者授予学位。


十一、毕业就业

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就业的毕业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


十二、学费

所有的研究生需按照学制年限缴纳学费,具体学费信息请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s://yjszs.ecnu.edu.cn)的"信息查询"栏中查看。


十三、奖助学金

1、奖助学金信息见我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页上的相应内容(网址:http://www.zizhu.ecnu.edu.cn)。

2、依据“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部分试点院系试行新的“博士津贴方案”,据此方案博士生津贴待遇标准为每年6万元(每月0.5万元)。2021年参与试点的院系有信息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经管学部(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统计学院)、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今后将有更多的培养单位加入试点行列。

3、除国家规定的特殊专项计划及学校有规定的情况外,非全日制学生、全日制定向学生不享受各种奖助学金(津贴待遇)。


十四、住宿

学校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基本学习年限内提供住宿,宿舍为2~4人/间。超过基本学习年限,学校不再提供住宿。


十五、监督机制

1、实行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学校按规定将招生章程、申请考核招收博士研究生工作方案、院系申请考核工作细则、报考资格审核通过名单、专业资格审核通过名单、录取名单等信息进行公开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2、投诉、申诉和监督联系方式:

(1)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021-54344721;电子信箱:yjszs@admin.ecnu.edu.cn
(2)学校纪委监察处

  电话:021-54344605;电子信箱:jwjc@admin.ecnu.edu.cn


十六、其他事项

1、若发生考生与原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而造成考生不能报名、考试、录取、报到、注册、就读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因提交信息有误、报考材料寄送超期、报考费支付超期等因素所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承担。

2、教育部关于2021年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工作管理办法尚未下达,我校现参照往年文件制定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如本章程有与教育部2021年研究生招生工作规定不符的,我校将结合实际作出调整并及时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

3、如遇政策变化或疫情防控需要,我校招生章程中的各环节、流程或根据上级部门有关文件做相应调整。       

4、为便于大家了解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进展,建议订阅我校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

学校代码: 10269

学校名称:华东师范大学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500号

邮编:200241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和传真:021-54344721

邮箱:yjszs@admin.ecnu.edu.cn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华东师大研招”或“ECNUyjs”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方式

        我校2020年采用申请考核、硕博连读、优秀本科应届推免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简称"直接攻博")三种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不再采用普通招考方式。

        申请考核选拔办法见"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申请考核入学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办法"(约2019年11月中旬公布)。

        硕博连读招生方式的生源对象为本校在读硕士研究生,具体选拔方式见我校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发布的"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通知(具体时间见培养办公室相关通知)。

        我校部分专业按专业招生,不按导师招生,详见专业目录中的备注说明。按专业招生时,考生报考时只能选择专业而无法选择导师(录取名单确定后再选择、确定导师)。

        三、招生名额

        (一)我校2020年拟招收博士生770余名,含硕博连读、直接攻博、少数民族骨干专项(简称"骨干计划")、对口支援专项、高校思政教师专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等项目。录取时将视教育部实际下达计划数、生源状况和学校学科发展需要,对学校招生总数及各专业招生数进行适当调整。

        (二)我校2020年博士生招生名额,按院、系(所)统一安排。

        (三)我校在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和体育学等学科与法国高师集团联合选拔、培养博士研究生。

        (四)我校在学校课程与教学、教育领导与管理、汉语国际教育三个领域招收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见"教育专业学位管理中心、汉语国际教育学院的教育博士招生简章",稍后刊出)。

        四、指导教师

        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名单见我校《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名单》。 名单备注中标注"外单位兼职"的表示该导师为校外兼职导师;标注"合作招生"的表示该导师与其他导师合作招生,其招生名额需占用合作导师的招生名额,即该导师无独立招生名额。

        五、学习形式、录取类别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形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两种。全日制研究生指在基本学习年限或者学校的规定修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指在基本学习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录取类别有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研究生毕业时与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我校仅在教育专业学位管理中心教育博士(招生领域为学校课程与教学、教育领导与管理)招收非全日制定向生,在国际汉语学院教育博士、国家规定的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骨干、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援疆博士师资等)内招收全日制定向生,其余院系(所)、专业均只招收全日制非定向生。

        全日制非定向生被我校拟录取后,其人事、档案关系须转入我校,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

        六、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本科直博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5-6年(包含硕士阶段),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包含硕士阶段)。

        七、申请报名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毕业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通过审批同意硕博连读的我校在学硕士研究生;通过推免选拔程序同意接收直接攻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持境外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证书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境外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毕业)证书的考生须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或毕业时间)。若被录取,在报到时须提供硕士学位(毕业)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告,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

        3、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研究生的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

        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研究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②已修完至少5门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本科修读专业、修读5门硕士学位课程的专业、所报考博士的专业之间,不得跨专业。

        ③已在所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以第一作者(完成人)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2篇学术论文,核心期刊目录以我校图书馆"帮助中心-核心期刊指南"栏内刊载的核心期刊目录为准。

        ④通过大学英语六级或其他应试语种的六级考试(报考外语专业亦须通过应试语种的六级考试)。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同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5、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现役军人报考,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7、招生院系(所)规定的其他学术条件和要求。

        我校不接收在校非应届毕业生(本校硕博连读除外)的报考,一经发现即取消考试、录取、入学、注册、就读、学籍等资格。我校对考生的资格复查放在考生来校参加综合考核时进行,若不符合申请、报考条件,即取消其参加综合考核资格及之后的全部报考内容。

        (二)报名时间

        初步定为2019年11月19日至12月19日,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站报名,详见"博士研究生招生"栏的"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办法(约11月上旬刊出)"。

        (三)报考费

        以申请考核方式报考的考生须支付报考费250元,报名成功后通过网上银行系统支付。请考生报名时仔细查看报考条件,确定符合报考条件后再报名、交报考费,报考费一旦交纳将不予退还。

        (四)报考材料

        考生的报考材料须于2019年12月26日前寄送到报考院系(所)。以申请考核方式招收的院系(所)接收地址见各招生院系(所)的申请考核工作细则;以硕博连读、直接攻博方式招收的院系(所)的接收地址见"华东师范大学各院系(所)及研招办联系方式"(网址:https://yjszs.ecnu.edu.cn/system/yzlxfs.asp)。

        八、录取办法

        1、我校根据教育部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数、生源状况和学校发展需要,确定各院系(所)的招生数,招生院系(所)依据录取办法向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示。

        2、新生报到后,学校对其进行政治、业务、健康状况等复查,对符合标准者给予注册、取得学籍。

        3、如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毕业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则取消录取资格。

        4、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九、"骨干计划"的招生

        1、按教育部文件规定,我校2020年"骨干计划"的招生人数为8人,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不招收汉族考生。

        2、生源范围为:

        (1)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考生。

        (2)生源地在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6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考生。

        (3)在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且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

        对西藏、新疆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以及云南怒江、四川凉山、甘肃临夏等地的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我校 2020年"骨干计划"的招生院系(所)专业(学科)为:中国语言文学系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哲学系的"宗教学"专业、社会发展学院的"社会学(一级学科)"、教育学系的"教育学原理"专业、高等教育研究所的"高等教育学"专业、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的"物理学(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

        上述各院系(所)专业(学科)限招1人,按专业(学科)招生,招生名额不在院系(所)、专业间调剂。

        十、学业学位

        按学校相关规定,符合毕业条件的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相应学位。

        十一、毕业就业

        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就业的毕业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

        十二、学费

        所有的研究生需按照学制年限缴纳学费,具体学费信息请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s://yjszs.ecnu.edu.cn)的"信息查询"栏中查看。

        十三、奖助学金

        奖助学金信息见我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页上的相应内容(网址:http://www.zizhu.ecnu.edu.cn/)。

        依据"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部分试点院系(所)试行新的"博士津贴方案",据此方案博士生津贴待遇标准为每年6万元(每月0.5万元)。2019年参与试点的院系(所)有信息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经管学部(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统计学院)、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覆盖上述院系(所)中的13个一级学科,今后将有更多的培养单位加入试点行列。

        除国家规定的特殊专项计划及学校有规定的情况外,非全日制学生、全日制定向学生不享受学校的各种奖助学金(津贴待遇)。

        十四、住宿

        学校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提供宿舍,为2~4人/间。

        十五、其他事项

        1、若发生考生与原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而造成考生不能报名、考试、录取、报到、注册、就读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2、教育部关于2020年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工作管理办法尚未下达,我校现参照往年文件的规定精神制定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如本简章有与教育部2020年研究生招生工作规定不符的,我校将结合实际作出调整并及时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务请关注本网页“博士研究生招生栏目”内相关通知。       

        为便于大家了解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进展,建议订阅我校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

        学校代码: 10269

        学校名称:华东师范大学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500号

        邮编:200241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和传真:021-54344721

        邮箱:yjszs@admin.ecnu.edu.cn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 "华东师大研招"或"ECNUyjs"

        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指导教师名单

        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

        体检表(也可使用体检医院提供的体检表,要求县级及以上或二级甲等及以上的体检机构体检,体检有效日期为2019年9月1日之后)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方式

我校2019年采用申请考核、硕博连读、优秀本科应届推免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简称"直接攻博")、普通招考四种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

采用申请考核招生方式的院系、专业、导师见专业目录:专业目录备注中标注有“招生方式为申请考核(或申请制)”的表明该院系、专业、导师以申请考核的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

申请考核选拔办法见“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申请考核入学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办法”。

硕博连读招生方式的生源对象为本校在读硕士研究生,具体选拔方式见我校研究生院培养处刊发的“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通知(具体刊出时间见培养处相关通知)。”

我校部分专业按专业招生,不按导师招生,详见专业目录中的备注说明。


三、招生名额

(一)我校2019年拟招收博士生700余名,含硕博连读、直接攻博、少数民族骨干专项(简称“骨干计划”)、对口支援专项、高校思政教师专项、教育博士、中法联合培养等项目。录取时将视教育部实际下达计划数、生源状况和学校学科发展需要,对学校招生总数及各专业招生数进行适当调整。

(二)我校2019年博士生招生名额,按院、系(所)统一安排。

(三)我校在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和教育学等学科与法国高师集团联合选拔、培养博士研究生。

(四)我校在学校课程与教学和教育领导与管理两个领域招收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见教育博士招生简章)。


四、指导教师

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名单见我校《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名单》。

名单备注中标注"外单位兼职"的表示该导师为校外兼职导师;标注"合作招生"的表示该导师与其他导师合作招生,其招生名额需占用合作导师的招生名额,即该导师无独立招生名额。


五、学习形式、录取类别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形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两种。全日制研究生指在基本学习年限或者学校的规定修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指在基本学习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录取类别有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研究生毕业时与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我校仅在教育专业学位管理中心教育博士(招生领域为学校课程与教学、教育领导与管理)招收非全日制定向生,在国家规定的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骨干、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援疆博士师资等)内招收全日制定向生,其余院系、专业均只招收全日制非定向生。

全日制非定向生被我校拟录取后,其人事、档案关系须转入我校,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


六、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本科直博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包含硕士阶段学习年限),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


七、申请报名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通过审批同意硕博连读的我校在学硕士研究生;通过推免选拔程序同意接收直接攻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持境外大学硕士学位证书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境外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时间)。若被录取,在报到时须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告,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

3、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研究生的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

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研究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②已修完至少5门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本科修读专业、修读5门硕士学位课程的专业、所报考博士的专业之间,不得跨专业。

③已在所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以第一作者(完成人)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2篇学术论文,核心期刊目录以我校图书馆"帮助中心-核心期刊指南"栏内刊载的核心期刊目录为准。

④通过大学英语六级或其他应试语种的六级考试(报考外语专业亦须通过应试语种的六级考试)。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同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5、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现役军人报考,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7、学院规定的其他学术条件和要求。

我校不接收在校非应届毕业生(本校硕博连读除外)的报考,一经发现即取消考试、录取、入学、注册、就读、学籍等资格。我校对考生的资格复查放在考生来校参加“综合考核”或复试时进行,若不符合申请、报考条件,即取消其参加“综合考核”或复试资格及之后的全部报考内容。

(二)报名时间

2018年11月28日至12月26日,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网网站报名(在线输入https://yjszs.ecnu.edu.cn/main/index.asp),详见"博士研究生招生"栏的"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办法"。

(三)报考费

以申请考核、普通招考方式报考的考生须支付报考费250元,报名成功后通过网上银行系统支付。请考生报名时仔细查看报考条件,确定符合报考条件后再报名、交报考费,报考费一旦交纳将不予退还。

(四)报考材料

考生的报考材料须于2018年12月30日前寄送到报考院、系(所)。以申请考核方式招收院系(所)的接收地址见各招生院系的申请考核工作细则;以普通招考、硕博连读、直接攻博方式招收的院、系(所)的接收地址见“华东师范大学各院系及研招办联系方式”

(网址:https://yjszs.ecnu.edu.cn/system/yzlxfs.asp)。

(五)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的注意事项

我校2019年仅教育学部教育学系教育史、教育政策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学、教育康复学系言语听觉康复科学四个专业采用普通招考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

以该方式报考考生的报考资格审核结果的查询、准考证的下载时间、初复试安排等将另行公告。


八、录取办法

1、我校根据教育部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数、生源状况和学校发展需要,确定各院系所的招生数,招生院、系、所依据录取办法向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示。

2、新生报到后,学校对其进行政治、业务、健康状况等复查,对符合标准者给予注册、取得学籍。

3、如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则取消录取资格。

4、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九、学业学位

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符合国家和学校有关学位授予的规定,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十、毕业就业

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就业的毕业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


十一、学费

所有的研究生需按照学制年限缴纳学费,具体学费信息请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s://yjszs.ecnu.edu.cn)的"信息查询"栏中查看。


十二、奖助学金

我校从2015年起实行新的奖助学金体系,以我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布的方案为准(网址:http://www.zizhu.ecnu.edu.cn/)。

除国家规定的特殊专项计划外,非全日制学生、全日制定向学生不享受学校的各种奖助学金。


十三、“骨干计划”的招生

“骨干计划”的生源范围为: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兵团)的少数民族考生;生源地在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6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

我校 2019年“骨干计划”的招生院系专业(学科)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发展学院的社会学(一级学科)、地理科学学院的自然地理学、城市区域经济学院的区域经济学、教师教育学院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上述各学院、各专业(学科)限招1人,按专业(学科)招生,招生名额不在院系、专业间调剂。


十四、其他事项

1、若发生考生与原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而造成考生不能报名、考试、录取、报到、注册、就读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2、教育部关于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工作管理办法尚未下达,我校现参照往年文件的规定精神制定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如本简章与教育部2019年关于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规定不符的,以教育部规定为准。届时我校会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页上刊出告知,务请关注本网页"博士研究生招生"栏目内相关通知。

为便于大家了解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进展,建议订阅我校研究生招生专用微信和关注微博。我校会将最新的工作进展通过微信推送给大家。



学校代码: 10269

学校名称:华东师范大学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500号

邮编:200241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传真:021-54344721

邮箱:yjszs@admin.ecnu.edu.cn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 "华东师大研招"或"ECNUyjs"

微信二维码:http://zsxx.yjsy.ecnu.edu.cn/images/ecnuyzwx.jpg

一、培养目标

      (一)以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利小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在本门中科卜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同时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丁作的能力,在科学或扣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三)熟练掌握—门外语,能阅读本专、眶外文文献,具有运用外文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四)毕业后能够独立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能够胜任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高水十科研、教学、管理与决策与咨洵工作。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一)培养方式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实行导师指导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课堂教授、项目教学、专题研究与社会调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学习年限内,要求学习者保证规定的在校学习时间。

    (二)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四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六年。

三、研究方向

    1.职业技术教育原理

    2.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

    3.比较职业技术教育

    4.高等职业技术教目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一)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下少修读6学分:学位基础课为学位必修课程:学位专业课包括以学科群为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和指向研究方向的专选修课程,学位基础课与学位专业课(必修)课程的学分之和不少于5学,学位专业课 (选修)课程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学分。博十研究生课程学习至少应取得15学分。

    根据课程设置据专业培养需求和博十研究生已课程的情况,要求博十研究生补修一些先修课程。

课程类别

课程中英文名称

学分

开课时间

任课教师









学位公共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

Chinese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World

2

第一学期



外国语

Foreign Language

4

第一学年



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

Discipline and Ethic Academic Research

/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in Marxist Classics

2

/



学位基础课

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Fundamental The or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3

第一学期

徐国庆

学位专业课

(必修)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Research 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2

第二学期

石伟平

夏建国



科研论文写作

Research paper writing

1

第一学期

徐国庆











学位专业课

(选修)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2

第一学期

徐国庆

培训与就业政策研究

Research on Policy of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2

第一学期

石伟平

职业教育国家制度与国家政策比较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n National System and Policy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2

第二学期

石伟平

高等技术教育研究

Research On Higher Technical Education

2

第二学期

夏建国

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研究

Research on Vocational Teacher Education

2

第二学期

徐国庆

跨学科或跨

专业选修课

    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3学分



            
五、科研成果要求

  博士研究牛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至少需达到以下三个要求之一:

  1.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SSCI、A&HCI收录期刊发表1篇学术论文:

  2.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一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教育学一级学科权威期刊《教育研究》 上发表l篇学术论文;

  3.本人为第—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CSSCI收录期刊(含扩展版)I:发表2篇学术论文。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研究成果达到规定要求后,方能提出学位申请。

六、学业考核

    (一)年度报告。每学年末,博士研究生向导师及指导小组汇报一年宋的学习与科研进展,研究所、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二)基本文献阅读能力考核。博土研究生应该掌握具研究领域涉及的基本文献,第一学年结束时由研究所组织考核,具体考核方案由研究所自行确定。

    (三)开题报告审核。博士研究生第一学年需要修满规定课程学分,需完成学位论文开题工作。研究所和研究生院在第三学期初进行考核。

    (四)答辩资格审核。秋季毕业生须在每年4月初,春季毕业生须在每年10月初进行论文答辩资格审核。具体审核日期以通知为准。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资格审核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审核、科研成果的审核、学术活动参加情况的审核等。

七、学位论文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中术水下的重要标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可以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也可以结合科研攻关任务从事应用开发研究,但须有白己的见解或特色。博士学位论文应体现前沿性与创新性,血以作者的创造性研究成果为土体,反映作者已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以及在木学科L已掌握了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博士研究生应在学期间一般要用至少两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为保证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导师和研究所应注意抓好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课题检查等儿个关键环节。

    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博士研究生必须通过院系组织的论文预答辩。院系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导师和指导小组成员听取申请人全面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提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的意见和建议,并确定申清人可否如期参加答辩。

八、基本文献阅读书目及拓展阅读书

1.张家祥,钱景舫主编.职业技术教自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石伟平著.比较职、比技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石伟平主编.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徐国庆著.实践导向职、比教育课程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徐国庆著.职业教育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徐国庆著作.职、比教自课程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山版社,2008.

7.石伟平,徐国庆著.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8.匡瑛著.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9.翟海魂.发达国家职、眶技术教育历史演进.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10.陆素菊.中国当代职业教育.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德恩等著.职业教育心理举.华东师范大学山版社,2001.

12.黄克孝主编.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山版社,2001.

13.刘桂林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4.姜蕙主编.当代国际高等职、1k技术教育概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15.顾明远,梁忠义主编.世界教有大系:职业教育卷.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16.陈巨吕等.教育与就业.中国劳动出版杜,1994.

17.梁忠义,金含芬主编.七国职业技术教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18.袁伦渠主编.劳动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山版社,2002.

19.李大伟,工昭明土编.技职教育课程发展理论与实务.台湾师大书苑,1989.

20.黄政杰,令隆盛主编.技职教育概论.台湾师人书苑,1996.

21.陈聪胜等著.各国职业训练制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

22.郑惠卿泽.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㈩版社,1993.

23.Zunker,VG著,灵芝仪译.生涯发展的理论与实务.台湾扬智文化出版社,1999.

24.Harris,R·etc.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Between a Rock and a Whirlpool South Melbourne: Macmillan Education Australia PTY Ltd, 1995.

25. Buckley, R. and J. Capl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ining. London: Kogan Page, 1995.

26. Frost, D.A. Edwards & H. Reynolds. Careers Education and Guidance. London: Kogan Page, 1995.

27. Finlay, I. S. Niven & S. Young. Chang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ondon: Routledge, 1998.

28. Evers, F. T. J. C. Rush & I. Berdrow. The Bases of Competence: Ski#for Lifelong Learning andEmployabili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8.

29. Stem, D. & D. A. Wagner (Ed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he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Cresskill: Hampton Press, 1999.

30. Ainley, P. & H. Rainbird (Eds.). Apprenticeship: Towards a New Paradigm of Learning.

  London: Kogan Page, 1999.

31. Finch, C. R. & J. R. Crunkilt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Planning,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9.

32. Gill, S. E Fluitman & A. Da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form: matching skills to

  markets and budge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33. Bragg, D. D. The New Vocationalism in Community Colleg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2001.

34. ILO. Learning and Training for Work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r

  office, 2002.

35. Rauner, E & R. Maclean (Eds.). Handbook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search.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2008.

36. Maclean, R. & D. Wilson(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 for the Changing World

  of Work: Bridging Academic and Vocational Learning.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2009.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高层次中共党史研究人才为目标,要求博士研究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基础理论,了解国内外学术界前沿问题,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能力,发表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经过学习深造,毕业后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以及党政决策咨询机构、宣传部门和政策研究室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或能够胜任党政机关及其它公共部门从事高层次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一)培养方式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指导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支持和推动跨学科、跨专业的培养方式,在需要和可能的前提下,也可采取和国内外同行学者或学术单位联合培养的方式。
 
(二)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四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六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当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发展
 
 2、执政党研究
 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变迁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一)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至少修读6学分;学位基础课为学位必修课程;学位专业课包括以学科群为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和指向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学位基础课与学位专业课(必修)课程的学分之和不少于5学分,学位专业课(选修)课程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至少应取得15学分。
 
导师可根据专业培养需求和博士研究生已修读课程的情况,要求博士研究生补修一些先修课程。
 五、科研成果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一)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SSCI、A&HCI收录期刊发表1篇学术论文;(二)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文科一级学科权威期刊发表1篇学术论文;(三)本人为第一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CSSCI收录期刊(含扩展版)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科研成果达到规定要求后,方能提出学位申请。
 
    六、培养环节考核
 
培养环节考核内容包括年度报告、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资格考试、论文开题、论文预答辩、科研成果等。
 
每学年末,博士研究生向导师及导师小组汇报本学年中的学习与科研进展情况并填写《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习与科研年度报告表》,经导师和院系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院。
 
研究伦理和学术规范以自学为主,网上考核,一般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考核。
 
资格考试。博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资格考试。具体实施参见《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候选人资格考试办法》。
 
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应包含论文选题意义、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和研究动态、实验设计或研究总体方案、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预期成果等内容。
 
博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通过预答辩。预答辩小组由导师等3-5位专家组成,对论文的创新性、学术水平、工作量、论文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立论依据、研究成果、关键性结论等作出评价和结论。具体实施按《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预答辩实施办法》执行。
 
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论文答辩通过后,须进行科研成果审核。科研成果要求详见《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成果要求》。
 
论文答辩资格审核。秋季毕业生须在每年4月10日前,春季毕业生须在每年10月31日前进行论文答辩资格审核。按照研究生院的要求,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资格审核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审核、科研成果的审核、学术活动参加情况的审核等。
 
上述各环节考核第一次未通过者,可在一年内申请第二次考核,第二次考核仍未通过者,可视其情况延长学习年限或肄业办理。
 
   七、学位论文要求
 
博士生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应体现前沿性与创新性,应以作者的创造性研究成果为主体,反映作者已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以及在本学科上已掌握了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一般要用至少两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
 
博士论文选题学生在撰写论文前,必须广泛阅读,大量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此确定学位论文题目。论文的选题要切实反映本学科领域近期的研究成果,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文开题时,学生必须撰写完整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包括课题研究和撰写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内容框架、撰写计划、核心观点、创新观点,以及相关的参考书目和文献资料。
 
 
学生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作阶段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的结构、思路和观点。论文写作必须保证不少于2年的时间,以确保论文的写作质量。论文正文一般不少于10万字。
 
 
论文预答辩。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博士研究生必须通过院系组织的论文预答辩。院系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导师和指导小组成员听取申请人全面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提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的意见和建议,并确定申请人可否如期参加答辩。
 
 
论文评阅和答辩需经过导师和指导小组同意,系领导审核后,符合答辩条件,可申请正式参加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必须通过论文评阅,论文评阅须指出:选题是否合理;结构是否严谨;观点有无新意;论证是否充分;方法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准确,以及是否具有理论与现实价值等等。
 
 
   八、基本文献阅读书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
 
[3]张静如主编.中国共产党通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4]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通史(第1-5卷)[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5]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70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6]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7]彭明.五四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 - 15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2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编.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邓小平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994.  
 
[1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周恩来选集(上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刘少奇选集(上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5]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陈云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江泽民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7]中共中央文献硏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1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1988.
 
[18]中共中央文献硏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1-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9]中共中央文献硏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1-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8.
 
[20]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1993.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999.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003.
[24][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李盛平等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25][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等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6]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M]. 北京:三联书店,1987.
 
[27]邱钱牧主编.中国政党史[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
 
[28]王邦佐,李惠康主编.西方政党制度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29]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0]萧超然等主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1]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2]钟清清主编.各国共产党总览[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
 
[33]张全景主编.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34]林勋健主编.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35]齐卫平.党的建设在科学化轨道上行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高层次政治学理论研究人才为目标,要求博士研究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而扎实地掌握政治学理论知识,全面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政治学研究方法,具有较高的政治学理论和实践课题研究水平,了解国内外政治学研究新成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毕业后能在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在国家机关及其它公共部门从事政策研究和高层次管理工作。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一)培养方式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指导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支持和推动跨学科、跨专业的培养方式,在需要和可能的前提下,也可采取和国内外同行学者或学术单位联合培养的方式。
 
(二)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四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六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比较政治制度
 
2.中外政治思想史
 
3.当代中国政治思潮
 
4. 中外政治理论与现代性问题研究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一)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至少修读6学分;学位基础课为学位必修课程;学位专业课包括以学科群为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和指向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学位基础课与学位专业课(必修)课程的学分之和不少于5学分,学位专业课(选修)课程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至少应取得15学分。
 
导师可根据专业培养需求和博士研究生已修读课程的情况,要求博士研究生补修一些先修课程。
 五、科研成果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一)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SSCI、A&HCI收录期刊发表1篇学术论文;(二)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文科一级学科权威期刊发表1篇学术论文;(三)本人为第一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CSSCI收录期刊(含扩展版)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科研成果达到规定要求后,方能提出学位申请。
 
    六、培养环节考核
 
培养环节考核内容包括年度报告、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资格考试、论文开题、论文预答辩、科研成果等。
 
每学年末,博士研究生向导师及导师小组汇报本学年中的学习与科研进展情况并填写《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习与科研年度报告表》,经导师和院系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院。
 
研究伦理和学术规范以自学为主,网上考核,一般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考核。
 
资格考试。博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资格考试。具体实施参见《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候选人资格考试办法》。
 
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应包含论文选题意义、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和研究动态、实验设计或研究总体方案、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预期成果等内容。
 
博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通过预答辩。预答辩小组由导师等3-5位专家组成,对论文的创新性、学术水平、工作量、论文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立论依据、研究成果、关键性结论等作出评价和结论。具体实施按《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预答辩实施办法》执行。
 
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论文答辩通过后,须进行科研成果审核。科研成果要求详见《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成果要求》。
 
论文答辩资格审核。秋季毕业生须在每年4月10日前,春季毕业生须在每年10月31日前进行论文答辩资格审核。按照研究生院的要求,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资格审核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审核、科研成果的审核、学术活动参加情况的审核等。
 
上述各环节考核第一次未通过者,可在一年内申请第二次考核,第二次考核仍未通过者,可视其情况延长学习年限或肄业办理。
 
   七、学位论文要求
 
博士生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应体现前沿性与创新性,应以作者的创造性研究成果为主体,反映作者已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以及在本学科上已掌握了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一般要用至少两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
 
博士论文选题学生在撰写论文前,必须广泛阅读,大量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此确定学位论文题目。论文的选题要切实反映本学科领域近期的研究成果,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文开题时,学生必须撰写完整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包括课题研究和撰写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内容框架、撰写计划、核心观点、创新观点,以及相关的参考书目和文献资料。
 
 
学生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作阶段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的结构、思路和观点。论文写作必须保证不少于2年的时间,以确保论文的写作质量。论文正文一般不少于10万字。
 
 
论文预答辩。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博士研究生必须通过院系组织的论文预答辩。院系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导师和指导小组成员听取申请人全面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提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的意见和建议,并确定申请人可否如期参加答辩。
 
 
论文评阅和答辩需经过导师和指导小组同意,系领导审核后,符合答辩条件,可申请正式参加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必须通过论文评阅,论文评阅须指出:选题是否合理;结构是否严谨;观点有无新意;论证是否充分;方法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准确,以及是否具有理论与现实价值等等。
 
 
   八、基本文献阅读书目
 
参考书目:
 
[1]中共中央编译局编.马恩列斯论政治与政治制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4. 
 
[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3][美]格林斯坦等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5]华民编著.公共经济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7][英]洛克.政府论(上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8][英]密尔.代议制政府[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9][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0][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1][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2][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等著.比较政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3][美]亨廷顿等著.民主的危机[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
 
[14][美]詹姆士·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15][美]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6][美]奥斯本等著.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7][美]阿尔蒙德等著.公民文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8][美]威廉·F·斯通.政治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9][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0]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M].上海:三联书店,1987.
 
[21]邱钱牧主编.中国政党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 
 
[22]王邦佐,李惠康主编.西方政党制度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23]王邦佐等著.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4]萧超然等主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5]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6]徐育苗主编.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丛书(10 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7]王长江等著.执政党研究丛书(3 种)[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8]中联部编.各国共产党总览[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
 
[29]邢广程.苏联高层决策 70 年[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30]张全景主编.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31]林勋健主编.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32]周敏凯.国际政治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33]周敏凯主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5]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4] 张小劲,景跃进.政治学原理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6]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上海:三联书店,2001.
 
[37]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8.
 
[38]钱穆.中国思想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39]张小劲,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0]景跃进,张小劲,余逊达.理解中国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专业期刊:
 
[1]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主办
 
[2]政治学(人大复印资料),中国人民大学主办
 
[3]中国行政管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主办
 
[4]国际问题研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2022年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方式

(一)我校2021年采用硕博连读、推荐免试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简称“本科直博”)、申请考核三种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

硕博连读招生方式的生源对象为我校在读硕士研究生,具体选拔办法见我校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发布的“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通知”(公布时间见我校研究生培养办公室的相关通知)。

本科直博招生方式的生源对象为被推荐高校列入推免生名单的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条件和申请程序见“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含直博生)的通知”。

申请考核招生方式是指在博士研究生招生中将申请和考核结合起来,由考生先提交用以证明其学习能力、知识结构和科研潜质的申请材料,经资格审核通过后,不需经过我校统一组织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而进入“综合考核”,依据综合考核结果、招生名额等决定是否录取。申请考核招生方式包括考生申请与学校审核两个阶段,学校审核程序主要包括报考资格审核、专业资格审核、综合考核环节。具体办法见“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申请考核工作方案”、“院系申请考核工作细则”(待公布)。

(二)我校部分专业按专业招生,详见专业目录中的备注说明。按专业招生时,考生报考时只能选择专业而无法选择导师(录取名单确定后再确定导师)。


三、招生名额

(一)我校专业目录中公布的院系招生人数为根据上一年度招生计划的初定人数,含已接收的本科直博生人数,但不含各类专项计划(如少数民族骨干、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援疆博士师资、高校思政教师、高校思政骨干、高校思政后备、科研经费博士、中法联合培养、上海纽约大学专项等)。实际招生人数可能会依据教育部下达的当年度招生计划、专项计划招生数、生源状况、办学条件等进行调整。

(二)我校在学校课程与教学、教育领导与管理、汉语国际教育三个领域招收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见“教育专业学位管理中心、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教育博士招生简章”,待公布)。

  高校思政教师、高校思政骨干专项计划的招生简章将另行公布。


四、招生院系(学部、学院、系、所,以下简称“院系”)、专业、导师

2021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院系、专业、导师见《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名单》。指导教师名单备注中标注“外单位兼职”的表示该导师为校外兼职导师;标注“合作招生”的表示该导师与其他导师合作招生,其招生名额需占用合作导师的招生名额,即该导师无独立招生名额。


五、学习形式、录取类别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形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研究生指在基本学习年限或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指在基本学习年限或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录取类别有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研究生毕业时与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我校仅在教育专业学位管理中心教育博士(招生领域为学校课程与教学、教育领导与管理)招收非全日制定向生,在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育博士、以及国家规定的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骨干、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援疆博士师资等)内招收全日制定向生,其余院系、专业均只招收全日制非定向生。

全日制非定向生被我校拟录取后,其人事、档案关系必须转入我校,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


六、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本科直博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5-6年(含硕士阶段),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包含硕士阶段)。


七、申请报名(申请考核招生方式)

(一)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毕业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

持境外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证书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境外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毕业)证书的考生须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或毕业时间)。若被录取,在报到时须提供硕士学位(毕业)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告,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

4、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研究生的人员(无硕士学位证书且无硕士毕业证书且为非应届硕士研究生者),需具备以下条件:

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研究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②已修完至少5门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本科修读专业、修读5门硕士学位课程的专业、所报考博士的专业之间,不得跨专业。

③已在所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以第一作者(完成人)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2篇学术论文,核心期刊目录以我校图书馆“常用服务-核心期刊指南”栏内刊载的核心期刊目录为准。

④通过大学英语六级或其他应试语种的六级考试(报考外语专业亦须通过应试语种的六级考试)。

5、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对考生的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中的规定执行。

体检在新生入学时统一进行,所有录取的新生均须体检,未达到体检标准者,取消录取资格。

6、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7、现役军人报考,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8、招生院系规定的其他学术条件和要求(详见院系的申请考核工作细则,待公布)。

我校不接收在校非应届毕业生的报考,一经发现即取消考核、录取、入学、注册、就读、学籍等资格。我校对考生的资格复查放在考生来校参加综合考核时进行,若不符合申请、报考条件,即取消其参加综合考核资格及之后的全部考核内容。

(二)报名时间

拟定为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30日,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站报名,详见“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办法(待公布)。

(三)报考费

考生须支付报考费250元,报名成功后通过网上银行系统支付。请考生报名时仔细查看报考条件,确定符合报考条件后再报名、交报考费,报考费一旦交纳将不予退还。

(四)报考材料

报考材料清单及提交(寄送)方式见学校申请考核工作方案、院系申请考核工作细则。


八、录取办法

1、招生院系依据录取办法、招生名额向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示。

2、新生报到后,学校对其进行政治、业务、健康状况等复查,对符合标准者给予注册、取得学籍。

3、如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毕业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则取消录取资格。

4、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九、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的招生

1、按教育部文件规定,我校2021年“骨干计划”的招生人数为8人,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不招收汉族考生。

2、生源范围为:      

   (1)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少数民族考生。

  (2)生源地在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6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

  (3)在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且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

   对西藏、新疆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以及云南怒江、四川凉山、甘肃临夏等地的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我校2021年“骨干计划”的招生院系专业(学科)为:历史学系的“世界史”、外语学院的“英语语言文学”、课程与教学系的“课程与教学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有机化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的“人文地理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的“河口海岸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社会保障学”、教师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

上述各院系-专业(学科)限招1人,按专业(学科)招生,招生名额不在院系、专业间调剂。


十、学历学位

按学校相关规定,符合毕业条件者颁发毕业证书,符合授予学位条件者授予学位。


十一、毕业就业

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就业的毕业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


十二、学费

所有的研究生需按照学制年限缴纳学费,具体学费信息请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s://yjszs.ecnu.edu.cn)的"信息查询"栏中查看。


十三、奖助学金

1、奖助学金信息见我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页上的相应内容(网址:http://www.zizhu.ecnu.edu.cn)。

2、依据“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部分试点院系试行新的“博士津贴方案”,据此方案博士生津贴待遇标准为每年6万元(每月0.5万元)。2021年参与试点的院系有信息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经管学部(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统计学院)、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今后将有更多的培养单位加入试点行列。

3、除国家规定的特殊专项计划及学校有规定的情况外,非全日制学生、全日制定向学生不享受各种奖助学金(津贴待遇)。


十四、住宿

学校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基本学习年限内提供住宿,宿舍为2~4人/间。超过基本学习年限,学校不再提供住宿。


十五、监督机制

1、实行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学校按规定将招生章程、申请考核招收博士研究生工作方案、院系申请考核工作细则、报考资格审核通过名单、专业资格审核通过名单、录取名单等信息进行公开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2、投诉、申诉和监督联系方式:

(1)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021-54344721;电子信箱:yjszs@admin.ecnu.edu.cn
(2)学校纪委监察处

  电话:021-54344605;电子信箱:jwjc@admin.ecnu.edu.cn


十六、其他事项

1、若发生考生与原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而造成考生不能报名、考试、录取、报到、注册、就读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因提交信息有误、报考材料寄送超期、报考费支付超期等因素所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承担。

2、教育部关于2021年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工作管理办法尚未下达,我校现参照往年文件制定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如本章程有与教育部2021年研究生招生工作规定不符的,我校将结合实际作出调整并及时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

3、如遇政策变化或疫情防控需要,我校招生章程中的各环节、流程或根据上级部门有关文件做相应调整。      

4、为便于大家了解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进展,建议订阅我校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

学校代码: 10269

学校名称:华东师范大学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500号

邮编:200241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和传真:021-54344721

邮箱:yjszs@admin.ecnu.edu.cn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华东师大研招”或“ECNUyjs”
华东师范大学

90%的同学都浏览了: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经验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真题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华东师范大学招生简章 华东师范大学联系方式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复试 华东师范大学成绩查询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报录比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 华东师范大学专业排名 华东师范大学参考书目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问题

添加华东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报录比、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群、华东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华东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华东师范大学排名、华东师范大学保研、华东师范大学公众号、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东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